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历史经典产业最新资讯  > 正文

从 “被限制”到成为“历史经典产业”,酒业政策“过山车”观察

2025-11-12 16:00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10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发布了公开征求《关于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6—2030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相关公告。

该“意见”首次将酿酒与丝绸、茶叶、瓷器、中药、文房四宝等并列为“历史经典产业”。业内分析认为,这标志着酿酒行业的定位在宏观层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其发展不再限制,而是被提升至增强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

在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的当下,这份“意见”将如何为产业破局?是否意味着酒业“春天”的到来?

从“被限制”到“经典”的时代机遇

曾经,在物资短缺的年代,白酒被列入限制性产业。但随着时代变迁,以及粮食产量的大幅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提高,白酒的地位发生改变,2019年,其已从限制类产业中移出。

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引燃国潮热,作为传统文化符号之一的白酒因为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巨大的经济价值,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而此次,酿酒业得到重新审视,或将开启行业发展新纪元。

“对我们来说,这不只是光荣的牌子,更是实实在在的机会。”遵义、仁怀“双十名酒”——酣客君丰副总裁周杰认为,该“意见”中蕴藏着三大机遇:

一是文化赋能。以前喝酒,很多人只看口感、比价格。现在国家把酱酒当“历史经典”来保护、来传承,说明酿造背后有文化、有故事。对企业来说,机会就是把这些故事讲清楚、讲生动。

二是数字化转型。酱酒工序复杂、链条长,消费者越来越想知道酒的生产过程。政策支持酒企用数字化溯源工具,把高粱的种植、白酒的窖藏每一步都上链,扫码就能看到全过程。对企业而言,数字化不仅能提升透明度、建立信任,还能把库存、物流、质量管理做得更精细,降本增效。

三是跨界融合。文件也鼓励酒业去和文旅、康养、教育等结合。这将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无论是“酒+康养”,还是“酒+研学”,抑或是“酒+农业”等等,伴随酒的产业链条延伸,其所释放的经济价值十分巨大。“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就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更多的乡村活力、更多旅游与创业的机会。”

酣客君丰酒厂二厂

如何把握相关机遇?酒类分析师蔡学飞表示:对于龙头酒企而言,政策鼓励的产业集群建设是其扩大领先优势的契机,应借助“历史经典产业”的定位,强化文化叙事,推动品牌高端化与国际化,并利用其在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巩固自身产业地位,发挥行业引领作用。

而对于区域型酒企,关键在于利用产区政策红利,深耕根据地市场,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大单品,积极探索“酒旅融合”等新模式,将地域文化转化为消费体验,实现差异化发展,在特定圈层中建立口碑,谋求特色化转型。

专家们提出的这些建议,有些已经落地,有的正在推进中。11月3日,贵州省发布征求意见稿,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提出要深入实施“白酒+”产业融合行动,深入实施“白酒+”文体融合行动,制定白酒出口三年行动计划和目录指引。

以酣客君丰为例,该企业2015年发起酱香之旅,至今已累计接团近500个,共计超过10000位企业家精英实地了解酱酒酿造文化。该旅游项目已成为贵州的重点旅游项目之一。

白酒行业为何无法限制”?

从文件内容来看,该“意见”包含四大方面内容:

首先明确了“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文化赋能、多元发展”“创新驱动、数智转型”“开放合作、交流互鉴”四大基本原则,以确立总体要求;进而设定了到2028年的具体目标,包括培育50家以上百亿规模龙头企业、打造若干千亿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及塑造100个以上世界知名品牌;在此基础上,通过分类培育和统筹规划,支持经典名企做优做强,推动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整合,培育世界一流消费品牌;同时,推动传承与创新,通过编纂历史经典产业系列丛书、挖掘丝绸、瓷器、中药、酿酒等行业的深厚文化与市场潜力,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步伐。

业内认为,涉酒政策“翻转”背后,是白酒作为食饮消费品的“类刚需”属性使然。

上梁、结婚、谢师、庆功、升学、孩子满月……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多种场景,都少不了美酒的陪衬和点缀,缺了酒,便缺了仪式感。古人有云: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礼记》也说:以之成礼、以之养老、以之成欢。

