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4K花园最新资讯  > 正文

4K花园与阿里云再携手,4K联合实验室落户云栖小镇

2016-10-17 10:52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由4K花园和阿里云联合发起的4K联合实验室于10月15日在阿里云栖小镇正式成立,首批成员单位为华数、索尼、佳能、富士,未来还将有更多的重量级企业加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业内上下游重量级企业成立的4K联合实验室,将极大推动正值风口的4K产业正规化、标准化运作,有利于整个4K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此次发布会是2016阿里云栖大会的重要一环,阿里云、4K花园、华数、索尼、富士、佳能的代表在会上共同启动了4K联合实验室。实验室将在北京中关村和杭州云栖小镇两地设点展开业务。4K联合实验室将致力于4K相关标准制定,规范4K视频制作流程,探索4K与多种科技的互动融合,并向实验室成员及其他社会单位提供4K技术支持和培训。同时,4K联合实验室将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更多成员的加入。

  阿里云与4K花园在8月份已经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共同发起4K联合实验室,是双方在4K领域合作的进一步夯实和深耕之举。阿里云通用事业部总经理金戈在发布会上表示,非常看好4K花园的发展,阿里云将会充分发挥其在云存储、云计算、云分发方面的能力,尽全力推动4K联合实验室的工作,促进中国4K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为中国比较大的4K内容生产与分发平台,4K花园受邀参展此次阿里云栖大会,备受业内关注。4K花园COO任世武表示,4K行业在2016年得到了高速的发展,4K花园的快速成长也填补了国内缺乏专业的4K内容生产及分发平台的空缺。但从整个行业来看,还很浮躁,存在良莠不齐甚至以假当真挣快钱的现象,无益并有害于4K行业的整体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亟待制定标准,规范操作。而4K联合实验室的成立,首批重量级伙伴的加入,将极大的有利于此局面的改善。

  华数传媒副总裁、董事长助理卓越也对4K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表示了很高的期许,他认为用户对于高品质更清晰的视频内容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4K联合实验室能够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标准化的统一,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这是华数与4K花园合作加入4K联合实验室的重要原因。

  对于4K联合实验室,索尼高清影视技术学院院长国以钧表示,索尼强大的4K技术优势将继续为4K联合实验室的发展保驾护航,4K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加深了4K行业的交流,让更多4K领域的合作伙伴聚在一起,合作共赢,引领未来。

  2016年4K行业发展有几个标志性事件:从网络来说,各大运营商纷纷发布4K战略;从终端来说,4K电视的市场占比超过50%;从内容来说,4K花园成立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填补了专业4K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的空缺。而4K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则是另一标志性事件,标志着整个行业正在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无万卡,不VLA:元戎启行与阿里云的“想法”和“解法”

    1980年代汉斯·莫拉维克提出人工智能悖论:计算机在逻辑推理等高级智能活动中易超越人类,但实现儿童般的感知与常识认知却极困难。智能驾驶的核心挑战在于让AI理解物理世界并进行因果推理。视觉-语言-行动模型通过融合多模态数据,使系统具备推理驾驶能力,推动行业迈向L5完全自动驾驶。面对VLA模型的数据处理、训练效率和成本挑战,阿里云等超级AI云提供全栈解决方案,从算力基础设施到开源生态,加速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

  • 工程师变身AI“指挥者”,吉利与阿里云的软件开发变革实验

    1975年,IBM工程师Fred Brooks在《人月神话》中指出软件工程的核心难题:系统与团队规模增长会导致复杂度指数级上升,且“没有银弹”能单一提升生产力。如今汽车行业正经历软件史上最大挑战,吉利汽车软件人员占比从不足10%跃升至40%,智能汽车代码量超亿行。面对异构系统协同、安全标准严苛等难题,吉利与阿里云通义灵码深度合作,通过AI生成代码(占比超30%)、代码审查测试等,提升开发效率20%,并探索用AI破解遗留系统维护、知识传递等痛点。工程师角色正从“执行者”转向“AI指挥官”,未来或实现从需求到交付的全流程自动化协同。

