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最新资讯  > 正文

量子之歌集团创始人李鹏,阐述中国老龄化进程中蕴藏的挑战与机遇

2024-12-31 21:13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12 月 13 日至 15 日,备受瞩目的“2024(第二十二届)中国企业佼佼者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年会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汇聚了众多行业佼佼者与精英。在 14 日举办的“全球化,世界的中国”专题环节中,量子之歌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鹏作为银发教育行业的杰出代表出席,并发表了精彩演讲。他从银发教育行业从业者的独特视角,深入剖析了中国老龄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享了量子之歌在银发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量子之歌自 2019 年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成人兴趣学习与银发服务,仅用三年半的时间便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银发学习领域头家上市的中概股企业。截至目前,量子之歌已累计服务近1. 3 亿用户,构建了国内比较大的成人兴趣学习综合服务平台。在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量子之歌积极响应国家发展银发经济的战略布局,对发展战略和使命愿景进行了全面升级,更加聚焦银发经济领域。

演讲中,李鹏详细阐述了中国银发经济发展的三大优势:一是政策支持为银发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二是数字技术迭代为银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老年人高触网率为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他指出,在多重优势叠加下,中国有望直接越过“老龄化+工业化”的阶段,直接进入“老龄化+数字化”,并加速迈向“老龄化+AI化”的全新时代。

这一变革不仅加速了银发人群的社会角色转变,更将他们从需要被照顾的群体,转变为社会和经济中具有潜力和价值的重要参与力量。银发人群不仅通过数字化平台获取服务和信息,还在兴趣学习、健康养生和社交活动等方面展现出较强的消费能力。量子之歌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通过旗下的千尺学堂为银发人群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服务体验,全方位满足他们的多元化需求。

在深化老年教育、发展银发经济的过程中,量子之歌始终将“服务”作为核心。旗下的千尺学堂通过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体系,织密教育服务网络,提升老年教育可及性。千尺学堂与行业协会、智库等五十多个专业团队合作,打造了系列精品课程,让银发人群“学有所得”,满足他们连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意愿和愿望。同时,千尺学堂还推出了书法、八段锦等线上课程,以及景德镇、武当山等线下游学服务,为银发人群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选择。

为了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百米”的服务链条,量子之歌正在以北京为试点打造社区“老年学堂”,将“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服务带到老年人的家门口,构建“ 15 分钟学习圈”。这一举措不仅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还进一步推动了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融合发展。

在演讲的尾声,李鹏强调,银发经济不仅是市场机遇,更是一种社会责任。量子之歌将以尊重和关怀的态度理解并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通过深化新观念、新方式、新体验“三新老人”理念,构建更具前瞻性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为银发经济注入更多温度和活力。他们希望通过长期坚持做有价值、符合用户需求的事情,为探索银发经济“中国路径”贡献力量。

后续,量子之歌将继续深耕银发教育领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在老龄化挑战与AI趋势交织的背景下,中国将构建出独特的银发经济体系。通过借鉴国际经验、依托数字技术、深耕银发教育,量子之歌有信心在银发经济领域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中国路径”,并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推动银发经济的繁荣发展。

未来,量子之歌也希望能够将自身的成熟教育模式与运营经验分享给世界,给其他国家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借鉴与参考,让中国的传统智慧“出海”。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腾讯云国际化产品升级:星星海服务器、TDSQL 与 TCE 助力企业无缝出海

    腾讯云在2025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宣布多项核心产品升级:星星海服务器全球部署超2亿核,TDSQL新一代架构支持百万并发,专有云TCE实现RTO 2分钟级。数据库TDSQL Boundless结合AI优化器,复杂查询时延降低80%以上。EdgeOne Pages低门槛开发工具助力中小企业快速出海,上线3个月服务超10万用户。腾讯云还加快国际化布局,计划在日本大阪和沙特新建可用区,目前全球已设9个技术支持中心,获400多项专业认证,持续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量云服务。

  • 第十届“创客中国”时空信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2025年9月11日,第十届“创客中国”时空信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京举办。大赛聚焦时空信息产业,覆盖北斗导航、商业航天、室内定位等前沿领域,旨在推动时空信息与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经过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企业组和创客组多个奖项。北京在时空信息产业发展中优势突出,该赛事为中小企业搭建了成果展示与产融对接的重要平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 从浙江到全国:银河麒麟助力教育信息化全面开花

