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API攻击年增超162%,瑞数信息重磅发布《API安全趋势报告》

2025-07-23 17:23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在数字化转型与AI技术快速发展的双重驱动下,API已成为企业业务与外部世界连接的神经中枢。然而,随着API的深度应用,针对API的攻击规模与复杂性也在持续升级。

API为何频频成为黑客重点盯防的突破口?企业常见的API防护手段是否还能应对日益智能化的攻击?生成式AI的快速渗透,又会给API安全带来哪些新变量?面对层出不穷的API安全威胁,企业又该如何有效解决?

近日,瑞数信息正式发布《API安全趋势报告》,聚焦API攻击最新形态、主要风险点及企业防护对策,力求为各行业提供可落地的API安全防护思路和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首批具备“云原生API安全能力”认证的专业厂商,近年来,瑞数信息持续输出API安全相关观点,为政企用户做好API安全防护提供参考指南。

一、 AI时代下,API安全生变

API安全,走至“刻不容缓”的档口。

报告显示,2024年,API攻击流量同比增长超过162%。针对API的攻击已占所有网络攻击的78%,较2023年的70%显著上升。攻击者正从传统的Web应用转向API接口,利用其标准化、高频率交互等特性实施更高效的攻击。

具体来看,报告揭示了当前API安全威胁的三大显著特征:

1.攻击规模化

自动化工具的普及使API攻击实现了规模化效应。报告指出,目前单次自动化扫描工具即可覆盖数千个API资产,平均每个企业API每月遭受23万次恶意请求。

另外,攻击复杂性也在持续升级,攻击手段从简单的凭证填充演变为针对业务逻辑漏洞的精准打击。

2. 技术智能化

AI技术的加持极大地提升了API攻击的复杂性与隐蔽性。

报告数据显示,42%的API攻击已开始采用AI技术进行动态变异攻击特征,通过持续学习和实时变化,绕过传统WAF和API安全系统的静态检测规则,使攻击更难以预测、难以防范。

生成式AI(LLM)应用的爆发式增长进一步放大了API安全挑战,API安全防护步入智能攻防博弈新阶段。

2024年LLM相关API调用量同比增长了450%,远超业务本身的增速。这一新兴场景下,企业API安全管控能力明显滞后,超过八成组织尚未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控机制,面临身份授权、数据过度暴露和提示注入(Prompt Injection)等多重复杂安全风险。

3. 影响链式化

供应链场景下的API接口已成为攻击者的重要切入点,且风险呈现爆发态势。

报告指出,攻击者利用供应链API作为攻击切入口,通过业务合作伙伴之间的API接口缺陷或配置错误,以较低成本快速突破企业内部防线。数据显示,攻击者通过单个API漏洞进行横向移动的成功率已高达61%。

由于供应链API涉及多方合作,供应链上下游的API安全风险呈现明显的“连锁效应”,防护难度和响应速度成为了巨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报告还点出,2024年,API攻击在各行业的分布呈现更加均衡的梯度,其中以金融行业、电信运营商和电子商务最为严峻。同时,不同行业面临的主要攻击场景也有所差异,金融服务行业最主要面临的是资金盗取和欺诈交易威胁,而电信运营商主要面临的是资源滥用和账户劫持威胁。

在此背景下,传统基于签名的防护方案对新型API攻击的识别率不足40%,迫使企业转向行为分析+AI检测的复合防御模式。

对于企业而来,API安全防护正处在一个“从传统技术防御向业务安全与智能防御转型”的关键阶段。

在API已成为企业数字化中枢的今天,单点式的防护已无法应对日益智能化、规模化和供应链化的API安全威胁。

那企业到底应该怎么做?

