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分答最新资讯  > 正文

医生在分答利用时间盈余为病患解答问题

2016-07-28 17:11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短短两个月,分答火爆了。

如果你没有玩过分答,那你一定听说了王思聪在分答回答32个问题赚23.8万元的新闻。

分答怎么玩?

很简单,首先这个平台,分为“提问者”,“答题者”,还有“偷听者”。

也就是说,注册用户在分答上介绍自己擅长的领域,设置付费问答的价格,感兴趣的用户可以付费向答题者提问,答题者会通过60s的语音形式来回答,如果有别的听众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感兴趣,可以付费1元选择“偷听”,这1元除了给平台10%的抽成外,其余的,提问者与回答者都可以得到五五分成。回答者如果觉得答案很有帮助,还可以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当有人付费收听的时候,你就可以获得分享知识而来的收益。

作为分答医疗类领域一名皮肤性病科医生,无论是果壳网2015年“在行”的推出,还是移动医疗模式的应用,以及1分钟卖出智力和时间分答这么一个项目,我对这个模式都非常感兴趣,使用分答几天,就有几百元收入,虽然不多,但已经初步体会到分享知识可以盈利的乐趣,感受到知识经济的到来。

作为医生,每天的门诊很忙,而分答将知识分享方式锁定在1分钟语音之上,不会占用太多时间,随时随地1分钟就能完成问答,同时,分答还推出赞赏和请好友收听的功能,大大增加了用户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后来在粉丝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设置问题的价格也由原来的3元提至后来的6元,收入也随之增多。更重要的,分答的模式是双赢,让全部用户都能赚钱,不仅是回答者有收入,提问者也可以获得偷听分成,在结算方面,每天十点半都能结算当天收入。常言道,时间就是金钱,一分钟语音不仅省时,省力,还能赚取收益。对于我个人而言,“在行”的推出,有时我可能因为事情在身,抽不出时间,虽然是一小时线下见面,但往往要提前准备见面约谈的东西,而分答就是一分钟,即使我走在路上,看到问题来了,随时随地都能解答。

不过我的职业习惯,作为一名医生,我在回答问题会比较慎重,因为这个回答会有许多人可以听到,而且是付费来听,所以在回答每一个问题后我都会自己听一遍,直至确认无误才发送出给提问者。

在分答推出后不久,有幸参与分答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生命分答公益接力赛。“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60秒,你想对这个世界说什么?”而且每一个普通用户都可以自主参与,你可以60秒语音回答这个问题,也可以花费一元去听你感兴趣的人的答案,所有收入将捐给慈善机构做善款,回馈社会的同时,也提高了分答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我发现分答作为一种知识经济,除了有所收益,对于提问者提问比较多的关于青春痘的问题,以及雀斑、脚气、白癜风等问题,咨询人数和次数比较多,我会集结整理,写成皮肤科普,发表在我个人微信公众号——讲一点皮肤科普和头条号以及腾讯企鹅号里,我希望,利用这个平台,能够收集到足够多关于皮肤性病科大众比较关心的好问题,将来可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归纳,更好指导实践于临床诊断。

在使用过程中,我发现虽然知乎,以及国外的tiptalk和wiselike都能找到一些分答的影子,然而,我觉得分答不同之处,是从我完成了某个问题的回答开始,该答案可以被任何人花费1元进行偷听,偷听的收入将由问题的提问者与回答者共同平均分享。当然,我也尝试问过几个名人问题,有的盈利,有的赔钱,但差不多很多问题在偷听模式下都能收回成本和盈利。

