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RISC-V架构最新资讯  > 正文

半导体用人困境重重,RISC-V企业如何打造人才新高地?

2024-08-01 17:11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在信息技术的浪潮中,RISC-V架构以其开源的基因,引领着半导体行业迈向新的革命。在快速变化的国际形势和产业形态下,RISC-V已成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重要机遇。许多中国企业也已经开始研发和生产RISC-V架构的芯片,并取得一定进展。

然而,全球半导体行业正面临着旷日持久的人才供需矛盾。据统计,全球主要芯片产业集中地区,如美国、欧洲、中国等地,都在经历严重的半导体人才危机。随着RISC-V架构的发展,行业对于RISC-V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近些年来,苹果、三星、字节跳动等公司都发起或持续保持对RISC-V设计工程师的招聘。

与此同时,过去几年半导体行业的急剧发展与动荡,也导致行业出现种种乱象,造成行业薪酬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等用人困境。这是挑战也是机遇。要在RISC-V浪潮中抢占先机,实现半导体行业的健康和繁荣发展,RISC-V生态建设和相关人才的长期主义培养或成重要突破口。

半导体产业新宠:RISC-V的崛起

近年来,RISC-V作为一种新兴的开源指令集架构,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

据RISC-V国际基金会统计,至 2022 年全球采用RISC-V架构的处理器出货量超过 100 亿颗,仅用 12 年就走完了传统架构 30 年的发展历程,预计未来几年RISC-V的采用率将以4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2030 年RISC-V架构芯片更有望突破 160 亿颗。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的爆发增长,拥有开源、精简、模块化、高能效比和高性能潜力等诸多优势的RISC-V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目光。RISC-V的开源模式能够大幅降低芯片设计的周期和成本,并依托越来越繁荣的生态,迅速覆盖更多的应用。

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RISC-V早已成为半导体产业的新宠,并与x86 和Arm架构分庭抗礼,形成三足鼎立的半导体产业格局:苹果正在积极拥抱RISC-V,英特尔也延伸至此,高通联手英飞凌、恩智浦、博世、Nordic等多家芯片巨头成立新公司,旨在推广RISC-V架构芯片。此外,包括新思科技、Meta、Imagination、瑞萨电子等在内的诸多国际厂商都在围绕RISC-V生态积极布局。

在中国,RISC-V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上文提到的 100 亿颗基于RISC-V架构的处理器出货量中,有近一半来自中国。此外,在RISC-V国际基金会会员当中,中国企业占比也近一半。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表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RISC-V是中国CPU领域最 受欢迎的架构,中国芯片产业和整个芯片生态将会越来越多地聚焦于RISC-V架构,中国的巨大市场将成为支撑RISC-V的重要基地。”

睿思芯科,这家创始团队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ISC-V原创项目组的芯片设计公司,便是在国内RISC-V浪潮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典型案例。睿思芯科拥有国内经验最丰富的RISC-V开发团队之一,团队成员多数拥有世界知名高校硕博背景和顶 级半导体企业多年专业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创始人兼CEO谭章熹博士曾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ISC-V原创项目组核心成员,师从图灵奖得主、RISC-V创始人David Patterson教授,并全程参与了RISC-V指令集标准的研发验证以及推广工作,被称为“接触RISC-V最早且距离最近的中国人”。

可以说,睿思芯科是中国最早开发RISC-V指令集高端处理器产品的公司之一。凭借其伯克利嫡系背景的研发团队和扎实的技术积累,睿思芯科已经在高端处理器等多个产品线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成立至今,睿思芯科已发布数个先进CPU产品,展现了其在RISC-V领域的技术领先性,以及优秀的产品落地能力。

