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华硕破晓Pro最新资讯  > 正文

高清大屏遇上AI创新,华硕破晓Pro为你解锁职场办公新方式

2024-08-29 13:3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在快节奏的职场环境中,每一分专注与效率都至关重要。而屏幕,作为我们与数字世界交互的窗口,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工作体验和成果输出。当高清大屏邂逅AI创新,华硕破晓Pro以其卓越的屏幕素质和强大的算力支持,为更多职场办公人士解锁有效舒适办公的新方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款2024款华硕破晓Pro如何在平面设计、视频剪辑、后期制作等创意工作中,成为你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色彩准确,视觉盛宴:感受破晓Pro的屏幕魅力

无论是晨光初照,还是午夜降临,拥有一款高分好屏笔电,总是会让你在繁忙之余,获得一些慰藉。14英寸的华硕破晓Pro,以2.5K(2560*1600)高分辨率,IPS防眩光屏,时刻陪伴在你身边。其16:10的黄金比例设计,不仅拓宽了视野,还让你在处理图像、设计布局时拥有更多自由空间。无论是精细的平面设计还是复杂的后期修图,破晓Pro的120Hz高刷新率屏幕都能确保画面流畅无拖影,让你的每一次滑动与调整都准确无误,闪烁的灵感创意,肆意的在指尖流转。

色彩,是设计的灵魂。这款破晓Pro在色彩呈现方面,达到了100 % DCI-P3广色域覆盖,这意味着它能够呈现更丰富的色彩层次和更细腻的颜色表现。对于平面设计师和后期修图师来说,这意味着更好的色彩表现,能为你的工作带来更准确,便捷的修改与调整,让图像处理工作尽善尽美,加之500nits的至高屏幕亮度,即便在光线强烈的户外环境,也能清晰展示每一个细节,让创意不受环境限制。

当然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眼部疲劳成为许多职场人的通病。这款破晓Pro还通过了莱茵护眼认证,通过硬件级低蓝光技术有效减少有害蓝光对眼睛的伤害,保护你的视力健康。搭配178°超广可视角度,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查看屏幕,都能获得一致且舒适的视觉体验,让创作之路更加顺畅无阻。

多核驱动,效率倍增,惊叹破晓Pro的处理器性能

新款的华硕破晓Pro搭载酷睿Ultra-125h处理器,拥有采用intel4工艺打造,拥有14核心18线程,三级缓存18M,最 高睿频可达4.5GHz,兼顾单核及多核高性能算力,拥有强劲性能。同时在32G DDR55600Mhz的高速内存,搭配1T PCIe4.0SSD固态硬盘的加持下,无论你是同时运行多个文档编辑软件,还是开启Adobe系列创意软件进行大型项目制作,破晓Pro都能游刃有余,确保你的工作流程不被打断。

值得一提的是新款的酷睿Ultra-125h处理器,除了拥有强大的CPU性能外,还集成了专为AI引擎加速的NPU,GPU性能上也实现了翻倍。在CPU、GPU、NPU的协同调用下,最 高可实现8倍AI算力跃迁,无论你在进行自动生成设计稿、优化剪辑视频片段,还是进行复杂的图像分析与识别,破晓Pro都能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任务,让你的创意想法即刻变为现实。

轻盈随行,续航无忧:享受破晓Pro的便携与耐用

性能配置有料,便捷与续航也一样能打,这款华硕破晓Pro以18.9mm的轻薄机身和1.34kg的轻盈重量,为各行的差旅人士免去头疼的负重烦恼。无论是穿梭于拥挤的地铁,还是携带至咖啡厅进行远程办公,破晓Pro都能轻松放入背包,不占空间,携带无负担。

内置63Whr大容量快充电池,结合65W PD快充技术,华硕破晓Pro在续航方面同样表现出色。49分钟即可回电60%,满足你的全天候在线需求,让你在紧张的工作日程中无需频繁寻找电源插座,用碎片化时间即可完成飞速补给。

AI创新引助力,高分好屏更舒心,华硕破晓Pro凭借其卓越的屏幕素质、和强大的算力支持,在AI辅助应用,图像处理、文档编辑等工作中,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如果你也在寻找一款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激发创意潜能的笔记本电脑,那么不妨来华硕商城和华硕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看下,希望它能成为你职场进阶的得力助手。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思必驰RTOS大模型解决方案丨当玩具遇上AI,陪伴更有温度

    文章介绍了多款AI陪伴机器人产品,如LOVOT、Moflin、FoloToy等,它们通过创新交互方式引领消费新潮流。针对不同场景需求,思必驰推出RTOS大模型解决方案,融合智能对话技术与DFM-2大模型,整合第三方内容资源,赋予产品情感陪伴与寓教于乐功能。该方案具备智能打断、上下文记忆、多轮对话等能力,实现自然流畅的人机交互。在儿童教育领域,AI玩具可成为智慧伙伴,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未来,AI赋能玩具将解锁更多应用场景,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 华为Pura 80 Pro/Pro+在华为官方商城上架