乙巳年茅台镇重阳祭水大典,酣客君丰总经理佘小兵(中)敬献苞茅

对此,酣客君丰创始人王为认为,“高频刚需”是白酒产业的基本特征。所谓高频,即是指消费频次高、复购率高;所谓刚需,是日常消费场景“离不开”。“未来,高品质白酒,尤其是高品质酱酒空间巨大。”他说。

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后强教授表示,历史经典产业产品恰恰兼具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物质享受与精神愉悦,能够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品质化、个性化、高端化消费需求。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是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特别是引领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

蔡学飞则从文化竞争角度做了进一步解读,他认为,积极的看,文件通过赋予行业“历史经典”的身份,引导其将短期市场策略与长期文化积淀相结合,最终目标是让白酒作为中国文化的名片,在全球消费市场中建立可持续的竞争力。

政策翻转的背后,行业负重前行

从“被限制”到成为“历史经典产业”,时间只有数年,但已对整个行业产生广泛、深远影响。

最直观的体现,便是自2016年金徽酒上市后,十年来,A股仅有一家后继者——珍酒李渡于2023年上市。事实上,证监会对白酒行业的上市审核一直非常严格,多家知名的白酒企业,如郎酒、国台酒业等,虽然多次尝试在A股IPO,但最终均未能成功上市。而反观AI、芯片、航天、具身智能等领域,上市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激增。

据证券时报统计,截至2024年6月,2023年以来共有331家注册制公司登陆A股市场,其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主的科技型战略性新兴公司占比达到六成。

当资本不再“饮酒”之后,酒产业便失去了媒体声量和爆光热度,只能向内发展。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白酒规上企业数量为88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00多家,白酒产业销售收入为3304.2亿元,同比微增0.19%,利润为876.87亿元,同比下降10.93%。

茅台镇

细分到产区,以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仁怀为例,截至2024年底,仁怀市白酒生产企业(作坊)总量从1925家减少至868家。这其中,有政府的“手”在背后推动,如“三个一批”等政策,推动辖区白酒企业清理退出、兼并重组,为打造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有存量市场下的激烈撕杀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

酒业政策已经“翻转”,但很多企业已经“不堪其重”。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酒类上市公司三季度数据全部出炉,19家白酒上市公司仅2家实现营收增长。同时,行业“定海神针”“压舱石”贵州茅台的25年飞天散瓶批发价跌破1700元,直逼1600元。

“意见”的公示带来翻转的希望,令酿酒人鼓舞、振奋。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如衡石,衡量的是人心以及市场的敏感度。政策的波动当然也会带来无量机遇。“意见”是否会带来酒业爆发式增长?是否会点燃第四轮“酱酒热”的引线,仍待观察。但无论如何,调整已箭在弦上,虽然春讯杳然,但梅花已探出枝头。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高新投三江荣获广东省制造业500强,硬核实力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2025年广东省制造业500强企业峰会在东莞举行,会上发布《2025年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研究报告》。高新投三江凭借卓越的智能制造能力和综合实力首次上榜,位列第281位。作为国内消防领域领军企业,该公司以消防电子产品为核心,业务覆盖智慧消防、电子检测等多元领域,拥有超1000项知识产权,产品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广州白云机场等重大项目。此次入选彰显其行业话语权与可持续发展潜力,公司将深化创新,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 格之格受邀出席“规范通用耗材采购需求标准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近日,北京举行“规范通用耗材采购需求标准+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聚焦建立通用耗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推动采购从“合规”迈向“优质”。行业代表格之格分享了产品适配、服务保障及绿色回收等实践经验。与会专家指出,当前行业存在低价竞争、诚信缺失等问题,需通过完善标准、强化信用监管、引入多元评价指标等措施,构建公平透明的采购环境,引导产业链向高质量、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 具身智能产业迎来爆发期:十大观察揭示未来发展蓝图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研究院近日发布报告指出,具身智能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增点。报告从技术突破、产业瓶颈、应用场景等十个维度剖析了该领域发展态势,强调大模型与多模态技术正开启新篇章。当前面临芯片性能、数据标准、硬件成本、模型安全等挑战,产业呈现“上游依赖进口、中游集成难度大、下游需求旺盛”格局。市场竞争呈现巨�

  • 小熊电器2025年三季报:营收与利润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显成效

    小熊电器通过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展现稳健增长,前三季度营收369.1亿元(同比增17.59%),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36.49%)。其成功源于向“生活方式品牌”转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全场景产品布局(如个护类产品占比跃升至12.77%),结合数智制造与持续研发投入(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62亿元)。公司通过“用户直达计划”精准捕捉需求,以场景化方案(如喂养台一站式解决育儿痛点)提升体验,在行业价格战中开辟高质量增长新路径。

  • 大朋AI眼镜1349元起加入AI墨镜热潮,以更高质价比回应行业关注

    11月13日,Rokid与暴龙联合发布BOLON AI智能眼镜(2199元起),推动AI穿戴成为行业热点。同时,大朋AI眼镜以更实用定位和1349元起的价格策略,成为舆论对比焦点。两者发布叠加热度,共同验证AI眼镜正向“户外实用型”赛道转型。大朋明确切入户外场景,定位“年轻人潮流装备”,强调真实佩戴与第一视角记录功能。千元价格带形成品类竞争分水岭,被视为“普及路径”与“高端探索”的首次正面交锋。行业观察指出,大朋让AI眼镜从尝鲜产品转向“可真戴、真用、真买”的消费品,契合户外活动升温趋势。目前该产品已在京东开启预约,将于11月进入放量阶段,被视为最有机会在大众市场率先跑通的品牌之一。

  • 前行者双11全面爆发,以“文化科技”重塑外设行业价值范式

    2025年双11期间,国产外设品牌前行者表现亮眼,多款产品霸榜各大平台。明星产品X87机械键盘、X23鼠标、S9鼠标、V80静音键盘等持续热销,在细分赛道斩获头部排名。全渠道销售额同比飙升160%,销量突破120万件。品牌通过“技术内化+场景化设计”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并借助BOSS直播等创新互动强化用户情感连接,实现从“工具”到“情绪伙伴”的战略升级,展现出成熟的爆款孵化与多品类运营能力。

  • longsys江波龙企业级存储,以创新之力应对AI行业挑战

    随着AI技术发展,企业级存储需求激增。江波龙凭借全栈技术能力,深耕半导体存储领域,推出覆盖eSSD、内存模块等产品矩阵,以“大容量、高性能、低功耗”满足AI行业需求。通过PTM模式提供深度定制方案,并与产业链伙伴合作构建开放协同的AI存储生态,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为AI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 工信部数转行业样本方案发布,金蝶AI星空赋能企业成就专精特新!

    2025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在重庆召开,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细分行业典型场景样本方案参考》。金蝶基于在食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制造行业的丰富数字化实践经验,深度参与粮食加工、植物油加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样本编制工作。该样本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清晰明确的转型“导航图”,帮助企业找准行业坐标,对标先进案例,稳步推进数字化升级。目前样本已在工信部平台上线,供相关企业查阅下载。

  • 寒武纪引领智能芯片产业发展新路径:技术筑基 生态破局

    寒武纪作为全球知名智能芯片新兴企业,通过“技术突破+生态构建”双轮驱动,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的系列化芯片产品及统一基础软件平台。其产品覆盖云服务器、边缘计算及终端设备AI芯片,已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公司掌握智能处理器架构等核心技术,并打造统一软件平台降低开发门槛,构建开放开发者生态,推动AI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

  • 健合集团亮相特殊食品大会,以全家营养创新论坛助力产业精准发展

    第十届中国特殊食品大会于10月23日至26日在西安举行,聚焦“精准健康”主题。健合集团同期主办全家营养创新论坛,汇聚监管、协会、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围绕精准健康进行深度交流,推动特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回顾产业十年发展历程,明确从“规范发展”到“科学升级”的关键转变,并探讨全家精准营养新业态,通过政策引导、标准支撑与企业创新协同,助力行业迈向高质量、科学化与个性化发展新阶段。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