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新能源最新资讯  > 正文

阳光新能源“追光者节・科技追光之旅”北京收官,以科普赋能双碳未来

2025-09-01 15:42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初秋的北京,云影悠悠,阳光倾城,中国科学技术馆内涌动着人们对新能源电站的探索热情。8月26日,由阳光新能源联合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共同打造的“追光者节・科技追光之旅”在北京拉开收官帷幕。

这场横跨九城、持续暑期的新能源科普活动,不仅为公众打开了了解绿电科技的窗口,更以创新的馆企联动模式,勾勒出产业与科普深度融合的新图景。

馆企联动协同,打破产业与科普的次元壁

长久以来,新能源产业在持续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与公众沟通的新方式。光伏、风电等领域在发电效率与电站规模上不断突破,而企业也愈发注重将专业成果以更亲切、更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大众,积极构建技术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在此背景下,阳光新能源与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联合发起“追光者节·科技追光之旅”,通过馆企联动的创新模式,在行业内率先与科技馆共同推动新能源电站科普,拉近尖端技术与公众认知的距离。

这种联动是深度优势互补。中国科学技术馆等科技展馆拥有专业展览设计、广泛公众渠道与成熟运营经验;阳光新能源手握光伏、风电、储能等核心技术及真实电站案例。二者携手,将产业前沿的技术资源,转化为公众可感知的科普资源。

展览展示通过模型、图文解析电站构造与发电原理,让“光伏板如何发电”“储能如何稳电”通俗化;动手实验环节让公众操作简易光伏装置,直观感受绿电魅力;科普讲堂与专家分享则用通俗语言解读“双碳”意义、产业趋势,传递了“太阳能发电的原理”等新能源发电的相关知识。

这种“产业反哺科普,科普助推产业”的循环,改变了传统科普“纸上谈兵”的困境。对公众而言,近距离接触技术与案例,既提升认知,又激发低碳行动积极性;对产业而言,公众认知提升带动市场需求,为技术推广开辟空间。馆企联动,让产业科普从“独角戏”变成每个人参与的“大合唱”。

“魔方”泽被八方,撑起行业高质量发展“脊梁”

若说馆企联动是阳光新能源连接公众的“桥梁”,那么“魔方”技术平台便是其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在新能源行业从“规模优先”转向“效益与协同优先”的阶段,技术创新已非单一设备突破,而是全链条升级,其中“魔方”技术平台是核心驱动。

创新端,阳光新能源依托“魔方”技术平台构建了“研发-转化-应用”闭环,将电站技术创新置于核心,投入资源攻关关键技术。从提升光伏组件的质量标准,再到研发智能电站管理系统,每一项突破都能通过平台快速落地。这种“先立技术”的战略,让企业积累了系统的新能源知识体系,在行业从“设备技术引领”转向“电站技术引领”中占据先发优势。

应用端,阳光新能源依托“魔方”技术平台的延展性与兼容性,实现全场景覆盖。从大型集中式电站,到企业工商业电站,再到家庭能源系统,平台可按需提供定制解决方案。

更重要的是,阳光新能源还主导推动行业协同创新,与上下游伙伴共享技术、共建方案,积累了大量实战案例。这种“技术-产品-场景”贯通,为行业树立标杆,带动产业链共同发展。

追光者步履不停,为双碳目标注入持久动力

“追光者节”首批巡展收官,但阳光新能源在科普与产业融合、技术落地方面的探索未停。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产业仍面临技术突破与认知普及的双重挑战,而阳光新能源的行动提供了清晰路径。

未来,阳光新能源将深化与科技馆的合作,推动科普常态化、基地化——除巡展外,公众还可通过固定科普基地、线上平台获取新能源动态。同时,阳光新能源将以“魔方”技术平台为核心,加大创新力度,打造更适配复杂地形的集中式电站、更智能的家庭能源系统,为社会提供更清洁的能源选择。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远东电缆石墨烯材料技术赋能新能源转型

    石墨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核心,被誉为能源革命的“梦幻材料”。凭借超强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直击新能源效率与寿命痛点。国内企业远东电缆率先突破分子级焊接技术,开发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大幅提升导电与散热性能。该材料已通过权威认证,未来将应用于5G基站、新能源车电控系统等高功率场景,重塑能源存储与传输规则。

