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OpenAI最新资讯  > 正文

OpenAI 正在与 Helion Energy 洽谈“购买大量”聚变能源

2024-06-04 09:53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6月4日 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西雅图地区的核聚变公司Helion Energy正在与OpenAI洽谈一项重大交易,计划为后者的数据中心提供大量电力。OpenAI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Sam Altman已向Helion投资3.75亿美元,并担任该公司董事会主席。据报道,Altman在此次交易谈判中回避了直接参与。

Helion Energy致力于开发利用核聚变技术生产可再生能源。核聚变是一种潜在的无限能源,但目前尚未有公司能够以商业上可行的方式实现这一技术。然而,核聚变行业已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全球多家公司也在努力实现核聚变反应的商业化应用。

Altman在今年早些时候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人工智能的未来取决于清洁能源的重大突破。他指出:“没有突破就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核聚变,或者需要更便宜的太阳能加储能,或者大规模的能源。”

为实现这一突破,Helion Energy正加紧努力。公司已筹集了6.12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并承诺如果在截止日期前完成,还将获得18亿美元的额外资金。Helion还获得了897万美元的联邦拨款。

核电站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Altman去年告诉媒体公司StrictlyVC:“Helion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项投资。除了OpenAI之外,这也是我投入大量时间的另一件事。”

尽管《华尔街日报》报道了此次交易,但Helion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表示,目前没有新客户公告可供分享。

该报道引发了人们对Altman在OpenAI的领导地位与他在Helion的投资关系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担忧。这并不是Altman和Helion之间的第一笔客户交易。2023年5月,Helion和微软宣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微软同意从Helion计划于2028年前建造并投入运营的设施购买电力。

微软与OpenAI关系紧密,已向ChatGPT和其他生成式AI的制造商投资超过10亿美元,并将OpenAI技术集成到其产品中。然而,随着科技公司竞相开发新的、更复杂的人工智能工具并通过数据中心支持其广泛使用,人们越来越担心该技术的巨大能源需求和气候影响。例如,微软上个月报告称,其碳足迹在2023年增长了29%,主要原因是数据中心的扩张。

Helion公司目前正在完成其第七代聚变原型装置Polaris的建造,预计将于今年开始运行。Helion去年还宣布与Nucor达成协议,建造一座核聚变反应堆,为该工业制造商旗下的炼钢厂提供动力,目标是在2030年开始运营。

举报

  • 相关推荐
  • AI全面落地双11,淘宝走出一条和OpenAI不同的路

    ​今年的双11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消费者和商家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是,AI的浓度真的很高,并且AI的全面落地应用,真的在改变传统用户购物、商家经营的链路。 消费者能感受到两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一个是AI导购开始走进真实的购物场景。淘宝为双11投入了六款AI导购类产品,其公布的数据显示,AI万能搜已经帮助消费者解决了5000万个消费需求。 另一个则是平台推荐的商品越

  • OpenAI和微软的关系没那么糟,跟英伟达也没那么好

    OpenAI的动作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快。 上周二,OpenAI完成重组。其中一个重要变化是:彻底取消了与微软的排他性协议,结束了Azure长达六年的云服务独占模式。此前,OpenAI所有模型的训练、推理与部署都必须优先选择Azure,微软还享有优先购买权。 宣布与Azure“分手”后不到一周,OpenAI便火速宣布了与AWS的战略合作——双方达成一项价值380亿美元的云计算协议,OpenAI将全面接入

  • OpenAI也来了,巨头为何决战AI浏览器?

