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1 月 19 日消息(记者 翟继茹)据外媒报道,亚马逊正在研发一种终端系统,用户通过手势就可以完成付款。这一终端将与VISA合作,并被推广到咖啡店、零售店等线下场景。
据知情人士透露,除VISA外,万事达、摩根大通等银行和支付机构也都开始与亚马逊针对此项目进行洽谈。据介绍,这一技术是将用户的信用可信息与其手掌信息链接。
在新技术的不断探索下,亚马逊在海外市场也面临越来越严苛的监管压力。近期,印度政府正在对亚马逊进行反垄断调查。(完)
(举报)
DoNews1 月 19 日消息(记者 翟继茹)据外媒报道,亚马逊正在研发一种终端系统,用户通过手势就可以完成付款。这一终端将与VISA合作,并被推广到咖啡店、零售店等线下场景。
据知情人士透露,除VISA外,万事达、摩根大通等银行和支付机构也都开始与亚马逊针对此项目进行洽谈。据介绍,这一技术是将用户的信用可信息与其手掌信息链接。
在新技术的不断探索下,亚马逊在海外市场也面临越来越严苛的监管压力。近期,印度政府正在对亚马逊进行反垄断调查。(完)
(举报)
“双碳”“ESG”绝对是大多数企业关注的焦点。宁德时代、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贵州茅台等名企近期都陆续公布了企业最新ESG报告。对于跨境企业言,与其在红海市场中艰难求生,不如借平台政策和消费新趋势的东风,将气候友好认证转化为真正的产品竞争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亚马逊气候友好认证(CPF)已成为跨境电商卖家的重要竞争工具。该认证通过平台流量倾斜、品牌溢价提升等优势,帮助卖家实现60%点击率提升和140%销售额增长。认证流程包括匹配52种认可标准、提交碳足迹报告等材料,专业服务商绿舟可将传统2个月流程缩短至4周。获得认证后,产品将展示专属绿色标识,显著提升消费者信任度。绿舟作为头部服务商,凭借快速认证能力和全链路解决方案,已助力超10万ASIN完成认证,帮助某充电器品牌实现32倍曝光增长。在欧盟碳关税等政策倒逼下,CPF正从加分项变为生存刚需。
欧盟EPR法规要求亚马逊卖家在2025年8月18日前完成电池类商品注册。文章解析了EPR注册全流程:1)确认适用商品范围(电池/包装等需单独注册);2)准备营业执照等材料;3)选择自主注册或第三方服务(推荐欧税通);4)提交注册号至亚马逊后台。未合规卖家将面临商品下架风险,并可能被追缴高额环保费用。第三方服务可帮助处理多国注册、申报及代缴,费用低至399元/国�
亚马逊称:“亚马逊 Haul 确实曾探讨过关税标注方案,但该方案未获批准,且今后也不会实施。”
亚马逊平台再挥品牌监管重拳,要求第三方卖家尽早在6月前提交品牌授权书,否则将面临永久封店!唯有提前布局,顺应趋势,方能在不断变化的规则中稳步发展。
削减 AI 数据中心计划的科技巨头数量增至两家。据富国银行和 TD Cowen 称,亚马逊已经暂停了以欧洲为主的部分主机托管数据中心交易的谈判。此前不久,已有多份报道称微软暂停或取消了部分这类计划。
▶2024 亚马逊官方最新政策: 93%的欧洲站流量向绿标商品倾斜 2025 年 1 月未认证商品将面临23%的碳关税惩罚 气候承诺友好认证(CPF)成为进入北美市场的强制门槛一、亚马逊绿标认证的三大战略杠杆1. 流量分配重构法则碳企通监测数据显示,获得气候承诺友好认证的商品: → 搜索排名权重提升40% → 大促会场曝光量增加2. 7 倍 → 关联推荐出现频次提高180%2. 消费决策的绿色通�
2024 年亚马逊平台数据显示: 78%的欧美消费者优先选择带"气候友好"标识商品 53%的未认证卖家遭遇流量降权 2025 年 1 月 1 日欧盟碳关税(CBAM)将全面生效一、亚马逊绿标的战略价值解读1. 市场准入的生死线自 2023 年起,亚马逊对欧洲站商品实施强制碳排放披露政策,未获绿标商品: → 禁止参与Prime Day大促 → 搜索排名下降30%-50% → 面临最高商品价值20%的碳关税2. 流量倾斜的核
在亚马逊电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高效管理库存、订单、财务等业务环节,成为卖家提升竞争力的关键。ERP系统作为卖家运营的核心工具,能够集成各环节数据,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通过有效利用ERP系统,卖家可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智能化管理,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出。
亚马逊气候友好认证(CPF)正成为跨境电商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工具。该认证帮助消费者识别低碳环保产品,认证商品可获得专属"绿标"和流量倾斜。数据显示,CPF认证产品订单量是普通产品的1.36倍,销售额平均增长12%。认证流程包括:1)确认产品符合国际环保标准;2)提交碳足迹报告等材料;3)通过亚马逊卖家中心申请。绿舟(GoingGreen™)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数字化SaaS平台可缩短报告周期至4-6周,效率提升40%,并帮助降低成本30%。未来随着欧盟碳关税等政策落地,气候友好认证将从"加分项"变为"必选项"。绿舟预测,未来三年70%跨境企业需完成碳合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