比如王思聪是目前分答里报价最高的答主,回答一个问题要4999元。他入驻分答身份是“网红、投资人、哲学家”,当时一个问题报价3000元,两天后,他将报价提高到4999元,然而随着偷听的数量和上升的趋势,基本上提问王思聪的人都能把3000元挣回来。这就说明,即使你不是网红,不是大咖,不是牛人,不是大神,你仍然可以靠做一个聪明的提问者在分答上获得不错的收益。即使你的问题在众多问题里石沉大海,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答主都在提高自己的提问价格,越来越多的答主减少自己每天回复分答提问的数量,同时,越来越多的用户正在进入分答平台,面对提高的价格,很多人在综合考虑下,还是会选择偷听的。只要你仔细琢磨,看看分答首页精彩问答,提问一个好问题,躺着都能收钱。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风险,蚂蚁再小也是肉,根据我的微薄的经验,大家可以先去选择100元以下的,很多新注册用户标价都不是特别高,在这个价格区间,只要你确保你的问题被答题者采纳并提问,一般都是可以盈利的,不济也能收回成本。即使他们不回答,你的钱还是会退给你。当然,也可以去参加罗辑思维的免费提问,同样可以拿到一半的分成。

面对分答当下的火爆程度,有人质疑分答在爆火之后会不会沉寂的问题,我相信知识的价值,也相信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此付费,分答作为一款付费提问应用,除了娱乐化的问题,作为专业领域来说,让知识得到应有的价值,分答目前还在红利期。

据分答掌门人透露,分答不久后将发起与行家的通话和线下约见以及打造专业答主,致力于粉丝经济发展。毕竟信息多元化的今天,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追求知识变现和个人品牌塑造。尤其互联网时代粉丝经济里,有很多用户就喜欢知识分享,每个人也会在生活中遇到不同的问题,所以人们也会需要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士给予分析和解答。所以我建议各个专业里的学者们都能开通自己的专业分答账号,说不定少去专业框框的限制,各种非专业以及天马行空的发问,能催生出重要的创新问题出现。

同时,我也真诚的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分答主页,进入皮肤性病科徐医生的分答咨询系统,如果您有什么健康相关问题,或者在皮肤性病里,疑惑什么问题最让人关心,可以是听过的故事,也可以是生活里见到的皮肤性病问题,只要提出来,我来回答,就可以和我一起知识分享共同盈利。赚钱固然可喜,凡事重在参与,当然你也可以和我一样,开设自己的分答用户,你可以将自己的页面分享到朋友圈,吸引自己的好友来提问。你会逐渐体会平台在“偷听”环节“知识变现”的乐趣,而我们自己,也在不断提问和回答中收获开心和成长。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美国男子戴金属链闯核磁共振室丧命:非病患 陪同亲友就医

    美国纽约州长岛一处核磁共振(MRI)中心发生致命事故:一名61岁男子在陪同亲友就医时,疑似因佩戴金属项链违规闯入扫描室,被MRI设备的强力磁场瞬间吸入机器,身受重伤,次日不治身亡。 警方透露,该男子并非接受检查的患者,而是陪同亲友前往。当亲友在MRI室内感到不适并呼救时,该男子不顾医护人员劝阻强行冲入机房。结果,他身上佩戴的大型金属项链被强大磁力�

  • 22岁女生在重庆爬楼送外卖6天瘦10斤 创新瘦身法引热议

    重庆22岁女生王女士通过兼职送外卖爬楼梯的方式成功减肥引发热议。7月15日起,她专门接需要爬楼配送的外卖订单,每天工作1-2小时,持续6天后成功减重近10斤。这种"边挣钱边瘦身"的新模式获得网友点赞。王女士配送区域集中在重庆渝中区解放碑附近的老式居民楼,最高单日需徒手攀爬23层楼完成7单配送。她表示选择这种方式源于对传统健身房减肥的厌倦,每晚工作90分钟约消耗800卡路里。目前她已调整工作模式,控制每日爬楼时长在90分钟内,并做好防护措施,同时呼吁网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 22岁女生在重庆爬楼送外卖6天瘦10斤 每晚只跑1-2个小时

