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一股源自OpenAtom openKylin(简称“openKylin”)的开源热浪正席卷全球高校!由openKylin社区发起的“全球用户交流项目”在非洲和南亚多个国家持续升温——从国际主流媒体关注到全球用户组增长,再到各国贡献者自发组织的本地活动,openKylin的“国际朋友圈”正在扎实构建。
国际影响力持续升温
主流媒体与技术领袖接连点赞
openKylin的声音,正在被世界听见。从中国出发,openKylin已经获得了来自香港、英国、美国、西班牙、葡萄牙、巴西、阿根廷、越南、印度、罗马尼亚等地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
在技术社区层面,openKylin也获得了多位重量级人物的关注:
•RISC-V国际基金会及前CEO转帖推荐;
•RISC-V国际基金会新任CEO在峰会现场报告中点赞openKylin;
•KDE e.V.主席Aleix Pol点赞相关报道;
•核心开发者与Linux创始人Linus Torvalds 在香港面对面交流;
•受邀参与Linux App Summit、FOSSASIA Summit、东北亚开源论坛等全球顶级峰会;
•同时协办了商务部的中非现代化研修班和 RISC-V相关的国际交流活动。
在国际开源生态中,openKylin正逐渐成长为一颗耀眼的新星。
“一带一路”再深化
24国用户组串联全球社群
更加令人振奋的是,openKylin国际用户组的建设也在不断扩张。
在2025年,openKylin社区新增14个国际用户组,现已覆盖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阿富汗、马拉维、斯里兰卡、尼日利亚、刚果、乌干达、津巴布韦等。这些用户组已逐步成为当地技术爱好者与中国开源社区之间的桥梁。
技术出海进行时:马拉维、冈比亚、
斯里兰卡、塞拉利昂高校火热开讲!
暑假期间,openKylin的国际贡献者们纷纷在本国校园中组织交流活动,把openKylin的开源理念“带进课堂、落到地面”。目前已在4国成功举办6场线下活动,受众包括高校讲师、IT专业学生和青年工程师等。
斯里兰卡:激励下一代开源人才
在阳光明媚的斯里兰卡校园里,Hyper Pixel 创始人Piumi Nayanathara把openKylin带进了阿努拉德普勒国家学院的课堂。面对一群充满好奇心的12年级IT学生,她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开源的魅力和openKylin的故事。
Piumi表示:“作为一名来自斯里兰卡的 openKylin贡献者,我深受鼓舞,看到年轻一代开始探索基于Linux的系统和开放技术的无限可能。赋能下一代,始于启发、好奇心与协作精神。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机会!”
马拉维:高校讲师携手openKylin,
打造本地开源“第一课”
马拉维工商与应用科学大学的Sarah Khudze 老师在MUBAS创新中心主办了一场面向大学生的技术交流会。openKylin作为主讲内容,激发了学生们对开源操作系统的极大兴趣。一位学生会后分享:“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结识了新朋友,整个过程既充实又有趣!”
冈比亚:开源归乡,
点燃两所高校青年热情
Malik Kolawole Lanlokun,一位冈比亚青年工程师,暑期返乡之际连续举办了两场 openKylin分享会:
•首场在西非美国国际大学举行,聚焦操作系统、AI和开源技术的结合;
•第二场回到母校冈比亚大学,在ITCA夏令营中深入讲述openKylin背后的协作精神和技术架构。
ITCA官方发文写道:“Malik的讲座激发了参与者从‘使用技术’到‘参与构建技术’的深入思考。”
塞拉利昂:校园里的开源新火花
在塞拉利昂马凯尼市,人力资源发展学院(COHRED)迎来了LET’S FIX IT (SL) LTD 创始人Julius Laggah和ITRE软件工程师 Samuel Kargbo的openKylin分享会。来自大一到大四的计算机科学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两位讲者鼓励大家投身开源,用代码改变未来:“技术就在你手中,只要敢尝试。”
一场交流,或许正悄悄改变着一批年轻人对未来的想象。
“开”是起点,“合”是远方
openKylin的国际之路,正从“走出去”迈向“扎下去”。通过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用户组、开展线下活动、联动国际高校,openKylin正把“开源技术+社区精神”作为中国技术生态出海的新名片。
未来,还将有更多国家、更多校园、更多年轻人,加入openKylin的全球社区,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技术新世界!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