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头条  > 正文

维基百科人类访问量同比下降8%:AI摘要和社交媒体改变信息获取习惯

2025-10-20 10:57 · 来源: AIbase基地

维基基金会的Marshall Miller在最新博客文章中披露,维基百科的人类页面浏览量同比下降了8%。这一数据是在更新机器人检测系统后发现的,新系统识别出5月和6月的异常高流量主要来自于专门设计用来规避检测的机器人。

Miller将流量下降归因于"生成式AI和社交媒体对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影响"。他指出两个主要趋势:搜索引擎越来越多地使用生成式AI直接向用户提供答案,而不是链接到维基百科等网站;年轻一代更倾向于在社交视频平台而非开放网络上寻找信息。不过谷歌此前曾对"AI摘要会减少搜索流量"的说法提出异议。

Miller表示,维基基金会欢迎"人们获取知识的新方式",并认为即使访问者没有直接访问网站,只要来自维基百科的知识仍在传播,百科全书的重要性就没有降低。维基百科甚至尝试过推出自己的AI摘要功能,但在编辑投诉后暂停了该项目。

维基百科

然而这种转变确实带来了风险,特别是当人们越来越不清楚信息的真实来源时。Miller指出:"随着访问维基百科的人减少,可能会有更少的志愿者去丰富和扩充内容,也可能会有更少的个人捐赠者支持这项工作。"他补充说,一些志愿者的贡献非常杰出,据报道上周五还有志愿者在维基百科编辑会议上制服了一名持枪者。

基于这个原因,Miller主张使用维基百科内容的AI、搜索和社交媒体公司"必须鼓励更多访问者"访问网站本身。

维基百科正在采取自己的应对措施。组织正在开发一个新的内容归属框架,用于标注来自百科全书的内容。此外还组建了两个团队负责帮助维基百科触达新读者,并正在招募志愿者协助这项工作。

Miller还呼吁读者"更广泛地支持内容完整性和内容创作"。他写道:"当你在网上搜索信息时,寻找引用来源并点击进入原始资料。与你认识的人讨论可信的、由人工策划的知识的重要性,帮助他们理解生成式AI背后的内容是由真实的人创造的,这些人值得获得支持。"

从行业影响来看,维基百科流量下降反映了AI时代内容分发模式的根本性变化。当搜索引擎和AI助手直接提供答案时,用户不再需要访问原始内容源。这种"中介化"趋势对依赖流量和社区参与的开放知识平台构成了结构性挑战。

维基百科的困境具有代表性意义。作为互联网上最大的协作知识库,其内容被广泛用于训练AI模型和生成搜索答案,但这种使用方式切断了流量反馈循环——用户不访问网站,就不会成为编辑或捐赠者,长期来看可能威胁内容生产的可持续性。

这也引发了关于内容归属和价值分配的讨论。当AI系统使用维基百科等开放资源提供服务并获得商业收益时,如何确保原始内容创作者和平台获得适当的认可和支持,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Miller提出的内容归属框架和呼吁点击原始来源的建议,代表了内容提供方对这一问题的初步回应。

从用户行为角度看,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信息溯源能力之间存在矛盾。AI摘要和社交媒体信息流提供了即时答案,但也降低了用户对信息来源、可靠性和完整性的认知。这种趋势对网络信息生态的长期健康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 相关推荐
  • 免费神器! GEO排名查询工具,帮你把AI摘要“排”到前排

    2025年AI搜索将成最大流量入口,传统SEO需升级为AI摘要优化。文章提出5个格式化技巧:结论前置80字、段落配小标题、列表密集呈现、FAQ问答结构、结构化数据标记,实测提升引用率3倍。推荐使用AIBase GEO工具监控排名,案例显示30天实现AI搜索曝光率38%+自然流量增长210%。核心公式:格式优化+排名追踪=持续获取AI流量。

  • 人类的心声,被AI听见了

    过去一年里,一个看似无意义的Labubu,成为了颇具情绪号召力的符号。 这只表情夸张、眼神狡黠的小兽,从逼仄的盲盒一路爬上潮流顶峰。它既不代表功能,也不传达身份,却让无数年轻人愿意为之排队、抽签。 而这,离不开更大的消费变迁。事后诸葛来看,Labubu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精准踩中了一个趋势——在这个时代,人们似乎越来越愿意为“情绪价值”付费。 与此�

  • AI日报:Hailuo 2.3发布;豆包AI编程史诗级升级;马斯克推出AI百科全书Grokipedia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领域突破:海螺AI 2.3实现视频生成技术跃升,支持双模式免费试用;豆包AI编程工具实现零基础可视化开发;马斯克推出AI百科Grokipedia;Mistral发布企业级AI开发平台;Anthropic推出金融版Claude,显著提升分析师效率;Pinterest升级AI购物助手功能;英伟达推出全能模型OmniVinci刷新性能纪录;DeepSeek模型在港大美股交易竞赛中以10.61%年化回报率夺冠。

  • 百度百科词条总量突破3000万,联合《大学科普》等多机构推出科普专刊

    10月24日,百度百科联合《大学科普》推出“繁星计划”主题专刊,作为该刊2025年第3期面向全国高校发行,助力权威科普传播。同日,繁星计划新增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等5家合作机构,扩大行业影响力。该计划自2024年12月启动,已联合10万专家、500家机构共建超100万专业词条,百度百科词条总量突破3000万。通过与权威期刊合作,百度百科旨在为高校学子搭建连接前沿科学与知识普及的桥梁,践行“让知识轻松可及”的使命。

  • AI搜索摘要优化实战:让你的品牌成为AI推荐的“首选答案”

    本文探讨AI搜索时代品牌竞争新策略——AI搜索摘要优化(GEO)。传统SEO已不足够,关键在于让AI引擎识别、引用并推荐品牌内容,直接影响曝光度与可信度。文章提出GEO核心策略:结构化内容、语义化关键词、持续监测品牌被提及情况,并推荐使用AIBase工具追踪优化效果。在AI主导的搜索环境中,被算法引用的品牌才能赢得用户信任,获得未来竞争力。

  • Sora App的AI视频社交,给了百度们新希望

    Sora2发布两周后,百度的蒸汽机AI视频模型,和谷歌Veo3.1撞了档期。 两家公司选择同期发布并非有多默契,而是Sora2带来的压迫感促使它们不得不加快脚步。 奥尔特曼将形容Sora2为“创意领域的ChatGPT3.5时刻”,不仅在物理逻辑、画面连贯性、真实感和音画同步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还把Sora从一个“文本到视频”的工具进化成一个“创意到生态”的平台。 这无疑是扔在AI视�

  • 如何提高网站在AI摘要中的可见性?网站 GEO 优化应该这样做

    在AI驱动的搜索时代,Google的AI摘要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首选方式,但也带来零点击加剧、网页点击率下降等挑战。文章提出从内容、结构、技术、权威与监测五大维度系统优化网站AI可见性:内容上采用问答结构、列表格式和语义覆盖;技术上确保页面可抓取、加载快速;强化E-E-A-T权威信号;并借助专业工具持续监测优化。通过综合策略可显著提升网站在AI摘要中的曝光机会。

  • 一条草鱼活了55岁 专家:这种是人类驯化最彻底的淡水鱼

    近日,安徽黄山一位男子给家中55岁的鱼王”过生日,引发网友热议。 该男子介绍,这条鱼是在女儿出生时养的,55年后这条鱼依然健在,长1.4米重达35公斤,是黄山市目前鱼龄最长、体重最大的人工养殖草鱼。 人类餐桌经常出现的草鱼竟能活这么久,而且这条鱼看着依旧活跃,网友投来疑问:鱼类天生就这么长寿吗?” 对此,有专家表示,一般草鱼的寿命在10至15年之间,�

  • 海底捞“火拼”儿童餐,要和西贝抢生意

    从色彩鲜艳的小玩具到各式各样的气球花,商场餐厅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正在使出“浑身解数”。 儿童餐同样展露出了强劲的消费力。2024年初,西贝董事长贾国龙曾透露,“过去一年西贝儿童客流超640万人次,儿童餐已成为营收重要支柱。”公开信息也显示,2019—2022年期间,西贝儿童餐营收增长达到415%。 不难发现,儿童正成为家庭用餐场景中的重要决策因素,“带娃

  • 企业主必须知道的AI搜索排名GEO信息

    文章指出AI搜索正颠覆传统流量格局:2024年超58%的谷歌搜索变为"零点击",用户直接从AI生成答案获取信息。ChatGPT月活用户超4亿,企业若未出现在AI答案中将彻底失去曝光。生成式引擎优化(GEO)成为新刚需——通过提升内容权威性、结构化数据和引用质量,使品牌被AI推荐。研究显示,实施GEO的企业AI流量增长800%,财富500强公司在6周内通过GEO获得32%销售线索。企业需转变思维:从追求搜索排名转向提升AI答案出现频率和推荐强度,在现有SEO基础上增加"AI可读性"层。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