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1小时800元,韩国爆火的颜值生意,有年轻人“打飞的”氪金

2025-07-21 10:31 · 稿源: 电商在线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电商在线,作者:唐果,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春天太艳丽、秋天太浓烈、冬天太凌厉,所以你是夏天型。”

这句话里面的春夏秋冬,不是什么气候知识,而是近年来被不少明星、网红打卡过的“色彩诊断”。它主要通过分析个人肤色、发色和瞳孔颜色之间的关系,再结合色彩学从而划分出不同的类型,大的分类是4类——春季型、夏季型、秋季型、冬季型。

一般来说,春季型人会自带一种温暖明媚的感觉,也更适合明亮轻快的颜色,秋季型人则和暖调大地色的适配度更高。在从业者的眼中,通过这种测试,个人就能了解最适合自己的颜色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妆容还是穿搭都可以找到色彩搭配规律,大幅提升个人的整体造型质感。

美在每个时代都是硬通货,特别是在网红与明星界限越发模糊的今天,颜值就是第一生产力。打着“发现你的美”口号的色彩诊断,在明星和网红打卡的推波助澜之下,自然成为了一股热潮。

早在2023年,色彩诊断就在韩国十分流行,女团成员智秀做色彩诊断的相关图片吸引不少中国粉丝去韩国get爱豆同款。2024年4月,“郭敬明跨界开妆造店,1388元色彩测试是智商税”等话题则让色彩诊断在国内彻底破圈,各类色彩诊断妆造店也开始活跃在公众眼前。

追求美的年轻人也将色彩诊断的话题不断推热。小红书上,关于“色彩诊断”“色彩测试”的话题浏览量已经突破2亿次,在抖音上,相关话题的播放量已经达到近4亿次。

图片

「电商在线」发现,在爆火一年过后,色彩诊断不仅没有“退烧”,还融合了直播带货、色彩疗愈、素人改造、提供认证培训、陪购等领域,以色彩诊断为圆心,衍生出各项赚钱门路。

不过,色彩诊断终究属于一门低频消费的生意,其实际价值也屡遭质疑,所谓的“专业测试”是否只是披着心理学和美学外衣的消费陷阱?当消费者的新鲜感逐渐消退后,色彩诊断又能凭借什么实现长红?

谁在为高价色彩诊断买单?

“穿对颜色整个人都在发光,颜色不合适气色都变差了。”

拥有强烈视觉效果的色彩,是美业中绕不开的一环,色彩搭配也一直是时尚圈的热门话题。从每年的流行色到近年来流行的多巴胺、美拉德,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学习色彩搭配的窍门,这也给色彩诊断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土壤。

在大众点评中搜索“色彩诊断”“色彩测试”可以看到,仅在杭州地区,已经有超过40家店铺提供相关服务,售价在299—1399元不等,其中799元的价格是较为集中的价格区间。

除了专门的色彩诊断妆造室外,不少美妆室、摄影馆也开发了色彩诊断项目,并延伸出了诸如彩妆色彩诊断、新娘色彩诊断等细分场景。

图片

「电商在线」咨询了多家门店得知,一般一次色彩诊断的时间基本上控制在1个小时左右,部分门店还采用了小时制收费。这样的价格,比起买一件衣服、做一次美甲的价格可要高出不少,这也使得色彩诊断饱受“智商税”的质疑。

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在为色彩诊断买单?

目前,对色彩测试有需求的还是集中在年轻女性。SUEE色彩诊断的主理人SUE小姿告诉「电商在线」,她在上海和韩国首尔共开出了3家色彩诊断工作室,目前她的客户年龄都在25—35岁之间,除了想要get明星同款的粉丝群体外,网红博主以及有出镜需求的人也会对色彩诊断更加关注。

打开小红书,也不难发现,尝试色彩诊断的年轻人中,除了单纯想要追求美丽之外,体验明星/网红同款也是高频出现的关键词。

事实上,色彩诊断的爆火就与明星经济息息相关。在2023年色彩诊断在韩国爆火之际,就有不少粉丝前往韩国当地体验同款。彼时,彭博社报道也称,个人色彩分析已经成了韩国旅游业的新增长点。

在韩国首尔做色彩测试陪同翻译的May告诉记者,2022年,在韩国爱豆圈就非常流行做色彩诊断测试,2023年算是韩国色彩诊断人气最高的时候,这两年随着店铺数量的增加,今年接到需要陪同翻译的幅度较去年有明显下降。

据May介绍,目前在韩国做色彩诊断的价格带主要350—600元人民币左右,陪同翻译的价格则是1人80元人民币/时,多人100元人民币/时。这也意味着,如果不考虑机票差旅费用的话,目前国内色彩诊断的费用已经超过了韩国。

高价之下,设备成本只需万元

无论消费者是出于什么目的而来,决定消费体感的还是在于服务能否为其产生价值。

在消费体验上,关于色彩诊断的争议不少。尽管也有人认为“色彩测试能帮助个人选取合适的色彩和区间”,但“没什么惊喜”“性价比太低”“结论太片面”等质疑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共鸣,在相关话题的讨论下热度不小。

