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10月18日消息,今日上午有网友反馈微信图片一直发送不出去和打不开图。
刚刚,腾讯微信团队官方微博回应称,刚刚,微信发送图片及文件功能发生故障,有部分用户受到影响。目前,此功能已经逐步恢复中,很抱歉给大家带来不便。
(举报)
微博CEO王高飞反映,iOS 26 Beta 1更新后微信语音通话首次接通无声音,需挂断重拨。多名网友反馈相同问题,甚至怀疑手机故障。微博智搜称,这是Beta系统的兼容性缺陷,已提供临时解决方案。iOS 26.1 Beta新增Apple Intelligence多语言支持及AirPods实时翻译功能,电话应用键盘采用全新液态玻璃设计。
9月24日,微博平台悄然上线“在线状态”功能,引发广泛关注。用户可在个人主页通过图标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展示当前心情与情绪状态,并支持自主开启或关闭该功能。开启后界面显示绿色标识,表示“可及时回复消息”;关闭或离线时转为灰蓝色。目前该功能仅面向个人用户开放,媒体、组织及企业账号暂不支持使用社交状态展示。
网信部门近日约谈微博等社交平台,指出其热搜榜单管理存在疏漏,要求整改。微博官方迅速回应,表示诚恳接受批评,立即成立专项整改小组,承诺以最高标准完善热搜生态治理,强化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平台将优化算法机制,提升榜单公众属性和正确价值导向,并邀请社会各界监督整改。微博强调将坚守法律法规,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9月19日,微信员工回应网友关于推出大容量文件清理功能的建议,表示微信已支持通过“设置-通用-存储空间”查看聊天记录,可按文件大小排序精准清理大文件,并提醒用户勿使用第三方清理代码,以免误删文件。微信采用硬链接技术,相同文件仅存储一次,后缀(1)、(2)等仅为避免重名冲突,不占实际空间。
王先生因在职期间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通过微信处理工作,起诉前公司索要加班费。法院审理认为,微信聊天记录证明其付出了实质性劳动,公司明显占用了休息时间,最终判决公司支付加班费5000元。律师指出,数字化办公普及下“隐形加班”频发,认定加班应综合工作内容而非仅凭场所,劳动者需留存聊天记录等证据,用人单位也需规范用工管理。
博主“木人舟”发布Python代码称可快速清理微信重复文件,但微信员工表示该代码无效且可能带来麻烦。微信采用硬链接技术,同一文件只存储一次,文件名后缀仅为避免重名冲突。该代码粗暴删除带(1)、(2)后缀的文件,既无法释放存储空间,还可能误删正常文件,强烈建议不要尝试。
9月18日有博主发文质疑微信占用存储空间过大,认为其文件转发策略导致重复保存。博主分享Python代码可删除重复文件,但微信员工表示反对,指出微信实际采用硬链接技术避免重复存储,粗暴删除可能导致消息打不开或误删风险。
国庆假期临近,出行人群、摄影爱好者和婚礼参与者对大文件传输需求激增。QQ近期推出“闪传”功能,单文件上限提升至10GB,支持批量传输且不限速,可生成链接或二维码直接分享至微信等平台,接收方无需登录QQ即可下载。该功能省去压缩步骤,支持实时预览,提升个人分享与团队协作效率。用户反馈显示,闪传在摄影交片、班级资料分发等场景中表现高效,体现了QQ持续优化核心功能、强化跨平台文件流转能力的创新方向。
昨晚,腾讯发了他们的CodeBuddy Code,正式也加入命令行编程Agent战场。 说实话,CodeBuddy这产品,真的有点玄学在身上的。 我之前就当个新闻写,写了两次,一次插件,一次IDE,两次都快10w+,尼玛。。。
9月26日,腾讯出行服务上线“亲属打车”小程序,旨在解决老年人线上打车不便的问题。子女可通过微信远程设置常用地址和支付方式,长辈只需一键点击即可叫车,无需手动输入或选择车型,大幅降低使用门槛。该功能支持代付和订单同步通知,子女可实时查看行程进展,既保障安全又避免沟通障碍。产品聚焦家庭协同与跨代互助,通过技术简化操作,推动数字适老化创新,未来还将优化医院接送、夜间提醒等场景,让科技更贴近民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