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短剧编剧最新资讯  > 正文

建平台,提分账,红果重投短剧编剧

2025-06-04 08:38 · 稿源: 新声Pro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新声Pro,作者:冯 勇,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过去三个月,红果正在不断加强对编剧的投入。

今年2月20日,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红果短剧制片负责人沈志远宣布推出行业首个「剧本共享平台」,为创作者和合作方提供资金扶持,每日更新超100部优质剧本,合作方可免费获取拍摄授权。4月22日,红果发布剧本激励计划,单本最高保底提升至12万,编剧分成比例提至20%,实行全生命周期分账。

图片

更高收益保证下,红果对短剧编剧的吸引力是直接且明显的。在小红书搜索短剧编剧,可以看到大量的从业者经验分享,其中最多的是关于如何能够和红果签约。

而基于更加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平台机制,高收益之外,平台可靠、数据透明、流程专业高效等也成为许多编剧选择和红果合作的原因。

这种吸引力也意味着更强的控制力。作为目前国内用户数量最大的免费短剧平台,红果正在内容生产上游不断强化其对核心生产要素和环节的掌控力,编剧平台的上线既是对剧本的有效管理,也以共享形式建立其和制作方更紧密的合作,在内部形成网文—剧本—制作—播出的完整链路。

无论是稳定内容供给,还是突破精品内容上限,对生产的控制力将成为一切的基础。

投身红果三因素:收益、创作自由、平台专业度

无论是头部工作室、腰部团队还是新人创作者,选择红果都涉及三个原因,收益更高、创作更自由、平台更专业。

九九是2023年开始和红果合作的。在此之前,她有过七年导演和一年编剧经验,入局红果后写了多部爆款作品,目前已经发展为头部编剧,还组建了10人的编剧团队。她感受到,红果免费短剧模式颠覆了传统付费端的收益逻辑,编剧分账比例显著提升。

今年年初,九九同景阅文化合作《双世萌宝》在付费端一周跑了700万总充值。九九表示,这放在从前她只能勉强回本,但免费端分账让她的收益翻了好几倍。「相比占充值流水1%-2%的付费端收益,红果能给到编剧10%-20%的高比例分账。」

一笑乘歌做了十年网文作者,曾长期活跃于咪咕、起点等平台,23年转职从事短剧编剧后,她也表示,全生命周期分账的后期广告收益十分可观,「头部编剧单剧分账可达百万,这是其他平台给不了的。」

其次,红果免费端用户以18-35岁年轻群体为主(占比70%),对题材包容性更强,允许编剧尝试多元、自由的创作风格。「付费端局限于婆媳矛盾、虐恋,但红果能写萌宝+悬疑、仙侠情感等融合题材,甚至能保留细腻的情感拉扯。」

小水2022年入行,服务过九州等平台,拥有付费端下沉题材写作经历,她感叹,「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暖暖之前是九州的坐班编剧,一万元固定薪资,需要「月产1-2个80集本子」,并且「必须按平台指定IP或爆款模板创作。」2024年起,因红果「提供IP版权+题材自主、年轻」也转为自由编剧,创办了自己的编剧工作室。

图片

红果App内的多元题材

同时,作为目前国内用户数最多的短剧平台,红果的内容专业度也成为了编剧的一大信任背书。数据方面,红果后台能实时显示播放量、广告点击量及收益分成,解决了行业长期存在的「数据不透明」「创意盗用」等痛点。审核、制作流程方面,红果以「效率优先」,简化非必要修改,尊重编剧创作主权,更贴合短剧行业特性。

目前在南京读大学、兼职创作的新人编剧常玺表示:「有平台频繁改稿,拍到30集还要求推翻前10集,但红果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流程非常高效。」

行业角度,编剧普遍认同免费端是主流,红果的布局更符合未来趋势。「红果免费端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60分钟,广告单价是付费端的3-5倍,现在深耕相当于押注未来。」所以,兼具「高收益+高效率」的红果,成为编剧们当下的最优解。

红果新规则,精选好编剧

红果投稿规则历经多次调整,是平台不断拉新编剧、维护创作者生态的尝试,也折射出短剧生产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化的探索转变。

