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阿里最新资讯  > 正文

千问APP悄悄上线,阿里的AI入口也终于来了。

2025-11-17 14:39 · 稿源: 数字生命卡兹克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数字生命卡兹克,作者:卡兹克,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昨天,阿里千问APP,在应用商店里。

终于悄悄上线了。

图片

打开以后,就是一个非常简洁的颜色。

从之前的通义APP的双色渐变,变成了现在的属于千问的单色。

图片

功能增加了很多,模型也支持了Qwen全系列最新模型。

界面变得比以前简约了不少。

这个事非常有意思,我觉得非常的值得来聊一下。

我感觉阿里,好像找到了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打法,就是品牌的迭代。

前几天轰轰烈烈的饿了么改名淘宝闪购的事,互联网圈大家肯定都知道了。

表面上看,好像就是把几个字从A换成B。

图片

但从品牌角度来说,这个决策极度的激进,但,确实把整个阿里的即时零售盘活了。

在反过来看AI这边。

其实非常坦诚的讲,阿里的AI,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更有模型圈的源神之名。

Qwen 系列的开源模型,已经在全球开源圈混成了一种公共基础设施的感觉,我相信所有做开发的人,提起Qwen,多数嘴角是上扬的。

图片

基本就是吊打全世界。

图片

但如果你细细的看一下,你就会发现。

所有模型的名字,都叫Qwen。

中文名,就是千问。

Qwen3-Max、Qwen3-VL、Qwen3-Omini等等等等。

而另一条线,偏艺术和视觉的,则叫Wan,也就是,万相。

比如我写过的Wan2.2-Animate。

但问题来了。

普通用户并不生活在Hugging Face上,也不生活在Github上,普通用户生活在手机APP上。

因为大家并不理解,千问和通义APP,是什么关系?

所以,这个名字,被正式定义成千问APP的那一刻,我的第一反应,其实是有一些开心,他们,终于觉得到这个时间点了。

做了一个非常简单,但又非常关键的事情:

把模型和产品的名字,拉回到了一条线上。

千问,不再只是HuggingFace里的模型、云上 API 的一个名字。

千问,变成了你能装在手机里的那个App,变成了用户天天点的那个入口。

从这一刻起,开发者和普通用户,第一次有机会在同一个词下面对话。

大家慢慢开始意识到,AI 时代更稀缺的是两样东西:

一是注意力的入口。

二是完整的、连续的、高质量数据。

入口越少,数据越集中,AI 越有空间发挥。

淘宝闪购做的是,把本地生活的场景,合并回淘宝。

千问做的,则有点像是把阿里系分散各处的AI触点,重新收束到一个品牌上。

一切统统归为一句话:

有事找千问。

让注意力,极致的集中。

同时,这次的千问APP,也重回了极简。

并且,可以直接切换到Qwen3-Max模型。

图片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普通用户,第一次可以在官方APP上,使用阿里的这个系列里面最强的Qwen3模型。

而且不是纯粹的裸模,是跟ChatGPT那种一样,上面包了一层系统Prompt,对普通用户来说,体验会更加的友好。

比如,我让他写个比较有文采的话。

“奥本海默在按下原子弹试爆按钮的那一刻,心里在想什么?设身处地站在奥本海默的角度,以他的口吻,为他写一封倾诉矛盾内心的自白信。”

图片

大家可以看看千问的文笔。

说实话,我写了这么多的内容,在我看来,千问的文笔,是国内首屈一当的了,可能跟现在的GPT-5.1-Thinking在人味上相比,还有一点小小的差距,但是,也已经是非常非常好的了。

特别是那最后一句:

“于长夜未尽之时”。

喜欢。

并且同样的也是为C端用户做考虑,所以,其实你会发现,搜索是默认打开的。

图片

比如我问:

千问会直接先以最快的速度联网搜索以后,再给出答案。

图片

很久以前我不理解,说为什么C端的AI产品要么干。

为什么不是提供一个选择,问是否打开联网搜索,让用户自己判断。

后来,想明白了。

特别DeepSeek那段时间所带来的幻觉问题,你会发现,普通用户很多时候,并不会理解一个大模型,为什么不能回答昨天的热点事件。

什么叫模型的知识是固定的?什么叫知识是有截止时间的?为啥还要开个联网搜索?为啥我关了就在这瞎答了?

