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火山引擎最新资讯  > 正文

水滴信用惊艳亮相火山引擎原动力大会,展示企业大数据大模型成果

2025-06-17 14:45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6月11日,2025火山引擎春季FORCE原动力大会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举办。这场聚焦大模型与 AI 云原生等前沿技术的盛会,汇聚了众多行业精英,围绕 AI 转型机遇与创新产品落地路径展开深度探讨。水滴信用作为火山引擎合作伙伴,受邀出席并惊艳亮相,向与会嘉宾展示了大数据大模型成果 —— 水滴信用企业大数据 MCP。

大会开发者主论坛上,火山引擎智能算法负责人吴迪带来了精彩的《用好 AI + 做好 AI,构建高生产力的 Agent》主题演讲。他提及,火山引擎 MCP 服务致力于搭建起三座桥梁,链接 Agent 开发体系,为开发者提供便捷的开发环境;链接大模型工具生态,汇聚丰富的技术资源;链接云服务,保障高效稳定的运行基础,全方位助力开发者构建复杂 Agent。在此极具前瞻性的技术理念背景下,水滴信用凭借自身在企业大数据服务领域多年的深耕积累,以央行备案企业征信机构的专业身份,融合全国超3.7亿市场主体的海量企业信用信息,重磅推出水滴信用企业大数据 MCP。

火山引擎智能算法负责人吴迪发表演讲

火山引擎生态合作伙伴展示水滴信用企业大数据 MCP,引发现场热烈关注

水滴信用企业大数据 MCP 的亮相,不仅是对其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是对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核心痛点的精准回应。在信息爆炸、数据孤岛林立的时代,企业决策者往往被淹没在海量碎片化信息中,难以迅速、准确地把握合作对象的真实状况与潜在风险。水滴信用企业大数据 MCP 一站式解锁企业大数据全维度洞察!它将原本分散、割裂的企业信用信息要素,通过先进的大数据治理技术与 AI 模型,进行深度清洗、关联、挖掘与智能分析,精准查询市场主体数据、工商照面详情,深挖股东与对外投资脉络,精准定位疑似实控人及受益所有人。一键扫描企业风险,量化科创实力,荣誉资质、资质证书尽在掌握,还能依企业名称或人名秒寻关联企业信息,为企业决策、合作把关,赋能商业每一步。

水滴信用企业大数据 MCP 正以其强大的数据整合力、智能的分析力和开放的生态连接力,携手火山引擎,共同推动企业迈向 “数据驱动、智能决策” 的新时代,标志着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正从传统的 “信息查询” 向 “数据智能驱动决策” 跃迁。此次亮相,不仅彰显了水滴信用在企业大数据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更凸显了与火山引擎合作的重要意义,也为企业信用信息服务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树立了新标杆,引发行业对未来大数据与 AI 深度融合应用的无限遐想。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商查平台企业信息查询新范式:水滴信用企业查询MCP

    水滴信用推出的企业信息查询MCP平台,通过大模型技术重构传统商业查询模式,实现三大创新:1)自然语言交互,用户可用日常语言提问并持续追问,系统自动整合工商、司法、知识产权等跨维度数据;2)全景数据架构,打破信息孤岛,智能关联股权穿透、供应链等复杂关系网络;3)动态智能报告,自动生成定制化分析报告,针对风控、投资等不同场景突出关键洞察。该平台将专业用户从繁琐信息收集中解放,使业务人员零门槛获取商业洞察,标志着企业查询从"信息仓库"迈向"智能中枢"时代。

  • 水滴信用科创企业洞察平台:识别企业科创属性助力金融银行业务发展

    水滴信用科创企业洞察平台通过整合全国企业数据资产,构建了覆盖企业主体、知识产权、投融资等八大维度的科创企业评估体系。该平台采用六层级架构,从底层数据到商业应用形成完整闭环,帮助金融机构精准识别科创企业属性,建立专属风控模型。实践案例显示,某大型银行引入该平台后,科创企业识别效率提升21%,不良率控制在优良水平。未来随着数据积累和AI技术应用,平台将在更广领域释放价值,助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 “晓妙”产业大模型——AI驱动的产业变革

    7月4日,安徽数智建材研究院在长城工程科技会议上发布"晓秒"产业大模型。该模型由傲林科技投资支持,采用"1+1+N"架构,融合数据、机理和业务模型,实现生产运营全流程实时闭环优化。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周育先表示,该模型已在水泥板块试点应用,吨水泥成本降低1%以上,能耗电耗下降2%以上。会议指出,AI落地制造业需突破三大关键:建立数字化体系、夯实数据基础、实现工艺与数据融合。未来将拓展至新能源、钢铁等十余个行业,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 火山引擎AICC机密计算,助力蔚来智能时代数据安全