瑞数信息在报告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构建覆盖API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治理框架,实施多层次的动态安全检测与智能拦截机制,以系统化、全方位地应对新技术应用与新攻击模式带来的复杂威胁。

只有实现从根源上系统化、全面性地保护各类场景下的API,才能确保企业在AI时代下的业务发展与创新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

二、 API全生命周期防护,做好这7点

如今,API已成为连接企业数字化与智能化生态的“关键通道”,也是攻防对抗最活跃的“前沿阵地”。

随着生成式AI驱动下的自动化攻击不断演进,API攻击呈现出多场景叠加、智能化升级、规模化扩散的显著特征,而传统的静态防护与单点检测手段已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攻防态势。

报告指出,LLM大模型应用生态爆发式增长带来相关API调用量激增,同时也带来提示词注入、数据过度暴露、上下文污染等新型安全挑战。API供应链风险持续外溢,攻击链条越来越复杂,单点失守可能引发多层面渗透,放大整个生态的安全敞口。企业如果依赖单一的API网关或传统WAF,将难以对抗动态变异、链式扩散和高阶协同攻击。

在报告中,瑞数信息提出,构建真正有效的API安全体系,建议企业做好如下“7点”:

1. 构建全生命周期API安全管理体系

当前API安全挑战已超出现有安全边界,企业需在设计、开发、测试到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实施安全管控:在设计阶段实施“安全左移”,提前嵌入安全评估;在开发阶段把API安全扫描集成到CI/CD流水线,自动化检测漏洞;在测试阶段设置差异化测试方案,聚焦业务逻辑缺陷和数据过度暴露;在运行阶段,结合持续监测、业务分析与异常检测,防御业务逻辑滥用和低频长期攻击等新型威胁。

2. 全面的API资产梳理

API安全的基础是全面、精准的资产管理。2024年数据显示,未记录API(“影子API”)是78%安全事件的入口点,微服务架构下API资产平均增长率高达67%。企业需通过多维度API发现、自动化分类与标记、API依赖关系映射和持续资产监控,建立完整API清单,防止遗留API、权限漂移带来的安全风险。

3. 实施深度业务安全防护

2024年数据显示,业务逻辑攻击已占API攻击总量的65%,而传统技术防护对此类攻击的检出率不足40%。企业需要通过业务流程风险建模、行为异常检测、领域特定安全规则和API调用序列分析等手段,识别多步骤操作、状态转换和授权边界中的潜在漏洞,预防交易状态操纵、条件竞争等高阶攻击,并有效发现跨请求关联中的不符合逻辑的API调用,提升业务安全防护能力。

4. 加强API访问控制与身份验证

身份认证绕过和越权访问仍是主要攻击手段,分别占攻击总量的17.8%和13.5%,且在微服务架构中尤为突出。报告建议通过多因素上下文认证、细粒度授权控制、令牌安全管理和最小化权限原则,结合用户行为、设备特征、地理位置等信息动态评估风险,防止横向移动和滥用授权,从而降低API安全风险面。

5. 建立LLM API专用安全防护

随着LLM应用的爆发式增长,LLM API安全已成为新的关键领域。2024年数据显示,传统API安全工具对LLM特有风险的检测率仅为35%。报告建议通过提示词安全审计、敏感信息防泄漏、模型行为边界控制和资源消耗管理,实时检测并过滤提示词注入、阻止敏感信息外泄、限制模型执行范围、防止滥用计算资源,保障核心业务在高峰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6. 构建API安全检测与响应能力

面对平均持续26.7天的低频长期攻击和复杂多阶段攻击链,企业需建立强大的API安全检测与响应能力,包括部署全流量深度检测、实施长期行为分析、利用攻击链路关联分析(可识别多场景协同攻击,占高价值目标攻击47.3%),并配置自动化响应机制,按风险级别触发阻断、降权、延迟和告警。

7. 实施供应链安全管控

随着API生态扩张和供应链攻击激增(增长276%),企业需加强对第三方API的安全管控,包括对第三方API进行风险评估(认证机制、数据保护、更新策略)、部署依赖监控工具、在集成点实施输入验证和异常处理,并通过严格的凭证和密钥管理防止泄露与滥用,从而有效防范“API信任链劫持”攻击,保障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

