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AI工具最新资讯  > 正文

医生已经使用未受监管AI工具进行患者诊断,监管机构感到担忧

2024-02-19 09:53 · 稿源:站长之家

**划重点:**

- ❌ 医生已经开始使用未受监管和少经测试的AI工具来辅助诊断患者,引起监管机构的担忧。

- ❓ 如何在技术已经应用于医疗实践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监管和规范,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 🔄 报道指出,AI模型的不断更新和变化,以及机器学习系统创造者难以解释其工作原理,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站长之家(ChinaZ.com) 2月19日 消息:日前,Politico报道称,医生们已经开始使用未受监管和少经测试的AI工具来辅助诊断患者,这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担忧。这并非遥远的未来的假设性讨论,而是一个正在发生的现象,可能仅一起医疗事故诉讼之遥,就有可能演变成一场重大的医疗和监管丑闻。

AI 医疗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推车已经远远超过了马,我们如何在不倾覆到峡谷的情况下,将其拉回来呢?"加利福尼亚大学公共卫生研究员圣地亚哥约翰·艾尔斯在接受《政治学》采访时如此问道。

“车远远领先于马,我们如何才能控制住它,而不至于翻过峡谷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公共卫生研究员约翰·艾尔斯向Politico询问。

显而易见的答案是,这项技术需要监管,这一概念得到了从白宫到OpenAI 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名义认可。

当然,问题在于,实际上这样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正如Politico指出的那样,一个关键问题是大多数医疗产品(例如药品、手术设备或其他医疗设备)都可以一次性获得批准,并且通常可以相信可以无限期地以同样的方式发挥作用。

人工智能模型则不然,随着其创建者对其进行调整并添加更多数据,人工智能模型会不断变化,这意味着有一天能够给出完美诊断的人工智能在常规更改后可能会给出糟糕的诊断。请记住,机器学习系统的一个核心现实是,即使是它们的创建者也很难准确解释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Politico指出,像 FDA 这样的政府监管机构已经分散到了崩溃的边缘。要求他们创建和维护工作流程来持续测试医疗人工智能系统将需要政治上不可能的资金。因此,如果这些人工智能系统已经进入常规医疗实践,那么谁来监管它们呢?

据媒体报道,一个想法是,医学院和学术健康中心可以创建实验室,不断审核人工智能医疗保健工具的性能。

但即使是这个想法也需要一些挥手。所有这些资源从哪里来?这些大多是城市和富裕机构的患者群体之间的互动是否能够准确反映人工智能在不同且更具挑战性的社区中的工作方式?

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有可能为医疗系统带来难以置信的福音。科技领导者当然喜欢利用这种可能性。例如,OpenAI 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 (Sam Altman)公开表示,未来的人工智能可以为买不起医生的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建议。

然而,目前人工智能对医疗系统的混乱尝试突显了该技术的某些现实将是多么令人不舒服——即使是在生死存亡的环境中。

举报

  • 相关推荐
  • 字节旗下AI编程工具TRAE SOLO发布 面向所有用户开放

    字节跳动AI编程工具TRAE SOLO正式版发布,面向国际用户开放。该工具提供IDE和SOLO两种开发模式:IDE模式在保留原有流程基础上增强智能问答、代码补全等AI能力;SOLO模式以AI为主导,能理解开发目标、调度工具并独立完成从需求分析到代码实现的全流程。这标志着AI编程从工具增强迈入流程重构新阶段,实现覆盖软件开发全流程的高度自动化。

  • 连涨5个月、全球TOP5,成都团队做的AI工具突破3000万访问量

    如今在全球AI竞赛中,中国厂商已从早期的跟跑者,转变为不可忽视的强力竞争者。 时间回到2023年,AI相关榜单都还被西方产品所霸占,仅过了一年这个格局就被打破,中国产品开始频繁出现在榜单中,并在多个细分领域跻身高位。 这点在AI生图赛道尤为明显。其中由成都厂商开发的SeaArt,最近一年流量增长很猛,先

