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关键词  > 收集个人信息获刑最新资讯  > 正文

收集个人信息获刑 男子电脑存个人信息900余万条

2018-11-23 14:55 · 稿源:站长之家

图片来源图虫:已授站长之家使用

站长之家(ChinaZ.com) 11月23日 消息:近年来,公民个人信息在网上泄露严重,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详细信息在网上被售卖。为了保护公民信息安全,公安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正不断加强。

北青报消息,昨日,培训行业员工何某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石景山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 5 万元。公诉机关称,在何某的电脑中发现其存储了 936 万条公民个人信息,其中百万条涉及内容涉及姓名、出生日期、手机号,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购买保险产品类型、金额、存款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涉及公民生理健康等信息 6 万余条。

这些信息,有的是通过网上查找,有的则是通过加入培训QQ群、微信群下载的。何某称,其搜集信息是为培训机构寻找生源做业绩赚“提成”,期间还会跟同行交换手头的资源,但从未将这些信息对外售卖。

何某称“我确实收集了信息,这是因为我不懂法律,如果我知道这是违法,我不会这么做。”对于自己的做法,何某表示很后悔。希望大家能够以他为鉴,不违规收集或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举报

  • 相关推荐
  • 比微信好用多了!为何还有近6亿人不放弃QQ 打工人办公必备

    都是腾讯家的App,但是用户层级却出现了截然不同,昔日王者QQ现在用户数连微信的一半都不到。 从腾讯最新财报中公布的情况看,截至2025年6月30日,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账户数14.11亿,同比增长3%;QQ移动终端月活账户数5.32亿,同比下滑7%(环比下降0.4%)。 虽因下掉短视频等非核心业务调整影响带来同比数据所有下滑,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主动调整后,QQ 月活依然维持在5.3

  • 终于打通!腾讯QQ、微信余额实现互转

    今日,腾讯官方正式宣布,QQ、微信余额实现互转。 腾讯表示,升级到QQ最新版本(9.2.5)后,即可体验QQ钱包余额转账到微信,实时到账,随转随用,不收手续费,转多少到手多少,仅支持转账到与QQ钱包实名一致的微信零钱账户,安全有保障。 点进QQ钱包-余额-转到微信,确认授权后即可转账。 iOS端正逐步覆盖中,请大家耐心等候。

  • 狗群闯入养鸡场咬死600只鸡 养殖场遭狗群入侵已报警求助

    ​8月6日,河北平乡县的尉先生向媒体反映,其经营的养殖场遭遇了令人痛心的变故——鸡群两次遭到狗群入侵,累计有600只鸡被咬死。 据尉先生介绍,通过查看养殖场内的监控视频发现,这些狗群是从养殖场一处破损的围栏处闯入的。第一次狗群入侵已经给养殖场带来了一定损失,可没想到不久后,狗群再次“光顾”,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大量鸡只死亡让尉先生损失惨�

  • 第二季度QQ月活跃稳在5.3亿,基本盘稳固

    腾讯发布2025年Q2财报显示,QQ移动端月活账户数稳定在5.3亿左右。去年底起,QQ通过精简非核心功能(如下线短视频)、优化界面和减少消息提醒等措施实现"瘦身",同时强化核心能力:升级文件传输功能,推出支持10G大文件的"闪传"功能,并实现与微信零钱互通、小程序打通等生态协同。分析认为,在保持5亿级用户规模的同时,QQ通过持续自我革新,既精简冗余功能又强化核心体验,展现出穿越周期的生命力。这款26岁的产品正通过"做减法+强核心"策略,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独特价值。

  • 从SEO到GEO:源易信息揭示AI时代品牌增长的确定性

    上海源易信息科技在2025年7月25日举办的CMO闭门训练营上,提出生成式引擎优化(GEO)概念,指出传统SEO模式面临挑战。数据显示,国内生成式AI平台流量爆发式增长,预计2026年25%搜索流量将转向AI工具。源易信息定义GEO为针对AI生成内容优化的新营销范式,通过"提示词策略师"工具和"LLMs Friendly"内容三步法,帮助品牌在AI时代构建可持续流量护城河。多个案例证明GEO能显著提升品牌在AI回答中的采纳率,如某腕表品牌在行业关键问题查询中获得权威推荐。源易信息作为中国GEO领域先行者,已发布行业首份白皮书,引领营销进入AI新纪元。

  • QQ钱包余额能转到微信零钱了:0手续费 尚在测试

    近日,有用户反馈手机QQ悄然上线了一项新功能——可将钱包余额转到微信零钱,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微信已经支持将零钱转入QQ钱包余额,此次QQ钱包的这一动作,进一步实现了两大支付平台在余额流转上的双向互通。 据相关反馈,用户若想实现QQ钱包余额转至微信零钱,需先前往微信进行授权操作。完成授权后,便能把QQ钱包里的余额转到与QQ

  • 腾讯研究院“破茧”报告三部曲,绘数字信息生态新蓝图

    腾讯研究院联合多家机构发布《破茧》三部曲报告,针对当前互联网信息生态中的"信息茧房"现象,创新性提出"信息蜂房"概念。报告指出算法推荐导致用户陷入单一重复的信息循环,助长群体认知偏见。为解决这一问题,"信息蜂房"倡导构建开放多元的信息生态,强调用户主动探索和算法协同,促进不同观点交流碰撞。同时关注AI技术带来的虚假信息挑战,提出"概率真相"概念,呼吁提升公众信息辨别能力。报告为构建健康数字信息生态提供了前瞻性框架和实践路径。

  • 微信不做已读功能 微信的存在不是为了增加大家社交压力

    微信官方再次强调不会推出"已读"功能,称从诞生之初就未设置该功能,未来也不会添加。官方解释称将"是否回应"的选择权交还用户,希望用户在数字信息洪流中拥有"装死"自由,不必被即时回复压力束缚。腾讯公关总监张军此前曾发文表示,"已读"功能会增加接收者的心理负担和社交压力。微信坚持不提供该功能,旨在保障用户在社交互动中的轻松与自由。

  • 博主称修改手机日期能把微信过期文件找回 微信员工:假的离谱

    有博主称修改手机日期能把微信过期文件找回。 该博主表示,你们要是文件没接收、图片没点开、视频没点开,超过7天过期的时候,把手机日期改为接收的后七天内,就能正常点开了。比如7.10发的文件我没接收过期了,我把手机日期改成7.10-7.16之间(比如7.11)成功接收,过期的图片也一样能接收。 但是要是你没发现过期,点了一下才发现过期,这时候改日期就不行了,所�

  • 微信员工:微信文件过期就是过期了 从来没占用过手机空间

    微信收到文件之后,超过14天都不点它,就意味着它从来没有被下载过,过期就是过期了,它从来都没占过你的手机空间。 非要严格说的话,就是那个包含文件名称的缩略图,占的空间应该以小于KB计,不及你一张照片的1/1000。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