半导体人才市场的用人困境

但不可忽视的是,半导体行业面临着用人困境,这也或将影响到RISC-V及相关芯片企业的发展。

首先是行业人才需求增大。在经历了两年的半导体市场寒冬过后,随着AI、5G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市场逐步回暖,半导体产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复苏态势明显,产量需求正在上升。据WSTS最 新上调的预测,预计全球半导体市场将比上一年增长 16.0%,2024 年的最 新市场估值估计为 6110 亿美元。这一修订反映了过去两个季度的强劲表现,尤其是在计算终端市场。WSTS预计美洲和亚太地区将出现显著增长,分别增长 25.1% 和 17.5%。

此外,随着全球地缘政治态势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变化,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在加强半导体本土化发展策略,强化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和控制,进而推动当地晶圆厂扩产。

在半导体蓬勃复苏的发展态势之下,芯片企业首先要面对的是全球半导体行业持续已久的人才供应缺口。据统计,全球主要芯片市场所在地区,如美国、欧洲、中国等地,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半导体人才供需失衡问题。在中国,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 2024 年中国行业人才总需求将达到 79 万人左右,其中人才缺口将达到 23 万人,芯片设计和制造业人才缺口各占一半。

行业人才紧缺的同时,行业格局也呈现出快速变化的特点。 2019 年,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推动下,国内芯片产业迎来了迅猛的发展。根据天眼查的数据,当年新注册的芯片企业数量达到53, 238 家,而到了 2020 年,这一数字飙升至59, 793 家。与 2014 年相比,增长了近 5 倍;与 10 年前相比,增幅更是接近 100 倍。

与此同时,半导体行业的融资活动在过去几年也经历了显著增长。 2021 年行业融资事件数量达 800 起,较 2014 年翻了 10 倍。 2022 年的融资活动与 2021 年相比保持了稳定,共记录有 798 起。然而自 2023 年起,投资热情开始有所减退,融资事件数量下降至 614 起,同比减少了23.1%。

潮水退去,才知谁在裸泳。据芯潮IC不完全统计, 2024 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国内半导体行业融资事件共 194 起,融资数量相较以往已有大幅下降,因此许多半导体厂商,包括大企业和初创公司,都面临着部门调整的压力,这也使得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被释放出来的专业人才。尽管如此,由于过去几年热钱的涌入,部分新成立的芯片企业采用不合理的高薪招聘,导致如今市场上一些人才薪酬期望依然维持在过高水平,与当前行业的一般薪资预算形成了较大差距。换句话说,之前薪酬虚高的现象使得许多职位的实际市场价位低于求职者的期望薪资,这也是大量芯片企业当前在招聘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睿思芯科:坚持RISC-V芯片人才的长期主义培养

随着RISC-V技术的迅猛发展,相关的用人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据Omdia的研究,到 2030 年,RISC-V处理器将占据全球市场的近四分之一。除了在RISC-V已占据优势地位的工业领域,RVA23 等标准指令集的确立也将为RISC-V在数据中心等高端应用领域的爆发创造可能,此外,人工智能的兴起也有助于RISC-V的持续崛起。

面对RISC-V发展的机遇和当前半导体用人的危机,RISC-V企业如何抓住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实现突围?上文提到的睿思芯科坚持长期主义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人才的长期成长,在RISC-V生态建设和人才培养上采取了多项举措。或许,这也将给RISC-V企业及相关产业带来一定启示。

睿思芯科不仅在自主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资源,还积极参与到各类开源生态的建设中。以软件生态为例,睿思芯科研发并开源了世界上首 个支持自动向量化和RVV1. 0 标准的GCC编译器,其代码已经正式合入官方GCC upstream代码库,获得开源业界的广泛认可。

同时,睿思芯科的工具链团队率先开发出了全球第 一款基于VSCode的RISC-V集成开发环境(IDE)——RiVAI Studio。该IDE支持多种Simulator/Emulator的多核调试,支持Vector Core和Scalar Core的应用程序开发,支持Gprof/Profile/SystemView等性能分析。

此外,睿思芯科还加入了openKylin、openEuler、deepin等多家大型开源操作系统社区,推动RISC-V架构与主流开源操作系统进行深度整合和优化,助力RISC-V生态的繁荣。随着睿思芯科与海内外各大开源社区的合作深化,RISC-V与各操作系统的适配也将不断成熟。

