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新榜,作者:云飞扬,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短剧下半场,一场终极乱战即将打响。
在国内,据QuestMobile统计,截至2025年3月,红果月活用户超1.73亿,与老牌长视频平台优酷仅相差1200万。在海外,据“短剧自习室”统计,目前海外的短剧应用约400个,覆盖了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
点众科技董事长陈瑞卿在最近的公开演讲中预测,未来10年全球短剧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美金,其中中国150亿美金,海外350亿-360亿美金。
已经被证明商业价值的短剧也引得各大平台竞相布局,从抖快红B等社媒平台,到爱优腾芒等长视频平台,再到淘拼京等电商平台,都相继拿资源、给流量,希望能抢下一块短剧市场的蛋糕。
短剧发展到今天,都有哪些平台在布局?当下战况如何?本文梳理了国内外20+主流短剧平台,希望能从平台角度,厘清当下的短剧行业现状。
抖快领跑,B红试水,
微信稳坐钓鱼台
从2020年的《这个男主有点冷》到2022年的《长公主在上》,作为最早布局短剧的平台,快手几乎承包了行业早期绝大部分的爆款短剧,也塑造了外界对于短剧的初始印象。截至2023年底,快手短剧平均日活用户达2.7亿,每日观看10集以上的重度用户数为9400万。
抖音短剧的起步稍晚,直到2022年4月才推出“新番计划”和“千万爆款剧乐部计划”,正式入局短剧业务,并在之后先后推出“剧有引力计划”和“辰星计划”,通过给资源、放流量的方式,吸引短剧人才,培育短剧生态。
但在行业早期,短剧行业最有商业价值的并不是快手、抖音的达人短剧,而是由信息流广告发展而来、大多改编自网文的小程序短剧。以小程序为载体,靠投流触达用户,最后吸引用户为爽剧付费,成为小程序短剧的核心玩法。
流量是小程序短剧的核心,月活10亿的微信则成为小程序短剧的主阵地。虽然微信从未亲自下场做短剧,但在行业早期,将用户从抖音、快手、百度等渠道引流到微信小程序,最终完成变现,几乎是行业的主流玩法。据《科创板日报》报道,2023年底,微信小程序占据了短剧播出渠道的80%份额。
市场培育阶段结束后,市场份额的争夺成为主流,各大平台纷纷开始跑马圈地。
2023年12月,快手上线独立短剧App喜番。2024年起,快手停止第三方微短剧小程序商业投放。截至目前,快手星芒短剧已经构建起创作者数量超10万、日均DAU达3亿、播放量破亿作品达326部的内容生态。
商业化方面,快手也跑通了IAA、IAP、IAA+IAP混合以及付费短剧会员等多种商业模式。快手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Q4快手短剧用户日均消费时长达21分钟,单日消耗峰值突破3000万元。
抖音方面,2023年5月,抖音旗下的番茄小说推出独立短剧App红果。2023年12月,抖音宣布禁止短剧分销和代投。除此之外,抖音还加强了对行业人才的拉拢,比如在2024年1月,宣布与周星驰达成独家精品微短剧合作,联合开发运营“九五二七剧场”。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庞大的流量和强大的运营能力,抖音很快就实现了短剧市场份额上的领先。据DataEye统计,2024年上半年,巨量引擎成为短剧投放消耗第一大平台,占比73%,腾讯广告占比17%,快手占比8%。
小程序方面,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抖音短剧小程序整体月活跃用户规模逼近2亿。2025年3月,抖音旗下短剧类抖音小程序“金枝看剧”的月活数高达2238万。
此外,抖音还较早探索了端原生模式,方便短剧从业者以抖音账号为阵地完成IAA、IAP等商业模式变现,同时累计内容资产。
微信方面,2024年微信开始通过上线短剧专区,在公众号、视频号上线短剧CPS等方式,逐步向短剧开放更多平台流量,夯实自己在短剧行业的渠道优势。
整体来看,最早布局的快手似乎进入了战略收缩期,今年快手财报上有关短剧的内容只有寥寥几句;抖音则后来居上,以红果为先锋,准备在短剧行业“一统江山”;至于微信,虽然始终未亲自下场,但也成为了腾讯视频、阅文集团等兄弟单位的流量弹药库。
相比抖快微的你来我往,B站和小红书显得“低调”许多。
虽然早在2017年,B站就上线了系列短剧《不思异》,但平台对短剧整体投入力度有限。直到2024年,B站开始尝试充电短剧形式。今年3月,B站首次发布专门面对短剧的“曦光计划”——今年B站将以联合出品的模式向单项目开放10万至300万元资金扶持,优质项目投入上不封顶。