在实践部署中,瑞数也给出了一套解决方案。以电信运营商为例。2024年初,某综合电信运营商推出全新数字化服务平台,涵盖用户信息查询、套餐办理、账单支付和号码资源管理等多类核心功能,API调用量超过20亿次。

但平台上线仅两个月后,就被发现出现API频繁被异常流量扫描和恶意调用,尤其在营销活动期间,API调用量短时间内激增,导致短信验证码异常发送、套餐变更和高价值业务订单被套用,部分企业客户的号码资源被异常调配,造成用户隐私和服务可用性风险。

对此,瑞数信息协助运营商对平台API安全问题进行治理,部署瑞数API安全管控平台,分四方面实施针对性防护。

ž 一是API资产管理,对网络流量和数据链路进行分析建模,发现230个未记录API,其中73个传输敏感用户数据,建立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ž 二是敏感信息监测,对传输中的敏感信息进行分级监测与标识,如手机号、身份证号、位置信息等,防止外泄和被滥用。

ž 三是API缺陷识别,发现41%的业务API存在认证和授权环节设计缺陷,部分API使用低权限账号可绕过权限校验,运营商通过建立API设计安全评审机制,在开发阶段就消除潜在风险。

ž 四是攻击行为检测,结合多层次检测手段,针对传统Web攻击和业务逻辑异常,建立API调用行为基线与部署定制化的检测规则,及时识别异常批量调用和不符合业务逻辑的操作行为。

部署瑞数API安全管控平台三个月内,该电信运营商API安全能力显著提升,同时也为后续业务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三、 结语

API正成为企业数字化与AI智能化背景下,最易被忽视却风险最高的新一代安全焦点。安全能力不再是可选项,而是企业数字化和AI应用能否稳健落地的前提保障。

面对攻击规模化、智能化与供应链化叠加,单点式、静态化的传统安全思路已难以为继,如何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持续提升API可视、可控和可防御能力,已成为企业构建数字化“免疫力”的核心课题。

唯有在持续演进中建立起动态、智能、分层的API安全防线,企业才能在多场景、多云环境与开放生态下,有效抵御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守住关键业务与核心数据的安全底线。未来,API安全将不仅是技术防护,更是保障企业创新活力与行业韧性的关键基石。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Soul App联合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2025 Z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大促参与度再提升,超9成年轻人快乐买买买

    《2025Z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显示,双十一已从购物节演变为融合消费、文化与社交的年度盛事。超九成Z世代参与大促,消费信心增强,约四成年轻人增加预算。AI技术重塑购物体验,七成认可AI+电商应用。消费热点转向情绪价值,旅行类消费占比最高(36.9%),文化消费显著(21.4%)。线下渠道受关注,超七成年轻人参与实体活动。国货品牌持续受青睐,消费选择更理性,呈现“热情参与、理性决策”特征。

  • Sora App的AI视频社交,给了百度们新希望

    Sora2发布两周后,百度的蒸汽机AI视频模型,和谷歌Veo3.1撞了档期。 两家公司选择同期发布并非有多默契,而是Sora2带来的压迫感促使它们不得不加快脚步。 奥尔特曼将形容Sora2为“创意领域的ChatGPT3.5时刻”,不仅在物理逻辑、画面连贯性、真实感和音画同步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还把Sora从一个“文本到视频”的工具进化成一个“创意到生态”的平台。 这无疑是扔在AI视�

  • 饿了么APP更名为淘宝闪购 版本号升级至12.0.2

    饿了么App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版本号12.0.2,打通天猫旗舰店与饿了么货盘资源,推出“电商低至30分钟送达”极速服务,覆盖餐饮、3C数码、美妆等全品类商品。升级后与饿了么携手加大补贴力度,提供免单红包、免单奶茶、大额满减外卖券等超级权益,并加入今年天猫双11活动,88VIP用户可获红包惊喜、折上折等福利,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与实惠。

  • 苹果悄然在iOS 26.1中引入新功能:第三方App可以后台备份照片了!