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推动RISC-V生态的发展,也为吸引和培养更多的RISC-V相关人才奠定了基础。睿思芯科的员工可以深度参与到RISC-V生态建设中,这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开拓眼界,也增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凭借在RISC-V浪潮中的领先地位和伯克利嫡系背景的研发团队,睿思芯科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论,能够有效培养适合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人才。

长期以来,国内芯片产业存在硬件和软件各自发展的旧思维,而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的关键技术尚未充分突破。许多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课程也主要集中在硬件方面,对软硬件结合、微架构演化等方面的教学相对空白。

而睿思芯科引入了伯克利的教学方法和培养体系,并以此来开展睿思芯科的员工培训,以伯克利的RISC-V教程为基准,注重软硬件联合设计和微架构演化的关键点。通过这些努力,睿思芯科试图弥补高校相关课程在软硬件结合和微架构设计方面的短板。通过科学系统地培训与学习,睿思的研发工程师们迅速成长,研发团队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强大的技术竞争力和影响力,

同时,睿思芯科也与国内外知名学府和顶 尖研究机构紧密合作,协同创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软硬件融合开源学习环境,为RISC-V开源生态中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贡献力量。通过联合培养、实习计划和项目研究等方式,睿思芯科积极培养新一代的半导体人才。这些举措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新鲜血液,也为整个行业的人才储备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RISC-V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睿思芯科凭借其在技术、生态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的优势,成功抓住了市场机遇,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复苏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睿思芯科将继续发挥其领先优势,不断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睿思芯科携手麒麟软件破局,打通RISC-V处理器服务器商用“最后一公里”

    中国RISC-V领军企业睿思芯科与国产操作系统厂商麒麟软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睿思芯科自主研发的灵羽处理器与麒麟银河操作系统,共同打造全国产化高性能服务器解决方案,推动RISC-V架构在服务器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此次合作标志着国产软硬件生态协同迈出重要一步,将加速RISC-V在能源、交通等关键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助力构建自主可控的算力底座。

  • BOE(京东方)携手UNESCO联合主办WCBR“科学十年”分会 彰显中国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实力

    9月22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开幕,这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及亚太地区举办。BOE(京东方)作为首个支持联合国“科学十年”倡议的中国科技企业,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科学十年”分会,展示其以技术创新赋能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会议期间,BOE通过“Windows to STEM”倡议推动非洲STEM教育能力建设,并发布可持续发展品牌“ONE”,彰显其全球化布局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未来,BOE将持续携手全球伙伴践行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科学普及与绿色低碳贡献力量。

  • 云天励飞“算力积木”联手OISA,突破万亿级MoE大模型推理集群的Scale up瓶颈

    云天励飞近日加入OISA生态,携手产业伙伴共建国产AI芯片互联体系,为中国算力生态注入新动力。OISA是中国移动提出的开放互联标准体系,旨在打造全向、对等、智能的互联新范式,解决智算集群内存互访难题,为大规模并行计算提供技术基石。云天励飞凭借在AI芯片与算力架构的长期积累,将依托“算力积木”架构的模块化优势,在大规模推理集群中实现高效互联,助力突破万级MoE大模型推理瓶颈,推动国产算力生态发展。

  • 天网杯纳米AI视频创作赛圆满落幕,ISC.AI学苑推动“教育AI+”新范式

    9月23日,第三届“天网杯”网络安全大赛在天津落幕,吸引全国顶尖战队角逐,同期举办纳米AI视频创作赛。赛事聚焦个人信息保护、防诈 骗等网络安全议题,通过“以赛促学”模式提升学生防护意识与AI应用能力。ISC.AI学苑作为平台支持,依托“纳米AI”技术降低创作门槛,推动“安全+AI”人才培养。大赛评选出24个奖项,并联合多所高校深化合作,促进AI技术在教育场景的落

