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今日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共享经济领域消费争议频发,其中共享充电宝归还流程不畅及计费异常、共享单车系统误判“合规停车”为“违规收费”等问题引发大量消费者投诉。
报告指出,共享经济在便利公众生活的同时,其服务缺陷正成为消费维权新痛点。在共享单车领域,部分消费者反映,车辆已按平台指引停放至指定区域,仍被系统判定为违规停车并收取调度费用;共享充电宝方面,设备故障、系统无法识别归还操作或归还点满载等问题频发,导致消费者被迫承担未归还责任。此外,部分充电宝在归还后因系统延迟未及时终止订单,出现持续计费情况,有消费者称“归还后一周仍收到扣费通知”。
中消协分析认为,共享单车与充电宝作为高频使用的便民服务,其计费机制与设备管理系统本应具备高稳定性,但当前暴露的系统漏洞与管理疏漏已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协会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共享经济服务标准,明确系统稳定性、计费透明性及纠错机制要求,推动平台建立订单自动终止和异常扣费预警系统。同时,需对投诉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建立企业信用评分与违规通报制度,对设备投放密度不足导致“归还难”的企业实施整改督导。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