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头条  > 正文

调查:52%美国成年人使用过AI聊天机器人

2025-03-13 16:14 · 来源: AIbase基地

美国埃隆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52%的美国成年人都曾使用过像ChatGPT、Gemini、Claude这样的AI大语言模型。

这项由北卡罗来纳州埃隆大学“想象数字未来中心”在1月份开展的调查,选取了500名受访者。结果发现,在使用过AI的人群中,34%的人表示至少每天会使用一次大语言模型。其中,ChatGPT最受欢迎,72%的受访者都用过;谷歌的Gemini位居第二,使用率为50% 。

机器人手臂打字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和AI聊天机器人建立起特殊的关系。调查显示,38%的用户认为大语言模型能和人类建立深厚关系,超过半数的人曾与聊天机器人对话。约9%的用户使用这些模型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社交互动,比如闲聊和寻求陪伴。用户们还发现,这些模型能展现出自信、好奇甚至幽默等多种性格特质。

“这些发现为未来几年人类和AI系统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想象数字未来中心主任李·雷尼在接受NBC新闻采访时表示,“这些工具正以一种情感层面且具有影响力的亲密方式融入日常生活,这显然将成为人类历史新篇章的一部分。”

调查还发现,51%的受访者使用大语言模型是出于个人目的,而非工作需求。在工作场景中,受访者会结合Slack、PowerPoint和Zoom等办公软件使用AI,用于撰写邮件、研究思路和总结文档等,超半数人认为这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过,很多受访者对这项技术也心存忧虑。63%的人认为大语言模型会大幅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59%的人担心它会导致大量失业。AI聊天机器人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思考,未来它究竟会如何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 划重点

- 📊**使用情况**:52%的美国成年人使用过AI大语言模型,34%的使用者至少每天用一次,ChatGPT最受欢迎,使用率达72%。

- 👬**关系构建**:38%的用户认为AI大语言模型能与人类建立深厚关系,9%的用户用其进行社交互动,超半数用户曾与聊天机器人对话。

- 😟**担忧凸显**:63%的受访者担心AI会减少人际交流,59%的人担心它会导致大量失业 。 

  • 相关推荐
  • 酒店机器人3年亏了8个亿:机器人实际配送效率低下

    酒店机器人近年成为行业标配产品,但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某酒店管理人员坦言,实际运营中发现机器人配送效率低下,无法真正节约人工成本,最终选择弃用。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格局正发生变化,九号机器人、擎朗智能等新兴企业通过多场景适配和人机协同等差异化策略,逐步蚕食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市场前五名企业份额差距已不足8个百分点。

  • 苹果重组 AI 部门:Siri 和机器人团队迎来新领导

    苹果公司希望将机器人技术与硬件工程相结合,开发出新的产品类别,实现 AI 与实体产品的融合……

  • 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诞生:天工机器人已经冲线完赛

    快科技4月19日消息,今天上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跑,21支机器人队伍与12000名人类选手同场竞技,共同挑战21.0975公里的赛道。据央视新闻官微介绍,目前天工机器人以36分54秒率先冲线完赛,夺得冠军。据悉,天工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的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能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稳定奔跑,是该中心自主研发的通用人形机

  • 刘慈欣谈机器人跑半马:具身机器人将给社会带来颠覆性影响

    快科技4月20日消息,日前,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举行,经过21公里的比拼后,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钟的成绩率先完赛,夺得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据央视财经报道,在人形机器人半马开跑前夕,科幻小说《三体》《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接受专访。刘慈欣表示,赛事更多的是一种展示,机器人跑步表现它很平衡的跑步移动功能,就像春晚上跳秧歌�

  • 港仔机器人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 布局多个应用场景

    4月21日,港仔机器人公司与国华达闼战略合作签约暨公司成立媒体见面会在京举行。该公司将专注定制化机器人开发制造,瞄准教育、医疗健康、长者照护、物业管理等多元场景需求,打造一站式MaaS解决方案。同时成立研究院推动跨学科研究及商业化应用,并在香港建立人形机器人生产线。目前已在康养、智能医疗等领域取得进展,其养老机器人已获市场认可。公司计划到2035年生产2亿台家庭保姆机器人,服务4亿老人。与南通市政府合作的康养示范区项目将服务3000名用户,预计带来可观订单。据行业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3亿元,2029年或突破750亿元。公司将持续发力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抢占行业先机。

  • 人形机器人:最初的设想,最后的归宿

    文章回顾了机器人概念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从早期科幻作品中的机器形象到现代多功能人形机器人,展示了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前景。同时,文中提到机器人正逐渐融入日常生活,未来将与人类形成更自然的互动,展现出更高的智能水平和社会价值。

  • 成都汇阳投资关于外骨骼机器人

    杭州智元研究院宣布髋部助行智能外骨骼机器人【踏山】将于 5 月 1 日正式发布,【踏山】具备智能算法实时感知+轻量化穿戴+多重安全保护机制等特点。

  • 为什么非要让机器人跑马拉松?

    2025年4月19日清晨,北京亦庄的赛道上,20台人形机器人以“跌跌撞撞”的姿态,完成了人类马拉松史上最特殊的起跑。这场名为“人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最终以冠军机器人“天工Ultra”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落幕——这个时间,仅相当于人类业余跑者的中游水平。这场看似莽撞的赛事吸纳了全网上亿的关注度,也让科技行业、投资圈乃至公众陷入了一场关于未来的激烈讨论:为

  • 节目效果拉满!AI机器人遇“椅子危机”破防 人类主持救场成亮点

    近日,第七届中国升学指导大会在湖北武汉隆重开幕。作为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教育盛会之一,本届大会由ChinaICAC升学指导研究中心主办,武汉爱莎学校承办,吸引了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教育工作者参会。这一插曲虽短暂,却展现了科技与人文的碰撞,为严肃的学术讨论增添了一抹趣味。

  • 马斯克:机器人将在5年内超越顶尖外科医生

    马斯克在X平台预测,5年内机器人外科医生将超越人类最优秀的外科医生。他创立的Neuralink公司已成功将N1芯片植入人脑,实现人机交互。但质疑者认为当前手术机器人仍由医生控制,并非自主AI。支持案例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智能机器人能以超高精度缝合猪肠,以及《外科内窥镜》研究显示机器人可减少复杂肝脏手术并发症。马斯克的预言既有技术突破支撑,也面临现实可行性争议。(140字)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