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本应是阖家欢乐、幸福团圆的美好时光。然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而言,过年期间的生活变化却可能给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危机。 67 岁的陈阿姨(化名),就经历了这样一场因过年期间用眼过度,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病情加重的惊险遭遇。
陈阿姨性格开朗、健谈,可鲜有人知,她与糖尿病已经 “斗争” 了整整 20 年。3 年前,她被确诊为糖网病。随着病情发展,陈阿姨的视力逐渐下降。为了控制病情,她一直积极配合治疗,一方面定期前往医院接受眼底注药治疗,另一方面严格监控血糖,在饮食上也格外注意。
欧足国主任为陈阿姨检查
今年春节,陈阿姨满心欢喜地回老家过年。考虑到自己的糖尿病,即便在这喜庆的节日里,她也坚持以清淡饮食为主。但过年期间,难免有些闲暇时光。于是,陈阿姨便和家人一起玩纸牌消遣。起初,这只是轻松的娱乐活动,可没想到,兴致一来,大家竟连续通宵打了三天纸牌。
就在第三天晚上,陈阿姨突然感觉左眼眼前出现了一个个小黑点,仿佛被一张无形的渔网覆盖。她顿时紧张起来,急忙向家人反馈。家人仔细查看后,发现陈阿姨的眼睛外观并无出血迹象,便以为只是普通的用眼疲劳,让她不必过于担心。陈阿姨听后,也自我安慰或许真是累着了,便没有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里,陈阿姨的视力非但没有好转,反而一天天变得更差,眼前总是灰蒙蒙一片。但她不想在过年期间让家人担心,便一直强忍着,默默等待着返程回南宁,打算到时候再去医院检查。
陈阿姨进行眼底欧堡拍照检查
2 月 6 日,刚回到南宁的陈阿姨,满脸担忧地来到南宁爱尔眼科医院。为她看诊的眼底病专科主任医师欧足国经过详细检查后发现,陈阿姨的左眼眼底出血,正是这出血导致了她视线模糊不清。情况紧急,欧主任告知陈阿姨,需要立即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来清理玻璃体积血。
术前左眼的欧堡眼底拍照图:玻璃体积血,眼底视网膜窥不清
术前左眼的眼底OCT检查图:无法成像
为何陈阿姨仅仅是通宵打了几天纸牌,就会让糖网病情突然加重呢?这得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说起。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血液中的葡萄糖会与血管壁上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形成糖化产物,这些产物会破坏视网膜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变得脆弱易破。
糖网病通常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在非增殖期,患者视网膜上会出现微血管瘤、出血点、硬性渗出等,此时患者可能仅感觉视力轻度下降或视物模糊。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到增殖期,视网膜会出现新生血管,这些新生血管极其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就像陈阿姨遭遇的情况一样。一旦出血,血液进入玻璃体,会严重影响光线的折射和传导,导致视力急剧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时间推移,出血机化,还可能牵拉视网膜,引发视网膜脱离,最终有致盲风险。
术后左眼的欧堡眼底拍照图:玻璃体积血清除干净,全视网膜可见激光斑,黄斑区上方可见小片状出血及渗出
术后左眼的眼底OCT检查图 :左眼视网膜渗出、出血合并视网膜水肿
而长时间用眼,尤其是像通宵打牌这样过度用眼,会使眼部血液循环加快,血压升高。对于本就脆弱的视网膜血管而言,血压的波动犹如在脆弱的堤坝上又施加了额外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了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陈阿姨原本就患有糖网,视网膜血管已经比较脆弱,过年期间的过度用眼,无疑是给病情 “雪上加霜”。
这个案例给广大糖尿病患者敲响了警钟。即便在喜庆的节日里,也要时刻关注自身健康,尤其是眼部健康。对于糖网患者而言,除了要严格控制血糖、定期接受治疗外,更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用眼导致疲劳。正如为陈阿姨看诊的欧主任所建议:糖网病患者应1- 3 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未发生糖网病的糖尿病患者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一旦在生活中察觉到视力有任何异常波动,哪怕看似轻微,也务必立即就医,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延误理想治疗时机。希望大家都能从陈阿姨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守护好自己的视力。
扎根邕城十四载,南宁爱尔眼科医院深耕眼科医疗领域,始终秉承着“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依托实力雄厚的专家团队,用专业的诊疗技术和温情的人文关怀,服务好每一位患者。放眼未来,医院将持续紧跟国际眼科医疗技术发展的前沿,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同时大力加强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夯实专业根基,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广大眼科疾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有效的医疗服务,助力更多患者重获清晰视界,畅享健康美好的生活。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