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具身智能产业迎来爆发期:十大观察揭示未来发展蓝图

2025-11-18 10:42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近日,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发布《具身智能十大观察》报告。报告提出,在"十五五"规划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战略指引下,具身智能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报告从技术突破、产业瓶颈、应用场景、市场竞争到治理体系等十个维度,全面剖析了这一万亿级赛道的发展态势。

核心技术:大模型重塑机器人"大脑"

报告提出,大模型与多模态融合技术正在开启具身智能新篇章。以Figure AI推出的Helix模型为例,仅需500小时训练数据就能实现两台机器人协作完成冰箱物品收纳,展现出强大的零样本泛化能力。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则复用了汽车FSD(完全自动驾驶)技术,实现19毫秒延迟的全身轨迹控制。

报告指出,当前技术仍面临四大挑战:机载GPU芯片需突破低能耗高性能瓶颈;数据采集标注缺乏统一标准;硬件标准化程度低导致开发成本高昂;模型可解释性与安全性亟待提升。

产业链攻坚:"卡脖子"环节仍待突破

我国具身智能产业链呈现"上游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中游系统集成难度大、下游应用需求旺盛"的格局。高端AI芯片领域,国产芯片企业推动下加速替代,但性能差距依然明显。中游软件开发方面,国内企业在"大脑"认知模型和"小脑"运动控制算法上仍需加强自主创新。下游场景中,工业制造成为首要突破口,特斯拉、Figure AI、优必选等企业的具身智能产品已在汽车工厂"实习",承担搬运、装配、质检等任务,但多任务适应性和人机协作安全性仍是规模化障碍

市场格局:巨头与初创同台竞技

具身智能市场正经历爆发式增长。马斯克预测未来人形机器人与人类比例将超1:1,全球需求达100亿台。具身智能的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巨头构建生态、初创专注突破"的特点。英伟达打造"芯片-平台-模型-仿真"全栈闭环,黄仁勋明确表示"不做机器人,只做机器人的大脑与肌肉";特斯拉依托汽车产业链优势,将Optimus成本从6万美元降至1.8万美元。国内初创企业面临资金短缺、人才竞争和品牌弱势三重挑战,而巨头则需应对组织僵化与创新速度的平衡难题。

治理挑战:数据安全与伦理风险凸显

具身智能的物理实体属性使其数据治理面临特殊挑战。服务机器人会收集用户作息、家庭成员关系等敏感信息,工业机器人则涉及生产工艺、供应链等商业机密。报告显示,当前数据收集难度大、标注标准不统一、管理成本高昂,且存在传输泄露、存储篡改等风险。

伦理与安全风险同样不容忽视。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虽已生效,但因其"过度监管"倾向引发产业界负面评价。IEEE、ISO等国际标准组织正加速制定安全规范。我国"人工智能法草案"也已列入2024年立法计划。企业层面,谷歌DeepMind引入可解释性AI,ABB工业机器人配备故障检测与应急系统,但行业整体在行为失控防范、人机信任建立等方面仍需建立系统性解决方案。

政策驱动:国家与地方协同发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都将具身智能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未来产业领域,并从技术路线、应用场景打造、商业模式、市场监管等做出战略安排。从中央到地方,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

政策引导下,产业呈现三大趋势:技术创新聚焦算法优化与国产替代,产业协同强化上下游合作与集群发展,应用落地向工业、医疗、家庭等场景纵深拓展。

国际博弈:技术国界属性凸显

报告特别警示,具身智能正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美国"201分队"计划将硅谷科技高管编入预备役,推动AI技术;技术国界属性在芯片禁运、标准制定、人才流动等方面愈发凸显。对此,报告提出从三方面应对:强化自主技术创新,突破高端芯片、操作系统等"卡脖子"环节;完善产业政策,培育本土优势集群;在开放合作中保持战略定力,避免核心技术依赖。

未来展望:智能向善是终极目标

报告强调,具身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智能向善"。这要求技术设计融入伦理考量,应用推广确保安全可控,监管体系实现全链条覆盖。各方需协同发力:企业应建立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和伦理审查机制;政府需制定完善法规标准,推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科研机构要突破基础理论,培养复合型人才。只有技术、产业、治理、人才四轮驱动,才能确保这场智能革命真正服务于人类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从 “被限制”到成为“历史经典产业”,酒业政策“过山车”观察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10月16日发布《关于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6—2030年)》,首次将酿酒与丝绸、茶叶、陶瓷、中药、文房四宝等并列为“历史经典产业”。这标志着酿酒行业定位发生根本转变,从限制性产业提升至增强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文件提出文化赋能、数字化转型、跨界融合三大机遇,旨在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业内认为,政策调整将开启行业发展新纪元,但能否带来爆发式增长仍需观察。

