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半导体产业链最新资讯  > 正文

高频科技发力半导体二次配领域,护航生产线稳定和产品品质升级

2025-05-26 10:20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作为半导体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二次配工程的技术能力与服务质量直接影响设备投产效率与产线长期稳定性。近年来,半导体二次配工程市场发展迅速。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比较新报告,预计 2030 年全球半导体二次配工程市场规模将达到 22 亿美元,未来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8.3%。在此背景下,高频科技凭借其前瞻性战略布局,加速发力半导体工艺设备二次配服务领域,助力半导体行业高质量发展。

赋能半导体制造,为半导体注入“准确动力”

半导体制造对工艺精度和产线稳定性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而二次配工程正是衔接厂房基础设施与生产设备的关键纽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二次配工程是在工艺设备进场后,根据其动力需求,在规定时间内,按照特定技术规格,将已引入车间的动力系统接入工艺设备,确保其顺利安装、安全运行并长期稳定生产的关键过程。该工程涵盖电力、纯水(UPW)、废气排放、排污水、压缩空气、真空等系统的管道、阀门、仪表的安装与测试。二次配工程不仅考验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其设计和安装质量更直接影响到生产线的稳定性和产品品质。

高频美特利机电工程(上海)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机电公司”)作为高频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主要服务于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新能源等国家重点产业领域,为半导体厂工艺设备提供二次配服务。上海机电公司依托高频科技在泛半导体领域的深厚积累,逐步构建起一套覆盖水系统(包括超纯水、废水、工艺冷却水等)、气体系统(涵盖压缩空气、大宗气体、特殊气体等)及其他配套系统(如化学品供应、电力分配、真空技术等)的完整服务体系。其二次配解决方案以高精度、有效率、高安全性著称,助力客户缩短设备调试周期,降低产线运维风险,为半导体产业发展注入“准确动力”。

多元化发展彰显活力,为半导体行业缔造多重价值

近年来,半导体产业需求激增,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推动行业蓬勃发展。高频科技作为聚焦于芯片制造等电子核心产业的超纯水系统供应商,依托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拓展业务版图,构建了多元化的业务矩阵,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当前,高频科技业务涵盖:超纯水系统供应、半导体水系统运维服务、半导体水处理专用药剂、超纯水系统专用耗材、一体式智能超纯水系统、尾气处理设备(Local Scrubber)、半导体工艺设备二次配服务等核心业务,致力于以创新技术和优质服务,为半导体行业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随着半导体产业向高端化迈进,二次配工程作为衔接设备与产线的“关键神经末梢”,其战略价值愈发凸显。高频科技以“准确、有效、安全”为核心,依托旗下全资子公司构建专业化服务体系,实现半导体工艺设备二次配服务的全流程优化。面向产业升级趋势,高频科技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深化多元化业务布局,携手产业链企业共筑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半导体独角兽扎堆上市:长鑫科技示范效应重塑行业估值体系

    A股市场迎来年内最大规模半导体IPO热潮。近期至少11家半导体产业链企业递交上市申请,涵盖材料、封测到高性能计算芯片等关键环节,凸显国内半导体产业加速资本化趋势。存储芯片龙头长鑫科技启动上市备受关注,或将成为行业新标杆。上海超硅半导体拟募资49.65亿元,填补国内大尺寸硅片空白;紫光展锐有望成为"国产手机芯片第一股";摩尔线程、沐曦集成等GPU企业也加入IPO行列。行业龙头加速上市将重塑估值体系,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在国产替代背景下,科创政策支持为半导体企业提供资本助力,推动中国芯片产业迈入新阶段。

  • 大鱼半导体破解安防通信堵点,推无线新方案

    南京大鱼半导体在深圳国际安防展上宣布进军安防市场,推出"大鱼安防通信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自主研发的FishLINK技术,具备三大核心优势:1)100公里超远距离传输,在复杂环境下仍能稳定工作;2)全链路低功耗设计,待机功耗仅2mW;3)创新"一对多"架构,可大幅降低硬件部署成本和运维压力。公司凭借在通信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致力于解决安防行业长期存在的通信难题,为应急通信等场景提供可靠连接。大鱼半导体定位为"芯片即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团队汇聚了来自小米、摩托罗拉等企业的技术专家。

  • 半导体现4万亿美元巨头 长鑫乘产业东风谋上市

    全球半导体行业迎来新一轮增长浪潮。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上市公司,彰显AI算力需求的爆发性增长。存储芯片作为典型大宗产品,其市场空间与需求刚性尤为突出,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6970亿美元。长鑫科技启动上市辅导,计划以601.9亿元注册资本冲击A股"存储芯片第一股",其IDM模式构建的硬科技竞争力成为核心壁垒。

  • 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上半年净利润预计超46亿元,同比增长超70%!

