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晶圆最新资讯  > 正文

芯片短缺预计将持续到2024年新晶圆厂开业为止

2022-04-12 20:48 · 稿源: cnbeta

芯片短缺已经被预测到何时结束,可悲的是这一切要等到2024年,也就是一系列新工厂开始增加晶圆产量时,这意味着我们还有两年时间才能开始恢复正常。研究公司Techcet表示,虽然制造能力正在增长,但目前仍不足以满足2022年或2023年的预计晶圆需求,从而影响芯片生产和价格。

300毫米晶圆的生产速度为每月7200片(wpm),大约相当于预计的需求,但需求正在快速增长,而且晶圆是根据客户的规格和设备要求专门生产的,因此供应问题会根据客户需求而变化。

主要的晶圆供应商正在投资新工厂以满足产能,但建造和装备这些设施需要很长的时间--大约两到三年,所以新的生产要到2024年才能缓解供应紧张。

Techcet指出,晶圆短缺正在为中国新的300毫米供应商创造机会,如果他们能够达到资格标准,可以填补一些空白。然而,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使制造商面临压力,并推高了价格。

虽然这不是消费者想听到的消息,但硅片的制造商自然不会抱怨他们的产品价格上涨。Techcet预测,今年该市场将产生155亿美元的收入,比2021年增长14.8%。这标志着十多年来,晶圆市场将首次经历连续两年的两位数增长。

在这份报告发布后不久,行业联盟SEMI宣布,全球半导体制造商有望将200毫米晶圆厂的产能提高120万片,达到创纪录的每月690万片,帮助缓解芯片短缺的状况。这将被用来制造低成本的芯片,如模拟、电源管理和显示驱动集成电路(IC)、MOSFET、微控制器单元(MCU)和传感器,用于5G、汽车和物联网(IoT)设备等应用。

上个月,ASML、Lam Research、Applied Materials和KLA等专业芯片工具制造商警告他们的客户,他们可能需要等待长达18个月才能收到关键设备,这带来了更多与芯片有关的不受欢迎的消息。

举报

  • 相关推荐
  • 不止是展会 更是科技命脉!高交会亚洲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展开启产业融合新图景

    本文阐述了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在高交会中的核心地位。文章指出,半导体作为"信息时代的粮食"和"工业明珠",是AI、新能源车、5G等前沿科技的底层支撑。亚洲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展成为连接实验室与生产线的关键枢纽,汇聚了全球顶尖企业、细分领域冠军和创新平台。展会不仅展示中国半导体实力,更为企业提供对接政策资源、抢占产业升级先机的核心入口。通过技术展示、商业洽谈和生态对接,该展会正推动中国突破半导体"卡脖子"困境,迈向自主创新。

  • 小米16首发骁龙8 Elite 2:高通芯片发布后紧接着发新机

    博主数码闲聊站表示,小米16系列、荣耀Magic8系列、真我GT8 Pro、iQOO15都陆续开始超前瞻预热,主要是这代骁龙8 Elite 2芯片大提档,大家都在抢档期,首发厂商就在芯片发布后紧接着发新机,希望是发布即开售,国庆假期前让用户拿到新机。 根据爆料的消息,首发厂商是小米,其年度旗舰小米16系列将在9月登场,这次小米将同时推出三款机型,分别是小米16和小米16 Pro,Pro版有�

  • 截胡苹果!三星Galaxy S26系列首发2nm芯片

    博主刹那数码爆料,三星计划在今年10月完成HPB方案在Exynos 2600上的质量测试,如果进展顺利将立即投入量产,Galaxy S26系列将会首发Exynos 2600。 据悉,Galaxy S26系列将同时推出骁龙版和Exynos版,前者搭载骁龙8 Elite 2,后者搭载Exynos 2600。 其中Exynos 2600是全球首款2nm手机芯片,它基于三星SF2工艺制造,这是三星第一代2nm制程,较第二代3GAP 3nm制程,SF2在相同计算频率和复杂度下可�

  • 得一微登榜WICA 2025中国集成电路创新百强企业,AI存力芯片领跑智能时代

    世界集成电路协会(WICA)发布"2025中国集成电路创新百强企业"名单,得一微电子凭借在AI存储芯片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表现成功入选。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6351亿美元,存储芯片以75.6%增速成为增长最快品类。得一微电子通过存储控制、存算互联等核心技术,构建智能处理范式,产品已进入手机、智能汽车、AI服务器等多个领域。在AI计算需求激增背景下,该公司将持续推动存算融合,提升数据处理智能化水平,助力中国芯片产业在全球AI浪潮中保持领先地位。

  • 电路板过孔、槽设计注意事项之线路板板打样

    本文总结了PCB设计中过孔设计的关键要点:1)过孔处理方式包括开窗工艺(易测试但影响防护)、盖油工艺(常规选择)和塞油工艺(高防护但成本高);2)过孔直径建议0.3-0.5mm,过小增加加工难度,过大易产生孔凹陷;3)非金属化槽孔宽度应≥1.0mm;4)插件孔公差控制在±0.13/-0.08mm;5)大面积铜皮需设置透气孔;6)半孔应采用专用工艺,槽孔长宽比≥2。合理设计过孔对PCB电气性能和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 华为全新三折叠屏9月登场:麒麟芯片升级

    华为新手表已经备案,预计会跟华为三折叠屏同台亮相,排期大概是9月份。 据悉,华为9月发布会将发布的新品包括三折叠屏Mate XTs、新款智能手表、平板、耳机等等新品,这次华为将带来鸿蒙全家桶。 其中华为Mate XTs的关注度最高,该机有望搭载全新的麒麟9020芯片,它采用1颗2.5GHz超大核 3颗2.15GHz中核 4颗1.6GHz小核的三丛集架构,并集成Maleoon 920 GPU,是目前华为最强手机芯片

  • 小米自研芯片玄戒O2进展曝光 爆料称将首次搭载到小米汽车中

    据知名博主@智慧皮卡丘 透露,小米自研芯片玄戒O2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且小米持续加大投入,旨在实现全终端覆盖的宏伟目标。 其中,智能汽车领域被视为全终端覆盖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玄戒O2将首次被搭载于小米汽车上,标志着小米在智能出行领域的布局迈出实质性步伐。

  • 云天励飞亮相2025WAIC,宣布未来将全面聚焦AI芯片

    2024年是AI技术落地应用的元年,云知声在WAIC大会上展示了国产DeepEdge10系列AI推理芯片,首创"算力积木"架构,实现灵活配置。公司围绕边缘计算、云端推理和具身智能三大场景布局,推出四款芯片产品及X6000加速卡。CEO陈宁博士表示,2025年AI将进入推理时代,各类电子设备都将被AI重塑。云知声致力于打造国产AI推理芯片体系,推动AI从专家工具向全民基础设施转变,目标成为中国AI推理芯片领军企业,为AI大规模落地提供关键算力支持。

  • 2025WAIC丨云天励飞全面聚焦 AI 推理芯片,打造国产算力“加速器”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聚焦AI技术落地应用,云天励飞展示全自研国产芯片DeepEdge10系列,首创"算力积木"架构实现灵活扩展。公司CEO陈宁博士指出2025年是AI发展转折点,大模型技术将成熟并降低成本,AI将从专家工具演变为全民基础设施。未来3-5年AI将重塑各类电子产品形态,赋予设备主动工作、自然交互能力。云天励飞将聚焦AI推理芯片,围绕边缘计算、云端大模型推理和具身智能三大核心布局,打造国产算力"加速器",推动AI在各场景规模化落地。

  • 高度集成、灵活扩展,三旺通信撑起智慧风电“神经网

    文章介绍了风机CMS检测系统在风电运维中的关键作用,该系统通过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能精准监测风机健康状况并及时预警异常,确保风电设施稳定高效运行。随着风电行业快速发展,远程监控和海量数据处理成为新挑战,尤其在偏远地区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可能影响数据传输。陕西定边县作为风能资源丰富地区,通过莲花池风电场项目展示了创新实践,该项目采用无线和光纤通信相结合的解决方案,构建了稳定可靠的监测网络,实现了风机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为风电运维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持,也为未来技术升级预留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