目前B站短剧主要有充电短剧、自制短剧、投流短剧三大业务板块。B站短剧负责人文与非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对B站来说,精品短剧内容一定要在剧情、台词、视觉、动作等某一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据此推测,相比抢占更多市场份额,B站短剧的自我定位或许是产出更多小而美的精品短剧,成为短剧行业的口碑担当。
与B站类似的还有小红书。
在短剧发展最迅猛的几年,小红书一直没有在短剧上有太多动作,反倒因为独特的社区氛围,成为用户讨论短剧演员、从业者爆料行业内幕的重要阵地。
直到2024年6月,小红书才发布“薯地剧光灯计划”,正式入局短剧,并在今年1月正式上线短剧频道。
据观察,小红书上的短剧多为剧场号上传,可免费看。未来小红书短剧会走付费模式还是免费模式,开放模式还是闭环模式,目前仍未可知。
值得期待的是,小红书用户以一二线城市女性为主,这也是当下发展颇为迅猛的女频短剧的核心受众。两者之间能否碰撞出一些火花,决定了小红书短剧能否开个好头。
值得注意的是,社媒平台之外,搜索平台百度、国企背景的咪咕,以及知乎、喜马拉雅等内容平台也加入到了这场短剧大战中。
最高调的当属百度。
4月18日,百度高调启动“百度短剧首发联盟”,计划今年投入超亿级现金预算和超百亿级流量资源。百度对外宣称:2024年百度上线了3.1万部短剧,短剧DAU达到了4000万,消费时长同比激增3.8倍,短剧已经成为百度App的第一大视频品类。
事实上,百度同样早早布局了短剧业务,百家号于2021年1月就发起了微短剧孵化计划“破壳计划”,但直到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年度会议上提出“百度和短剧挺合适”,百度才开始正式整合资源,大做短剧。
但或许是受限于搜索场景和短剧观看的匹配度不足,以及在优质、独家内容上的缺乏,再加上资源分散在了好看视频、百度视频等多个百度系渠道,百度短剧始终未能成为短剧第一梯队。
月活逼近长视频平台,
红果短剧成“短剧一哥”
短剧商业价值被证明后,上线独立App,集中资源猛攻快干就成为各大平台争抢短剧市场的重要手段。一段时间内,从抖音、快手等社媒平台,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短剧公司,业内同时冒出了上百个短剧App。
2023年5月,抖音旗下的番茄小说孵化出了独立短剧App,最终仅用2年时间就成为了“短剧一哥”,市占率遥遥领先。
究其原因,除了免费模式对用户的吸引力外,红果靠番茄IP+抖音流量的模式解决上游IP和下游用户后,还通过撒钱策略迅速完成了对短剧行业的“收编”,不仅囤积了大批老剧,丰富了红果的内容库,还通过和优秀团队团队合作,开始稳定产出精品短剧。比如在红果最新发布的3月分账报告中,单月分账已经破5亿,其中超过10+版权方单月分账破千万。
得益于此,从《老千》《行者之剑二十九》到《好一个乖乖女》《家里家外》,红果几乎承包了近一年的大部分爆款短剧。
相比大手笔的红果,虽然背靠头部短剧公司点众科技,但河马的发展就显得坎坷了一些。
2023年8月,河马正式上线,并在初期完全对标红果,包括推荐流、分类导航、广告解锁观看等设计。这种跟随策略,加上点众科技提供的存量剧,让河马一上线就获得了快速发展。点众科技副总裁、河马剧场负责人张翔宇曾透露,2024年河马用户数量暴增10倍,月活超6000万。
但相比能大手笔烧钱来换时间和市场份额的红果,河马明显后劲不足。查看河马App可以发现,现如今的河马实行的是广告解锁与会员订阅双轨制,部分短剧可以免费看,部分短剧需要购买99元/年的会员卡才能解锁。先赚钱的河马虽然实现了收益上的增长,曾做到单月广告收入破亿,但据QuestMobile统计,2025年3月,河马月活用户降至4167万。
掉队更明显的则是快手旗下的喜番。QuestMobile显示,截至2025年3月,喜番月活用户仅426万。查看喜番发现,目前喜番的上新短剧数远少于红果、河马,且每观看4-6条视频,就会出现一条强制观看广告。
目前来看,红果大概率已经锁定胜局,最终将作为独立短剧App的代表与爱优腾芒等长视频平台决战紫禁之巅。
今年以来,红果加快了整合行业资源的速度,先后与芒果、爱奇艺达成合作,准备在IP开发、短剧授权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并将“果燃计划”升级为面向全行业的精品微短剧合作计划。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将在2025年开发100部精品短剧,投入不设上限。