    AI浏览器赛道再添一位重量级玩家——ChatGPT Atlas,这是OpenAI推出的首款人工智能驱动的网页浏览器。 这也被外界认为OpenAI要向谷歌宣战,挑战Chrome一直以来的浏览器霸王地位。ChatGPT Atlas发布当天,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应声下挫,盘中最大跌幅接近5%,足见市场对这一新品的敏感度。 近一年来,AI浏览器的战略价值成为行业共识,从业者更是将其与智能代理(Agent)、搜索引�

  • OpenAI发布GPT-5.1:情商大涨 本周开始推送

    OpenAI正式推出GPT-5.1模型,以“智商与情商深度融合”为核心亮点。新模型优化推理能力,强化情绪价值与个性化交互,包含Instant与Thinking两大核心版本:Instant首次引入自适应推理功能,针对复杂任务延长思考时间,简单问题保持极速响应;Thinking版本智能分配思考时长,提升回答透彻度与通俗性。新增Auto功能自动匹配最佳模型,支持六种官方预设风格及精准微调。安全评估首次纳入心理健康与情感依赖维度,防范拟人化风险。付费用户可保留旧版三个月过渡期。

  • AI日报:李飞飞Marble 3D世界模型公测;OpenAI首次推出ChatGPT群聊功能;百度发布多模态 AI助手超能小度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项技术突破:World Labs推出Marble 3D模型,实现多模态生成可交互虚拟世界;OpenAI在韩新试点ChatGPT群聊功能,支持多人协作互动;苹果更新隐私政策,要求第三方AI调用需明示授权;百度发布多模态助手“超能小度”,支持空间感知与设备免费升级;LinkedIn推出AI人脉搜索,通过自然语言精准匹配专业人士;Cursor完成23亿美元融资,估值达293亿;Character AI与耶鲁合作实现音画同步技术Ovi;Google NotebookLM上线深度研究工具,支持多格式文件分析与知识库构建。

  • AI日报:Sora正式登陆Android;网易云音乐推AI调音大师;谷歌将推Nano Banana2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领域突破:OpenAI视频应用Sora登陆安卓平台并引入付费角色功能;网易云音乐推出AI调音大师实现智能音效适配;字节跳动高薪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谷歌Gemini平台将升级图像生成技术;llama.cpp实现多模态革命;特斯拉秘密实验室通过行为数据训练机器人;上海首例AI著作权案宣判保护原创;微软推出自研图像生成器MAI-Image-1,在创意效率与质量间取得平衡。

  • 从“实现需求”到“共创价值”:AI Native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工程师团队?

    在1024程序员节,小红书技术副总裁风笛出席CCF工程师文化日五周年庆典,分享AI时代技术团队转型方向。他指出传统开发模式下工程师仅1/3时间编码,其余被会议沟通挤占,导致技术成长受阻、创新力下降。提出AI Native时代需重构协作模式:通过任务导向的扁平化组织,让工程师从需求执行者转变为价值创造者。以48小时上线翻译功能为例,展示新型协作效能。强调AI不会取代工程师,而是将其角色提升至系统定义和复杂性管理的新高度。

  • 人工智能巨头OpenAI拟上市 估值或高达1万亿美元

    OpenAI正积极推进上市计划,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可能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目标在2027年正式上市。 此次IPO的估值有望达到约1万亿美元,或将跻身全球规模最大的IPO之列。 在初步讨论中,OpenAI曾考虑通过上市筹集至少600亿美元资金,实际融资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

  • 登榜LMArena!文心大模型5.0-Preview文本能力国内第一

    11月8日,文心全新模型ERNIE-5.0-Preview-1022在LMArena大模型竞技场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二、中国第一。该模型在创意写作、复杂长问题理解和指令遵循方面表现突出,超越多款国内外主流模型。创意写作可高效生成文章、营销文案等内容;复杂长问题理解适用于学术问答、报告分析等任务;指令遵循能力支持智能助理、代码生成等场景,为多领域内容生产提供高效支撑。

  • 百度搜索AI API全面开放 绝大多数结果由AI生成

    11月13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2025百度世界大会上宣布,百度搜索已实现绝大多数结果由AI生成,首条结果富媒体覆盖率高达70%。他强调,百度正通过AI技术深度重构搜索结果页,从传统文字链接模式转向以图片、视频等富媒体内容为核心的AI应用。李彦宏指出,百度是全球搜索引擎中对AI化改造最激进的,正引领行业进入全新时代。他还表示,企业需善用AI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个人也需掌握AI技能以掌控未来。目前,百度已通过AI+API开放搜索能力,与三星、荣耀、vivo等主流厂商建立合作,共同探索AI搜索的无限可能。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