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机器人应用市场最新资讯  > 正文

摇橹船科技参编2025机器人发展蓝皮书 斩获双项创新技术认证

2025-04-18 15:26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作为全球比较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我国正以“制造强国”战略为牵引,推动机器人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据工信部数据统计, 2024 年我国机器人密度较“十三五”末增长120%,成为全球智能制造的核心引擎。

2025 年 4 月 10 日,“OFweek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在深圳举行,摇橹船科技联合创始人梁良受邀出席,与国内外院士、保障专家及业内领军企业佼佼者共同探讨机器人智能化关键技术突破,聚焦工业、具身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

会上,摇橹船科技斩获“移动机器人创新技术领先企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感知传感器创新技术领先企业”双项创新认证!同时,和宇树科技、海康机器人等企业共同参编的《 2025 机器人+应用与产业链新一轮加速发展蓝皮书》重磅发布!

《 2025 机器人+应用与产业链新一轮加速发展蓝皮书》揭示:我国长三角地区已构建出完整产业链生态,珠三角凭借制造业基础成为应用标杆,中西部则依托高校资源实现技术突围。当前,全球机器人产业正从“机械执行”向“智能决策”转型升级。在这场产业升级浪潮中,智能感知技术正成为决定下一代机器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面对“机器人如何感知世界?”的产业命题,摇橹船科技用“光+AI”给出答案:光,让机器“看得见”,AI,让机器“看得懂”。

突破感知技术瓶颈

摇橹船科技自主研发的3D视觉及TOF深度感知技术,通过“光+AI”的创新应用,成功构建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视觉神经”系统。突破传统2D视觉局限,为智能制造、民生作业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

摇橹船科技的创新技术已在多个重点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在AI+智能制造领域,打造了国内头个针对新能源汽车产线的AI质检系统,助力车企实现了质量检测效率提升高;在AI+民生工程领域,研发的水下机器人成功应用于深水勘探、重大水利工程等重点项目。成立四年来,摇橹船科技已累计服务超百家行业龙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150 余项。

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感知技术的持续突破,中国机器人产业正迎来从“跟跑”到“并跑”的关键转型期。当机器人产业从“机械执行”迈向“智能决策”,摇橹船科技给出的答案已然清晰:智能视觉感知,不仅在于让机器“看见”世界,更要让其“理解”世界。

随着《“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智能感知技术的突破正在重塑产业竞争格局。在这场智能化浪潮中,掌握核心感知技术的企业将成为推动中国智造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关键力量。

作为“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摇橹船科技将持续践行“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在智能视觉器件、多形态机器人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共同构建安全可控的智能感知产业生态。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信安世纪的《后量子密码安全能力构建技术指南(2025版)》报告发布

    3月28日,由安全牛组织编写的《后量子密码安全能力构建技术指南》报告正式发布,作为重要参编方,北京信安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在密码领域的深厚积累,为报告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和实践经验,助力行业构建面向未来的后量子安全防线。报告基于厂商调研,对近年来成功研发的技术成果、面向应用的解决方案、落地应用案例三个方面进行优选,并进行安全牛分析评价,为产业发展和用户选型提供参考。信安世纪将继续加大在后量子密码技术方面的投入,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行业用户提供更为先进、可靠、安全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 港仔机器人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 布局多个应用场景

    4月21日,港仔机器人公司与国华达闼战略合作签约暨公司成立媒体见面会在京举行。该公司将专注定制化机器人开发制造,瞄准教育、医疗健康、长者照护、物业管理等多元场景需求,打造一站式MaaS解决方案。同时成立研究院推动跨学科研究及商业化应用,并在香港建立人形机器人生产线。目前已在康养、智能医疗等领域取得进展,其养老机器人已获市场认可。公司计划到2035年生产2亿台家庭保姆机器人,服务4亿老人。与南通市政府合作的康养示范区项目将服务3000名用户,预计带来可观订单。据行业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3亿元,2029年或突破750亿元。公司将持续发力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抢占行业先机。

  • 2025百度商业AI技术创新大赛焕新启动!