  • 强强联手!深度求索、寒武纪同步发布DeepSeek-V3.2模型架构和基于vLLM的模型适配源代码

    2025年9月29日,深度求索公司发布新一代模型架构DeepSeek-V3.2,引发行业关注。寒武纪同步宣布适配该模型并开源vLLM-MLU推理引擎代码。新发布的DeepSeek-V3.2-Exp是实验性版本,在V3.1-Terminus基础上引入稀疏注意力机制,优化长文本训练和推理效率。目前官方应用端已同步更新,API大幅降价。此次模型体积达671GB,下载需8-10小时。业内专家指出,此次快速适配表明双方早有深度技术协�

  • 芯片架构大战,联发科旗舰领跑

    ​全世界对计算机的需求量总共可能只有5台”。1943年,IBM 董事长托马斯·沃森做出这个著名误判时,无法想象未来每个人口袋里的手机的算力都远超当年的超级计算机。 "640KB 内存对任何人都足够了”,38年之后,虽真实性存疑,但广泛流传出自比尔·盖茨的这句话同样成为技术预判失误的经典案例。 这些预言之所以被历史铭记,不仅因为它们错了,更因为它们揭示了技�

  • 南卡QMic麦克风重磅发布:以专业声学革新,重塑领夹麦行业格局

    南卡发布全新旗舰领夹麦克风QMic,凭借录音棚级高清音质与行业领先的AI深度降噪技术,解决了传统麦克风在复杂环境中音质不纯、噪声干扰、爆音失真等痛点。其搭载VLA人声建模引擎与AI-DNN2.5降噪系统,实现98%人声还原度与智能环境噪声分离,三重防爆音专利技术将爆音干扰削减90%以上。双核DSP架构支持毫秒级低延迟与250米超远距离稳定传输,适配短视频、直播、户外创作等多场景需求。QMic以软硬件协同创新重新定义领夹麦克风标准,推动行业从“能用”向“专业、稳定、智能”升级。

  • DeepSeek-V3.2-Exp正式发布

    DeepSeek于9月30日正式发布实验性模型DeepSeek-V3.2-Exp,该模型基于V3.1-Terminus升级,引入创新的稀疏注意力机制DSA,首次实现细粒度稀疏注意力,在保持模型输出效果的同时显著提升长文本训练和推理效率。测试显示其表现与V3.1-Terminus基本持平。应用层面,官方App、网页端及小程序均已同步更新。同时宣布API价格大幅调整:输入缓存0.2元、输入未缓存2元、输出3元,开发者调用成本降低50%以上。模型已在HuggingFace和魔搭开源平台上线。

  • 灵犀互娱多元产品亮相CICF,展现广东游戏产业竞争力

    2025年CICF×AGF动漫游戏盛典在广州举办,汇聚超1000个全球顶尖动漫游戏IP,展出周边产品超7000款。育碧、腾讯游戏、灵犀互娱等厂商参展,提供新作试玩。展会凸显广东游戏产业活力,2024年营收达2604亿元,海外收入增长9.9%。灵犀互娱等企业凭借多元化产品及出海表现,展现中国游戏全球竞争力与传统文化传播新路径。

  • 美国洛杉矶上空现V形“UFO”:主体呈回旋镖状

    洛杉矶两名居民近日在自家阳台目击并拍摄到不明飞行物:一个带有9个白色灯光的黑色V形飞行器在夜空中悄然出现,悬停约25分钟后缓慢南飞直至消失。目击者描述其外形醒目,灯光分布均匀,整体呈回旋镖状,中心区域似有小型结构,外观近似F-117隐形战机但无常规推进装置。高清视频放大后细节更清晰,增强神秘感。不明飞行物研究员马克·克里斯托弗分析认为,该物体更可能是美军或他国测试的绝密无人机,技术或领先公众认知30至40年。美国国家UFO报告中心则推测可能是超轻型飞机(如动力滑翔伞)造成的误认,但遭目击者反驳,强调其形态与飞行方式均不符合已知航空器特征。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