    ​7月19日,一则关于重庆22岁女生的特别新闻引发广泛关注。这名女生竟凭借送外卖在短短6天内瘦了将近10斤,还实现了挣钱与减肥的“双赢”,让网友们纷纷感叹“这操作简直赢麻了”。 原来,这位年轻漂亮的女生为了减肥,想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办法——专门挑选需要爬楼梯送外卖的老小区单子。重庆有不少老小区没有电梯,送一单外卖往往需要爬十几层楼,而她不仅不�

  • 22岁女生在重庆爬楼送外卖6天瘦10斤 狗跟着都瘦了0.2斤

    ​7月19日,一则关于重庆22岁女生送外卖减肥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这名年轻女孩为了实现减肥目标,独辟蹊径选择送外卖这一特殊方式,且专挑老小区需要爬楼梯的订单,短短6天时间竟成功减重近10斤,成效惊人。 据了解,该女生本身是夜猫子作息,她利用夜间时段送外卖,每晚仅需工作1至2个小时,既能赚取100多元的收入,又能达到锻炼减肥的效果。她所负责配送的区域�

  • 男子午休时间段猝死:家属申请工伤被驳回

    据媒体报道,李先生在午休时间打羽毛球时不幸猝死,家属申请工伤被驳回。 法院审理后发现,李先生当天的约球行为并非公司组织,事发当天的活动为微信群内约球”,没有证据证明与公司内部羽毛球比赛有关,因此法院对家属的主张难以采信,据此法院认为,家属的诉求缺乏事实根据及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业内人士指出,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是认定�

  • 5岁男孩脖子长小疙瘩确诊癌症晚期 医生提醒

    据媒体报道,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大儿院)接诊了一位令人揪心的病例。5岁的乐乐(化名)出现持续低烧、食欲不振、全身关节隐痛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据乐乐妈妈回忆,大约一个月前,她在给孩子洗澡擦脖子时,当乐乐抬头,她意外发现其脖子上有一个小疙瘩。仔细查看后,她觉得这不像普通的蚊虫叮咬或碰撞造成的包块,更像是肿大的淋巴结。

  • 小米汽车交付超30万辆:用时仅15个月

    近日,小米汽车官方宣布,自首车上市以来,仅用时15个月便累计交付新车超30万辆,这一成绩在新势力车企中堪称现象级表现。 当前小米汽车在售车型仅有SU7和YU7两款,其中YU7于近期开启交付。这意味着,此前交付的30万辆新车几乎全部由SU7贡献。这一数据彻底打破“纯电轿车市场小众”的固有认知,展现出小米汽车对细分市场的精准把控能力。 更令人瞩目的是新品YU7的市�

  • 女大学生天天吃地摊串串香患胃癌 医生提醒注意这几点

    ​近日,河南郑州一名24岁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被确诊为胃癌晚期,该病例引发医学界对年轻群体饮食健康的深度关注。据接诊医院透露,患者在校期间持续两年几乎每日食用校门口地摊串串香,且长期省略晚餐,这种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导致胃黏膜持续受损,最终引发恶性病变。 "患者就诊时已出现严重腹痛、消瘦等症状,胃镜检查显示胃部大面积溃疡并伴有癌细胞转移。&quo

  • 二人利用手机NFC盗走80多万 警方:切记保护好银行卡密码

    ​近日,江西九江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利用手机NFC功能复制银行卡并实施异地盗刷的案件,两名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手段转移资金高达80余万元。据警方透露,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通过下载恶意软件,在受害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受害者的银行卡贴近自己的手机,利用手机的NFC(近场通信)功能,悄无声息地获取了银行卡的关键信息。

  • 开空调最好别低于这个温度 医生:科学使用防“空调病”

    ​近日,医生发出健康提醒,建议民众合理调整室内空调温度,开空调时最好将温度设定不低于26℃。医生解释称,若空调温度调得过低,人长期处于冷风环境中工作生活,易引发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发热咳嗽、关节酸痛等一系列症状,这些均为“空调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医生进一步指出,“空调病”的成因多样,风邪与寒邪若损伤皮毛,人体会表现出皮肤干燥、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