    TCL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营收826-906亿元,同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18-20亿元,同比大增81%-101%。半导体显示业务表现亮眼,预计净利润超46亿元,同比增长超70%。大尺寸显示领域受益于高端化、大尺寸化趋势,产品价格稳定;中尺寸领域T9产能爬坡顺利,IT产品销量和收入大幅增长;小尺寸OLED业务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公司已完成对华星光电部分股权的收购,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未来将持续优化业务布局,提升盈利水平。

  • 向“新”发力!itc保伦股份“分布式+AI边缘计算”赋能警务工作提升档升级

    ITC推出分布式综合管理平台V3.6,深度融合AI边缘计算技术,打造智慧警务指挥系统。该平台具备四大核心功能:1)支持50余种场景的实时监测与AI预警,准确率达95.3%;2)内置可视化编辑工具,实现数据快速分析呈现;3)采用深度学习技术,支持人脸识别、轨迹追踪等智能分析;4)创新拼墙信号管理,支持多业务协同。平台优势包括低延时(16ms)、超强FEC抗丢包(10%)、国密算法加密等,已成功应用于城市治安防控、应急指挥调度等场景,助力公安部门实现精准防控和快速响应。

  • 780万网红孙恩盛被曝无证驾驶 自称科一8次未过 科二失败4次

    ,今年6月份,抖音已有780万粉丝的网红孙恩盛因参与验资PK”(要求粉丝60秒内刷10万元礼物)被批诱导非理性消费,遭平台停播。 随后,有网友质疑孙恩盛2023年无证驾驶,引发热议。 报道称,根据其直播片段,孙恩盛在2024年底承认驾照未考取”,但早在2023年底他就已驾驶机动车,疑似无证驾驶。 此外,孙恩盛还自称近期在考驾照”,并自爆科目一8次未考过,科目二失败

  • 美团:2024年月均有单骑手336万 高频月收入在6650至9344元

    今日,美团发布2024年ESG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全面呈现过去一年美团在促进就业、助力商家、保障骑手、绿色发展、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社会责任实践。 其中在个体发展篇中提到。 在骑手保障骑手权益方面,美团2024年平台月均有单骑手336万。 其中,美团全国范围内高频骑手的月均收入在6650元至9344元之间。 截至2024年底,共有150多个城市的超1.6万个社区加入骑手�

  • 爸爸用霍氏八极拳铁山靠帮孩子摘杏:发力撞击 大量杏仁掉落

    近日,一则发生在辽宁抚顺的趣味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吸引众多网友目光并引发热议。 视频画面中,霍氏八极拳第四代传人雒天笑正与家人在出游途中。当他们路过一棵杏树时,孩子看到树上的杏,便萌生出想要采摘的想法。雒天笑见状,决定施展八极拳中的“铁山靠”绝技。 他神情从容,稳步走向杏树,先是抬手摸了摸树干,仿佛在感受杏树的“力量”。紧接着,他�

  • 最新美股创7次历史新高税改触发XBIT投资新风向

    7月3日美股三大指数齐创新高:标普500指数刷新历史纪录,纳指涨1.62%,道指大涨2.3%。推动因素包括特朗普政府"美丽大法案"税改通过,为企业家庭提供明确福利,能源、工业、金融和消费品行业将受益。机构资金持续涌入,贝莱德旗下IBIT成为收入第三高ETF。科技股领涨市场,四大龙头股贡献标普20%涨幅。分析师指出,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信号及立法推进将进一步提振�

  • 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常务理事会成功召开深信服分享AI赋能科技金融安全观点

    6月27日,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常务理事会在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5家机构加入联盟、5家机构退出联盟,22家会员单位加入专委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担任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会议审议通过4项团体标准报批材料,并围绕"金融大模型安全应用"展开交流。深服科技分享了AI赋能金融安全韧性的新生态,其AI大模型赋能数据安全效果显著,相比传统引擎准确率提升30%,风险事件检出率提升40%。会议强调金融行业要加强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发展环境培育,强化需求管理与投入产出评估,精准匹配业务场景。会议要求联盟发挥平台作用,在推动AI赋能金融服务质效的同时,加强防范新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