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极越汽车最新资讯  > 正文

极越CEO回应抄袭特斯拉:理念相似并非抄袭

2024-11-26 20:00 · 稿源: 快科技
<a href="//www.chinaz.com/tags/840186.shtml" target="_blank"><span>极越汽车</span></a>回应抄袭争议

极越汽车回应抄袭争议

近日,极越汽车 CEO 夏一平针对公司抄袭特斯拉的质疑作出了回应。夏一平指出,极越汽车的设计理念源自旗下全球首款 AI 智驾超跑 ROBO X,该车型在方向盘、换挡和门把手设计方面拥有创新性。

夏一平强调,尽管极越汽车与特斯拉在自动驾驶理念上存在相似之处,但并非抄袭,而是两家公司共同追求自动驾驶未来的体现。

他表示,极越汽车的量产车型极越 01 和极越 07 继承了 ROBO X 的设计理念,预示着未来汽车设计的趋势。夏一平将这种设计变革类比为 iPhone 取消实体键盘,挑战传统习惯以提升用户体验。

在智驾技术方面,极越汽车和特斯拉均采用了纯视觉高阶智驾路线,这也是外界误解的原因之一。夏一平认为,两家公司在自动驾驶理念上的共识,使它们成为全球率先采用纯视觉高阶智驾技术的公司。

举报

  • 相关推荐
  • 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降价1万元 售价25.95万起

    上月12日,特斯拉Model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在中国市场正式上线销售,官方定价为26.95万元。这款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超长续航能力,官方标注的CLTC续航里程高达830公里。 工信部减免购置税新车公示目录显示,它搭载了78.4kWh的三元锂电池包,纯电续航有830/800km两个版本。除续航优势外,动力也有升级,采用型号为3D6的后驱电机,电机最大功率达225kW,比现款后驱车型增加31kW,百

  • 33.9万元 六座加长版特斯拉Model Y L已全部到店

    特斯拉官宣,全新加长版Model Y L现已全部到店。 该车于昨日开售,国产版价格为33.9万元,最大的特点就是尺寸加长,内部变成3排6座布局,主打家用。 加长版设计看齐焕新版,采用贯穿式LED日行灯和分体式灯组,尾灯同样为贯穿式,且为漫反射样式,新增全新星光金车漆以及19英寸旋动机甲轮毂。 新车尺寸全面升级,长宽高4976*1920*1668mm,轴距3040mm,达到了中大型SUV标准。

  • 特斯拉Model 3已标配转向灯拨杆 老车主加装拨杆需2499元

    特斯拉中国官网更新显示,旗下热门车型Model3现已全系标配转向灯拨杆,覆盖后轮驱动版、长续航后轮驱动版、长续航全轮驱动版以及高性能全轮驱动版等所有在售版本,用户无需额外选装即可享有这一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同时在其官方App中推出了针对焕新版Model3的转向灯拨杆加装服务,定价为2499元,该价格已包含改装所需费用,预计将于2025年9月中旬正式开售。这

  • 特斯拉六座版Model Y L正式发布:售价33.9万元起 全方位升级

    今日,特斯拉官方正式宣布六座版Model Y L车型正式登场,起售价定为33.9万元。这款新车不仅在尺寸上进行了显著加长,还首次推出了六座布局,同时在音响、座椅、底盘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 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特斯拉为六座版Model Y L推出了3年0息的金融购车方案,首付仅需9.99万元起。此外,经特斯拉车主引荐下订的顾客,还可获得8000元的车漆选装礼金。 在外观�

  • 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上线:售价26.95万起 830公里续航

    特斯拉8月12日发布Model3长续航后驱版,CLTC续航达830公里,百公里加速5.2秒,起售价26.95万元。同时推出高性能全驱版,续航647公里,零百加速3.1秒,售价33.95万元。全系车型完成续航升级,并提供5年0息金融政策、8000元保险补贴等购车优惠。此次升级显著提升产品竞争力,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 省心还是添乱?AI旅游助手在争议中前进

    AI对在线旅游行业的改造,正在提速。 今年上半年,各大平台争相推出面向用户的各类AI旅游助手,刮起了一阵AI旋风: 马蜂窝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带来了AI旅游助手APP,计划将其打造成目的地“专属管家”,不久前还上线了个性化攻略定制产品“AI路书”; 途牛在4月推出“AI助手小牛”,随后陆续更新多项功能; 飞猪则推出“飞猪AI问一问”,并第一时间接入DeepSeek-R1大模

  • 寒武纪:持续研发投入 聚力技术创新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业绩亮眼:总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增长295.82%。业绩增长得益于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凭借AI芯片核心优势,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等领域头部企业技术合作。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达4.56亿元,研发团队792人占比77.95%,80.18%为硕士及以上学历。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和指令集正在研发,基础系统软件平台持续优化迭代,训练和推理平台功能增强,支撑大模型预训练和强化学习业务。

  • 吴文俊:以数学机械化照亮AI之路,精神薪火照亮创新征程

    文章介绍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奠基人吴文俊院士,作为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他在数学机械化与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吴文俊奖的设立旨在传承其科学精神,激励科研创新,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从追赶到引领的发展历程。该奖项涵盖多个类别,成为国内智能科技最高荣誉,见证了中国AI产业的壮大与突破。

  • 最新AI资讯哪里看?AI技术人员如何从论文到产业应用全覆盖?

    文章指出,ArXiv、ACL和NeurIPS等论文库是AI开发者获取前沿技术的重要来源,但仅依赖论文库已不足以构建完整竞争力。作者强调需要超越论文本身,关注技术落地、产业应用及生态动态。推荐利用AIbase等技术资讯平台作为补充,提供筛选整合、趋势解读和产业视角,帮助开发者高效把握技术动态,避免闭门造车,构建复合型信息摄入体系。

  • AI产品栏目推荐:2025年值得关注的全球AI创新动态与前沿工具盘点

    AIbase是一个全球AI创新观察平台,收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多个AI产品。它提供实时更新、全球热门排行和精细筛选功能,帮助用户发现全球最新AI趋势。平台不仅展示产品信息,还提供技术说明、定价等详细数据,支持中文呈现,降低信息获取门槛。对投资者、研究人员和产品经理等不同用户群体都具有重要价值,是连接全球AI创新脉搏的重要枢纽。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