毕竟,纯大模型离线回答,肯定会胡说八道,尤其是新闻、时事、产品价格、活动、政策等等,各种关于今年、最近、现在的问题。

普通用户也不会说原来是我忘记开联网搜索了,这就是你当初的产品做的不行。

所以啊,C端的APP级别产品,本身就是强调短平快,默认开启搜索,真的省心省力,我自己用ChatGPT也是,经常问个问题,发现忘记开联网了,然后又停止,打开,重问。

C端产品,体验都在细节之间。

除了传统的大模型问答之外,千问这次也是一个大一统的The One产品。

把Wan2.5、Iamge Edit、Omni啥的,全部都接进去了。

在下方,以一个一个的面向用户的场景功能做了展示。

图片

功能非常多,但是其实你也不用都把他们背下来或者干啥。

因为千问这次做了很强的意图识别和路由。

所以一个对话框内,基本就全部都能完成。

就像在画图上,你也不用真的去找到那个AI修图的按钮,你可以直接传一张图上去,用嘴P图。

比如,我扔了一个我超级爱喝的外星人电解质水,我就可以把这张图传上去,让它给我改成,卡兹克电解质水。

图片

即使是这么歪七八糟的图,依然改字改的很好。

还有前段时间很火的AI三宫格图。

千问也可以直接画。

图片

唯一有点瑕疵的就是,字一多,确实中文字还是会有点不稳。

除了画图。

你也可以直接在对话框里,传张图,让千问帮你把答案都填上。

图片

其他的,视频通话、实时记录、翻译、AI生视频啥的基本上也都应有尽有。

而现在,这些,都属于千问。

最屌的模型叫千问。

这个超级APP,也叫千问。

这些,共同构成了,属于这个叫做千问的品牌。

没有品牌,技术会以一种混乱的方式浮现在世界上,比如充满名词、缩写、架构图、版本号、参数量。

这些东西对你我这种盯着行业的人来说很迷人,但对绝大多数的普通用户来说,只是一团听不太懂的虚无。

有了品牌,技术才有可能,被压缩成一句话,一个 Logo,一种视觉,一种语气。

所有复杂的东西,被折叠进这一个词里。当你点击它的时候,那些复杂性才在后台一点点展开。

当阿里把饿了么藏进淘宝,把Qwen装进千问。。

技术,是让你可以发出声音。

而品牌,是让别人愿意记住那句话。

对公司是这样,对人也是这样。

你可以不关心品牌,但品牌从来没有放过你。

你每天发的东西、你写的每一篇文章、你转发的每一个链接,都在悄悄地,替你给世界写一行说明:

这个人,大概是干什么的。

这就是你自己的品牌。

AI会继续变强,模型会一代又一代地迭代。

Qwen会从3变成4,从4变成5,千问APP也将成为所有普通用户接触模这些最新的模型的首选

而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也该给自己起一个更准确的名字。

是那种在我们脑子里,在我们晚上躺在床上,问自己那句最俗气的问题:

我到底,是谁?

也许,等哪天我们能把这句话回答得足够清楚,就会突然发现,所谓技术也好,品牌也好,不过都是你和这个时代谈判时,手里捏着的两张牌。

阿里现在开始认真打这两张牌了。

这两张牌,都很重要。

那接下来,下一个是谁呢?

举报

  • 相关推荐
  • 阿里千问APP宣布开启公测 号称打造最佳个人AI助手

    阿里巴巴11月17日启动“千问”项目,全面进军AI to C市场,标志着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战略布局。APP公测版已上线各大应用商店,网页和PC版同步推出,国际版即将上线。基于Qwen模型在海外的影响力,“千问”将与ChatGPT等国际产品竞争,展现中国AI实力。Qwen系列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性能超越Llama等,成为全球最强开源大模型。“千问”致力于打造“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已具备生成报告、制作PPT等能力,未来计划接入地图、外卖、办公等生活场景,成为用户得力助手。

