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中国汽车产业最新资讯  > 正文

打造“全球一朵云”,广汽迈入出海3.0时代

2025-05-30 18:04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超过3100万辆,汽车出口量更是达到了585.9万辆,出口量位居全 球第 一。

时至今日,中国汽车产业出海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作为中国汽车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出海也已经成为广汽的重要战略。

2025年,广汽不仅制定了三年内进入10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汽车销量突破50万辆,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到20%的目标,还在前不久的泰国车展上提出了One GAC2.0战略,全面推动业务出海。

这一年,广汽已经从贸易出海开始向海外运营阶段转型,这其中一个明显的转变是,广汽“研产供销服”全产业链均已经逐渐走向海外,面向全球进行布局。

也是在迈入海外运营的出海3.0阶段后,广汽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全球化带来的诸多挑战,与此同时,广汽集团基础架构负责人王麒钧在2025阿里云中企出海大会上指出,“广汽在出海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基础设施带来的挑战。”

海外数据中心建设如何满足当地合规要求,如何降低海外基础设施运营成本,乃至如何为广汽打造一个统一的全球化数字底座,这些都成了广汽集团数字化部需要思考的问题。

广汽打造“全球一朵云”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491万辆,首 次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 一。

广汽按下出海加速键,也是在2023年。

2023年,广汽海外汽车出货量为7.58万辆,同比增长130%,市场覆盖41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海外业务增速很快,但广汽依然意识到了,仅靠贸易模式拓展海外业务规模有限,在海外进行营销、运营,乃至建厂就成了当时广汽集团必须要走的路。

在广汽从海外销售向海外运营转型时,随着业务量增长,尤其是在网联化、智能化时代趋势下,要想将在国内已经得到广泛普及的车联网能力带到海外,如何在全球构建数据中心,打造全球化数字底座,就成了摆在广汽集团面前的首要问题。

据王麒钧分析,“如果是自建海外数据中心,不仅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建立全球化数字底座维护能力,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个挑战。”

这时广汽想到了已经有十几年出海经验的阿里,于是,广汽集团在2024年年初开始与阿里云接触。

作为全球互联网巨头,阿里旗下的阿里巴巴国际站和全球速卖通两大跨境电商平台已经有着丰富的出海经历,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何在全球各地基于云服务进行业务系统部署,阿里的电商团队和阿里云有着长足的经验。

令王麒钧印象深刻的是,面对广汽出海过程中最为棘手的合规问题,2024年3月-4月,阿里云合规体系专家团队到广汽集团进行了多次海外基于云服务进行业务系统合规部署的经验分享,后又在5月请来了阿里云东南亚首席合规官为广汽集团进行经验分享。“交流的内容极其具体,分层分级安全合规如何运作、如何应对GDPR相关挑战、如何保存数据流转记录审批等等。”王麒钧说。

实际上,自2015年在阿里云新加坡数据中心开服以来,已建设有29个区域和87个可用区,拿到了超过150项全球合规资质。基于不同国家对于数据合规的不同要求,阿里云提出了“区域中心+国家站”的混合架构云服务部署模式,并在全球展开数据中心建设。

基于这种高频深度交流,广汽集团在数据流转的管控、记录和审批,数据分层分级、安全合规体流程体系建设有了一个新的认知,采用阿里云的“区域中心+国家站”混合架构方案,打造广汽的“全球一朵云”,并将中东大区的中心节点设在阿里云上,率先在沙特阿拉伯建设车联网系统。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双方也建立起了超越供需关系的合作基础,王麒钧指出,“我们跟阿里不仅是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更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让车联网走出国门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首 次突破千万辆级,这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 一。

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一并高速发展的,还有汽车智能化这个大趋势,以智能网联为基础的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已经成为当下国人购买汽车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从汽车产业渗透率上来看,来自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L2级新车渗透率达到了55.7%,预计全年智能网联汽车销量超过1700万,渗透率将会超过60%。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是当下汽车产业大势所趋,也是车企出海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 广汽也早早提出要面向“新四化”转型。

