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区块链最新资讯  > 正文

信通院报告:“区块链+隐私计算”成趋势 蚂蚁链融合技术已落地应用

2021-07-20 17:02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7月20日 消息:7月20日下午,由中国信通院牵头撰写的《隐私计算与区块链技术融合研究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个探讨隐私计算和区块链技术融合价值的专题研究报告。报告指出,要构建更加高效、完善的数据要素交易市场,仅靠单一技术是不够的,隐私计算与区块链技术相融合,能实现1+1>2的效果,为实现数据价值共享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和解决思路。

作为数据安全流通的关键技术,隐私计算和区块链技术天然互补。《报告》中指出,隐私计算主要解决数据共享计算环节中的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区块链则侧重构建可信协作网络,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两者的结合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提供了一套完整、严密的解决方案,让数据流通、共享变得“有技可循”。

具体来看,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的有机结合,使原始数据在无需出域与归集的情况下,实现多节点间的协同计算和数据隐私保护。同时,能够解决大数据模式下存在的数据过度采集、数据隐私保护,以及数据存储单点泄漏等问题。区块链确保计算过程和数据可信,隐私计算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两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实现更广泛的数据协同。

近年来,各国密集出台相应政策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核心都着眼于更加高效和安全的数据流通和开放。我国先后发布一系列鼓励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划,并多次将数字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强,隐私计算产业迸发式增长,互联网巨头、数据服务商、初创企业、金融机构、运营商等纷纷加入。隐私计算和区块链技术是密码学的“同胞兄弟”,两者在技术和产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以蚂蚁链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业务诉求驱动,率先探索隐私计算产品研发和应用。

以蚂蚁链的摩斯安全计算平台(MORSE)为例,其基于多方安全计算、隐私保护、区块链等技术,能够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解决企业之间数据协同计算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目前,MORSE在金融、电信、汽车等10多个行业落地。

蚂蚁链还将TEE(可信执行环境)技术深度融合到区块链技术中,以此来解决区块链全生命隐私保护周期难题,相关技术论文入选国际顶会ACMSIGMOD20。

据中国信通院统计,目前国内56项隐私计算产品,其中21项出自区块链背景企业。

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截至2021年底,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将达到704亿元,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将突破1749亿元,总体上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报告》中写道,随着各国政策不断支持与引导,信任和共享文化将得到大力弘扬,区块链结合隐私计算技术将成为各行业数据流通的标配,立竿见影解决多方协作过程中的信任和隐私问题。

举报

  • 相关推荐
  • WEEX将出席迪拜区块链生活2025,担任白金赞助商亮相全球舞台

    WEEX确认将出席2025年10月28-30日在迪拜举行的Blockchain Life峰会。这场被誉为中东最具影响力的区块链盛会预计吸引超万名从业者,聚焦加密资产、Web3与区块链产业新趋势。WEEX将携团队亮相,与全球伙伴交流平台在交易安全、产品创新及全球布局的最新进展,展现其深耕国际市场的决心。此次参会是平台全球化战略深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其2025下半年重点行程之一。

  • 微算法科技(NASDAQ MLGO)研究基于信任场模型的异构物联网区块链分片算法,提高区块链的可扩展性

    物联网设备激增带来海量数据,区块链技术虽能保障安全交互,但可扩展性不足。微算法科技提出基于信任场模型的异构物联网区块链分片算法,通过多维度评估设备信任度并聚类分片,实现并行交易处理。该方案提升系统扩展性、安全性和效率,在智能电网、智慧交通、医疗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推动区块链与物联网深度融合。

  • 数据要素服务市场新报告出炉,趣链科技以“区块链+隐私计算”引领数据要素可信流通

    IDC最新报告显示,趣链科技凭借"区块链+隐私计算"双轮驱动技术,成为国内数据要素市场安全可信能力十大代表厂商之一。其核心产品可信数据空间已通过国家权威机构专项评测,具备全链路数据安全管理能力,覆盖政务协同、金融监管等多元场景。公司通过独立团队持续创新产品矩阵,在温州、河南等地落地多个大型数据要素项目,推动数据流通生态规范化、价值化发展。

  • 义乌,正用卷供应链的方式卷文旅!

