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件标价数百万美元的香蕉艺术作品在展览期间被观众当场食用,这已是该作品第二次遭遇此类事件,再次引发艺术界与公众对展品保护及艺术价值的激烈讨论。
据悉,这件由知名艺术家创作的香蕉装置艺术,以真实香蕉搭配胶带固定于墙面而成,虽材料普通却因概念创新被拍卖出高价。此次展览中,一名观众在众目睽睽下剥开香蕉食用,随后淡定离场,仅留胶带在展墙上。现场安保人员因未获明确处置指令,未能及时制止。
这并非该作品首次被吃。此前一次展览中,另一名行为艺术家曾以类似方式“消费”这件作品,当时即引发关于艺术是否应被如此解构的争议。支持者认为,观众的行为恰恰完成了作品的“二次创作”,体现了艺术与生活的互动;反对者则指责此举破坏公共展品,是对艺术市场泡沫的讽刺。
展览方回应称,香蕉作为可替换材料,每次展出均会准备备用品,且作品核心价值在于概念而非实物本身。然而,保险方透露,尽管单根香蕉成本低廉,但因作品的高昂估值,每次损毁仍需启动复杂理赔流程。
艺术评论家指出,此类事件暴露了当代艺术在商业化与公众认知间的断裂。当一件作品的价值更多由市场定价而非观众感知决定时,类似的“行为艺术”或许将成为常态。目前,展览方已加强安保措施,并考虑设置警示标识,但未对涉事观众采取法律行动。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