相较于成熟的中国市场而言,中东地区网联化、智能化普及率低,要想将国内已经成熟的汽车智能化产品力带到中东地区,就需要搭建一套本地化的车联网系统。

在解决合规问题后,广汽集团在中东落地车联网系统的另一个难题——低延时,也被提上了日程。

要想将云端车联网系统很好地应用到智能汽车上来支撑汽车的智能网联功能,就需要与当地网络运营商合作,在车端和云端之间建设一张稳定的低延时网络。广汽在沙特阿拉伯当地与十多家网络运营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但与国内不同,当地运营商网络本身延迟较高,且基础设施能力无法针对广汽的需求进行适配修改。

面对网络架构无法标准化的问题,阿里云提供了弹性公网IP、云企业网和转发路由器、全球加速GA、网络负载均衡、应用负载均衡等云网络产品解决方案,帮助广汽解决全球网络时延和稳定性问题。通过核心传输网构建“全球一张网”,结合高速通道、V PN网关等多种网络互联方式,阿里云构建了一张云上云下全互联网络,实现了车联网TSP平台组网快速部署。

针对中东运营商网络对接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阿里云提供了自建GRE隧道对接、纯路由对接、内网VPC NAT等多种技术,满足了广汽中东车联网系统的多样化组网需求。

基于阿里云的云网络产品解决方案,原先高达10-20秒的车辆网络延迟被降至2-3秒,极大地提升了广汽中东车主的驾驶体验。

车联网系统的建设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在解决了车联网系统建设这些根本问题后,车联网系统的运营成本很快进入到了广汽高层的视线中。

2024年,广汽全年海外汽车销量12.7万辆,这相较于广汽集团全年200万辆的汽车销量并不算多,在规模化效应到来之前,在海外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就成了摆在广汽集团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基于此情况,阿里云团队内部结合之前在国内主流主机厂车联网大数据平台构建中的落地实践,向广汽集团推荐了基于云原生多模数据库Lindorm,代替原先的基于开源Hadoop组件构建车联网大数据平台的方案。

Lindorm是阿里云面向互联网、智能汽车、具身智能等场景设计和优化的云原生多模数据库。其采用存储计算分离架构,可以灵活地按业务需求扩展。车辆信号、轨迹、日志、图像等不同类型的数据实时、高吞吐写入Lindorm,基于一体化多模计算能力,支撑报文解析、实时诊断、数据查询下载、大数据报表分析、多模态检索等丰富的车联网业务。针对车联网数据业务的特点,Lindorm内置了面向时序数据的深度压缩算法,可节省50%以上存储空间,并通过Serverless弹性计算、透明冷热分离、湖仓一体等特性进一步降低整体成本。基于Lindorm构建的一体化车联网大数据平台,简化了系统架构,提升了开发运维效率,尤其适合解决车联网出海面临的海外资源成本高、运维复杂度高等挑战。

然而,大数据技术栈的迁移是一个“重大工程”。

广汽研究院与阿里云在POC阶段花了半年时间对Lindorm进行了充分的技术论证,一方面对弹性计算、数据处理性能、数据新鲜度、高压缩比、开源兼容等效果进行验证,另一方面验证了从原有Hadoop体系的大数据平台零改动迁移到Lindorm的可行性,顺利完成了广汽车联网大数据平台的技术改造和上线。

基于阿里云Lindorm数据库的车联网平台

在迁移完成后,广汽也收获了惊喜。“在POC阶段,我们验证了Lindorm在多模态支持和高通量数据处理上的效果,替代传统数据库后,成本降低了约50%,远超我们最初预期的30%。”王麒钧说,“相比于商务上的折扣,这种技术上的降本令我们坚定了与阿里云合作的意愿。”

此外,阿里云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新加坡国际总部服务中心,及以欧洲葡萄牙、东南亚马来西亚、东亚中国、北美墨西哥为大本营的4大区域技术服务中心。同时,在全球不同城市建设了27个本地化技术服务中心,为全球500万客户提供7x24的技术服务,确保企业出海业务拓展稳定性无忧。

