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复星国际最新资讯  > 正文

复星国际轻装上阵 聚焦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2025-06-30 17:3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复星国际在董事长郭广昌的掌舵下,展现出的战略定力与清晰转型路径,正为其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郭广昌在业绩沟通会上的深入阐释,传递出复星对长期价值的坚守与对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

聚焦核心:账面波动难掩投资本质成功与战略韧性

面对市场关注的43.49亿元归母净亏损,郭广昌开宗明义指出,此乃一次性非现金账面调整所致,核心业务基本面保持稳健。集团总收入达1921.42亿元,剔除重大一次性影响(主要为菜鸟项目账面价值重估带来的约51亿元非现金损失)后,实际归母净利润为7.5亿元。

针对菜鸟项目调整,郭广昌展现了成熟投资者的格局与远见。他特别强调应“感谢阿里和菜鸟团队”,并回顾了复星作为2013年创始投资人的角色:“菜鸟我们不能说只是一个投资,其实我们是跟菜鸟一起成长。”这项累计出资15亿元的投资,历史累计已回笼资金44亿元,实现高达34%的内部收益率(IRR),**充分证明了复星前瞻性投资眼光和优秀的价值创造能力。

“有进有退”:战略转型驶入深水区,锚定未来增长极

郭广昌清晰勾勒了复星国际坚定不移的战略转型蓝图——“有进有退”:

“退”得坚决:持续优化资产组合,重点退出重资产非核心业务。郭广昌阐明:“不是说重资产不好”,其在中国市场约5%的回报率属优秀水平,但“很难复制”。集团将把更多资本聚焦于创新领域。自2020年将降债作为战略重点以来,成效显著:2022至2024年三年间,累计完成约750亿元等值的非战略及非核心资产退出。仅2024年,集团层面和合并报表层面分别签约退出约175亿元和300亿元等值资产(涉及如HAL、Ageas、长沙滨江金融中心等项目),有力夯实了资产负债表和流动性安全垫。

“进”得明确:将资源倾注于“未来有巨大想象力和成长空间的创新产品、创新的产业”。郭广昌为集团设定了清晰的盈利目标:未来五年内,将产业运营利润从当前约50亿元提升至100亿元左右,翻倍增长彰显对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

拥抱科技:AI赋能效率与创新,持续进化基因

面向未来竞争,郭广昌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我们非常重视AI的运用。”复星将聚焦于应用前沿技术,“更快地提升我们的效率,提升我们的创新”,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

穿越阵痛:战略定力铸就长期价值,坚定做“难而正确的事”

郭广昌坦言战略转型“是会有阵痛的,是很不容易的,是需要有战略定力的”。但他坚定表示:“我们坚持做对的事、难的事、需要时间积累的事。”他宣告复星已成功跨越关键节点,“从基本的‘瘦身健体’到了有进有退、进退平衡”的新阶段。未来,集团将继续“把财务的杠杆降下来”,保持战略定力,向着更健康、更聚焦、更具创新活力的方向稳步迈进。

在郭广昌的引领下,复星国际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优化资产结构,以慧眼如炬的远见布局创新未来,展现出穿越经济周期、追求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增长的强大战略定力与清晰路径。这份定力与远见,正是复星品牌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复星“减重”换增长 郭广昌定调新战略:降杠杆、强创新、AI赋能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集团正通过"有进有退"策略优化资产结构:退出重资产非核心业务,加码创新产业与AI技术应用,推动向轻资产、高增长模式转型。2022-2024年累计退出非核心资产750亿元,2024年签约退出175亿元以降低财务杠杆。资源将聚焦生物医药、消费科技、AI应用等创新赛道,目标5年内将产业运营利润从50亿提升至100亿。郭广昌强调复星不做AI平台,专注技术应用提升效率,并透露已在医药研发等领域推进AI落地。分析师认为轻资产转型有望打开估值空间,但需平衡短期利润与长期投入的挑战。

  • 新质生产力赋能小家电升级!小熊电器数智制造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小熊电器通过智能制造实现高效生产:45秒注塑成型、机械臂取件投放仅0.14秒,6台机器仅需1名工人,AI视觉检测替代人眼。公司构建5大智能制造基地,形成数字化制造体系,2024年上榜佛山企业100强。产品创新聚焦健康功能与场景化需求,如第三代破壁机解决隔夜豆浆细菌问题,折叠锅实现空间最大化利用。通过"321数字化系统升级工程"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生产效率提升1.99%,产品合格率达95%。目前覆盖90多品类、1000多款产品,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6.48%,以精准创新满足用户品质生活需求。