  • 启信宝解码常州“新能源之都”,母公司合合信息启动港股上市征程

    常州新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整车产量近80万辆,占江苏七成。已形成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两条千亿级产业链,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三。依托溧阳动力电池、金坛能源电子等三大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完整“发电-储能-输送-应用”闭环生态。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同步崛起,武进区形成紧密产业链协作体系。启信宝发布产业报告,为政企提供决策支持,其母公司合合信息已提交港股上市申请。

  • 骆驼iEV低压辅助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隐形基石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已达42.7%,在电动化革命中,智能驾驶技术重塑出行生态。骆驼iEV低压辅助电池作为智能系统的“电力基石”,具备寿命长、稳定性高、充电快三大优势,支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毫秒级响应,确保紧急制动、车道保持等安全功能可靠运行。该产品采用五大创新技术,解决新能源车暗电流大、电池亏电等问题,重新定义低压电源系统性能标准,为智能电动汽车可靠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 聚焦非机动车文明出行 北京开展“十类不文明行为专项治理”系列科普活动

    8月12日,北京市交通委联合多部门在朝阳区开展"十类非机动车不文明专项治理"交通安全科普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多元形式提升市民交通安全意识,重点整治非机动车占道骑行、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相关部门强调将持续加强非机动车质量监管,企业代表介绍了智能安全技术应用。现场通过互动问答、技术演示等方式,让市民深入理解文明出行重要性。各方表示将形成治理合力,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140字)

  • 视源股份亮相“全球看全运”科技交流活动,赋能智慧赛事新生态

    2025年8月27日,“全球看全运”科技交流活动在广州成功举办。活动聚焦“科技赋能体育”主题,展示粤港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视源股份展示四足机器人MAXHUB+X7及五大智慧赛事解决方案,助力大型赛事运营提效、场馆智能巡检与安防管理。香港记者团现场体验机器人功能,互动热烈。未来将持续深化智能技术研发,为智慧体育、智慧城市注入创新动能。

  • AI无界:创维光伏“羲寰”平台开启智慧能源新生态

    创维光伏发布“萤晷”生态平台,通过AI技术赋能能源领域,实现智慧运维与全链路数字化管理。该平台整合发电预测、异常诊断等功能,优化光储配置,提升能源效率。未来将推动光伏产业从设备竞争转向生态协同,助力能源结构转型与双碳目标实现。

  • 创维光伏发布“羲寰”生态平台 构建智慧能源新生态

    创维光伏在深圳发布"SKYLINK光晖共生"生态级平台"羲晖",推动能源转型。该平台整合光伏、储能、智能终端,通过AI算法实现最优调度,构建"稳智通碳"能源新生态。发布会上,政企学研多方代表探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创维集团表示,未来五年将从能源管理迈向能量管理,助力"双碳"目标。平台将聚合分散能源节点,�

  • 视听科普:4K与杜比视界,分别为画质带来了什么?

    本文解析了4K与杜比视界(Dolby Vision)的区别与联系:4K是画面分辨率的硬件基础(3840×2160像素),相当于绘画的"画布";杜比视界则是动态HDR技术,如同在画布上作画的"技法",能逐帧优化光影色彩表现。选购高端电视时,二者缺一不可,但更需要像海信E8N Pro这样的硬件支撑——MiniLED背光系统提供高亮度和精细控光,RGB-MiniLED技术确保广色域,才能将技术认证转化为真实视觉体验。

  • 科技赋能丝路,天穹动力无人机闪耀国际舞台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于2025年7月16日启动“丝路万里行”跨国全媒体活动,以西安为起点,穿越中国西部及中亚多国,通过无人机表演等科技手段展现丝路文化。活动亮点包括在新疆哈密的千机共舞灯光秀、吉尔吉斯斯坦碎叶城的无人机演出等,旨在促进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展示中国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成果。

  • 一起追更科学浪漫!9月我只蹲这个直播间

    9月1日起,中国科协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活动“科普之光”。活动包含19场主题策划和11场特别节目,覆盖大国重器、科学冷知识、实验室突破等硬核科技内容,通过直播、慢直播等形式,让公众沉浸式体验科学魅力。活动还设有地域特色科普内容,聚焦西藏、新疆等地的科技发展成就。适合全年龄段参与,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