  • Qwen用开源逆袭GPT的故事,千问APP要再干一遍

    Qwen模型逆袭GPT的策略,阿里准备再用一次。 2018年,OpenAI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个模型GPT1,占据了技术先机,随后变得越来越封闭。在大洋彼岸,阿里几乎同一时间着手大模型研究,到2023年推出“通义千问”时,则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直接开源模型,允许开发者免费使用、改进和集成。 这个策略让Qwen逐步积累起规模,做到了如今全球开发者基于它发布了17万个衍生模型�

  • AI日报:阿里千问APP公测;Veo 3.1上线多图参考;超级小爱AI大模型“随心修图”上线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项技术突破:阿里千问APP公测,基于Qwen3模型对标ChatGPT;谷歌Veo 3.1支持三图融合生成8秒视频;小米推出"随心修图"功能与7B多模态模型Miloco;谷歌Flow集成Nano Banana模型实现智能抠图;多模态AI工具DeepEyesV2可执行代码与网络搜索;NotebookLM升级支持图像导入检索;JetBrains推出DPAI Arena测试编码AI性能。全球AI竞争持续升温,产品迭代加速。

  • 阿里通义App重大品牌升级!正式更名为“千问”

    11月14日,阿里巴巴旗下“通义”App正式更名为“千问”,版本号从3.60.0跃升至5.0.0,已登陆苹果及各大安卓应用商店。该应用基于阿里最强Qwen大模型打造,具备对话问答、智能写作、多模态相机等核心功能,被定位为“阿里最强大模型官方AI助手”。阿里巴巴视其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已抽调上百名工程师加速推进,并同步研发国际版,计划借助Qwen模型的海外影响力与ChatGPT直接争夺全球用户。

  • 千问,阿里的未竟之梦

    在一个大阿里和一个吴妈的统一指挥下,千问诞生了。 11月17日,阿里正式宣布推出“千问”项目,面向公众上线其App公测版。该项目前身为智能信息事业群旗下的“通义App”,改名后的千问号称“阿里最强大模型官方助手”,定位为“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 官方称,千问后期计划与阿里生态内的各类生活场景深度结合。其目标是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标志着阿里

  • 千问登场,阿里瞄准C端关键一战

    2023年9月,在正式接任CEO的第三天,吴泳铭发布的首份阿里全员信,宣布了阿里新的战略重点方向:用户为先、AI驱动。当时行业内更多把它视为一家企业在AI时代的惯性表述。 然而,就在过去一年中,围绕AI在C端用户场景的“可能性”,全球AI行业的叙事逻辑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向。 OpenAI在完成大模型能力的“基座化”后,开始把更多资源押在C端生态。过去两年,随着GPT-5等产�

  • 阿里巴巴回应千问崩了:状态良好 欢迎来问

    11月17日,阿里巴巴AI应用“千问”公测首日因用户涌入量过大,导致服务拥堵和中断,引发“千问崩了”话题登上热搜。官方迅速以轻松幽默语气回应“我好着呢”,并透露应用尚处初级版本,但已展现快速生成报告和PPT等“办事”能力。未来计划接入地图、外卖、办公等生活场景,拓展服务范围,提升用户体验。

  • 刘强东宣布:京东外卖独立app上线 并推出京东点评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11月17日宣布,京东外卖独立App正式上线,将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外卖服务。同时,推出“京东点评”功能,承诺永不商业化。自今年2月上线以来,京东外卖订单量快速增长,6月1日突破2500万单,入驻超150万家品质餐饮店。用户需在京东App首页“秒送”栏目下单,而“京东点评”位于秒送板块,分为美食、酒店、购物和玩乐四大板块,以图文形式分享本地生活内容。

  • 第49家零售店来了!苹果北京大兴Apple Store官宣12月6日开业

    今日,苹果宣布,北京荟聚Apple Store将于12月6日上午10:00开业。 新店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欣宁街15号北京荟聚一层,是苹果在北京的第6家、中国大陆第49家零售店。

  • Creators’ App迎来重大更新

    索尼与分秒帧联合推出云端影像创作平台ICE-Cloud,集成索尼先进影像技术与高效云端协作能力,为创作者提供从拍摄到后期全流程赋能。平台支持移动端、PC端及网页应用,实现素材自动上传、云端管理、在线审片和项目协同,打破时空限制,提升创作效率。通过Creators’ App连接相机与云端,实现即拍即传、异地实时协作,致力于打造新一代创意工作流。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