    9月17日,第十一届亚洲教育装备博览会暨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在杭州开幕。本届展会汇聚近20个国家企业,集中呈现教育科技前沿成果。麒麟操作系统适配教育行业应用6600余款,以安全可信产品与智慧教育方案构建现代化教育新生态。该系统已在浙江交付超7万套,覆盖11个城市全场景应用,并在海南、深圳等地广泛应用,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 捷停车×腾讯乐企:“数字化、自动化、生态化”停车场景电票服务体验升级

    捷顺科技旗下捷停车平台负责人王恒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分享电子发票创新实践。捷停车基于腾讯乐企平台,实现停车缴费与开票一体化,推出“支付即开票”功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该合作通过数字化、自动化、生态化理念,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秒级开票,并与微信生态深度融合。目前覆盖1.4亿车主和5.9万智慧车场,未来将持续推动电子发票在智慧出行生态的创新应用。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中央媒体团走访雅迪等无锡代表企业

    9月15日,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在无锡启动。68位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记者分赴江苏多地,围绕“稳外贸、稳外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主题开展为期一周的深度调研。首站走访雅迪科技集团,深入了解其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成果。活动旨在展示各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彰显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品牌向世界品牌迈进的坚定步伐。

  • 硬核实力征服市场:雅迪冠能S独库挑战刷屏,全球热销再创新高

    雅迪冠能S系列成功挑战独库公路极限骑行,征服高原、陡坡、弯道与砂石路等复杂路况。这场“遇见冠军+飞驰极境”主题挑战不仅验证了产品性能,更展示品牌实力。视频播放量破亿,全网话题热度飙升,带动线下门店客流激增。该系列搭载TTFAR增程系统,实现长续航与高稳定性,契合用户多元需求,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全能车型”。雅迪以技术实力赢得口碑,持续引领行业升级。

  • 30+主流媒体团调研雅迪 为中国制造业全球化征程提供“样本观察”

    2024年江苏外贸进出口额达5.6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连续22年居全国第二。9月15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在无锡启动,68家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组成采访团,围绕“稳外资、稳外贸,高水平对外开放”主题,调研走访无锡、常州等地产业园区与外资外贸企业。媒体团实地考察雅迪科技集团,了解企业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见证中国电动车产业蓬勃发展。雅迪2025年上半年销售电动两轮车879.35万台,销售额191.86亿元,同比增长33.1%,海外门店超4万家。此次活动展现了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实力与自信。

  • AI员工正在赋能千行百业,企业在选择AI员工时,应该重点对比这4项重要能力!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AI与实体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国家战略。文章指出企业应重点考察AI员工的业务适配性、执行能力、系统对接能力和持续进化能力,选择能深度理解行业逻辑、完成真实任务、无缝对接现有系统并持续学习的AI工具,以提升效率、解放人力,把握智能化转型机遇。

  • AI能力获权威认可,易鑫荣登“2025 AI Era企业创新大奖TOP55”

    易鑫集团凭借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多项AI技术落地成果,荣登“2025AI+Era企业创新大奖TOP55”榜单,成为榜单上唯一的汽车金融科技领域代表。该奖项由新智元发起,旨在评选AI领域具有卓越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标杆企业。易鑫自研的AI技术已全面应用于汽车金融全场景,显著提升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并通过科技解决方案赋能海内外合作伙伴,展现出优秀的商业化落地与跨区域扩展能力。公司将持续推进AI创新与业务深度融合,助力合作伙伴和用户共享科技红利。

  • 人民日报专访如新总裁宁怀恩 共话直销行业发展机遇

    如新集团总裁宁怀恩表示,无论国际市场如何变化,中国始终是如新最具战略意义的市场和创新高地。如新深耕中国决心坚定,通过产能升级、本土合作与数字化创新,持续加大在华投入。2023年大中华创新总部园区二期投用,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生产。未来将推出更多贴近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并深化与本土企业合作,推动全球技术与本土需求融合。同时,如新积极践行绿色承诺,探索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