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儿科最新资讯  > 正文

儿科在线问诊量上涨五成,平安好医生关注儿童“开学病”

2016-09-06 14:14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暑假匆匆地过去,转眼就到了开学的日子。家长为孩子做好了一切开学的准备,但是,他们却常常忽视了开学季孩子的健康问题,很多孩子刚开学总会小病不断。据平安好医生有关数据显示,开学前后儿科问诊量比平时上涨了一倍左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开学季变成孩子的“易病季”呢?

孩子刚上学就发烧体质下降还是厌学心理?

江苏的陈女士有个10岁的儿子正在读小学,是个结结实实的小胖墩,平时身体一直都不错。可不知怎么的,这刚开学孩子就开始发烧感冒,前后反反复复了十几天。陈女士十分担心,她说:“就开学这段时间,孩子感冒好了又犯,已经请假好几回了。倒也没有别的更严重的症状,不过感冒好不了也挺让人揪心的。我甚至还怀疑过孩子是不是为了逃避上学而装病。”

为了搞清楚孩子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陈女士决定上平安好医生咨询一下专业医生。她选择了儿科的专家张开俊医生,向医生介绍了孩子的情况。张医生结合多年的医疗经验,很快解决了陈女士的疑问:“开学前后孩子老是小病反复,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每年开学这样的孩子都有很多,您孩子不是个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点,第一,从假期到开学,孩子的生活习惯有一个改变,生理上容易适应不过来,免疫能力因此有所下降。所以,最好在开学前给孩子适应一下上学的作息,平稳过渡;第二,学校是个公共环境,孩子多病菌也多,容易交叉感染,家长要给孩子做好防护措施;第三,确实有一部分孩子存在排斥上学的心理,不适应上学的节奏,身体因此受到影响变得容易生病,但不代表孩子撒谎装病,家长不要无端猜测。”陈女士听了张医生的一席话后终于放下心来。

家长不必过度惊慌过度治疗不可取

平安好医生儿科的主治医师杨晓艳,就孩子开学季多生病的现象向广大家长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孩子一开学总有小毛小病反反复复,这种情况每年都非常多。家长要注意一点,面对这种情况不必如临大敌,也不必一旦孩子有病就请假往医院跑。首先,这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业;其次,医院本身环境很复杂,容易加重孩子的病情,更容易过度用药或者施加一些不必要的治疗。比如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吊水好得快,但是挂吊瓶并不适合发烧感冒这样的小病,更多是危重病人才需要的。孩子一生病,就跑到医院去挂吊瓶,很多吊的还是抗生素,这种做法是很错误的,家长一定要避免,可以先利用其它途径询问一下专业的医生,再决定怎么治疗。不要让孩子快乐的开学季在医院中度过。”

孩子的健康牵动着家长的心。平安好医生和每位家长一样关心孩子的成长,同时用专业的医疗知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时刻关切着孩子的健康。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释放甲醛通风半年就行?专业医生揭开甲醛真相:对付这个“隐形杀手”得用新方法

    甲醛是家庭装修中难以回避的健康威胁。超过三分之一家庭面临甲醛超标问题,其来源广泛,包括装修材料、家具及日常用品。甲醛释放周期长达3-15年,具有隐蔽性和累积性,短期接触可能引发呼吸道不适,长期暴露会增加白血病、癌症等疾病风险。应对甲醛需建立长期监测机制,通过智能设备实时检测并联动新风系统,配合开窗通风与空气净化,实现从源头控制到持续治理的全流程防护。

  • 男子豪饮8瓶啤酒 膀胱劈裂出6cm巨大破口 医生提醒:饮酒要适量

    近日,陕西西安,一男子因连喝8瓶啤酒,不幸遭遇了一场紧急修补手术。 原来,在手术前一天,男子和朋友聚餐时,推杯换盏间不知不觉喝下了8瓶啤酒。 不料,次日凌晨,男子被腹部一阵疼痛惊醒,虽然他发现自己尿意十足,却仅有几滴排出。 家人紧急将他送往医院,经医生检查后发现,男子腹腔内存在大量不明积液!医生诊断为膀胱破裂,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肾损伤”

