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猎豹AI机器人最新资讯  > 正文

上海进博会超5000进口产品亮相 猎豹AI机器人帮你选

2018-11-05 11:30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11 月 5 日到 10 日,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 “进博会”)在上海召开。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猎豹移动携旗下人工智能公司猎户星空以及服务机器人“豹小秘”、“豹咖啡”亮相,倾力服务进博会。与此同时,猎豹移动董事长兼 CEO 傅盛出席“智能科技与产业国际合作”论坛,发表题为《全链条 AI 技术赋能新零售》的主题演讲。在傅盛看来,海量进口商品进入中国,在用户心中缺乏认知,而基于全链条 AI 技术的服务机器人,可以帮助消费者做出选择。人与消费场景之间的关系正在被AI重构,传统零售的“货场人”开始向“人货场”转变,让线上线下一样高效。

豹小秘豹咖啡双双亮相 猎豹机器人重构人货场

首届进口博览会展品数量创国内展会之最,其中,首次进入中国的进口商品多达 5000 余件。海量商品汇聚,面对新品类、新品牌和新产品,用户该如何选择?线下零售可以和线上一样高效吗?

猎豹旗下的接待服务机器人“豹小秘”、自动贩卖机器人“豹小贩”、基于猎户机械臂平台的“豹咖啡”给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上海进博会美国安利公司的展台上,一个有着大大眼睛、方脑袋、声音萌萌的机器人“豹小秘”吸引着来往的参观者,大家兴致勃勃地围着它,了解安利公司数十款产品的功效,不时被它幽默的讲解逗得哈哈大笑,丝毫没有以往面对售货员的反感。

除了美国安利展台,还有3台“豹小秘”活跃在进博会北京分会场和新闻中心,为嘉宾、媒体,提供智能引领、服务接待、讲解咨询等多项专业服务。

(图为新闻中心的豹小秘)

据了解,猎豹的这款接待服务机器人“豹小秘”,目前已经从前台接待,扩展落地到景区、政务大厅等多个场景,在八达岭长城、鸟巢会展中心、中山陵等著名景区落地,受到景区方和游客的欢迎,成为机器人界的“第一网红”。豹小秘的合作伙伴、侣程科技创始人兼CEO 杨振贤认为:“机器人创造了品牌与用户的全新互动方式,解决了人工红利衰减带来的各项问题,开创了‘屏找人’的时代。”

(图为新闻中心的豹小秘)

基于猎户机械臂平台的“豹咖啡”,这次被安置在新闻中心。作为展会唯一的无人咖啡亭,“豹咖啡”将为4000多名媒体记者提供服务。忙碌的报道之余,只要一分多钟,大家就可以享受到一杯由机械臂制作的可以和金牌大师媲美的咖啡。

(图为被记者包围的“豹咖啡”)

“豹咖啡”的出现,让喝咖啡这个休闲消费,走出了办公室、咖啡馆,随时随地都可以来一杯。它重塑了咖啡消费场景和场所,重构了消费者与咖啡机、咖啡店之间的关系,将其从第三空间向即时消费转变,建立了新的线下流量入口。

以前的零售,叫“货人场”,也就是先有一个消费品,通过一些渠道找到购买的人即消费者。人工智能的出现,重构了人货场的关系,利用移动机器人交互高效的优势,赋予货品主动寻找消费者的能力,将传统的“人找货”变成“货找人”。以猎豹旗下的零售机器人“豹小贩”为例,这台大肚子造型圆滚滚的机器人,利用多传感器融合的环境、生物、消费者识别系统,可以自主寻客、主动推销,比售货员更亲切自然。消费者不但不反感,反而在会心一笑后,扫描二维码完成购买。数据显示,一台豹小贩每天售货 150 件商品,是自动贩卖机的 3—5 倍。今年上市以来,“豹小贩”已经与70多家客户合作,平均接待客流量3000+人/小时。

行业唯一全链条AI技术赋能新零售

“豹小秘”、“豹咖啡”、“豹小贩”在零售场景的落地应用,重构了新零售的“人、货、场”,在AI+新零售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而这三款服务机器人赋能新零售行业的背后,得益于猎豹移动旗下猎户星空拥有的、行业唯一全链条 AI 技术。

猎户星空成立于 2016 年,与目前AI市场上专注于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技术等单一领域的企业不同,它搭建了全自研的猎户机器人平台Orion OS,集合多芯片系统(脑),摄像头+视觉算法(眼),麦克风阵列(耳),猎户语音合成技术(口),室内导航平台(腿)和七轴机械臂(手),是目前行业唯一的全链条AI技术。

接待机器人豹小秘,就是全链条AI技术的落地产品之一。豹小秘的“大脑”,拥有业内最强的芯片系统;它的“口”来自猎户星空的语音合成技术,被誉为最温暖的声音;而“眼睛”则借助猎户星空自主研发的视觉算法,可以分析性别年龄,支持人脸、人体跟随;它的“耳朵”由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专用麦克风阵列构成,支持360度远近全域识别,并经过了1.5亿次唤醒的实践检验;“双腿”是自主研发的室内导航系统,采用多传感器融合,定位准确。

(图为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

在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 傅盛看来,机器人行业充斥着太多炫技和Demo 产品,猎豹移动、猎户星空致力于打造真有用的服务机器人。目前,机器人产业还处于早期,产业配套尚不完善。“比如说一些厂商人脸识别的算法好用,但是如果真正要接待一位用户,就需要时刻感知用户的位置和需求,光有单点技术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而这,正是傅盛坚持做全链条 AI技术的初衷。

