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最新资讯  > 正文

知乎研究院发布「中国高端手机影像趋势与用户洞察」报告,「以人为本」探手机影像技术下半场新赛道

2025-05-08 09:30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IDC于 2025 年 4 月 15 日发布的《全球⼿机跟踪报告》比较新数据显示,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首先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3.049%,延续了 2024 的增长趋势,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迎来复苏。中国作为核心战场,全年出货量达2. 86 亿台,同比增长5.6%,其中国产高端机型(价格≥ 4000 元)市场份额突破72%。

近年来,手机的影像功能对用户选购手机的决策影响越来越大。在知乎,「手机摄影」话题积累了43. 3 亿浏览量,位居「手机」相关话题第二位;在专业摄影领域的讨论中,「手机摄影」内容占整体摄影相关内容量的1/3。

然而,市场繁荣背后暗藏挑战:手机市场将要面临国际地缘政治与宏观经济的强劲挑战,虽有国补政策加持,但只是短期托底效应。在技术方面,硬件参数内卷加剧,镜头数量与传感器尺寸的比拼陷入瓶颈,用户体验与轻便性矛盾凸显。与此同时,用户需求从「拍得到」向「拍得美」「拍得专业」转变,而影像技术的发展路径也亟需回归本质——锚定人的需求,回应新的痛点

用户喜欢拍什么?用户习惯怎么拍?用户还想拍多好?知乎研究院发起调研,收获 1457 份知友反馈样本,覆盖热衷于手机摄影的兴趣用户,以及主摄器材为专业设备的影像爱好者,根据调研数据,制作发布《中国高端手机影像趋势与用户洞察》报告(后简称「报告」)。

图片.png

PART 1:影像手机技术「卷」向何方?「与人俱进」紧抓用户痛点

科技圈往往信奉「较好的的技术驱动需求」。不论是传统的专业相机影像技术还是手机摄影技术的逻辑中,「更大传感器面积、更高像素」被视为影像升级的黄金法则。但知乎研究院发现,用户对影像功能的期待已超越硬件堆砌,转向场景化、专业化与情感化三重维度。

「记录生活」是消费者使用手机摄影比较强的动机。不论是摄影器材发烧友还是广大的手机摄影玩家,77.2%的摄影爱好者的主力拍摄设备都是手机。随着手机成为生活的「基础设施」,手机摄影也已深度嵌入当代人的创作生态:手机摄影,就是生活的记录工具。71.8%的用户每天都会拿起手机打开相机记录生活。

「分享生活」的动机让用的能力与设备性能实现双向进化。一半以上的用户具备基础的构图与光影调整能力,有61.3%的用户不局限于默认的拍摄模式,懂得切换广角、长焦等不同焦段,对闪光灯、光圈、感光度等精细参数的调节也有所了解。社交平台的高频分享也进一步激发了用户创作专业影像的欲望。

图片.png

在常规生活摄影场景下,「画质清晰度」是高端影像手机入场的基础门槛,也是手机影像功能最直观的体现。调研发现,相较于了解专业设备较好的画质上限的专业玩家,手机摄影爱好者比专业设备玩家更注重画质。手机影像技术的高速迭代,也让手机摄影的画质几乎可与专业摄影设备比肩,而这也让43.1%的消费者非常认可影像手机出片的专业度。

然而时至今日,主流影像手机依然有未能完全解决的用户痛点:拍照响应效率相较传统的专业设备存在差距,以及随之而来的拍照操控体验仍有缺憾。调研数据显示,「对焦速度」「场景感光」「运动抓拍」是影响手机摄影拍照响应效率首要的三个问题。

同时,由于手机摄影将「光圈」「ISO」「快门」按键功能集成到一个屏幕上,操控调整参数需连续多次点击触控,让习惯操作相机等影像设备的专业摄影玩家较难适应,使用体验上显得比专业设备还要复杂,降低了拍摄效率。

这类操控体验问题也并不仅仅是操作习惯不同引起。事实上,有53.3%的用户都认为手机摄影「曝光变化调整」影响了整体的拍摄体验。

图片.png

手机影像技术竞争日趋白热化,厂商更需从「技术本位」转向「需求本位」,围绕用户真实场景优化全链路体验,而非盲目追逐参数标榜。

PART 2:「既要又要」是用户天然取向,要求高端手机更需「软硬兼备」

随着手机摄影的普及及技术的发展,手机影像能力早已不只是锦上添花的存在,成为用户选择高端手机时的基础门槛。调研显示,接近95%的用户对高端手机的影像能力有中、高期待,同时对画质、焦段、色彩等影像细节均有坚持。这对手机厂商的专业影像综合研发能力和影像审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手机影像技术的发展也培养出了更多专精手机摄影的用户。随着用户的专业度提高,他们对手机摄影风格化、智能化可玩性的需求激增。用户不仅希望影像本身的质量够高,同时还希望影像能够传递个性化审美,通过后期算法还原场景氛围,赋予照片更强烈的情感张力。