    文章探讨了智能汽车时代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挑战。蔚来汽车通过火山引擎Jeddak AICC机密计算平台,构建端云协同的安全防护体系,实现用户数据全链路保护。智能座舱从被动感知向主动认知升级,需要处理大量个性化数据,这对数据合规提出更高要求。面对全球化业务拓展中的合规效率问题,蔚来系统性构建技术驱动型数据安全合规框架,将隐私保护机制融入具体场景架构。专家指出,智能时代需要突破性隐私保护技术,行业需协同共建数据安全新防线。

  • 文生图大模型有哪些?探索AI绘画的核心引擎与选择利器

    本文探讨了当前主流的AI文生图技术及其应用场景。国际阵营中,OpenAI的DALL·E3擅长复杂语义理解,MidJourney以艺术风格见长,Stable Diffusion则以开源生态支持深度定制。中国力量方面,百度文心一格在中文语义和国风创作表现突出,阿里通义万相侧重商业化应用,昆仑万维天工支持长文本生成连贯图像。垂直领域工具如Adobe Firefly深度集成设计流程,Runway ML革新视频创作。文章建议通过聚合平台高效对比模型特性,并指出下一代技术将突破分辨率限制,实现跨模态生成。从精准语义到无限可能,AI文生图正在重塑视觉创作边界。

  • 霍涛带领白山云走进2025中国AI算力大会,共话算力变局

    2025中国AI算力大会于6月26日在北京中关村开幕,主题为"智领未来"。大会汇聚了中国信通院、中科院、中国移动研究院等机构及企业代表。白山云科技在霍涛带领下参展,分享了边缘算力推理服务的技术突破与实践,包括:1)异架构算力弹性调度技术实现5秒内实例启动;2)大文件加载优化技术将35MB以上模型加载时间从10分钟缩短至20秒;3)算力服务单元推理优化技术使GPU利用率从27%提升至56%。目前白山云已在全球部署1700+边缘节点,与150+海外运营商互联,致力于构建低时延、高安全、低成本的AI推理基础设施,打造日处理万亿Token请求的平台。

  • PhotonPay光⼦易推出实体万事达卡商务信用卡,拓展全球企业多元⽀付场景

    光子易(PhotonPay)与万事达卡合作推出实体商务信用卡,覆盖全球210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商户网络,支持线上线下全场景支付。该卡直连光子易多币种账户,具备ATM提现功能,可自定义币种、限额等参数,实时同步智能对账系统,提升企业跨境支付效率和财务管理透明度。作为持牌跨境支付服务商,光子易通过数字化基础设施与万事达全球支付网络的深度整合,解决了传统跨境支付流程繁琐、汇率波动等痛点,助力企业实现"一卡在手,全球支付可视可控"的数字化管理。公司已服务超20万家出海企业,并获得多项国际发卡资质认证。

  • 重磅发布 | 可信数据空间企业调研:需求、挑战与建议

    2025年6月,数篷科技联合公共数据联盟对近50家企业开展"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调研。研究发现:大部分企业认识到可信数据空间在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实现跨组织数据流通、促进数据要素运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技术需求方面,企业认为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数据互通、数据沙箱等是建设可信数据空间的重要技术;部署方式上,大型企业倾向自建私有化部署,中小企业更青睐政府或龙头企业主导的可信数据空间,但大部分企业面临资源与成本投入、专业人才缺乏等挑战。70%的企业将陆续启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未来建议探索可持续商业化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聚焦标杆落地实践,并关注轻量化、智能化、高性能等技术发展方向。

  • 第十四届创新创业大赛——首届具身智能专业赛正式启动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首届具身智能专业赛于2024年7月14日在厦门启动。赛事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在工业、商用、创新等场景的应用创新,以及底层关键技术突破。比赛分为初创组和成长组,设置80万元奖金池,并配套10亿元专项基金支持项目孵化。优胜团队将获得厦门自贸区1000平方米孵化基地使用权及政策扶持。赛事通过"科创+基金+基地"模式,推动"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能力突破,加速具身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报名截止8月15日,9月将举行复赛、决赛及成果发布会。

  • 行业唯一!海尔入选首批青岛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

    青岛市公布首批博士后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名单,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凭借突出的科研转化能力成功入选,成为行业唯一获此认定的企业。作为青岛"人才强青"计划核心载体,该基地旨在打通"实验室研究-产业技术攻关-市场应用转化"全链条。海尔依托20余家国家级平台及高水平导师团队,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完整生态。多年来,海尔累计引进100多名博士后,主持参与15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申请专利700多项,成果转化经济效益超100亿元。企业通过"创客制"激发科研活力,搭建全球化创新平台,为人才提供国际视野。未来,海尔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高端人才储备与前瞻技术布局,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