事实上,尽管色彩诊断这一商业形式于2023年才开始走红,但色彩诊断中的基础理论——四季色彩理论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

1974年,四季色彩理论由美国的卡洛尔·杰克逊女士发明,并迅速风靡欧美。英国色彩专家玛丽·斯毕兰于1983年将其扩展为十二型色彩理论(如浅春、暖春、净春等),进一步细化分类并提升准确性,后由日本的佐藤泰子女士引进亚洲市场,并被广泛运用于美术和时尚领域。

另一方面,在进行色彩诊断时所需要用到的设备,主要也以色布、色卡为主,成本并不高。SUE小姿告诉记者,一般一家色彩诊单店中所要用到的基础布、波纹布、细节布、明度布、领口布等全套专业色布,售价在5000—7000元左右。打开电商平台也可以发现,基础款的色布套装价格仅在100—300元不等。

在成本和理论都十分透明且门槛不高的基础上,决定测试结果是否能对消费者产生实际价值,极其考验色彩测试师本人的能力——色彩测试师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还需要有充分的经验以及审美,能结合个人给到专业且有用的建议。

看似轻松、低成本的创业门槛,在让不少创业者嗅见机会的同时,也让不少色彩诊断门店开启了培训的生意,开创了N+1色彩测试系统的SUE小姿就是其中的一员。据她介绍,目前基础培训课程的售价为1.3万元左右,培训业务带来的收入也是在门店C端服务收入以外的重要增长曲线。

在社交平台上,大量色彩测试的培训机构同样开放了培训业务,学习费用从8000元到数万元不等。这些课程大多会教授色彩学历史与概念、25种色彩详细分析、服务流程及话术、色彩应用、个人色彩诊断与实习等,培训结束后机构会为学员颁发某协会的“色彩诊断师证书”,但色彩培训的证书各不相同,并未形成统一行业标准。

不过,将目光聚焦到色彩诊断本身,不难发现,这是一门低频生意。消费者带着对色彩测试的好奇和新鲜感而来,但一旦体验完拿到结果之后,基本上不会再产生复购。

色彩诊断的尽头,离不开情绪价值?

尽管低频,也难以阻挡色彩诊断向各大妆造店、时尚空间、摄影店蔓延的趋势。

“它一直存在,只不过现在被造出了一个被大众熟知的新名词”,在形象造型行业深耕了十多年的Sanbi直言,色彩诊断一直是时尚妆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大家对于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消费者有需求,从业者们自然要将其独立出来让消费者看见。

人类对于变美有无限热情,关于美的一切如医美、化妆品、服装消费品、美妆配饰等,都是商业价值极高的赛道。QuestMobile数据也显示,随着大家精神生活日趋富足,“颜值”经济关注度持续扩大,颜值经济规模在2023年已经达到3.07万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3.21万亿元。

“尽管在网上有一定讨论度,但色彩诊断依旧还是非常小众的。我们国家有那么多人,诊断一辈子也诊断不完。”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不少从业者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当消费从“追赶潮流”转向“认识自我”,变美的需求终将撕开颜值经济这个万亿级市场的缺口。

不过,对于行业的乱象,Sanbi和Sue小姿都很警惕,“这是个需要不断升级和开发内容的行业,太多鱼龙混杂的人出现,让消费者产生不满的话,对行业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危机。”

“在测试之外,也要走进用户的生活。”

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当下,不少色彩诊断从业者也正在通过融合色彩疗愈、心理学、玄学等知识,为消费者创造出更好的消费体验,也增加了消费者产生复购的概率。

图片

Sanbi近年来已经将色彩诊断的结果与色彩疗愈相结合,在她出具的色彩结果报告中,除了具体的分析结果之外,还会结合用户个人喜好的颜色以及生活场景给出更加富有人情味的建议。“她更适合暖色,但是就是格外喜欢蓝色,不能因为一个测试结果,就剥夺别人喜欢的权利。”

另一方面,基于生活场景给出的建议,也更加切合实际,不会让消费者产生“得到了结果但也没有变美”的困惑。而不少用户因为从校园向职场、从新人到高管等社会身份发生了变化,也会再次寻找Sanbi做色彩诊断,来迎接生活的改变。

《情绪消费崛起:2025年市场格局与未来走向》显示,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2万亿元。当下,色彩诊断行业仍在继续扩容,随着色彩潮流演变愈加频繁,如何积极结合“情绪价值”趋势,愈发考验着从业者们的反应力和创新力。

“颜值至上”的时代,大众的内容评判标准里,关于美的权重在不断提升,从业者的步伐也需要加快跟上,实现消费者对于专业服务与审美需求的双向奔赴。而那时,色彩诊断或许才能真正打破质疑,成为经得起专业推敲的美学服务。