  • 卡牌、盲盒、毛绒玩具纷纷上阵,明星IP迎来新爆发

    上午9点一过,95后的小青就蓄势待发,检查好网络情况,准备“拼手速”。 遗憾的是,她并没有抢到自家偶像联名的周边盲盒,在她加入的粉丝群聊中也仅有几个手速快的幸运粉丝成功拿下。这款田栩宁与AYORTOYS潮玩于9月24日合作推出的兔闪闪盲盒,一经上线销售额就突破千万元。 这并不是个例,近两年来,明星们的衍生IP周边生意迎来了肉眼可见的爆发。 歌手周深的原创O

  • 权威推荐!按摩椅十大家用推荐品牌榜单盘点

    近期多家权威平台发布2025年按摩椅十大品牌榜单。上榜品牌凭借核心技术专利与完善服务体系,成为市场公认可靠选择。其中iRest艾力斯特以领先技术实力与扎实用户口碑稳居榜首,荣泰、奥佳华等品牌分列其后。榜单覆盖国内外知名企业,展现行业智能化、个性化发展趋势,为消费者提供权威选购参考。

  • 寒武纪引领智能芯片产业发展新路径:技术筑基 生态破局

    寒武纪作为全球知名智能芯片新兴企业,通过“技术突破+生态构建”双轮驱动,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的系列化芯片产品及统一基础软件平台。其产品覆盖云服务器、边缘计算及终端设备AI芯片,已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公司掌握智能处理器架构等核心技术,并打造统一软件平台降低开发门槛,构建开放开发者生态,推动AI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

  • 亿信华辰新书《数据治理项目实施指南》发布,为企业数据治理提供全景式实战蓝图

    2025年11月17日,亿信华辰在第四届数据治理年会上发布新书《数据治理项目实施指南》。该书针对企业数据治理中“起步难、落地慢、见效迟”的共性难题,提供从战略到执行的全周期方法论支撑。核心价值包括厘清治理战略、提供实战方法、启发场景化应用及建立持续运营机制,通过“方法论+场景化+案例库”体系,结合多行业实践案例,为企业数字化转

  • 腾讯网易再度下场押注,自走棋又要迎来新一轮爆发了

    自走棋玩法好像又变得热闹起来了。 自从2019年自走棋玩法火爆又退烧之后,除了腾讯的《金铲铲之战》之外就没有再出现过现象级的产品。不过近年包括沐瞳、有爱互娱、凉屋等游戏厂商都在自走棋玩法上有了新动作。加上游戏大厂纷纷对自走棋给出了新的理解,腾讯的《王者万象棋》在沉寂许久后进行了玩法大改、米哈游的《崩坏:因缘精灵》则走上了二次元的PVE内容路线�

  • 破局传统服务模式丨绿岛风AI战略瞄准产业数字化未来

    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公司与中山大学签署AI智能设计系统合作协议,将整合企业数十年项目经验与高校科研实力,共同研发行业领先的"设计大脑"。该系统旨在解决传统通风行业设计环节效率低、沟通成本高等痛点,实现"沟通即设计"服务模式,大幅缩短方案确认时间。此次合作是绿岛风深化产学研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校企联动推动技术革新,为行业数字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 卖家精灵加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加速AI赋能跨境电商

    卖家精灵凭借在跨境电商智能化运营与AI大数据应用领域的领先实力,近日正式加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成为该国家级AI产业生态重要成员。此次加入标志着其AI技术实力获权威认可,未来将携手联盟推动AI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助力中国品牌全球化。依托八年积累的海量电商数据与算法体系,卖家精灵已构建覆盖选品决策、市场分析等全链路AI解决方案,服务超百万跨境卖家,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决策精准度。

  • 健合集团亮相特殊食品大会,以全家营养创新论坛助力产业精准发展

    第十届中国特殊食品大会于10月23日至26日在西安举行,聚焦“精准健康”主题。健合集团同期主办全家营养创新论坛,汇聚监管、协会、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围绕精准健康进行深度交流,推动特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回顾产业十年发展历程,明确从“规范发展”到“科学升级”的关键转变,并探讨全家精准营养新业态,通过政策引导、标准支撑与企业创新协同,助力行业迈向高质量、科学化与个性化发展新阶段。

  • 2025最新十大家用专业按摩椅品牌解析附选购指南

    文章聚焦家用按摩椅选购,指出需满足三代人需求:老人需缓解腰腿酸痛,上班族需舒缓肩颈腰背,青少年需轻柔放松。选购需关注核心配置(3D/4D机芯、SL导轨、气囊系统)、全龄适配(身高1.5-1.9米、体重150公斤内)及品牌保障。2025年市场因技术普及与政策补贴迎来利好,推荐十大品牌如医疗级品质的日本稻田、国产技术普惠的东方神等,并总结按需匹配、遵循三大原则可避开选购误区。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