  • 中国企业掌握国际洗碗机标准领域的话语权

    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实现从市场追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转变。卡萨帝洗碗机主导制定的多腔洗碗机核心性能测试方法被纳入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体系,成为行业首个参与IEC标准制定的品牌。通过双层抽屉设计等产品创新,以及聚焦洁净效果、干燥性能等四大维度的标准创新,卡萨帝推动中国企业在全球洗碗机行业掌握更多话语权,带动技术标准与解决方案加速"出海",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话语权。

  • 华润啤酒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高端产品销量爆发式增长

    2025年8月19日,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公布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面对消费市场的不确定性,公司实现啤酒销量648.7万千升,同比增长2.2%。高端产品表现亮眼,其中"喜力®"销量增长超20%,"老雪"增长超70%,"红爵"实现翻倍增长。公司表示将持续推进"决胜高端、卓越发展"战略,洞察消费新趋势,通过创新营销和产品理念提升竞争力,构建共赢伙伴关系,引领行业发展,成为啤酒新世界的领导者。

  • 石化盈科:“智绘蓝图 数启未来”数智化转型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石化盈科在北京召开"智绘蓝图 数启未来"主题"十五五"数智化规划专题推介会。会议汇聚石油化工、煤炭、电力、新能源等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聚焦"十五五"数智化规划的核心逻辑与实施路径,共话行业转型新机遇。当前AI大模型、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数智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必答题。石化盈科作为行业数智化建设先行者,拥有覆盖咨询、设计、研发等全流程服务能力,打造了ProMACE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九江石化、茂名石化等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未来将持续发挥规划咨询、方案设计等综合优势,全程护航企业数智化转型,携手共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从“同质化”到“价值创造”,LED行业迎来转型关键点

    LED封装行业在成本高压与政策东风交织下掀起自救式涨价潮。2025年8月木林森率先调价,东山精密、晶台光电等企业跟进,形成近十年规模最大、节奏最密集的涨价。行业长期陷于低价竞争恶性循环,政策层面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低于成本倾销,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竞争。头部企业凭借供应链和技术优势加速整合,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此次涨价是成本压力下的短期反弹,也是行业告别内卷、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信号。

  • 中国抽屉式洗碗机填补IEC国际标准空白

    8月14日,卡萨帝洗碗机主导制定的多腔洗碗机核心性能测试方法被纳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体系,成为中国洗碗机行业首个主导国际标准的品牌。该标准填补了多腔洗碗机品类标准空白,聚焦洗净效果、干燥性能、耗电量与耗水量四大维度,首次为多腔品类提供科学性能评价尺度。卡萨帝发明的分区精洗抽屉式洗碗机采用原创液力悬浮科技,有效提升水流冲击力,尤其适合中式重油餐具清洗。其双层抽屉设计支持分层独立运行,操作便捷。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卡萨帝抽屉式洗碗机连续三年(2022-2024年)稳居中国线下市场销量榜首,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同比增长96.5%。此次国际标准的制定将加速全球多腔洗碗机标准化进程,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 国家级认可!海尔智慧楼宇入选首批质量管理能力高等级企业名单

    工信部近日公布首批质量管理能力高等企业名单,海尔智家成功入选。该评选依据《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估规范》行业标准,强调通过数据驱动和预防机制实现质量绩效实质性提升,推动企业迈向"卓越质量"。海尔智家曾两度入选全国质量标杆典型经验,2024年再获市场质量信用AAA级评价,并七次获得国际ICQCC金奖。作为质量强国践行者,海尔智家持续以高标准质量管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 双健康战略驱动!扬子江药业绘就全民健康生态新图景

    文章聚焦大健康产业转型,以扬子江药业为例,展现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维护"的战略升级。企业通过"药食同源"创新产品矩阵,如黄精咖啡等爆款,将中医药融入现代生活;针对Z世代推出场景化产品,结合AI问诊等科技赋能健康服务;同时打造《国学遇见国医》等科普IP,以年轻化方式传播中医养生智慧。这些创新实践构建了"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健康生态,彰显民营药企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主动担当。

  • 政策东风叠加企业让利 智能门锁市场从“高端尝鲜”到“大众刚需”转型

    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门锁市场迎来普惠民新拐点,全渠道销量达897万套,同比增长6.8%。政策补贴和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均价降至887元,C端市场占比提升至57.6%。王力安防等企业通过智能制造体系降低成本,推出1699元高性价比产品组合,并创新研发超C级圆柱体锁芯、三防分立技术等安全方案。生物识别技术加速下沉,人脸识别已渗透至中端市场,掌静脉识别正从中高端向主流市�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