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云上盛惠!海量产品 · 轻松上云!云服务器首年1.8折起,买1年送3个月!超值优惠,性能稳定,让您的云端之旅更加畅享。快来腾讯云选购吧!
这是《窄播Weekly》的第65期,本期我们关注的商业动态是:美图抓住AI带来的战略机遇,让付费订阅收入实现了连续增长,超过广告业务成为主要营收支柱。 美团在8月18日发布的最新一份财报显示,其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8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4.7亿元,同比增长71.3%。其中,以付费订阅为主的影像与设计产品业务收入达到13.5亿元,同比增长45.2%,占总收入的74%。 这背后是
阿里云AI应用先锋计划通过“云+AI+行业适配”模式,助力企业突破AI落地瓶颈。该计划提供云资源补贴、POC服务、专家咨询及联合品牌推广等支持,降低企业AI应用门槛。结合端云协同架构,解决算力成本高、模型部署难等问题,已在智能硬件、教育、政务等领域实现案例落地,推动AI从技术尝鲜走向常态化应用。
初创团队“智询未来”在开发AI问答应用时面临核心模型选择困境:GPT-4-turbo能力强但价高,Claude-3长文本处理优,Llama-3成本低但性能稍弱。通过AIbase成本计算器精准测算,发现Claude-3-Sonnet性价比最优,每月可省近4000元,还能通过优化提示词进一步降本15%。数据驱动的决策让团队将节省预算投入数据安全和提示词优化,凸显成本测算对初创企业技术选型的重要性。
2025年8月1日,华硕电脑(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闵行区举行创新产业化基地产品展示及AI应用交流活动。活动展示了华硕在响应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号召下的技术创新成果,包括商用台式机、笔记本等产品线。华硕表示将持续推进AI技术研发,赋能不同行业发展。闵行区政府领导出席活动,肯定华硕25年来在当地的成长,强调将继续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活动成为政企交流、行业合作的重要平台,展现了华硕在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的实力。
2025 ChinaJoy首日盛况空前,倍慈网络联合展台吸引上万观众参与互动,现场人气爆棚。活动亮点包括144㎡超大展台展示品牌技术实力,以及"数字营销新浪潮|AI时代的营销升维"主题发布会。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副会长陈徐彬和12306广告部部长许娜发表演讲,强调数字营销应注重人文温度。发布会重磅发布《2025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人工智能应用趋势研究报告》,为行业提供智能�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圆满落幕,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吸引全球800多家企业参展,线下参观达30.5万人次。超擎数智以"AI全栈·数智赋能"为主题,展示AI应用全栈方案及行业解决方案,并联合NVIDIA发布中国首个L20千卡灯塔集群项目。大会呈现AI核心技术、行业应用及生态建设全景,包括AI服务器、网络设备等产品,以及医疗、金融等场景应用。超擎数智还展示了AI开发平台和算力优化服务,助力各行业智能化转型。六场AI主题演讲深入探讨技术突破与产业赋能,共绘智能时代新图景。
2025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推广大会在杭州召开,聚焦AI产业发展趋势和落地案例。每日互动公司CAIO董霖展示了"公文写作助手"AI产品,该工具融合权威语料库,能自动匹配优秀范文,通过人机协作提升政务写作效率80%以上。产品具备智能校验功能,确保用语规范、格式标准,并推出"需求交底-风格匹配-提纲生成-全文创作-智能排版"五步工作流。同时推出的智能工作站支持本地化安全存储语料素材,实现AI能力快速落地。这些创新方案有效解决政务写作痛点,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为AI赋能政务服务提供了新路径。
AI在动画领域的应用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今年四月,日本电视台上线了有「首部AI动画」之名的番剧《双子姐妹》。紧随其后,讲谈社、东映动画等公司在月底宣布投资初创AI公司Preferred50亿日元,以支持动漫内容创作的技术开发。 包括迪士尼、皮克斯、育碧在内,越来越多国际头部公司都正在将AI深度融入创作流程。皮克斯联合创始人Edwin Catmull更是直言,「AI改变动
苹果正在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激活这场 AI 革命 —— 那就是信任并赋能它的开发者……
IBM在2025 Think大会上提出,企业AI竞争已从实验阶段转向实际应用阶段,关键在于定制化AI解决方案和可量化的业务成果。IBM强调企业级AI Agent需具备"动手能力",能嵌入业务流程、完成任务并监控维护,而非仅是对话助手。其watsonx平台构建了模型、数据、任务执行的完整技术栈,并通过三层架构(交互层、任务分解层、系统连接层)实现闭环运行。IBM还推出"AgentOps"体系,将智能体模块化、服务化,建立能力目录和监控机制,解决企业部署AI Agent时的系统对接、价值评估和管理难题。实践案例显示,制造业设备巡检Agent可节省70%人力成本。IBM认为AI Agent是企业数字化能力的延伸,需与业务流程深度融合,而非追赶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