    当前,人工智能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重构商业逻辑。随着大模型技术普惠化与伦理框架同步完善,这场由AI引发的生产力革命正加速催生智能文明新范式。自 2023 年,百度商业首次举办AI技术创新大赛以来,两届比赛吸引了来自海表内外 300 多所高校、 6000 多支精英队伍踊跃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各界英才,凭借顶尖技术实力与不竭创新活力,共同铸就一场高水准的AI技术盛会,

  • 以“无界安全”重构有限空间:ELEGRP益而益携技术平台亮相2025AWE

    在 2025 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上,ELEGRP益而益集团以“空间有限 安全无界为主题,系统性呈现其两大技术引擎——益而益PBE技术平台与益而益传感技术平台。通过“技术进化时间轴+场景化解决方案”的双线叙事,向全球观众展示了如何以安全为内核,突破物理空间限制,构筑家庭与工业场景的“电气&气体安全双屏障”,开启安全防护的下一代革命。益而益PBE技�

  • 海辰储能摘获ESIE2025第九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项大奖

    4 月 10 日,第 13 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隆重开幕,同期举办第九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颁奖典礼,海辰储能基于超大电芯长时储能系统开发项目和储能预制舱及储能系统,分别摘获“2025 储能技术创新典范TOP10”和“ 2025 储能专利创新典范TOP5”两项大奖。本届大赛由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起,旨在鼓励技术创新与前沿探索、推广典�

  • 2025,AI短剧的爆发前夜?

    3月份以来,AI和短剧再次成为视听行业的核心关键词。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司长冯胜勇在论坛致辞中表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时代来临。但如今AI短剧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让每个人都真正有了成为编剧、导演的机会了,只需要极低的金钱成本,极低的试错成本,和提供给AI的无穷创意和精确指令。

  • 侨聚智慧·智启新程——2025“侨海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3 月 31 日, 2025 中关村论坛年会——侨海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中国侨联副主席程红、海淀区委常委冒小飞出席并致辞,市侨联党组书记周景晓主持论坛第一环节。论坛以“侨聚智慧·智启新程”为主题,邀请全球重量级专家学者与海内外领军人才围绕海外创新生态构建与AI融合发展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来自 23 个国家和地区的侨团负责人、国际投资机构、

  • 聚智2025,AI重塑未来格局——2025人工智能论坛圆满落幕

    这场行业盛会云集了 200 余位国内外顶尖学者、行业领军人物,以大模型创新、人工智能前沿应用、AI哲学与伦理、数学科学交叉融合等热门议题为核心,展开多轮深度研讨与思维碰撞。论坛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吸引了超千名专业人士及爱好者参与,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奉献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思想盛宴,成为年度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风向标。

  • “瓯江论数·数安未来” 2025数据安全发展大会即将举行

    2025数据安全发展大会将于5月16日至18日在温州举行,主题为"瓯江论数·数安未来"。大会由温州市政府主办,设置1个主论坛、30+场专题分论坛及数享会,同期举办"数据要素×"大赛浙江分赛等配套活动。主论坛将发布数据安全治理案例等标志性成果,揭牌数据来源合法性检测中心等创新基地,并举行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试点成果投用仪式。专题论坛聚焦数据要素融合应用,覆盖城市治理、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大会还将举办专业研讨会、专题培训等活动,培育多层次数据人才。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有序推进,届时全国数据要素领域专家学者将齐聚温州共谋数字经济发展。

  • 首站北大!2025百度商业AI技术创新大赛巡回宣讲全面开启!

    2025年百度商业AI技术创新大赛全面升级,聚焦生成式广告推荐算法优化、视频广告生成推理性能优化和搜索场景视频广告AIGC产品优化三大赛题。自2023年创办以来,该赛事已吸引海内外300多所高校、6000多支队伍参与。本届大赛提供百度商业脱敏数据资源,设置数十万元奖金,优秀团队可获得校招直通资格。4月23日在北京大学启动巡讲,汇聚学界专家与产业先锋共同探讨AI技术商业边界,推动产教融合。赛事旨在挖掘AI商业应用创新方案,培育兼具技术高度与商业价值的复合型人才,为智能经济时代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