硬件上,高端手机当前的影像配置可基本满足手机摄影爱好者的需求,而当来到专业摄影领域时,矛盾浮出水面:对于专业摄影玩家来说,手机摄影的比较大优势在于「轻便易携带」,然而为了实现焦段的多样性、提高成片效果的专业度,加入多镜头集成是主流影像手机普遍会选择的升级方案,与「轻便」的需求背道而驰。

图片.png

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不论是「性能vs体验」的难题,还是「软件+硬件兼备」的期待,考验的是手机厂商寻找用户需求比较大公约数的「平衡术」,也考验着高端影像手机在市场中定位、取舍的艺术。这个问题,不仅仅需要技术路径视角的拆解,更需要品牌视角的故事来回应。

PART 3:AI 成就「作品感」手机影像,技术军备竞赛进入下半场

当影像手机硬件的镜头数量、品质卷到较好的,甚至触及当下物理极限,与手机本身基础模具的设计出现难以调和矛盾时,AI或许可以成为新的手机影像技术破局点。

近年来 AI 应用井喷式增长,基于 AI 的营销信息也深入渗透到各个圈层,手机用户或多或少都已经体验过 AI 产品,对 AI 的能力有了初步的认知。而正是这些基础的认知,激发了用户对AI辅助专业影像创作更加无限的畅想。

影像手机的 AI 功能需从「幕后辅助」走向「台前共创」,构建从拍摄到后期的完整创作生态,让手机摄影从「好看」变为「有温度」,从「出片」精进至「作品感」,从「基础设施」升级为「全场景自适应创作助手」。谁能更快、更好地满足这些想象,谁就能占得手机影像下半场竞争的先机。

报告完整版于 4 月 21 日公开发布,引发了知乎站内各领域创作者、用户的注意,从数码、行业、摄影、市场行情等角度展开了热烈讨论

从事投资的专业答主 @从不毒舌可达鸭 认为,虽然从多年稳定在 3 亿台出货量的数据来看,智能手机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但厂商近几年在影像产品上的创新和突破还是带来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成果:

数码领域答主 @岛叔 则以CCD相机市场的复兴繁荣为参考进行类比,发现报告中很多看似反直觉的数据和结论,其实在市场上已经有迹可循:

更多答主认可白皮书带来的「反常识」洞察让过去模糊的感受得到了数据的验证,让曾经的误解/偏见得到了正名:

图片.png

2025 年 4 月,备受影像消费者期待的 vivo X200 Ultra 终于亮相,以「一机、双芯、三镜」的全新配置,集影像与性能为一身,打造 2025 影像机皇,率先翻开手机影像新篇章。

知乎研究院认为,未来影像技术的竞争,本质是「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深度」。vivo通过「以人为本」的技术路径,不仅为行业提供了破局内卷的范本,更推动手机影像从「工具」进化为「表达媒介」,让科技真正服务于每个人的生活叙事。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无人驾驶下半场,开始拼起“人性化”

    “眼睛看不到,怎么找车呢?”“它走了,我的天呐。”去年11月,生活在武汉的视障女孩黄莺决定出门体验一下无人驾驶,没想到出师不利,第一次打车就因为停车地点找寻困难遭遇了“拒载”。第二次成功上车后,借助车内语音交互功能,她还误打误撞点了一首歌,Zara Larsson的《Lush Life》。行程结束后,黄莺将自己的出行体验反馈给了萝卜快跑,并建议官方可以升级更多的�

  • 德、百度地图,决战智驾下半场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进入理性回归阶段,高德和百度地图正从幕后走向台前。近期多起新能源车事故引发智能驾驶安全性争议,工信部要求车企不得夸大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高德推出基于AI的导航智能体Navi+Agent,百度发布"智驾级导航"V21版本,双方都在提升驾驶体验。但高精度地图面临成本高、更新慢等挑战,华为、小鹏等车企开始探索"无图方案"。地图商需在技术投入和商业化间找到平衡,智能驾驶下半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 快手本地生活用户洞察报告:新线市场大爆发,重构商业新坐标

    快手联合飞瓜数据发布《2025快手本地生活用户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消费市场呈现"服务+商品双轮驱动"转型趋势,三四线城市消费潜力加速释放。报告指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3万亿元,其中服务消费同比增长6.2%,成为新增长点。快手本地生活GMV同比增长200%,三四线城市用户占比超60%,消费支出占收入比例接近70%,展现出更强的消费意愿。瑞幸、华莱士等品牌加速下沉,三四线城市门店占比提升10-50%。7亿"老铁用户"的高粘性推动商业价值向县域市场系统性迁移,内容与交易深度融合重构本地生活服务边界。