  • 女子坐16小时火车出游突发心脏骤停 医生提醒:久坐需注意

    ​国庆假期,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出游的喜悦中时,杭州却发生了一起令人心惊的事件。一位51岁的女性从西安乘坐16小时动车前往杭州旅游,不料在即将到达目的地时,生命却遭遇了严重危机。 据患者女儿描述,在动车即将抵达杭州站前,母亲起身前往洗手间,途中突然感到呼吸不畅,腹痛难忍,随后心脏骤停,倒地不起。这一突发状况让同行的家人措手不及,列车工作人员�

  • 医生建议上班前三天少干活上热搜:可缓解节后综合征

    ​国庆长假结束后,不少人面临从休闲状态回归工作模式的挑战,节后综合征成为普遍现象。近日,北京安贞医院、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及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的专家共同发出建议,呼吁上班族在节后上班的前三天适当减少工作量,以帮助身体和心理更好地适应工作节奏,有效缓解节后综合征。 据了解,节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工作注意力不集中、疲乏无力以及情绪波

  • 128斤狗被车碾压因太胖毫发无损:医生建议减肥

    杭州一只128斤金毛犬“圆圆”被日产轩逸倒车碾压后毫发无伤,医生检查发现其因脂肪层过厚未受伤,但体重已达正常两倍以上需减肥。网友热议肥胖抗冲击性,专家提醒宠物肥胖率三年涨四成,易引发心脏病等疾病,呼吁科学喂养。

  • 老人用手机哄5岁孙子致1000度近视 医生:遗传加后天影响 高度近视不可逆

    河南一名5岁男童因频繁眯眼视物、看电视需凑近屏幕,就医检查发现近视度数接近1000度。医生指出,这是遗传因素与不良用眼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老人常用手机哄孩子导致其重度依赖。提醒家长重视儿童科学用眼,4至6岁是视力发育关键期,每天接触电子产品不宜超过1小时,需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

  • 男子每早2根油条吃出动脉硬化 医生:这样吃才健康

    近日,一名42岁男子因长期早餐食用两根油条导致动脉硬化,引发社会关注。医生指出,油条含铝元素及高温油炸产生的反式脂肪酸会损害血管弹性,增加动脉硬化风险。研究显示,高糖、精制碳水早餐同样危害血管健康,传统“白粥+咸菜”组合因升糖快、钠含量高也存在隐患。专家建议调整早餐结构:用燕麦粥替代油条,搭配高纤维水果,蒸蛋代替煎蛋,避免加工肉类和油炸食品。规律用餐、摄入新鲜蔬果有助于降低动脉硬化风险。该案例警示早餐选择的重要性,呼吁公众培养科学饮食习惯,从每日第一餐守护血管健康。

  • 男子每早2根油条吃出动脉硬化 医生:避免油炸食品频繁食用

    近日,一名42岁男子因长期早餐固定食用两根油条,被查出动脉硬化接近中度,引发公众对早餐习惯的关注。医生指出,油条含铝及反式脂肪酸,长期摄入易损伤血管,导致动脉硬化。研究显示,高糖、精制碳水早餐同样危害血管健康。专家建议优化早餐结构,用燕麦粥替代油条,搭配高纤维水果,控制油脂摄入,减少加工肉类与油炸食品,并规律进食、足量摄入蔬果,从源头守护心血管健康。

  • 平安好医生:九成用户点赞在线儿科问诊

    近日,国内领先的移动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平安好医生联合国内知名母婴品牌贝因美对平台女性用户进行了母婴问诊需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3成用户曾在该平台进行儿科问诊,近9成儿科问诊用户对医生建议评价有用。 记者从平安好医生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本次接受问卷调查的用户中近5成为90后。而对于本次受访的女性用户而言,选择进行在线咨询儿科医生的主要原因前三名是便捷、省时和支持全天候24小时咨询。对于这些女性用户而言,最常使

  • 平安好医生宣布推出子品牌“平安医家”

    23日,平安好医生宣布推出子品牌“平安医家”,旗下私家医生、医生工作台、医生队伍和保证保险四大服务整体升级,从而构建服务用户和医生双平台。平安好医生透露,还将升级医生工作台,打造医生生态。今年年中,平安好医生还启动了战略升级,在渠道、服务、能力三方面进行升级。(完)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