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神经网络最新资讯  > 正文

研究人员通过人工智能自动咳嗽分析检测COVID-19

2021-07-13 08:02 · 稿源: cnbeta

据外媒报道,COVID-19危机已经考验了全世界的医疗系统。获得针对COVID-19的疫苗已使情况日趋稳定。然而,人们不得不继续进行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筛查,以发现阳性病例,从而打破可能的病毒传播链。因此,科学家必须研究新的技术,以减少诊断检测的时间和成本,从而以方便、有效和经济的方式大规模地进行检测。在Interspeech 2021国际大会的框架内,一个研究小组向利用声学诊断COVID-19(DiCOVA)挑战赛的咳嗽声轨提交了该系统。与他们的贡献有关的文章已被接受加入Interspeech科学计划。

这项研究由UPF视听系统工程校友、奥格斯堡大学(德国)研究员Adrià Mallol和Helena Cuesta领导,Emilia Gómez(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参与,他们都是UPF信息和通信技术系(DTIC)音乐技术研究小组(MTG)的成员,以及奥格斯堡大学和伦敦帝国学院(英国)的研究员Björn Schuller。

以前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已被证明在检测咳嗽和打喷嚏以及识别呼吸道异常方面是有效的。人工智能还被用于精神健康领域,以识别抑郁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继数字健康方面的进展之后。“受这些研究的启发,并基于COVID-19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我们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挑战,即调查人工智能技术是否能够通过自动咳嗽分析来检测与该病毒有关的疾病,”研究小组的成员Helena Cuesta解释说。

咳嗽信号在COVID-19检测呈阳性的患者中有所改变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研究了两种不同的神经网络架构,但有一个共同的结构:第一个区块处理输入的频谱图并提取一组嵌入式特征,第二个区块根据这些特征是对应于COVID-19检测阳性的病人还是健康病人进行分类。

"我们的模型使用频谱图,即音频信号的时间频率表示作为输入。"

第一步是对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一般来说,数据库的录音包含各种咳嗽,由沉默分开(我们咳嗽时的典型模式)。“为了只保留录音中包含相关信息的部分,即咳嗽,我们使用基于信号能量的声音活动检测器(SAD),” Cuesta解释说。在过滤了这些数据后,下一步是提取特征并随后对其进行分割。“我们的模型使用频谱图,即音频信号的时频表示法作为输入。”她补充说:“首先,我们计算数据库中每个录音的频谱图,然后将其分割成每个一秒钟的片段。”

患者的性别很重要

该项目一个有趣的贡献是研究不同版本的神经网络,以调查患者的性别是否是分析咳嗽时的一个考虑因素。“直觉上,当我们接触这项工作时,我们的一个假设是,男性和女性的咳嗽应该有不同的特征,因为他们的声道在大小和形状上有所不同,”作者评论说。

从频谱的角度来看,男性和女性产生的咳嗽不一定相等

从他们的工作所进行的实验来看,最显著的一个方面是,在作者评估的大多数情况下,包含患者性别信息的模型在预测中获得了更好的结果,这证实了一个假设,即从频谱的角度来看,男性产生的咳嗽和女性产生的咳嗽不一定相等。

咳嗽音轨 - DiCOVA挑战赛

DiCOVA挑战赛的组织者为参赛者提供了一个数据库(Coswara数据集),其中包含1040段1至15秒的人们咳嗽的音频记录。与录音一起,这个数据库提供了与每个录音相关的一系列元数据:COVID-19的阳性/阴性,个人的性别和国籍。“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已经开发并评估了两个不同的神经网络,利用一秒钟的音频,预测COVID-19的阳性或阴性,”作者指出。

尽管这项工作只是通过自动咳嗽分析检测COVID-19的第一种方法,但作者提出的实验提供了一些线索,可以在这项研究的下一步中进行跟踪。我们仍需了解咳嗽信号在COVID-19阳性患者中是如何改变的。因此,可以提取特征并设计特定的神经网络以提高模型的质量。