这种沟通便利性不仅体现在日常的技术交流中,还体现在决策层面的高效对接上。王麒钧在演讲中开了一个颇具深意的玩笑:“使用阿里云的服务,我可以很容易见到阿里云智能集团资 深副总裁刘伟光,今天(阿里云出海大会上)还见到了阿里巴巴董事长兼CEO吴泳铭。”这是与阿里之外的其他国外友商合作中,很难想象的场景。

在广汽中东车联网系统打造过程中,正是基于阿里云这样的全球化贴身服务能力,当车联网系统上线后,广汽在提出诸如数据开发治理、海外车辆长连接心跳机制设计需求时,阿里云团队及时响应,整个车联网系统仅用一个月就完成了需求确认、方案讨论和海外节点开服。

借助阿里云生态,迈入出海3.0阶段

广汽集团的海外业务布局由来已久,早在2013年,广汽就在科威特选定Mutawa Alkazi为第 一家海外授权经销商,在中东地区埋下了广汽全球化第 一颗种子。

在这之后,广汽集团销售的汽车陆续进入了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区的数十个国家。

回顾这些年的出海经历,王麒钧将汽车产业出海总结为出口贸易、海外营销、海外运营、全球化运营四个阶段,如今的广汽集团正处于海外营销向海外运营转型的过程中。

中国车企全球化转型的四个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海外业务量不断扩大,王麒钧发现,“原本在国内一些很趁手的‘工具’,在出海之后全没有了。”

王麒钧这里提到的“工具”,实则是国内高效的汽车产业运营生态。

例如,对于汽车销售而言,国内有着很好的物流网络体系,然而,当这样的物流网络走向海外时,就会变得高度碎片化。

“国内一段陆运,海上一段海运,之后还要面对清关、海外陆运等多段运输,广汽原本在国内搭建的线上管理平台、仓储网络规划体系这时就要面临着诸多挑战。”

再如,在线上APP销售和线下充电桩充电过程中的支付环节,国内线上支付方式已经相当成熟,但在国外与各国银行直接交涉不仅工作量大,谈判空间往往很有限。

然而,一站式全生态,恰好是阿里云服务中国企业出海的核心优势之一。

据阿里云智能集团公共云事业部副总裁、AI汽车行业总经理李强介绍称,“其实阿里云的出海与阿里巴巴集团出海是相辅相成的,阿里云支撑了阿里巴巴集团海外业务拓展,而阿里巴巴集团出海后,电商所依赖的物流、支付、地图等能力也相继完成了出海,这些生态能力也成了我们服务客户过程中重要的生态能力。”

广汽引入菜鸟全球供应链管理平台和蚂蚁国际支付系统

在阿里云服务广汽集团车联网系统出海过程中,阿里云整合阿里内部资源,通过菜鸟物流科技为广汽集团构建了一套供应链管理平台,帮助广汽集团实现了从订单、物流、配送到仓储的全链路线上化管理,实现了全域数据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通过实现物流管理全链路线上化,可视化,为下一阶段广汽集团进行进一步业务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蚂蚁国际旗下Antom全球支付体系,广汽集团在海外快速构建起了小额支付能力,例如,广汽能源和Antom合作,在泰国接入Truemoney、LINE Pay等钱包作为用户充电服务电费支付工具,解决了广汽集团在海外遇到的线上支付难题。

王麒钧告诉我们,“阿里商业的成功本质上是生态的成功,阿里云、菜鸟、蚂蚁国际等业务能力体系都经过了核心业务反复锤炼,我们在出海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借鉴,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创造,去提升。”

而这样的生态能力,自然也包括阿里云在AI上的深入布局。

All in AI,广汽加码AI出海

大模型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落地,也让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出海过程中的一大助力。

据王麒钧透露,在广汽,代码助手、故障查询,以及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一系列领域中,AI应用已经悄然来临,“这些AI的应用其实不是你规划出来的,而是业务自然生产出来的,而且我们还发现,AI应用在出海场景会发挥更大的价值。”