举报

  • 相关推荐
  • 1小时800 “色彩诊断”生意爆火 为顾客提供专属色彩和穿搭建议

    ​近日,一种源自韩国、标价每小时800元的“色彩诊断”服务在国内各大城市悄然兴起,成为颜值经济领域的新现象。这项通过分析人体肤色、发色、瞳孔色等特征,为顾客提供专属色彩类型和穿搭建议的高端形象咨询服务,正吸引着众多追求美的年轻人。 据了解,“色彩诊断”服务一般控制在1小时内完成,部分门店采用小时制收费模式,价格远超普通服饰或美甲消费。尽�

  • 罗意威拖鞋广告将logo晒痕当卖点 旗下6800元拖鞋被热议

    ​近日,奢侈品品牌“LOEWE罗意威”推出的一款新款凉鞋广告,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该广告视频中呈现了一个特别场景:穿着这款凉拖鞋在阳光下曝晒后,脚部留下了罗意威经典logo形状的晒痕,并且品牌将这一独特的晒痕作为广告的一大卖点进行展示。

  • 11999元iPhone 16 Pro Max只要3800元 女子差点买了个模型机

    原价11999元的iPhone 16 Pro Max 512GB只要3800元,面对如此诱人的低价,你会心动吗? 据平安拉萨消息,事发7月12日中午,拉萨特警支队一名休假民警在公德林天街附近,成功拦截一起用手机模型冒充真机的诈骗案件。 当日,该民警发现一名男子行为异常,频繁拦截路人兜售手机。观察中发现,男子拦住两位女子后,从外套口袋掏出一部苹果iPhone 16 Pro Max真机,熟练操作展示功能。

  • 华为鸿蒙智行:尊界S800上市50天大定破8000台

    尊界汽车首款百万级豪车S800上市50天订单突破8000台,售价70.8万-101.8万元。该车型凭借领先的智能科技配置和豪华体验获得高端客户认可,80%车主为40-50岁高净值男性,其中50%为增购用户,30%为原劳斯莱斯、迈巴赫等豪车车主换购。作为华为鸿蒙智行旗下重磅车型,S800已启动交付,预计8月中旬完成全部订单交付,有望在超豪华市场掀起新一轮竞争浪潮。

  • 一分钟15元,花钱“晒黑”的年轻人,捧红“性感”生意

    “夏天怎么晒才能打造完美小麦色?” 随着徒步、溯溪和骑行等户外运动的火热与普及,“一白遮百丑,一黑毁所有”的传统概念被不少人抛弃,有着阳光照射痕迹的肤色成了户外生活的勋章,无数曾经为了防晒狂买装备、出门拿个快递也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年轻人,纷纷爱上了晒太阳,只求拥有一身黑得发亮的小麦色皮肤。

  • 小红书“歹物”分享爆火,年轻人为何迷恋反向种草?

    ​最近,小红书上刮起了一阵“歹物”分享的风。 事情还要从创作者@这辈子再也不上班 的突发奇想说起,她们发布了一条吐槽视频,对象是那些年用过的“很好用,但又十分歹毒,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 这条笔记在小红书上获赞超46万,引发无数网友的共鸣和好奇,此后更是有无数创作者加入到“歹物”分享的行列里。

  • 女版“留几手”爆火,毒舌点评让年轻人如何人间清醒?

    ​当95后女生@ay. 对着连麦观众抛出“你这穿搭是垃圾桶批发的吗”,弹幕瞬间被“骂得好!再来!”刷屏。 这个被称为“女版留几手”的直播间,正在抖音爆火。她们说话带刺、专戳痛点,用毒舌点评吸引观众主动打赏、品牌方排队合作。

  • 女子花1780元考陪诊师证却无单可接 号称可月入1万到月入10万

    近期,“陪诊师”这一新兴职业引发广泛关注,网络上“月入1万到月入10万”的高收入宣传铺天盖地,吸引了不少人投身其中。然而,上海的沙女士花费1780元考取陪诊师证后,却遭遇了无单可接的尴尬局面,高投入并未换来预期的高回报。 沙女士从事中医养生行业,在她看来,自己很适合从事陪诊师工作。今年2月,她和朋友一同报名了上海明天培训学校推出的陪诊师课程,�

  • 抬出8000万播放爆款,小红书也要分短剧“一杯羹”?

    短剧赛道又迎来了一个平台玩家。 今年5月19日,小红书在站内上线了一部悬疑向情感短剧《痴人之爱》,上线24小时后正片播放量便突破520W,创下短剧当日启动新高。上线仅10天,站内讨论曝光量就超过了春节爆款《好一个乖乖女》。截至发稿前,该短剧在小红书播放量突破8000W,而相关话题的浏览量则突破2.2亿。 《痴人之爱》并不是小红书首次探向短剧。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再次突破8000万创新高

    今日,淘宝闪购携手饿了么对外宣布,在订单结构全面向全品类深度拓展的进程中,其日订单量再次实现飞跃,成功突破8000万大关,创下历史新高(该数据不含自提及0元购订单)。 在用户规模方面,淘宝闪购同样表现出色,日活跃用户数在已突破2亿的基础上,本周环比净增15%,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与此同时,平台订单准时率稳定在96%,为用户提供了可靠的服务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