    华为Pura80系列此次以“质感釉色天成,光影帧帧心动”作为官方Slogan,凸显了新机在外观设计、配色以及移动影像方面的提升。其中,“质感釉色”的描述引发诸多猜测。结合上代手机后壳材质推测,Pura80系列背壳材质或仍为玻璃,但通过特殊工艺打造出如釉般高亮、温润且富有光泽的质感,有望为用户带来全新的视觉与触觉体验。 从官方海报来看,手机背板采用红色纯色设

  • 小米平板7S Pro核心配置出炉:12.5英寸大屏 最便宜的玄戒O1产品

    今日,小米宣布将在6月底举行新品发布会,除新车YU7外,还将带来REDMI K80至尊版、小米平板7S Pro等多款新品。 据了解,小米平板7S Pro将搭载自研玄戒O1 3nm旗舰处理器,拥有5.8mm轻薄机身,采用12.5英寸旗舰屏幕。 平板内置10610mAh大电池、支持120W快充,支持PC级软件 悬浮键盘,带来媲美PC的办公体验。

  • 看齐大哥小米16 Pro!曝REDMI K90 Pro升级潜望长焦

    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年底的子系旗舰影像越级,全面标配潜望长焦,这里的子系包括REDMI、iQOO、一加和真我。 其中一加和真我的高端旗舰都已标配潜望长焦,从爆料不难看出,接下来REDMI和iQOO都将拥抱潜望长焦,其中REDMI迭代旗舰名为REDMI K90 Pro,其影像迎来大升级。

  • 华为Pura 80 Pro/Pro+今日首销 售价6499元起

    今日上午10:08,华为Pura80Pro和Pura80Pro+正式开启销售,首批在官网抢购以及线下预定的用户将陆续拿到新机。 这两款机型在整体外观与配置上较为相似,不过在屏幕影像规格方面存在细微差别。在屏幕玻璃材质上,Pura80Pro采用的是第二代昆仑玻璃面板,而Pura80Pro+则配备了与Ultra相同的第二代玄武钢化昆仑玻璃面板。据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发布会上介绍,第二代�

  • 华为官宣Pura80Pro与Pro+开启预约 新机外观影像亮点初现

    今日,华为手机正式对外发布消息,华为Pura80Pro、华为Pura80Pro+将于10:08率先开启预约通道,而这两款新机也将在6月11日正式与消费者见面。 在宣布预约开启的同时,华为还公布了华为Pura80Pro+的预热海报,新机的外观设计得以首次展现在大众面前。从海报中可以看出,华为Pura80Pro+采用了弧形金属中框,延续了类三角Deco设计风格,其超大尺寸的镜头模组格外醒目,这似乎也暗示

  • 首发玄戒O1!雷军:小米15S Pro体验被大家认可 我非常高兴

    小米创办人雷军表示,搭载玄戒O1芯片的小米15S Pro已经发布了一个月,体验能被大家认可,我非常高兴。 据悉,小米15S Pro于5月22日正式发布,首发起售价是5499元。 该机首发搭载玄戒O1芯片,这是小米史上最强悍的自研芯片,它采用十核心设计,其中超大核是Arm最新的Cortex-X925,主频突破至3.9GHz,大幅提升性能上限,同时兼顾了能效。

  • 倍思携新品MC1 Pro AI耳机登上无线蓝牙耳机品牌推荐榜

    倍思推出全新MC1 Pro AI耳夹耳机,在佩戴舒适度、音质和AI功能全面升级。产品采用0.5mm超薄硅胶材质和"云朵气囊"专利设计,搭配C型桥结构实现全天候舒适佩戴。音质方面支持LDAC高清解码,搭载三磁路高灵敏单元和HiFi4架构芯片,带来CD级无损音质。创新性接入AI大模型,支持情绪识别和语音交互,成为智慧陪伴设备。外观采用金属电镀工艺,提升3倍耐磨性。该产品上市半年销量突破20万台,位列国内TWS耳机出货量前五,展现了倍思在音频领域的创新实力。

  • “别急,他晚长”?赛哺高为你揭秘这句话到底靠不靠谱

    近年来中国青少年身高显著增长,35年间19岁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长明显,男孩达175.7厘米,女孩163.5厘米,增幅居全球前列。经济发展、营养改善是主因,但也引发家长"身高焦虑",催生各类干预手段。其中"赛哺高"益生菌产品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等安全方式辅助身高管理,临床研究显示使用儿童平均增高2.6-8.9厘米。该产品核心菌株源自中国母乳,已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验证安全有效性。专家建议应理性看待身高差异,避免采用生长激素注射等风险手段,选择科学安全的身高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