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冷空气的频繁来袭,多地气温出现“断崖式”下降,如何挑选一件保暖的羽绒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专业人士提醒,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并非单纯取决于其厚度,而是与蓬松度、含绒量、充绒量以及面料抗风性等多个关键因素密切相关。
据了解,许多消费者在选购羽绒服时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羽绒服越厚就越保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羽绒服的保暖效果主要依赖于羽绒的蓬松度,蓬松度越高,羽绒之间保留的空气层就越多,从而有效阻止热量流失,达到更好的保暖效果。相反,如果羽绒服填充过厚,反而可能导致热量传导损失增加,降低保暖性能。
专家指出,优质的羽绒服通常具有较高的蓬松度,穿在身上轻盈且保暖。在选购时,消费者可以通过观察羽绒服的蓬松状态、按压后恢复速度以及揉搓面料后是否有绒毛跑出等方法来判断其质量。此外,含绒量和充绒量也是影响羽绒服保暖性能的重要因素,合格证上的含绒量应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且填充物应无异味、揉搓后无毛梗。
面对当前湿冷与冷冻交织的天气条件,气象专家提醒,盲目追求厚重羽绒服并非明智之举,反而可能因行动不便而影响日常生活。科学选购专业保暖装备,关注羽绒服的蓬松度、含绒量等关键指标,才是确保温暖过冬的正确方式。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