在2023年,编剧们投稿还需要不断从小红书、QQ 群找编辑,发邮件。到了2.0阶段,有了专门供编剧投稿的飞书群,但暖暖表示「加商务微信、填飞书表格流程还是很繁琐,光等商务通过就花了两周。」又经过不断优化,目前编剧可以通过番茄后台认证、启用番茄内容中心直接进行投稿了。

在今年的2、3月份,红果在剧本端出现变动:投稿集数从10集提升至30集。据常玺和九九透露,之前部分人为拿八千至一万块的保底只精写前10级过稿,这一改动源于想筛掉那些投机的「薅羊毛党」。行业讨论也不小,写作沉默成本翻倍,行业过稿率下降至20%左右。但对于做精品剧本、过稿率100%的九九工作室而言;「过稿剧本分账破百万率从30%提到55%,长期看是好事。」

至4月22日,红果短剧自制中心又公布了剧本限时激励政策。此激励政策对编剧有着强针对性,也确实激励了编剧的创作动力,吸引着更多新人入局。

打开小红书搜索红果编剧,我们能发现上千个账号正在活跃沟通着红果投稿话题;一直和同工作室合作的常玺,在激励政策出现后也打算尝试直投;一笑乘歌更快一步,目前直投平台的第一部剧已经过稿,正在拍摄筹备期间。

图片

而对于已经稳定头部的九九而言,因为「本来就是做精品赛道,一直拿20%分账」,所以政策对其影响并不大。

关于承制方对接,直投平台并非目前编剧们的唯一选择。据九九透露,「市面上70%编剧都在跟制作方合作。」制作方有项目拍摄就能赚钱,所以他们会积极从社媒渠道收取更多剧本。和制作方合作,对于编剧而言也要求更低、过稿更快。

但另一方面,合作制作方风险很大,「拿了稿不交钱,编剧只能吃哑巴亏。」更多全职编剧、致力于出精品内容的编剧,都更倾向于同红果合作。红果依托字节跳动生态,用户流量大,资金链与政策稳定,降低了编剧担忧。23年时,九九跟北京某网大合作,就有过被对方拖欠尾款,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稿费的经历。相反,「红果的保底和分账从未延迟,这种稳定性对全职编剧至关重要。」

内容升级,编剧阵痛

在红果平台不断发展,不断建构起同编剧、承制方的共同生态时,编剧们在其中的情绪是比较复杂的。

激励政策就是比较鲜明的例证。一方面从题材和收益上激励、吸引新人涌入,但30集的投稿门槛又显著提升入行难度,本质上是一个拉新与淘汰并存的筛选机制。面对更高门槛的筛选,小水指出:「新人唯一优势是愿浪费时间写30集,但30集更易暴露缺点」,因为必须展现「完整结构能力」。在她带的新人里,60%写完30集就放弃了,剩下的则过稿率不到20%。

九九还表示,最近红果的收稿尺度紧缩,一些编剧的过稿率从三四月份的60%、70%降到20%甚至10%。常玺分享了一位师妹的入行尝试,「写了3个30集大纲全被拒,短剧行业对纯新人太不友好了。」可以说,虽然平台有意拉新,但「涌入者众,突围者寡」,新人入局的实际门槛在升高。

创作题材上,行业目前基本上主攻女频,「金手指打脸」「萌宝」「甜宠」等题材占比超80%。虽然激励政策也开放了更多题材,但题材并非愈发多元化,「那是典型的长剧思维」。常玺用其剧本《出财神道接不接》举例,一个「神医+神算+财神」的元素拼接剧本,虽然有微创新,但大题材大套路是一样的,再创新就脱离了观众口味。

编剧们还透露,在制作方眼里,一些古风、仙侠类题材是不太受待见的。「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光特效就得花几十万」,难以匹配短剧以周、天为单位的生产效率,所以编剧在创作阶段也会规避掉此类题材。

对于改编IP和原创剧情,编剧们各有己见。「改编 IP 有小说数据打底,改编速度快,(相比原创)过审率高。」一笑乘歌分享她改《神算小财神》时的节奏,直接抓小说「算卦+治病」情节,「80集剧本7天写完,比原创快一倍。」