傅盛表示,猎豹会将机器人平台和技术能力对外开放,和众多品牌一起,推动新零售领域的创新发展。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小鹏机器人会走猫步太像人了!小鹏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发布全新人形机器人IRON,其拟人化程度领先,拥有仿生脊柱、肌肉及柔性皮肤,配备3D曲面显示与灵巧双手,实现22个自由度。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50TOPS,支持对话、行走等智能交互,并采用全固态电池提升安全性。集成自研物理世界模型与VLT/VLA/VLM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反馈。IRON将优先应用于商业场景,并与宝钢合作探索工业巡检。小鹏宣布开放SDK,邀请全球开发者共建机器人应用生态。

  • 何小鹏再回应机器人里藏真人质疑:现场展示内部结构

    小鹏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IRON首秀后引发“真人操控”质疑。为回应舆论,董事长何小鹏不仅发布机器人脱衣视频,更在科技日现场剪开腿部覆盖件,直接展示内部仿生结构。该机器人搭载自研物理世界模型,融合三大核心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实时反馈。目前IRON仍处科研阶段,计划明年4月量产,展现中国科技企业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实力。

  • 何小鹏回应机器人IRON里是真人质疑:感谢认可

    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IRON首次亮相,其逼真步态引发网友惊叹“100%真人在里面”。面对质疑,董事长何小鹏以“感谢认可”巧妙回应,展现技术自信。IRON采用类人“骨骼-肌肉-皮肤”结构,搭载仿生肌肉驱动系统和22自由度拟态双手,能精准感知环境变化。团队历时7年研发,计划明年4月进入量产阶段。该机器人还融合物理世界模型体系,集成VLT/VLA/VLM三大核心能力,实现实时环境交互。此次展示既体现小鹏技术积累,也引发对科技真实性的思考。

  • 机器人“全能导航大脑”来了!银河通用发布NavFoM大模型

    银河通用发布全球首个跨本体全域环视导航基座大模型NavFoM,实现机器人从“学会完成导航任务”到“真正理解移动”的跨越。该模型支持全场景、多任务、跨本体应用,通过统一“视频流+文本指令→动作轨迹”范式,融合800万条跨任务导航数据,在真实机器人上实现零样本自主避障、路径规划等复杂任务。其技术突破将推动具身智能从单一功能进化为基础设施,为规模化商业落地奠定关键基础。

  • 马斯克称未来人类意识能上传至机器人 可用于月球和火星基地建设

    在2025年11月7日举行的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埃隆马斯克系统阐述了公司在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芯片研发与生产扩张等方面的战略规划,并更新了企业使命,展现出将技术愿景转化为现实应用的清晰路径。 马斯克指出,随着Neuralink等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人类有望在20年内实现将意识快照”上传至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使其具备类人意识。 人形机器人将被部署于月球与火�

  • 何小鹏:人形机器人进工厂不划算 做家务不安全

    今日,小鹏汽车发布旗下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作为最拟人的人形机器人,IRON拥有骨骼-肌肉-皮肤”: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头部3D曲面显示、仿生灵动双肩、实现22个自由度的灵巧手。 据何小鹏介绍,它的猫步走得像人一样轻柔,还拥有像人一样思考的大脑”,它不光是世界上最高算力的人形机器人,明年更会是最聪明的机器人之一。 现场,何小鹏还

  • “超脑+机器人”重构物流新生态!京东物流“狼族”机器人全阵容亮相世界物联网博览会

    10月31日,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开幕,京东物流"狼族"智能机器人军团成为焦点。展会首次完整呈现"超脑+狼族"智能系统,展示天狼四向车、智狼扩展版、自动分播墙等新产品及成熟产品矩阵。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作业,分拣准确率超99.99%,存储坪效提升240%,作业人员减少58%。通过仓-站-人高效协同,昆山亚一智能物流园已实现近半数订单由机器人处理。京东物流计划未来5年采购300万台机器人,持续强化智能供应链技术底座,推动行业向科技驱动转型。

  • 女性人形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回应:并亲自证清白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布视频,回应网友对Iron机器人流畅步态真实性的质疑。视频中,团队通过一镜到底展示机器人行走,并解开上衣拉链展示内部机械结构,证明无人操控。何小鹏解释机器人模拟肌肉结构,头部为麦克风阵列,行走时伴有电机声。他透露团队七年研发成果,目前仍处科研阶段,计划明年4月实现软硬件量产。

  • 触觉增强世界模型引关注,一目科技IROS首秀定义机器人感知新维度

    在2025年IROS大会上,中国AI企业一目科技凭借触觉感知与具身智能领域的突破成为焦点。公司展示了全球最薄仿生视觉触觉传感器,厚度大幅缩减,实现0.005N三维力分辨率和120fps输出帧率。CEO李智强提出"视觉-触觉-语言-行动"新范式,指出触觉能捕捉物理世界的隐秘维度。通过创新仿真平台和生成式AI技术,突破传统数据收集限制,显著提升机器人操作技能训练效率。现场机械臂成功演示易碎品抓取等复杂任务,验证了触觉感知在精细操控中的核心价值,为"操控即服务"产业愿景提供技术支撑。

  • 新时达人形机器人新达“入职”海尔工厂,机器人真的开始进厂打工了?

    人形机器人新达在重庆海尔冰箱互联工厂成功落地,标志着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实验阶段迈向场景实训。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新达具备更高场景适应性和工序协同能力,能完成涂润滑油、物料搬运、智能巡检等复杂任务。其核心技术“大脑-小脑-本体”深度协同,通过视觉语言模型实现自主决策,全栈自研运动控制系统确保精准操作。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验证了工业制造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的可行路径。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