广汽星灵AI全景图

王麒钧在会上举的一个AI在出海场景的应用案例是,广汽集团在对全球范围内对销售人员进行营销培训时,无法像国内一样,将全球数百名销售员工召回培训一周,尤其各个国家的销售人员往往还有着语言差异,这时,通过AI对海外销售人员进行营销培训不仅显著降低了成本,也让语言差异不再是问题。

正是由于AI在诸如此类应用场景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广汽集团现在高度重视在AI领域的投资,2025年3月18日,广汽集团升级发布了智能科技品牌“星灵智行”,以及“基于生成式AI端到端架构”的广汽GSD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在该系统的研发中再次与阿里云合作。

端到端模型的预训练需要构建千卡、万卡甚至更大规模的集群,进行多卡并行训练。“这就好比指挥一个万人乐团,需要极 高的技术门槛。建设这么一个集群需要多长的建设周期,需要具备多高的技术储备,保证高性能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这对我们基础架构团队的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挑战”,王麒钧说,”在这种情况下,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灵骏AI基础设施组成的云上万卡集群成为了顺其自然的选择。”

阿里云灵骏智算集群通过HPN7.0网络架构的升级和计算存储分离的架构,实现了训练效率的显著提升,集群有效率90%以上,支持千卡规模任务连续一个月不间断稳定训练。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支持多种异构GPU资源池,其分钟级自动自愈能力和秒级训练进度保存机制,也确保了训练任务的高稳定性。上云后,广汽借助PAI实现模型训练加速100 %以上,模型版本也实现了2天迭代1次。

广汽基于阿里云建设“万卡级”算力中心

正是基于海外云决策过程中,充分的内部论证,从技术层到高管决策层,广汽对于公共云也已经有了充分的信任,并开始将公共云视为快速打造AI基础设施的首 选。

实际上,阿里云也在全球积极部署AI基础设施,在2025阿里云中企出海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表示,“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投入超过3800亿人民币,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过去十年总和。”阿里云将以战略级投入,加速打造全球云计算一张网,加速AI产品国际化,增强出海咨询、技术和服务团队建设,为中国企业出海铺路搭桥。

此外,阿里云也在大会上官宣,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已经可以在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等17个地域提供服务,开源模型Qwen3也已经支持119种语言和方言,满足了国际应用需求……

时至今日,云计算早已不再只是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而是已经转向了技术能力服务。

对于All in AI 的广汽而言,王麒钧告诉我们:

“一方面,广汽在计划用AI改善业务流程,例如用AI优化物流规划,通过求解器处理多段运输的成本和交付约束;

另一方面,国内广汽的AI大模型是在阿里云上进行的训练,海外车联网系统也部署在阿里云上,由于采用的是同一套架构,当时机成熟时,就可以将AI模型零迁移到海外部署,在海外推出更有竞争力的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产品。”

这样的前瞻技术布局,将是广汽集团打造海外竞争力,从海外运营走向全球化运营的重要一步。而阿里云也会持续陪伴广汽集团将出海之路走通走顺。

来源自至顶科技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东风汽车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 加速智能化和国际化落地

    9月28日,东风汽车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各自优势,共同打造高质量智能驾驶数据闭环平台,加速东风汽车智能化进程。合作聚焦AI大模型应用、智能座舱创新及全球化战略,旨在提升研发效率与用户体验,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此前双方已在数字化营销等领域取得进展,此次合作标志着行业开放协作的新标杆。

  • 雷军:汽车市场很大 还远没到要相互比较的阶段

    在雷军2025年度演讲活动结束后,小米集团董事长、CEO雷军接受了媒体群访。 雷军在谈及车企竞争时表示,汽车这个市场很大,还远没有到要相互比较的阶段里。我们经历过手机行业那么残酷的竞争,汽车行业目前相对来说,大家还都在成长阶段。” 雷军进一步透露,基于这点,

  • 手机、芯片、汽车,顶级科技局,小米为何总能“上桌”?