  • 九号领跑高端智能化赛道,艾瑞权威报告见证行业新格局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九号公司凭借技术创新和精准市场洞察,持续引领行业发展:1)高端市场优势显著,4000元以上价位段连续两年销量夺冠;2)智能化转型加速,构建包含远程互联、智能防盗等功能的成熟智能出行生态;3)资本市场表现亮眼,以429亿元市值位居行业第一;4)技术布局前瞻,自主研发物联网平台并集成北斗导航、5G通信等技术,通过差异化设计吸引年轻用户。报告指出未来行业将围绕安全性提升、智能功能深化与能源系统创新三大趋势持续演进,九号公司已成为"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的标杆品牌。

  • 男女友一起来?知名恋爱手游创始人押注AI陪伴下半场

    文章介绍了国内AI伴侣产品的最新发展动态,重点分析了《奇点时代》衍生APP"奇点Chat"和3D AI男友"EVE"两款产品。其中"奇点Chat"主打真实情感陪伴体验,通过剧情动画、记忆系统、日常互动等功能模拟真实恋爱关系;而"EVE"则推出男性向AI伴侣,PV播放量达35万次。文章对比了两款产品的市场表现,指出AI女友产品热度普遍高于AI男友。同时深入剖析了"奇点Chat"的特色功能设计,包括拟真聊天界面、天气提醒、新闻播报等生活化交互,以及68元/月的订阅模式。最后探讨了AI陪伴产品面临的商业化困境,认为建立长期情感连接可能是该品类的突破方向。

  • 快手本地生活用户洞察报告:大力提振消费背景下,本地生活服务成消费复苏“毛细血管”

    快手联合飞瓜数据发布《2025快手本地生活用户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3万亿元,其中服务消费增长6.2%。快手本地生活GMV同比增长200%,新线城市增长超220%,日支付用户数翻倍。报告预测2025年本地生活服务规模将超2.5万亿,城镇化率每提升1%可新增2000亿消费需求。快手依托短视频和直播生态,重构用户消费决策链条,2024年有动销短视频数量增长58%,直播增长265%。平台通过"搜索+内容"双轮驱动,第三季度月均搜索用户超5亿,搜索场景GMV增长286%。下沉市场与老铁经济形成正向循环,带动区域渗透率提升。报告为商家提供了穿越周期、制胜增量市场的发展路线图。(140字)

  • 任小姐出海战略咨询|抓住亚马逊Cosmo算法红利:精细化用户洞察与营销策略

    亚马逊2024年9月推出的Cosmo算法将彻底改变跨境电商竞争格局。该算法实现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转型,通过全域数据分析深度理解用户行为和需求,为不同用户推荐最匹配产品。核心特征包括:1)从产品理解转向用户理解;2)从静态标签到动态认知;3)覆盖18个主要品类实现精准推荐。研究显示,该算法将带来三大机遇:突破价格战限制、精准定位细分市场、创造多元化竞争空间。典型案例显示,深耕细分市场的产品即使定价较高,只要精准定位目标用户仍能获得成功。专家建议卖家重点布局:1)深度细分市场;2)打造品牌差异化;3)重视站外营销;4)针对细分人群溢价。这标志着跨境电商进入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新竞争时代。

  • 凯度傅平,践行用心哲学,打造“中国高端新厨电专家”

    2023年阿里云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前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提出"所有产品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凯度品牌日活动中,董事长傅平表示凯度将聚焦AI技术创新,推出搭载"AI心动曲线"技术的微蒸烤炸炒焗一体机TR Pro等新品。凯度以"用心哲学"为核心理念,通过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实现产品创新,如五面喷淋洗碗机G200和净水器C1200。未来3年,凯度将持续投入AI、品质和创新,目标是从专业品牌迈向大众品牌,打造媲美3C行业的先进制造工艺。凯度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及用户参与内测等机制,实现产品快速迭代,同时坚守厨电行业边界,致力于突破产品创新边界。

  • 联想moto edge 60系列官宣:超薄AI影像手机 5月登场

    联想宣布,联想motoedge60系列将于5月登场,这是一款至美超薄AI影像手机,采用流光四曲面设计,带来爱不释手的绝佳手感。联想motoedge60系列已经获得入网许可,包含motoedge60、motoedge60Pro和motoedge60Fusion三款机型。博主数码闲聊站表示,联想今年的产品序列会有所调整,海外edge系列会重回国内市场,主打轻薄时尚和拍照,同时razr系列折叠屏也会在近期推出,razr和edge会有很罕见的新材质和定制款,联想今年的新品规模很大。

  • 还呗:洞察防诈趋势,让你秒变“人间清醒”

    在数字化浪潮排山倒海、席卷寰宇之际,网络诈骗仿若隐匿于暗处的汹涌暗流,肆意翻涌,给广大用户的财产安全带来了如芒在背的严峻威胁。在此风云变幻的时代情境之下,消费分期服务平台恰似坚固壁垒,需筑牢金融防线,守护群众的“钱袋子”。还呗将不断创新升级反诈工作机制,全力守护好大众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