  • AI日报:Lovart AI上线“元素拆分”功能;Xcode 26.1.1发布;阿里云通义模型首次大规模赋能双11

    本期AI日报涵盖八大热点:Lovart AI推出"元素拆分"功能,实现海报智能分层编辑;苹果Xcode 26.1.1优化AI编码性能;阿里云通义模型双11单日翻译调用量突破14亿次;Gemini 3在历史手稿破译中展现专家级能力;德国法院裁定OpenAI使用歌词训练构成侵权;开源语音模型Maya1实现富有表现力的实时文本转语音;Meta首席AI科学家LeCun计划离职创办世界模型公司;AI专家罗福莉加入小米,将致力于构建物理世界智能。

  • 千问,阿里的未竟之梦

    在一个大阿里和一个吴妈的统一指挥下,千问诞生了。 11月17日,阿里正式宣布推出“千问”项目,面向公众上线其App公测版。该项目前身为智能信息事业群旗下的“通义App”,改名后的千问号称“阿里最强大模型官方助手”,定位为“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 官方称,千问后期计划与阿里生态内的各类生活场景深度结合。其目标是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标志着阿里

  • 千问登场,阿里瞄准C端关键一战

    2023年9月,在正式接任CEO的第三天,吴泳铭发布的首份阿里全员信,宣布了阿里新的战略重点方向:用户为先、AI驱动。当时行业内更多把它视为一家企业在AI时代的惯性表述。 然而,就在过去一年中,围绕AI在C端用户场景的“可能性”,全球AI行业的叙事逻辑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向。 OpenAI在完成大模型能力的“基座化”后,开始把更多资源押在C端生态。过去两年,随着GPT-5等产�

  • 智检加速:AI云测试如何为香港企业 IT 项目减负40%人力成本

    香港企业在App研发中面临高昂人力成本与复杂技术栈挑战,导致测试效率低、交付缓慢。Testin云测通过AI驱动的自动化测试方案,整合云端资源与专业服务,实现降本增效:硬件投入优化50%,人力成本降低40%;AI脚本生成技术提升测试效率60%,支持跨平台复用;精准OCR识别助力迭代周期缩短50%。聚焦金融、政企、交通等重点行业,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安全测试保障,助力企业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以更高质量、更快速度赢得市场竞争。

  • 阿里下场抢AI超级流量入口了

    在过去三年的全球AI军备赛中,阿里巴巴的主要精力放在面向B端的AI基建上,在To C的AI原生应用中,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高盛也提出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AI基建看阿里,AI应用看腾讯”的观点。 然而,阿里巴巴不会轻易放过争夺下一代超级流量入口的机会,在2025年临近收官之际,向行业又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在阿里启动“千问”项目的消息传出四天后,11月17日,阿里�

  • 阿里巴巴回应千问崩了:状态良好 欢迎来问

    11月17日,阿里巴巴AI应用“千问”公测首日因用户涌入量过大,导致服务拥堵和中断,引发“千问崩了”话题登上热搜。官方迅速以轻松幽默语气回应“我好着呢”,并透露应用尚处初级版本,但已展现快速生成报告和PPT等“办事”能力。未来计划接入地图、外卖、办公等生活场景,拓展服务范围,提升用户体验。

  • 千问APP悄悄上线,阿里的AI超级入口也终于来了。

    阿里“千问”APP昨日在应用商店悄然上线,界面从通义APP的双色渐变变为简洁单色设计,功能大幅增强,支持Qwen全系列最新模型。此次品牌整合将阿里分散的AI触点统一为“千问”品牌,实现模型与产品名称对齐,让普通用户首次能在官方APP使用最强Qwen3-Max模型。APP默认开启联网搜索,集成图像编辑、视频通话等场景功能,通过智能意图识别实现一站式服务。这标志着阿里开始认真打技术+品牌两张牌,推动AI技术以更清晰方式触达用户。

  • 阿里千问APP宣布开启公测 号称打造最佳个人AI助手

    阿里巴巴11月17日启动“千问”项目,全面进军AI to C市场,标志着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战略布局。APP公测版已上线各大应用商店,网页和PC版同步推出,国际版即将上线。基于Qwen模型在海外的影响力,“千问”将与ChatGPT等国际产品竞争,展现中国AI实力。Qwen系列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性能超越Llama等,成为全球最强开源大模型。“千问”致力于打造“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已具备生成报告、制作PPT等能力,未来计划接入地图、外卖、办公等生活场景,成为用户得力助手。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