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8 日消息,广汽蔚来今天宣布,其HYCAN007 进入工信部《新能源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2020 年第二批),这也是广汽蔚来首款产品进入其中。广汽蔚来成立于 2018 年 4 月,注册资本 5 亿元,由广汽集团、广汽新能源、蔚来基金、蔚来汽车以及创始团队共同持股。
(举报)
2 月 18 日消息,广汽蔚来今天宣布,其HYCAN007 进入工信部《新能源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2020 年第二批),这也是广汽蔚来首款产品进入其中。广汽蔚来成立于 2018 年 4 月,注册资本 5 亿元,由广汽集团、广汽新能源、蔚来基金、蔚来汽车以及创始团队共同持股。
(举报)
非营利组织FutureHouse发布全球首个公开可用的AI科学家系统,包含四个专业AI智能体:通用智能体Crow、文献综述智能体Falcon、调研智能体Owl和实验智能体Phoenix。这些AI在科学文献搜索准确率上已超越GPT-4.5等主流模型,能访问完整科学文献并评估信息来源质量。平台提供透明推理过程和API接口,支持科研流程自动化。测试显示AI在PCOS疾病研究中,仅用几分钟就完成传统需数周的文献调研,并能生成可验证假设。创始人表示这些AI将大幅提升科研效率,未来两年内有望替代科学家大部分案头工作。
快科技5月3日消息,工信部近日提到要指导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联合提供二次号码焕新”服务,可一键解绑历史互联网账号,目前已覆盖超200款主流互联网应用。所谓二次放号”,是指手机号码在被注销或者停用后,经过大约3个月的冻结”,会被运营商重新投放市场供新用户使用。二次放号”本是盘活有限闲置号码资源的常见做法,却可能将用户的个人信息暴露在风险�
目前,蔚来新ES6、新EC6、新ET5、新ET5T四款车型已经开启预定,将于5月份全部上市,新车型的产品力进一步升级,也会推动蔚来销量达到新高度。
快科技5月3日消息,中国汽车质量网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质量排行榜单。令人惊叹的是,AION品牌继连续三年稳坐中国汽车质量中国品牌第一的宝座后,再次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根据榜单,AION UT摘得新能源微小型车质量冠军,AION Y荣获紧凑型SUV质量冠军,AION RT将紧凑型车质量冠军收入囊中,AION LX更是一举拿下中型SUV质量冠军。广汽埃安日前公布了其2025年4月的全球汽车销量28301辆,2025年累计销量达到了97639辆。埃安正加速向C端市场转型,2024年B端销量占比已从30%降至15%,同时推出多款10-20万元级车型(如AION S Plus),覆盖
近年来,隐藏式车门把手因造型美观、科技感强被广泛搭载于新能源汽车,但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引发行业关注。工信部在修订计划中明确指出,部分隐藏式车门把手存在强度不足、断电失效、夹手等风险,尤其在碰撞或断电场景下可能阻碍乘员逃生
2025年5月15日,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CIBF 2025)在深圳开幕。恩捷股份作为锂电池隔膜龙头企业参展,展示了覆盖湿法、干法、铝塑膜三大基础材料及半固态/全固态产品矩阵。其高安全、高容量、快充、长寿命四大系列产品引发行业关注,特别是5μm高强隔膜、快充系列HSI7膜等创新技术。公司还布局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超纯硫化锂等新品亮相。恩捷已建成全球领先的智能�
5月16日,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发文感谢第一代P7车主,称他们是热爱科技、敢于尝鲜的精英群体,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启蒙者。他表示车主们的热爱激励团队突破设计边界,拉近与未来的距离。同日小鹏发布2025款全新P7车型,定位"科技时尚豪华轿跑"。何小鹏透露,历经上千版设计方案,新P7是团队情感投入最大的项目,中外设计团队以非凡想象力打造原创美学设计,打破行业同质化思维,引领新潮流。
鸿蒙智行全新问界M8上市22天大定突破7万台,创品牌最快纪录。新车分为Max、Max+和Ultra三个版本,售价35.98-44.98万元,填补M7与M9之间的市场空白。采用全新鲲鹏跃境设计语言,配备贯穿式天镜大灯、华为百万像素智慧投影等科技配置。内饰对标M9,搭载一体穹宇屏、副驾独立影院系统,支持43度靠背调节零重力座椅。安全方面采用八横五纵车身架构,通过严苛碰撞测试,配备192线激光雷达和华为乾崑ADS 4.0智驾系统。动力采用双电机四驱,零百加速5.2秒,CLTC纯电续航310公里。预售阶段小定量已突破15万辆,市场反响热烈。
某跨国新能源领军企业携手亿信华辰构建联邦式主数据管理体系,成功攻克多业态协同治理难题。方案采用分布式架构打破数据壁垒,通过智能清洗与映射技术建立统一主数据平台,实现全球财务科目映射效率提升60%,合并报表周期从数周缩短至实时汇总。实施后客户数据从2万条冗余精简至9000条高价值数据,跨国业务决策效率提升50%,人工成本降低30%,客商风险监控体系更助力回款周期缩短20%。该案例为新能源行业全球化扩张提供了可复制的数字化治理范式。
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化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2025年中国电动车销量预计首超燃油车,突破12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技术方面,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显著缓解里程焦虑,智能驾驶系统持续优化。政策支持如购置税减免有效刺激市场需求。但海外拓展面临欧盟35.3%关税等贸易壁垒,中国企业通过本地化生产、开拓新兴市场应对挑战。全球电动化趋势不可逆,中国渗透率已超50%,领先欧美。铜材料的高效循环利用特性为产业环保发展提供支撑,其导电性也保障了充电安全。欧美市场面临充电设施不足等技术滞后问题。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需在复杂局势中提升安全可靠性以实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