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站长之家合作伙伴自媒体作者“手机中国”授权发布于站长之家平台,本平台仅提供信息索引服务。由于内容发布时间超过平台更新维护时间,为了保证文章信息的及时性,内容观点的准确性,平台将不提供完全的内容展现,本页面内容仅为平台搜索索引使用。需阅读完整内容的用户,请查看原文,获取内容详情。
(举报)
“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在今年度的演讲中,雷军以这句话总结了公司五年的转型历程。 从2020年深陷“缺乏核心技术”的质疑,到如今凭借自研芯片玄戒O1、征战纽北赛道的汽车,小米试图彻底摆脱“组装厂”标签,向科技企业转型。 2020年,尽管小米已跻身世界500强,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但雷军坦言当时内心充满焦虑:行业竞争激烈,团队疲惫,外部质疑声不断。经过�
小米澎湃OS 3 Beta版于9月24日启动招募,覆盖MIX Fold 4、MIX Flip、小米14 Ultra、14 Pro及钛金属版(卫星通讯)、小米14、Redmi K70系列四款机型和小米平板6S Pro 12.4共12款设备。招募采用分批推送机制,每机型设两批次,首批满员后启动第二批,入选用户优先获得更新。正式版将于10月15日推送,逐步扩大覆盖。该系统基于自研底层内核,通过深度优化微架构流水线,精准识别CPU空转,配合一体化调频技术,整体任务执行效率提升19%,带来更流畅体验。此次招募既为用户提供抢先体验机会,也通过反馈助力系统优化,强化小米生态竞争力。
今日午间,小米手机官方微博意外上演“剧透”戏码——其账号头像在短暂更新期间泄露了尚未发布的新机后盖设计图,尽管相关图片已迅速撤换,但仍被眼尖的网友截屏留存。 从曝光内容来看,这款疑似小米17Pro系列的新机采用颠覆性三摄布局,并首次搭载覆盖整个后摄模组的“全尺寸副屏”,引发科技圈热议。 根据泄露的头像图片,新机后摄模组采用非对称设计:两枚大�
小米澎湃OS 3将于10月15日开启首批推送,主打流畅度提升和系统稳定性。新版本优化了SoC能效,窗口动画丢帧率降低18.9%,超级小爱同学也获得全面升级。推送计划覆盖小米15系列、Redmi K80系列等多款机型,10月底前陆续推送至平板、电视等设备。
小米澎湃OS3系统适配计划公布:多款智能手表及手环将于2024年10月至12月分批升级,包括小米手表S4系列、手环10等穿戴设备,主打流畅度提升与稳定运行。手机方面,小米15系列10月15日前推送更新,14系列11月15日前完成升级。此次更新将带来更顺滑操作体验,系统响应速度显著优化。
2025年智能手机影像领域迎来“精简革命”,摄像头数量减少但高像素传感器占比提升。vivo X300 Pro凭借2亿像素长焦、三焦段变焦闪光灯和双芯影像架构,在专业场景表现全面;小米17 Pro则以徕卡色彩风格见长,适合日常拍摄。综合来看,X300 Pro更适合追求全能影像体验的用户,而17 Pro是高性价比的备选方案。选择手机应注重硬件参数与使用场景的匹配。
9月25日,雷军发布小米汽车2025年度演讲,重点介绍家用SUV小米YU7。该车型运动性能突出,YU7 Max在浙江国际赛车场圈速达1分43秒384,超越兰博基尼Urus,位列赛道总榜第62名、SUV细分榜单第5名,成为百万内最快SUV。测试使用原厂轮胎,若换装半热熔胎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YU7续航表现优异,满电行驶里程达784公里,高速工况下为652公里,在25万级别纯电SUV中属于顶尖水平。小米汽车正挑战纽北赛道,旨在验证全球顶级性能。
9月25日,雷军站在国家会议中心的舞台上,第六次进行年度演讲,主题名为“改变”。这场演讲,和他发布的小米17系列以及玄戒O1芯片、小米汽车的幕后故事,为外界提供了一个窗口,重新审视这家始终能在关键赛道占据一席之地的公司。 在当下的科技行业,能在单一赛道脱颖而出,已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小米却同时闯进造手机、造芯片、造车这三大公认的“高投入、�
9月19日,202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在青岛开幕。海尔ESG以“海尔循环,万物新生”为主题,展示其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最新成果。通过构建全链路绿色循环生态体系,海尔实现旧家电精细化拆解,拆解增值比行业高30%,产出材料纯度达99.9%,应用于汽车、日化、办公等多个领域。依托行业首家互联工厂,海尔打造“回收-拆解-再生-再利用”全链条体系,推动循环经济从概念走向实践,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的参考样本。
全球光伏产业正从“装机热潮”转向“运维深水区”,光伏板自动清洗设备市场2024年收入达1662万美元,预计2031年将攀升至2684万美元。向阳光伏品牌凭借专业化、智能化战略,8年内从技术追随者跃升为全球领军企业,服务近60个国家超1万座电站,海外收入占比60%。其成功源于三大引擎:场景化产品力(如适应沙漠、山地的定制方案)、本地化研发力(快速迭代应对多元需求)、全球化营销力(线上线下结合渗透市场),以技术壁垒和全周期服务摆脱同质化竞争,印证了高端制造出海的专业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