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公众瞩目,已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阳光童伴”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为响应国家“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号召,开展了一系列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动。
2025年6月5日,他们来到了赣南师范大学附属蓉江小学,为这里的孩子们播撒爱的阳光。
一堂微课——传授沟通之光
活动前,团队共同讨论了孩子们的来信和留言,精心设计了以“沟通”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小课堂,为人际间的小矛盾注入更多爱心。“阳光童伴”夏雅康以生动有趣的心理学实验逐步深入,通过情景体验,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总结出了“沟通魔法”的两大秘籍——“沟通的法则”(内容、肢体、语气)和“读心术”(换位思考)。
正如孩子们写下的感谢信中所说:“感谢‘阳光童伴’的大哥哥大姐姐,原本我和妈妈经常吵架,我都怀疑她是不是不爱我了,但是上完了这节课,我知道是我有时候没有理解妈妈,妈妈也是为了我好,下次我一定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和妈妈沟通。“
两颗心贴着心——共享倾听之光
“阳光童伴”团队应用自主训练的AI模型采集孩子们的面颈部、语音信息进行了初步心理评估,高效预警有自伤倾向的儿童。接下来,在与预警孩子们的5场心理访谈里,“阳光童伴”方妍的耐心疏导下,丽丽(化名)打开了心门,讲述了她的故事。丽丽说,已经很久没有人听她讲这么久的话,也很久没有出现一个和她聊得来的人了,她很期待下一次的见面。方妍姐姐真的是一束光,照到了受伤的全身。
当丽丽敞开心扉分享她的故事时,方妍深切感受到这份信任的重量,也更期待下一次的相遇。她无比庆幸加入“阳光童伴”这个温暖而充满力量的团队,让她拥有了走进儿童青少年群体、传递关怀与帮助的宝贵实践平台。在参与主持的数十场服务中,她目睹了太多孩子因家庭或社会环境陷入心理困境——孤独自卑、焦虑迷茫,每每令人心疼。然而,更令她欣喜的是,团队的努力正悄然带来改变:每一次陪伴、每一句鼓励、每一个建议,都如点点微光,逐渐照亮孩子们内心的角落。她愿与团队继续汇聚微光,成为孩子们心中那束不灭的光,给予温暖、力量与希望,照亮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积极向上的未来之路。
一系列素拓——领悟合作之光
为应对六年级“小升初”的学业压力,团队开展了“同心协力,心之所向”的积极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以“击鼓飞扬”游戏打头,在团队协作中,让同学们体会到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本身并不可怕,怎么正向地面对它才是关键。团队志愿者们分组带领孩子们,以4个小组,进行了小比拼。
“我们组得分最 高,我们认为想要得分高先要小组里面的成员团结一心,不要经常责怪队友,有困难要一起面对,然后再多加练习,慢慢地找到方法就可以了。”一位满头大汗的同学自告奋勇向大家分享道。
“阳光童伴”成员方妍、刘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游戏进行升华总结:生活中的挫折如同团队共击的鼓点,每个人都是节奏的参与者。在团队合作里,有些人老爱指责队友,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其实是一种 “甩锅” 的心理。这类人习惯把责任推给别人,觉得出问题都是别人的错。但这么做会让队友产生抵触情绪,大家开始互相埋怨,谁都不肯担责,最后团队就陷入互相指责的怪圈里,闹得一团糟简单来说,少指责别人,多想想怎么一起解决问题,团队才能更团结、更有战斗力。让我们以鼓励为槌,在挫折的鼓面上敲击出同频共振的力量,因为真正的团队智慧,正在于将每次挫折转化为凝聚共识的协奏时刻。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怀抱里萌发的新芽,茁壮成长离不开心理健康。“阳光童伴”志愿服务队也正如其名,以“医学+心理学”的团队专业特色,给予他们成长所需的阳光。汇聚爱心力量,深耕赣南多年,呵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贡献大学生的青春力量。
(供稿:“阳光童伴”公益服务团 方妍、夏雅康、刘小珍)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