    苹果在iOS 26.1中引入用户期待已久的后台自动备份照片功能,允许第三方应用在后台自动上传图像。此前,Google相册、OneDrive等应用因系统限制只能在应用活动时上传,导致备份中断、体验糟糕。新功能通过PhotoKit框架支持,引入后台资源上传扩展协议,确保应用未活动或设备锁定时也能持续上传。系统会控制功耗和网络访问以保障备份一致性和电池效率。开发者需完成配置扩展目标、处理上传任务等步骤来集成此功能,部分操作需用户明确同意。

  • Soul App开源模型SoulX-Podcast登顶Hugging Face TTS趋势榜,AI语音对话再升级

    SoulX-Podcast语音生成模型在开源社区Hugging Face发布次日登顶TTS趋势榜。该模型由Soul AI Lab联合高校团队开发,专为多轮对话场景设计,支持中英川粤等多语言/方言与副语言风格,能生成超60分钟流畅自然、角色切换准确、韵律丰富的语音。它解决了传统语音系统在多轮对话中上下文衔接不自然、缺乏副语言控制能力等痛点,在播客、语音合成等场景表现突出,获开发者广泛关注。Hugging Face CEO也转发相关内容,团队未来将持续优化语音对话、拟人化表达等核心交互能力,深化开源生态建设。

  • 双11鸿蒙应用持续升级,小艺、应用市场等App让购物更省心

    双十一期间,华为应用市场推出"11.11好物集"专题,提供购物指南与达人穿搭参考,帮助用户高效筛选商品。鸿蒙系统的小艺助手支持商品比价、智能下单及多任务语音操作,简化购物流程。出境游用户可使用天际通流量服务,无需实体卡,按天计费;配合云空间自动释放本地存储,保障旅行照片视频安全同步。通过智慧功能与便捷服务,为用户打造更流畅、安全的消费与出行体验。

  • 苹果推出网页版App Store 浏览器即可使用

    苹果公司近日推出网页版App Store,用户无需依赖特定苹果设备,通过任意浏览器访问apps.apple.com即可浏览全平台应用。新版网页设计与原生App Store界面高度相似,功能丰富且交互流畅,取代了原先简单的登录页面。用户可通过左上角下拉菜单快速切换至iPhone、iPad等设备的专属应用页面,实现跨平台浏览。网页版完整移植了原生商店的“今日”标签页内容,包括编辑推荐、热门�

  • 全球史上最年长夫妻合计216岁 83年婚姻诠释爱情真谛

    近日,美国迈阿密的一对夫妇莱尔和爱莲娜,以合计216岁132天的高龄,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全球最年长夫妻”及“史上最年长夫妻”,他们的爱情故事也随之广为流传。 莱尔与爱莲娜的婚姻已走过了83个春秋。两人于1941年在克拉克亚特兰大大学相识,次年便在佛罗里达州喜结连理。然而,婚后仅三天,莱尔便因二战爆发而返回部队,远赴意大利战场,留下怀孕的爱莲娜

  • 低空+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研院近日发布《低空+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报告梳理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六要素发展框架,涵盖工业、测绘、物流、文旅、应急救援及城市治理等多元应用场景。报告指出低空经济正与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继“互联网+”“AI+”后的新经济形态,但也面临空域管理改革滞后、基础设施薄弱、核心技术依赖度高、政策协同不足及商业模式不成熟等五大瓶颈。针对人工智能时代发展需求,报告建议加快低空领域改革、建立AI调度体系、突破关键技术、完善产业生态,预计到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4万亿元。

  • 科大讯飞1024发布:讯飞翻译APP迭代焕新,同声传译+音视频翻译重构沟通体验

    在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期间,讯飞翻译APP迎来关键升级,重点强化同声传译功能。通过搭载全新语音同传大模型,实现翻译更准、响应更快;新增实时分享、记录留存、悬浮字幕等特性,支持跨场景高效应用。该产品已在东盟博览会等国际场合验证实用性,结合IDC报告八大维度第一的权威背书,彰显了AI翻译技术从研发到落地的全链条优势,为跨语言沟通提供简单如母语的体验。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