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站长之家合作伙伴自媒体作者“手机中国”授权发布于站长之家平台,本平台仅提供信息索引服务。由于内容发布时间超过平台更新维护时间,为了保证文章信息的及时性,内容观点的准确性,平台将不提供完全的内容展现,本页面内容仅为平台搜索索引使用。需阅读完整内容的用户,请查看原文,获取内容详情。
(举报)
“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在今年度的演讲中,雷军以这句话总结了公司五年的转型历程。 从2020年深陷“缺乏核心技术”的质疑,到如今凭借自研芯片玄戒O1、征战纽北赛道的汽车,小米试图彻底摆脱“组装厂”标签,向科技企业转型。 2020年,尽管小米已跻身世界500强,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但雷军坦言当时内心充满焦虑:行业竞争激烈,团队疲惫,外部质疑声不断。经过�
小米17系列手机近日正式开售,销售表现亮眼,多地线下门店出现断货。该系列明确对标苹果,通过新增Pro/Max版本实现产品升档,起售价突破6000元,并采用背屏设计等创新。创始人雷军透露,首销两天成绩不俗,Pro/Max版本销量最佳。针对用户对标准版缺1TB版本的批评,小米迅速响应,决定增产并于10月5日交付。雷军强调,大胆创新虽有风险,但市场反馈证明值得。小米对销量超越前代充满信心,并否认削减订单计划,预计整体订单将增加。
小米新旗舰型号2512BPNDAC获入网许可,支持UWB技术但不支持卫星通信。该机被猜测为小米17 Ultra,将升级前摄、主摄和长焦,采用大R角直屏和极窄边框,搭载骁龙8 Elite Gen5平台,标配无线/有线快充、防水和大容量电池。预计春节前发布,将成为小米最强影像旗舰,值得期待。
小米汽车9月30日回应网友提问,解释“2200MPa小米超强钢”标注为项目名称的原因。该材料由小米出资,联合东北大学、育材堂共同开发,专利为多方共有。小字备注是行业通行做法,旨在兼顾专业信息与公开透明,不影响材料性能。该钢为量产最高强度热成型钢,通过AI模型从2443万种配方中筛选,性能卓越:抗拉强度提升40%,屈服强度提升24%;应用于小米YU7车型后,防撞梁承载能力提升52.4%(前门)和37.6%(后门),A/B柱嵌入防滚架后承载能力分别提升35%和70.5%,显著增强侧碰、翻滚等恶劣工况下的安全性。小米坚持以最高安全标准设计,呼吁行业推广更强材料。
小米汽车针对YU7电池包安全进行专题解答,采用16层以上物理防护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底部设置三重防线:1500MPa高强度防刮底梁抵御路面撞击;新增防刮底结构吸收碰撞能量;采用“防弹涂层”提升耐刮擦和抗穿刺能力。全系电池包应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使车身扭转刚度达47610Nm/deg,并通过泄压阀下置设计防止热失控风险。该技术还提升电池空间利用率,有效增加续航里程。
9月25日,小米在海外正式发布15T和15T Pro两款旗舰手机。15T起售价650欧元(约5400元),15T Pro起售价800欧元(约6700元),均为12GB+256GB起步。两款机型设计基本一致,主要差异在核心配置:15T Pro搭载天玑9400+处理器、144Hz刷新率屏幕、90W有线+50W无线充电,后置三摄支持8K视频录制;15T采用天玑8400-Ultra、120Hz屏幕、67W有线快充。两者均配备6.83英寸OLED屏、5500mAh电池及相似影像系统。
小米澎湃OS 3 Beta版于9月24日启动招募,覆盖MIX Fold 4、MIX Flip、小米14 Ultra、14 Pro及钛金属版(卫星通讯)、小米14、Redmi K70系列四款机型和小米平板6S Pro 12.4共12款设备。招募采用分批推送机制,每机型设两批次,首批满员后启动第二批,入选用户优先获得更新。正式版将于10月15日推送,逐步扩大覆盖。该系统基于自研底层内核,通过深度优化微架构流水线,精准识别CPU空转,配合一体化调频技术,整体任务执行效率提升19%,带来更流畅体验。此次招募既为用户提供抢先体验机会,也通过反馈助力系统优化,强化小米生态竞争力。
9月26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宣布小米17为史上最强小尺寸全能旗舰,售价4499元起,已开启预售。相比上代,边框进一步收窄,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配备徕卡三摄,定价不变。采用6.3英寸屏幕,厚度8.06mm,重量191g,搭载超窄边框设计,支持IP68防尘防水。屏幕升级为新一代小米M10发光体系,峰值亮度达3500nits,发光效率领先国际。内置7000mAh电池,配备5000万徕卡主摄、长焦及前置5000万像素,影像大幅提升。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直播中透露,小米17系列将推出Pro+Max和Ultra版本。Ultra版将搭载连续光学变焦技术,配备2亿像素大底,实现更顺滑的变焦体验,避免传统变焦系统的跳变、白平衡偏移等问题。爆料称小米17+Ultra或将在春节前发布,比往年提前,标准版和Pro版也将在9月底发布。
今晚2025雷军年度演讲上,雷军分享了造车的经历。 雷军直言,在最初的规划中,如果小米SU7作为纯电轿车不成功,小米YU7一直都是小米汽车业务最后的底牌。 雷军说:可能很多人不了解YU7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就背负了巨大的压力,那是22年夏天,SU7正在开发的最关键时候。 除了特斯拉以外,还没有过任何一辆纯电轿车能卖得动的,所以在那个时间点,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