    9月25日,雷军站在国家会议中心的舞台上,第六次进行年度演讲,主题名为“改变”。这场演讲,和他发布的小米17系列以及玄戒O1芯片、小米汽车的幕后故事,为外界提供了一个窗口,重新审视这家始终能在关键赛道占据一席之地的公司。 在当下的科技行业,能在单一赛道脱颖而出,已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小米却同时闯进造手机、造芯片、造车这三大公认的“高投入、�

  • 小米回应“小米汽车突然自己开走”:排除车辆质量问题

    小米汽车SU7“自动开走”事件调查结果公布:经核查,事件系因用户iPhone15 Pro Max手机发出泊车辅助指令激活功能,非车辆质量问题。小米在调查中发现客服沟通时误将设备型号标识符与对应机型混淆,导致用户误解。公司已致歉并承诺优化服务流程,强调始终将用户安全与体验置于首位。

  • 以“回头看”的温度,鸿蒙智行重塑智能汽车的长期价值

    当前智能汽车行业陷入“向前狂奔”的集体焦虑,新车频发、硬件参数堆叠,但用户反馈冷静——高阶辅助驾驶功能鲜少实用,存在体验割裂、功能冗余等痛点。鸿蒙智行选择大规模系统升级,将华为乾崑智驾ADS等核心能力开放至多代车型,展现“回头看”姿态:通过持续升级让不同代际用户共享技术进步,建立“常用常新”的体验延续性。其从机械辅助转向“共情”陪伴,精准打磨泊车等高频场景,并加入情感化交互功能,重新定义智能汽车为移动生活空间。这场升级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对“用户体验收益率”这一新价值尺度的深刻回应——真正的智能化在于持续为用户创造可感知、可依赖的价值。

  • 雷军:小米YU7是小米汽车最后的底牌

    今晚2025雷军年度演讲上,雷军分享了造车的经历。 雷军直言,在最初的规划中,如果小米SU7作为纯电轿车不成功,小米YU7一直都是小米汽车业务最后的底牌。 雷军说:可能很多人不了解YU7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就背负了巨大的压力,那是22年夏天,SU7正在开发的最关键时候。 除了特斯拉以外,还没有过任何一辆纯电轿车能卖得动的,所以在那个时间点,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

  • Infobip亮相2025云栖大会,发布对话式 AI 解决方案,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2025云栖大会于9月24-26日在杭州举办,聚焦超级人工智能(ASI)发展路径,定义智能涌现、自主行动、自我迭代三阶段。大会设三大展馆、110余场论坛,吸引全球超12万人次线下参会及6700万线上观看。全球云通信平台Infobip展示全渠道沟通、AI营销等方案,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个性化客户互动,强调整合消息应用与AI技术以满足多样化需求,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全球化发展。

  • 长城汽车与中汽中心协同创新,紧跟产业发展新机遇

    2025年9月4日,长城汽车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汽中心)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标准、技术、国际化等领域加强合作。中汽中心将整合全价值链资源赋能长城汽车,助力其实现“造好车、造高质量车”的目标。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和产业转型,此次合作有助于双方优势互补,提升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国际大考见证中国力量——光电通以安全护航上合峰会

    文章聚焦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强调国际会议是对主办城市和国产设备的“大考”。光电通凭借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技术实力,为峰会提供文件输出与传输保障,确保信息安全与流程稳定。其打印机等设备搭载水印溯源、权限管理等安全功能,获“官方办公设备支持单位”称号。文章指出,这种高规格服务的可靠性正延伸至日常办公场景,体现国产品牌在关键时刻“顶得上、�

  • 湛江酒庄开业!九暹酒在华南市场战略布局的又一重要落子

    2025年9月26日,九暹酒庄在湛江开业,以“曛见知明,酒礼天下”为主题,打造集产品品鉴、文化传播与生活方式体验于一体的高端平台。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诠释“幽雅”品牌内核,展现从“幽雅酱香”向“幽雅生活”的战略升级。选址湛江旨在深耕粤西市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强化华南市场布局。现场嘉宾高度认可其文化美学与酿造工艺的融合,标志着九暹品牌全国化迈出坚实一步。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