据悉,目前红果已与600多家短剧机构达成合作,上线短剧超1.5万部,而且每个月保持着上千部的上新速度。
短盛长衰,
爱优腾芒大做短剧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的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半年增长率高达14.8%。微短剧独立应用的使用时长已经追平即时通讯。
这对于长视频平台无疑形成了更大压力。
今年1月的腾讯年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直接提到:“短剧已经对传统长视频造成了巨大冲击,我们不会涉足低质量的短剧,但一定会加大力度投资精品短剧。”在今年3月举办的微短剧盛典上,爱奇艺则用“All in”来形容对短剧的态度。
爱优腾芒等长视频平台对短剧的布局并不算晚,几乎和抖快同时,爱奇艺甚至早在2018年就上线了“竖屏控剧场”,诞生了《生活对我下手了》等爆款竖屏短剧。但爱优腾芒不仅在战略上没那么重视短剧,从内容形式、幕后团队、商业模式来看,爱优腾芒和抖快微的短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两条几乎不相交的平行线。
相比更像是精华版传统长剧的爱优腾芒短剧,或许因为是从0-1的新物种,抖快短剧的创新性更足,在吸引用户入坑上也更有冲劲。当红果投入巨量资源大搞免费模式后,迅速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了领先优势。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4年3月,红果以1.38小时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越爱优腾芒等一众长视频平台。
去年11月的微博视界大会上,优酷副总裁谢颖曾指出,长视频用户前五集的弃剧率高达50%,整体完播率仅在20%~30%之间。意识到“短盛长衰”的趋势后,爱优腾芒纷纷有了新动作,希望能赢下这场短剧争夺战。
今年初,爱奇艺发布“短剧百部计划”,开始大规模绑定短剧人才和IP。3月,爱奇艺CEO龚宇称爱奇艺将在微短剧精品化方向持续投入。据悉,“爱奇艺极速版”未来将更名为“爱奇艺微短剧”,作为爱奇艺旗下的短剧独立App与红果正面对决。
爱奇艺财报显示,短剧的战略定位已与长剧并驾齐驱。
今年3月,阿里大文娱CEO、优酷总裁樊路远“拍板宣布”成立“微短剧中心”,集中此前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短剧团队,加大对精品微短剧的资源倾斜。目前,“短剧”频道已经成为优酷App首页5大板块之一,未来将获得更多流量倾斜。
今年1月,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透露,计划将把长剧预算中10%-20%的低效部分转移到横屏短剧的开发中。今年以来,腾讯视频、阅文集团先后在微信上线“火星短剧社”和“阅文短剧”两款小程序,其中“火星短剧社”是腾讯视频首款独立的短剧产品,主打免费模式,直接对标红果。
最近,腾讯视频和长信传媒合作的首部投资过亿短剧《狮城山海》正式上线,迅速拉高了短剧投资天花板。
去年底的2025芒果生态扩圈大会,芒果将旗下风芒定位于“以微剧微综微新闻为主的新一代短视频平台”。近日,芒果发布2025年精品微短剧分账合作模式,推出主题剧场品牌“大芒·元剧场”,进一步提升对短剧的资源倾斜。
此外,芒果还计划借助头部IP来撬动短剧市场。目前已经确定进行短剧化开发的IP有《还珠格格》《中餐厅》等。大芒计划工作室总经理周裘表示,芒果计划用做长剧的标准投入微短剧制作,打造3-5部“超级头部”的行业顶级微短剧。
得益于更早的布局和更多的资源投入,以抖音为代表的社媒平台在短剧上处于领先优势,但当爱优腾芒们回过神来准备大干一场时,凭借在影视领域的多年深耕,未必不能后来居上。
从卖货到抢人,
电商平台狂收二轮剧
淘宝、京东、拼多多、美团等电商平台同样是短剧行业的重要力量,只不过与着重搭建短剧生态的内容平台不同,电商平台们更多看上了短剧的流量,有的想用来卖货,有的想用来抢人。
2023年底,淘宝直播和逛逛合并,成立内容电商事业部,明确短剧为内容化战略核心方向,希望通过品牌定制短剧的形式,提升淘宝的带货效率。
2024年,除了发布“百亿淘剧计划”,淘宝还签约了古麦嘉禾等100余家MCN机构,通过平台主导的方式产出了《王妃娘娘,有人下单啦!》等一大批品牌定制短剧。
但在2024年7月,淘宝内容电商事业部架构调整,短剧团队降级为“品牌营销附属品”,淘宝短剧发展开始放缓。
