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见闻 > 关键词  > 机器学习最新资讯  > 正文

Algorithmia发布2021AI趋势报告:预算在增加,挑战依然存在

2020-12-11 11:18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12月11日 消息:Algorithmia近日发布了一份2021年企业机器学习趋势报告,报告表示,企业在AI领域的预算正在迅速增加,但是仍然存在重大的部署挑战。这份报告是以403位参与机器学习计划的商业领袖的观点作为参考。

Algorithmia的首席执行官Diego Oppenheimer表示:“新冠疫情引起了巨大的变化,在许多领域挑战了我们传统的认知。在这种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企业和机构正在重新考虑他们的投资,并看到了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在不确定时期推动收入和效率的重要性。

在大流行之前,机构追求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计划的首要问题是缺乏熟练的技术人才。如今,机构越来越担心如何更快地将机器学习模型投入生产,以及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确保其性能。虽然我们不想将这些问题边缘化,但令我感到鼓舞的是,重要的挑战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投资价值,而不是考虑公司是否完全匹配公司的追求”。

83%的受访者表示,与去年相比,他们显著增加了AI相关的预算。尽管不少公司度过了艰难的一年,但企业领导者并没有因此而放弃AI投资,反而是继续追加投入。

在Algorithmia年中的调查中,有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计划今年在AI上花费更多,大约五分之一的人甚至说他们相关支出会“更大”。76%的企业表示,他们现在比其他IT计划优先考虑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64%的人表示,在过去12个月中,相对于其他IT计划,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优先级已经提高。

尽管当前全世界的失业率数字达到了几年来最高的水平,有些地区甚至是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听到7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没有缩减人工智能团队的规模,这令人振奋,27%的人甚至报告有所增加。

到目前为止,AI部署仍是大多数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56%的企业将部署,安全性和可审核性问题列为最关注的问题。

同时各地的法规也成为AI部署最大的挑战,尤其是不同国家之间在AI相关法规并不完善。67%的组织表示旗下人工智能的部署必须遵守多个法规。49%的企业面临如何将AI功能更好的集成在一起,以发挥其作用。此外,与AI部署策略相关的工作角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它不再仅仅是数据科学家的领域,因此也需要很多这样的人才进入该领域。

举报

  • 相关推荐
  • 新学期如何选学习机?读书郎双师学习机获中国信通院最高评级!

    读书郎双师学习机在中国信通院组织的“可信AI”评估中,以高分通过认证,获评最高等级“4+级”,成为行业5级评分数量最多的学习机产品。评估涵盖基础能力、教学与服务三大维度,涉及语音识别、学情诊断、作业批改等二十余项指标。产品依托“双师1对1”教学模式和自研大模型,实现学情实时诊断与个性化推荐,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此次认证体现其技术和服务体系已达国内领先水平,为智慧教育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示范。

  • 上海一男子自家院子喝茶看俩机器人洗车:虽然洗不干净 但体验感拉满

    近日,上海一名男子在自家院子喝茶时,拍摄两台机器人洗车的视频引发热议。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完成打泡沫、持枪冲洗等动作,男子悠闲旁观,称体验“拉满了”。他因被机器人运动会视频“种草”,一口气购入两台,经反复调试才实现功能。男子表示,机器人带来的乐趣远胜洗车效果本身,唯一遗憾是洗得不够干净。网友热议称,这解决了“家里没有残障人士的问题”,并精准指出买机器人不为洗干净,而是图好玩和情绪价值。

  • 作业帮学习机获8月线上销量销额双冠 发布T50新品

    奥维睿沃数据显示,2025年8月学习平板线上销量同比增长47.3%,作业帮学习机以38.6%的销量份额和34.8%的销售额双双位居行业第一。中端价位产品占据市场主导,作业帮聚焦2000-4000元价格带,通过自研AI大模型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推出T50学习机等新品,实现个性化精准教学,推动行业向AI教育智能体升级。

  • 华为云CloudRobo构筑云上机器人工厂,助力机器人开发应用成本全面降低

    华为在2025全联接大会上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通过云端赋能打破机器人硬件限制,实现轻量化、智能化和场景泛化。该平台整合数据生产、训练及运行管理,支持多领域落地应用,并联合行业伙伴共建R2C协议,推动具身智能产业规模化发展。

  • 2025外滩大会探营:联合四大机器人产业园打造“机器人小镇”

    2025外滩大会于9月10日至13日在上海世博园区举行,聚焦“人机共生”科技理念。大会设置1.5万平方米科技展区,吸引近200家企业参展,展示超30项科技新品。亮点包括灵波R1机器人厨师、支付宝AI付、仿生机器人松延动力、可控核聚变模型“人造太阳”等前沿技术。覆盖AI+健康、金融、出行、农业等领域,呈现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趋势。

  • 为何小米16改名小米17!卢伟冰:向最伟大的对手学习 坚定对标iPhone 17

    就在刚刚,卢伟冰官宣了小米新机,其从小米16改名为小米17。 按照卢伟冰的说法,小米17系列,是小米高端化五年的蜕变之作,也迎来了数字系列的关键变阵,全系产品力跨代升级: 小米 17 系列,包括三款产品:小米 17、小米 17 Pro、小米 17 Pro Max。 它们将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

  • 元萝卜以“家电价格的机器人”,开启智能养老普惠时代

    商汤科技旗下家用机器人品牌“元萝卜”入选工信部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成为全球首个规模化量产家用AI机械臂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将价格降至3999元,实现10万台销量并进入20多个国家市场。加入创新联合体后,将聚焦智能养老场景落地,升级现有产品植入大语言模型实现情感陪护,同时研发2027年家庭养老场景的家务机器人。从功能价值向情绪价值升级,通过IP联动为产�

  • 2026届校园招聘大战启幕 科技企业派机器狗进高校抢人

    2026届校园招聘启动,科技企业创新招聘形式,引入智能化和互动化手段。视源股份在深圳大学宣讲会使用四足机器人MAXHUB+X7互动引导,展示技术实力。企业不再仅靠高薪吸引人才,而是通过技术展示与文化传递,彰显创新理念。毕业生更看重企业技术实力与创新氛围,企业也注重系统化人才支持体系。科技引才正从“抢人”转向“留人”,以产品说话,靠诚意吸引人才。

  • “老登”应用,霸榜AI

    AI应用的争夺战,打到哪儿了? 如果把整个AI行业想象成一座金矿:基础设施层(芯片、算力)相当于“卖铲子”,提供挖矿的基础工具;模型层(大模型研发)好比“卖地图”,告诉大家哪里有金子;而应用层是直接“下场淘金”,把金子变现。 近两年AI应用的使用者越来越多,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8月,移动端AI应用用户规模达6.45亿,PC端达2.04亿。其中原生APP亿级应用的

  • AI投资,走到哪了?

    AI赛道,从不缺少追梦人。 多年来,创业者的名单持续刷新。从“AI四小龙”时代的汤晓鸥、印奇、朱珑、周曦,到大模型爆发后的王慧文、李开复、王小川、杨植麟、闫俊杰、唐杰,再到眼下炙手可热的90后王兴兴、彭志辉、肖弘、郭文景.....众多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纷纷涌入这场AI的浪潮。 推动这股浪潮加速前进的,还有另一股力量——资本。红杉、高瓴、英诺天使、毅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