    义乌通过"供应链+文旅"模式实现旅游新突破,将国际商贸城与万国美食等商业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力。2023年国庆期间接待游客337万人次,创新推出"数贸进货游+全球吃货节"组合拳,形成"购物+美食"特色IP。当地采取差异化策略,不做传统旅游城市,而是打造"城市旅游",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深度内容建设,推动客商向游客、游客向创客转化,最终�

  • 专注供应链单据识别 | 运小沓AI单证平台,单据识别提效500%

    供应链数字化进程中,单证处理效率低下是行业痛点。海运/空运托书、报关草单等核心单证格式复杂、人工录入易错,通用识别工具难以适配。运小藄AI单证平台通过自研大模型实现"无需定制、一键识别、精准高效"的智能处理,覆盖全场景单证类型,支持无缝对接业务系统。实际应用显示:托书录入效率提升500%,错误率降至0.1%以下;报关草单制单效率提升300%,有效解决"订舱等不起、报关错不起、定制用不起"三大难题。

  • 影目INMO GO3新品发布,携手蚂蚁、腾讯应用宝、智谱等行业巨头打造AI+AR生态

    10月16日,影目科技发布新一代AI智能眼镜INMO GO3,主打“未来科技美学提案”,推动行业颜值与功能革新。产品采用多款差异化镜框设计,搭载8mm超细镜腿,告别传统笨重外观;配备双芯片架构与可拆卸电池,实现全天候佩戴。功能上支持双向实时翻译、AI语音交互及AR社交名片等创新应用,覆盖260余种语言。同时携手腾讯、蚂蚁集团等行业巨头共建开放生态,布局2000余家线下门店,以“产品+生态+渠道”三维优势重塑智能眼镜体验,引领AI+AR时代生活方式变革。

  • 未来智能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蚂蚁集团领投、启明创投超额跟投

    10月13日,中国AI硬件公司未来智能宣布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这是该公司年内第三次融资,累计融资规模持续扩大。资金将用于丰富AI办公硬件产品线、加速海外品牌viaim推广、加大对AI Agent等前沿技术的投入。公司聚焦办公垂直场景,以“AI+耳机”为核心,产品功能从录音转写逐步升级至实时翻译、内容摘要及主动交互。其viaim品牌在海外市场增长显著,北美销量增长7.2倍。未来智能致力于构建“一脑多终端”的AI办公生态,推动从智能硬件到智能助理的演进。

  • AI日报:Veo 3.1可生成1分钟视频;蚂蚁发布万亿参数语言模型 Ling-1T;Lovart可免费玩Sora2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项技术突破:Veo 3.1视频生成模型实现角色一致性与多场景叙事升级;蚂蚁发布万亿参数Ling-1T语言模型,推理能力领跑行业;xAI推出电影级视频生成模型Imagine v0.9;软银斥资53.75亿美元收购ABB机器人业务布局物理AI;Vercel v0新增图像编辑功能简化设计流程;OpenAI Sora2首日安装量飙升至应用商店第三,同时引发深度伪造伦理担忧;Lovart平台限时免费开放Sora2无水印视频生成;ChatGPT推出应用生态,正式升级为多功能服务平台。

  • 蚂蚁链牵头两项区块链国际标准在ITU成功立项

    国际电信联盟第十六研究组召开全体会议。由蚂蚁链牵头的两项区块链国际标准获得立项通过。蚂蚁链已经率先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等国际组织中牵头制定10余项核心技术类标准。

  • 第一创业与蚂蚁链“碳矩阵”合作 用区块链开展碳盘查

    该系统在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盘查方面,与蚂蚁链“碳矩阵”进行了首次合作,通过区块链等技术完善碳盘查和环境内控流程...碳矩阵是一款基于区块链技术,帮助企业对自身碳中和全流程进行科学管理的SaaS产品,能够提高企业碳管理效率及可信性...沪深交易所数据显示,今年有超过14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独立的ESG报告,全市场ESG报告披露率首破30%,约970家公司在年度ESG报告中主动展示为减少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