相比淘宝的深入参与,拼多多、京东、美团的玩法简单许多,主要做的就是大量收购老剧,放到平台上供用户免费看。比如在拼多多,用户点击“多多视频”就可以直接进入短剧频道,看到大量免费短剧。观看短剧的同时,用户还可以参与拼多多的“看视频得现金”活动,边看短剧边赚钱。
相比淘宝的品牌定制短剧还带着销售任务,拼多多短剧更多是为了吸引用户停留。目前,包括拼多多、京东、美团的短剧大多是纯粹的爽剧,且界面上没有商品跳转链接。
当然,拼多多们也不是只有老剧。
今年以来,拼多多推出了“首发新剧激励”政策,符合条件的机构每部新剧提报即可获得5万元的基础奖励,京东则发布了短剧推广一期政策,保底激励最高3万元,播放分成最高20万元,希望吸引更多优质短剧入驻。
当然,目前电商平台并不是优质短剧的首选,而是从业者挖掘短剧剩余价值的渠道之一。这也限制了电商平台在短剧行业的上限。
行业仍处0.1阶段,
400+平台抢滩登陆海外市场
或许是国内太卷了,几乎在国内短剧爆发的同时,就开始有短剧从业者出海,希望能在海外搏出一片新天地。除了九州、点众、中文在线等头部短剧公司外,去年年底,抖音也布局海外,上线了一款独立短剧AppMelolo,主攻东南亚市场。
目前,海外短剧平台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占据市场份额最多的分别是DramaBox、DramaBox、ShortMax。
ReelShort是中文在线参股公司枫叶互动于2022年发布的一款短剧App,2023年,因为《The Double Life of My Billionaire Husband)》引爆北美市场,累计充值收入突破1800万美元,ReelShort一度登顶美国App Store娱乐榜。
DramaBox是点众科技旗下的一款短剧App。点众科技董事长陈瑞卿在不久前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透露,目前DramaBox累计拥有约9000万用户,日活跃用户达450万,覆盖200多个国家。
ShortMax则是九州文化在2023年发布的一款主攻北美市场的短剧App。ShortMax联合创始人、COO何泽曦曾在2024年底的公开演讲中透露,彼时Shortmax已覆盖全球240多个国家,多次登上总榜及下载榜上TOP1,月度DAU达到600万。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短剧平台非常依赖译制剧。据《2024年短剧出海行业报告》统计,译制剧和本土剧的供应数量比例约为9:1。
究其原因,在AI加持下,译制剧成本愈发便宜,反倒是本土剧,单部成本在15万-20万美元之间。部分海外短剧平台会通过在国内找外国演员拍摄的方式降低成本。
也因此,海外短剧平台的内容壁垒较低。陈瑞卿认为,目前从业者向海外市场输出的短剧所提供的价值与付费价值并不匹配。“出海这块,不管是商业模式、内容生产体系还是人才的密度厚度,远没有到0到1的地步,可能就是0.1。”
或许也是这个原因,虽然DramaBox、DramaBox、ShortMax取得了先发优势,但也不乏挑战者。
去年11月,上市公司昆仑万维高调表示将出资5亿美金,投资1000部海外本土短剧,目前昆仑万维已经上线付费订阅平台DramaWave、免费短剧平台FreeReels和AI短剧平台SkyReels。通过大力采购译制剧、制作本土剧的方式,昆仑万维的海外短剧业务开始了快速扩张。
据Insightrackr,2025年3月,DramaWave位列海外短剧应用下载TOP2。截至今年3月份,DramaWave月活跃用户量突破1000万大关。昆仑万维在最近的年报中提到,Dramawave的年化流水收入ARR约1.2亿美金。
最近,“美股短剧第一股“MPU发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会员和充值流媒体服务收入3160万美元,用户充值总额3340万美元。活跃用户总数超1000万,其中付费用户超100万,活跃用户的平均收入(ARPU)为3.15美元。
事实上,海外市场需求各异,海外短剧App也呈现出多点开花的现状,部分平台靠着深耕细分市场实现了局部领先。比如上海嘉书公司旗下的TopShort凭借《お嬢様のパワハラ退治》 和《お嬢様は只今、インターン中》等大小姐系列短剧,迅速攻入日本市场,在日本iOS应用畅销榜上的排名一度超过全球流媒体平台Netflix。
当然,北美仍然是海外短剧最大的市场,收入占比超64%,也是未来海外短剧平台的竞争焦点。
总得来说,相比即将终极决战的国内市场,海外短剧市场仍是群雄逐鹿的阶段。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