  • 2025最值得尝试的AI搜索可见性监控工具推荐榜

    AI搜索时代,品牌可见性监控成为刚需。传统SEO工具无法追踪AI平台推荐情况,而71%美国用户用AI辅助决策。文章指出,大语言模型每次仅推荐2-7个品牌,若未入选即等同于“不存在”。国内企业痛点在于缺乏本土化监控工具,多数工具仅覆盖ChatGPT等国际平台。为此推荐AIBase平台,可实时监测豆包、DeepSeek等五大国产AI平台,提供多平台覆盖、智能场景分析和趋势追踪功能。建议企业建立“监控-优化-验证”闭环,持续提升AI搜索可见性。

  • AI吃播开始和真人吃播抢“饭碗”

    被咬开时发出清脆声响的玻璃水果、镶嵌着宝石的首饰盒、播放着音乐的水晶球,甚至还有毛绒玩具labubu和金条……各种你能想到或者想不到的,都正成为AI吃播的“食材”,被AI主播们塞入嘴里,轻松咀嚼。 这是一场风靡国内国外的热潮。在国外,Tiktok上一位叫leilanikovac的博主发了一条AI吃熔浆的视频,点赞数突破81.7万,另一位博主在三天内发了11条切水果的视频后,粉丝数

  • AI正在成为贝壳新的“承重墙”

    ​“金九银十” 曾是房地产行业传统的营销节点,伴随楼市深度调整,其热度已经逐渐回归平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额为55329亿元,同比下降7.6%。 在整体市场仍处于调整周期的大背景下,贝壳交出了一份稳中向好的答卷。三季度,贝壳总交易额(GTV)达7,367亿元,净收入同比增长2.1%至231亿元,净利润7.4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2.86亿元。虽然

  • 遇到平板电池问题,试试联想想帮帮AI服务智能体的AI智修功能

    联想推出“想帮帮AI服务智能体”,通过AI智修功能解决手机/平板常见故障。用户只需在APP中输入问题,AI即可自动检测电池耗电快、断触、游戏卡顿等异常,结合知识库智能诊断并执行修复。系统具备主动预警、自动修复能力,严重故障时可协助预约售后。该服务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提供快速定位、即时处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让用户告别手动排查烦恼。

  • GEO监测工具有哪些?盘点GEO监测系统

    智推时代推出的“GENO”品牌AI指数监测系统,是国内领先的GEO监测工具。该系统具备全平台覆盖、高精度、高效响应等优势,通过品牌声量、情感分析、信源分析、竞品分析四大功能模块,全面监测品牌在AI生态中的表现。凭借48小时快速优化、99.7%语义匹配准确率及多行业实战验证,已成为品牌在AI搜索时代的全景监测仪表盘。

  • AI排名查询工具推荐:如何查询竞争对手在AI回答中的曝光

    AI搜索时代品牌面临新挑战:用户直接询问AI工具推荐,若品牌未被提及将流失流量。数据显示,2024年58.5%的谷歌搜索为零点击,ChatGPT日均查询超百亿次。AI推荐高度集中,平均每次仅引用2-7个品牌。建议使用专业GEO监控工具(如AIBase)追踪主流AI平台曝光情况,及时优化内容策略。核心逻辑已从“让用户搜到你”转变为“让AI推荐你”。

  • 爱诗科技下注的AI视频,正在比它预期的更「快」落地

    「我们决定全力投入视频生成领域,因为我们坚信视频生成一旦能够落地,其产品化和商业化的潜力可能不亚于大语言模型。」爱诗科技创始人兼CEO王长虎在2025年6月的一场演讲中,这样解释为什么要在2023年就坚定地选择AI视频生成这个非共识赛道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 短短两年后,视频大模型的产品化和商业化潜力已经如王长虎判断的那样,在快速落地,形成自己的创作生�

  • 蚂蚁也正式加入AI超级入口战场,他的名字,叫灵光。

    蚂蚁集团推出全新AI助手“灵光”,以极致用户体验为核心突破传统AI工具。其亮点包括:结构化排版回答、交互式图表生成、3D模型渲染(如越王勾践剑动态演示),并支持闪应应用——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快速生成定制化小程序(如人生计时器、财报分析工具)。结合支付宝生态潜力,未来或实现真实账单管理与订阅优化。产品通过优雅设计唤醒用户探索欲,重新定义�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