但改编也有弊端,「热门IP被改烂了」,并且IP改编权并不与编剧一一绑定,「你改的剧本有可能别人也在改」,如果上线晚类或者质量不佳就极容易赔本,不确定性也很大。九九道,目前他们现在专挑小众IP改,「端午爆的一本都市女频神豪,是系统+盲盒抽奖+开后宫类型的。」

图片

编剧九九端午作品《200斤的她绑定系统后美又飒》

聊及行业现象级爆款《家里家外》,个体编剧纷纷表示,这样「精品化」「工业化」制作对他们而言是难以复制的。「《家里家外》本质是长剧思维+短剧节奏的实验,有专业演员和高预算支撑」,但红果多数项目仍是「低成本快周转,普通编剧老老实实写萌宝、甜宠更实际。」它证明着短剧可以突破的天花板,但「大部分编剧还在30集过稿线上挣扎,更别提参与这类千万级项目了。」不过,「至少说明行业在往内容升级上走」,一笑乘歌笑道。

「红果80%收益集中于20%编剧。」这是九九对目前红果编剧的行业判断。平台从23年发展、沉淀至今,头部、中腰部的各编剧位置逐渐分化、稳定,头部编剧的垄断在加剧。

「她工作室爆款率80%,但新人工作室可能连10%都不到;头部能拿20%分账,新人则连保底都拿不稳。」暖暖因为上个月投的仙侠本没过,30集白写,现在只能靠兼职写付费端回本。一笑乘歌两周前改《嫡女风华》,光竞品就有7个版本,这使得制作方选稿时可以「货比三家」,剧本本身被压价。

在激烈竞争下,小水选择投身海外。欧美平台对剧本要求低,写「霸总+狼人」等简单套路就能过稿。她作为腰部编剧,认为「与其在红果熬资历,不如去海外降维打击。」在海外市场,制作方三集过稿就会催她签合同,沉默成本小、收益变现快。

基于分账模式,短剧编剧的收入随着是否有爆款波动。一笑乘歌月产1-2本,收入稳定在2-4万,「想突破5万,必须出一个分账破200万的爆款,概率跟买彩票差不多。」九九工作室为了爆款「更可控」,工作室每年会重点投注3-5个大项目,25年年初上线的《好一个乖乖女》分账400万,编剧方分账80万,覆盖了其他项目成本。

但大部分短剧编剧对行业未来保以积极期待,在他们看来,行业精品化对专业编剧是利好的。以前付费端靠「尺度擦边」充值,现在免费端拼「故事逻辑」,而「人们对好故事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

目前多家短剧平台也在推出相关激励政策。七猫开发10000+IP库,提纲1.5万-10万元保底+10%-20%分成;阅文推出2000部IP短剧共创计划,专项基金支持优质剧本;咪咕「繁星・沐光」计划3.0以2000万元剧本基金吸引创作者。

但几位编剧在采访中表示,虽然也在观察其它平台动态,红果仍是「最不坏的选择」,分钱最爽快、数据最真实、标准最明确。九九直言,「除非有平台能给20%分账+实时数据,否则我不会离开红果。」

举报

  • 相关推荐
  • “一胎生99子”短剧导演:有事找编剧 都是编剧写的

    近日,短剧“一胎 99 子”登上微博热搜,其离谱情节引发网友热议,甚至有网友调侃称动不动 3 个亿零花钱的霸道总裁剧都被衬托得稍显正常。 “一胎 99 子”出自短剧《麒麟送子天降喜福》,该短剧共 68 集。剧情设定极为荒诞,剧中女主意外怀上“龙种”,临盆时竟天降祥瑞,为皇上诞下 99 个儿子,还把孩子摞起来进宫面圣。如此离谱的剧情,却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 《亮剑》原班人马拍短剧 预计8月份上线字节红果

    近日,由《亮剑》原班人马中的何政军、江水、杨清文等主演的微短剧《山河回响》引发了广泛热议。 这部红色题材的作品以“跨时空电台对话”为核心设定,通过讲述 1939 年延安电台情报员与 2025 年西安大学生两代青年共护山河的故事,试图延续《亮剑》所传递的热血与家国情怀。据悉,该剧将于 8 月份在字节旗下红果短剧平台正式上线。

  • 小红书短剧“迎战”红果:能否借女性观众拿下“爆款”?