举报

  • 相关推荐
  • 每日互动参与发起《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 守护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9月17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在昆明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该倡议由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联合多家科研院所、互联网头部企业、网络安全厂商及人工智能企业共同发起,提出筑牢安全根基、强化技管结合、深化协同共治等七方面共识,旨在推动构建可控、可信、可靠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马斯克: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突破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正研发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重大突破。该模型采用全新架构设计,预计未来几周启动训练。若成功将代表AI从专用领域向通用认知能力的质的飞跃,被视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科技界密切关注xAI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大模型赛道实现突破。

  • 祝贺!诺云荣登“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领航企业百强!

    2025年9月8日,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发展指导意见后,诺云凭借AI营销创新实践入选“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百强榜单”,成为河南唯一入选企业。作为数字化营销技术服务商,诺云提供企业直播SaaS系统与私域运营工具,覆盖电商直播、企业培训等全场景需求。已服务超20万家企业,覆盖3亿用户,拓展至零售、教育等150多个行业,客户包括携程、华为等头部机构。诺云将持续深化AI技术应用,激发新质生产力潜能。

  • 十方融海:以开源生态为基,绘就“人工智能 +”产业融合新蓝图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AI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圳企业十方融海凭借AI大模型研发、产品创新及开源生态构建等领域的卓越实践,成为行业先锋。其开源模型如OpenBuddy、小智AI等突破传统技术局限,实现多模态交互与跨领域知识融合,覆盖教育、办公、养老、文体等多元场景。通过开放共享模式,十方融海有效降低AI应用门槛,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征程。

  • 王忠林赴格创东智调研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9月11日,湖北省领导王忠林一行调研格创东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公司CEO何军汇报了自主研发的工业智能平台、能碳管理系统等应用成果。王忠林强调要深化人工智能在工业研发、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促进全要素智能联动,更好服务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伊顿助力皓扬数据打造 AI 算力中心标杆

    近日,备受瞩目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六大行动覆盖科技、产业、全球合作等领域。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勾勒出了宏大版图。北京皓扬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皓扬数据)作为国内 AI 算力中心开拓先锋,以覆盖全国的超大规模交付能力服务于数百家头部企业。两位创始人已在�

  • 人机共生 · 智启未来——2025高交会亚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展主题发布

    2025高交会机器人展以“人机共生·智启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式发展。展会覆盖工业制造、医疗康复、公共服务等全产业链,汇聚宇树科技、优必选、赛博格等顶尖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最新成果。机器人正从工具转变为人类伙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启人机协作新篇章。

  • 普适性覆盖人工智能典型场景 寒武纪产品技术优势凸显

    中科寒武纪科技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至70亿元。公司已全面掌握智能芯片及基础系统软件研发核心技术,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获授权专利1599项。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净利润扭亏为盈。寒武纪持续优化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及指令集,新一代产品将提升编程灵活性、易用性、性能及能效。高盛维持对公司的积极看法,上调12个月目标价至2104元,并调高2030年预期EBITDA及企业价值倍数。

  • 百度网盘海外版开放手机号注册,AI功能全新升级

    9月22日,百度网盘海外版全面开放海外手机号注册,并针对海外华人、留学生等用户升级AI功能。iOS用户可在当地App Store直接下载,安卓版即将上线Google Play。海外版针对学习、工作、娱乐场景优化,如AI笔记可一键生成英文视频摘要,AI相机支持拍照解题、实时翻译,AI听记可智能总结线上会议,并全面兼容Teams、Zoom等应用。此外还提供数十种AIGC创意视频玩法,深受海外用户欢迎。

  • 三旺通信入选大湾区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榜单TOP50

    8月27日,三旺通信在2025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上荣登“2025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重点企业TOP50”榜单。该公司深耕工业互联领域二十余年,凭借在工业通信、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技术积累,积极布局AI应用,将人工智能能力融入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重点场景,推动产业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数字化升级。未来,三旺通信将继续依托深圳及大湾区创新沃土,以开放姿态拥抱AI产业生态,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