    小红书正在加速从红果短剧的盘子里“抢蛋糕”。 520档,小红书独家首发的短剧《痴人之爱》上线两周后,已超过7500万次播放,讨论曝光破2亿,打破了站内短剧记录,继5000万+播放量、风芒分销短剧《坠入春夜》之后,拥有了又一部短剧代表作。 一场攻防战正式打响。日前,红果短剧正式宣布测试其全新“社区”功能,6月9日,红果推出了图文激励计划,面向所有的用户,�

  • 红果做社区,与小红书终有一战

    小红书与红果,走到了“短兵相接”的阶段。 自5月20日正式上线以来,小红书独家首发的短剧《痴人说爱》已超过7516万次播放,两周讨论曝光破2亿,打破了站内短剧记录。尽管与红果短剧4天播放量破10亿的记录相比仍有差距,但已展现出不小的潜力。 在小红书加码短剧想要分红果“蛋糕”的同时,红果悄然测试的社区功能,则昭示着两者之间的战线正在双向延伸。 近日,

  • 海南学魁榜是否可靠,备受关注的学魁平板能提分吗?

    海南学魁榜科技公司凭借"学魁学习平板"在智能教育市场异军突起。该产品采用"人工+智能"高效伴学模式,整合7000余节清北学霸录制的教学视频,覆盖初高中全学科知识点,并按课程类型细分。平台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包括学情规划、进度跟踪和在线答疑。家长反馈显示,该产品既节省补课费用又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平板内置智能伴学系统,通过监督功能帮助学生培养自律性。其创新模式融合优质资源与智能技术,为智能教育产品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 欢迎走进短剧的「辛苦钱」阶段

    短剧,无疑是过去一年里中国影视行业最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但在2025年上半年结束后,市场的情绪已悄然转变——热度仍在,投入却愈加谨慎,“短平快”的暴利故事开始被更复杂的投入回报比替代。 越来越多的行业人意识到:短剧正在告别“快钱”时代,进入一个属于“辛苦钱”的阶段。 整体而言,2025年初至今愈演愈烈的平台话语权争夺战,还是让短剧膨胀再膨胀,据《�

  • 盐言故事出手,短剧还能“抄”多久

    “快管管吧,知乎都成短剧进货专用地了!”网友留言爱之深责之切,一看就是亲读者在说话。 尽管已逐渐正规化,野蛮生长起来的短剧无疑仍具几分“法外狂徒”气息。一本多拍、抄袭侵权、融梗蹭IP、先上车后补票均属常规操作。而知乎盐言故事则以其强情绪、多反转、梗密集等特征,成为短剧大搞“拿来主义”的重灾区。 6月17日,盐言故事于官方微博、小红书发布了“�

  • “增收、降本、提效”,这些品牌用AI抢赢天猫618

    “整个5月份,我们单个部门有600小时以上的工作由AI来完成。” 说这话的是渊虹,森马旗下童装品牌“巴拉巴拉”线上运营总监。他的另一重身份是森创启睿CEO,这家公司致力于为品牌提供AI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 渊虹已在电商行业深耕10余年。在他看来,AI早已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半成品,而是所有商家的必修课,能在“增收、降本、提效、内控”四个维度带来切实可见的�

  • YY直播首部AIGC短剧上线:借助百度技术优势 强化生态短剧概念

    YY直播旗下短剧厂牌麦穗上线首部AIGC短剧《权谋之帝王心术》,该剧基于YY主播真实生态故事改编,以主播为人物原型,百度AIGC参与剧本创作并完成视觉呈现,制作成本和周期较真人短剧下降超50%。作为直播行业首部AIGC真人短剧,YY借助百度技术优势参与"百剧计划"重点项目。该剧共4部,首部6月17日上线,用户可通过YY等平台观看。麦穗厂牌主打生态短剧概念,已上线多部原创作品,深度植入YY生态故事并由主播出演主角。通过AIGC技术,该剧制作成本降低58%,周期缩短53%,避免了档期、场地等传统制作难题。未来YY将持续深化"生态故事+AIGC+多平台分发"的特色短剧运营模式。

  • 腾讯元宝上线AI编程模式:双栏界面实现边提需求边写代码

    今日,腾讯元宝发布更新,上线AI编程模式。 用户在电脑版选择DeepSeek模型并关闭深度思考后,输入@AI编程”后,即可进入AI编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