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脑机接口最新资讯  > 正文

Neuralink实现渐冻患者语言功能重建,微美全息(WIMI.US)完善AI+脑机接口生态圈

2025-06-19 11:3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近日,埃隆·马斯克在X上转发的一则案例显示:其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正利用人工智能公司xAI的技术,帮助一名渐冻症患者重新“说话”。

渐冻症患者重新“说话”

据介绍,该患者植入了一个大约相当于五枚硬币叠放的圆柱形装置,成为了全球第三位接受Neuralink脑机接口植入的患者。

Neuralink称,该设备连接的是患者的运动皮层,这意味着它只能读取他所“打算”执行的动作,而无法读取他的真实思想,目前他已能够顺畅控制电脑,甚至可以完成视频剪辑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该案例还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使用xAI的人工智能应用Grok,结合其个人语音训练了一套AI模型。该模型能够补全其语句,并用患者本人的声音实现对话。

事实上,在这名患者之前,已有两名残疾患者接受了Neuralink脑机设备的植入,其均已恢复部分独立生活能力。马斯克曾直言,“未来人类需与AI融合”,到2030年将为超过2.2万人进行脑机接口手术。

脑机接口成科技创新先手棋

其实,1973年,自美国计算机教授雅克·维达尔首次提出“脑机接口”概念。这种变革性的人机交互技术,能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直接连接,实现“脑”与“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在医疗、教育、游戏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除了Neuralink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脑机接口技术路径还包括非侵入式和半侵入式。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是无创的,通过采集脑电信号、脑血氧信号等方式来间接反映或调控大脑活动,不需要通过手术将硬件设备植入人体。

侵入式脑机接口则需要将电极或传感器等硬件设备植入到大脑皮层,以直接捕获神经信号。

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介于前两者之间,虽然仍需要通过手术布置电极,但电极置于颅骨下、皮层上方,俗称“开颅不入脑”。

值得一提,从国内政策和实践层面来看,脑机接口正高速发展。我国“十四五”规划已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为国家重点前沿科技项目,2025年3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 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前瞻性单独立项。

业内人士直言,放眼全球,脑机接口技术飞速发展,应用领域正逐渐从医疗领域拓展至教育、游戏等非医疗领域,存在较大上升空间,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演进正在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将实现更多突破。

微美全息完善AI+脑机接口生态圈

诚然,脑机接口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领域,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热点。资料显示,微美全息(WIMI.US)积极推动“脑机接口+”生态建设,整合量子计算、AI、人形机器人、AR/VR等新兴技术,全面探索脑机接口在医疗康复、工业生产、教育娱乐等领域的融合应用。

当前,为进一步推动脑机接口的多学科融合,微美全息成立研发中心,围绕神经外科与脑机接口深度结合,已规划数十项前沿科研项目,不断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技术“落地”创造了更多可能,为实现脑—机精细协同奠定关键基础。

可以说,在经历了数年的技术演进后,微美全息在脑机接口领域的生态建设围绕技术研发、跨领域融合、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展开。在脑机接口赛道积累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展现出了从技术研发到实际应用场景的潜力,未来,微美全息技术不断突破、应用持续深化,将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结语

总体来看,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通过这项革命性的新技术,能够帮助帮助因损伤或疾病而失语、失聪的患者恢复;或者让重症肌无力患者、因事故导致的高位截瘫、中风等重度运动障碍患者恢复一定的运动能力。然而,人类对大脑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未来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的结合,势必带来更多的可能和想象空间。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Neuralink脑机突破新里程碑,微美全息(WIMI.US)多线发力抢滩百亿市场

    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宣布成功完成首例同日双台脑机接口手术,标志着手术效率显著提升。该公司计划2028年实现全脑接口,电极数量将从2026年的3000个增至超2.5万个,并与AI深度融合。脑机接口技术已进入高速增长期,主要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千亿美元。微美全息等科技企业正加速布局,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尽管仍处商业化初期,但不同技术路线的脑机接口已逐步进入临床,预计未来五年将在医疗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 政策东风劲吹,StarlinkX借势启航深耕亚太蓝海

    文章概述了亚太地区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拥抱Web3.0技术变革的趋势。随着各国出台支持政策,AI可穿戴设备制造商StarlinkX抓住机遇加速布局,其产品线凭借生物识别、健康监测和物联网体验等优势,精准契合Web3.0时代对数据隐私保护的需求。公司通过建立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深度融入当地产业链,实现业绩快速增长。文章指出,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数字经济增长极,正通过完善区块链激励机制、培育去中心化金融生态等措施,构建优质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圈。StarlinkX的成功印证了紧跟时代步伐的企业方能行稳致远。

  • 当Linux创始人遇见非洲工程师:openKylin的跨国开源日记

    开源操作系统openKylin正在全球高校掀起热潮。社区发起的"全球用户交流项目"已在非洲和南亚多国持续升温,国际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其发展。2025年新增14个国际用户组,覆盖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斯里兰卡、马拉维、冈比亚和塞拉利昂等国高校,当地贡献者自发组织技术交流活动,将开源理念带入课堂。RISC-V国际基金会前CEO、KDE主席等业界领袖纷纷点赞。openKylin通过建立国际用户组、开展线下活动,正将"开源技术+社区精神"打造成为中国技术出海的新名片,构建开放协作的技术新生态。

  • 非侵入脑机接口“读心”助眠,破解数亿人睡眠困境

    文章概述了脑机接口技术从科幻走向现实的发展历程。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团队近期完成两例脑机芯片植入手术,帮助瘫痪患者实现意念操控;中国在非侵入式技术领域取得突破,通过脑电波监测实现精准睡眠管理。全球首款集成脑电技术的AI床垫"宝酝·BrainCo"问世,能实时监测睡眠状态并动态调节,标志着睡眠科技进入"神经级"智慧睡眠新阶段。中国脑机技术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已进入全球领先梯队,预计2025年将成为临床转化元年。随着国家政策支持与3亿睡眠障碍人群需求,脑电技术正构建个性化睡眠健康管理生态,未来有望延伸至智能家居多场景应用,推动万亿级睡眠健康产业发展。

  • Razer(雷蛇)在新加坡设立AI CENTER OF EXCELLENCE,加速人工智能投资布局

    雷蛇宣布在新加坡设立全球AI卓越中心,并计划在欧洲和美国建立类似机构,推动游戏与开发者工具领域的创新。新加坡中心将招聘150名AI工程师,专注于下一代AI游戏技术研发。雷蛇还推出AI工具套件,包括Game Co-AI和QA Co-AI,帮助开发者提升游戏质量和开发效率。该战略布局正值全球游戏市场快速增长期,预计2033年AI游戏市场规模将达280亿美元。新加坡数字产业发展局表示,此举将巩固该国作为区域AI创新中心的地位。

  • ​沃链Wolink:服务于商家和创作者的全球营销平台

    沃链Wolink打造一站式海外营销平台,连接全球品牌与优质创作者,提供从任务发布、创作者匹配、内容制作到多平台发布、支付结算的全流程服务。平台整合200+创作者代理资源,支持135种货币支付,帮助品牌高效拓展海外社交媒体影响力。通过精准达人种草和素人场景化渗透,实现低成本本地化营销。创作者可自由接单变现,小账号也能获得稳定收入。平台提供数据分析工具�

  • AI日报:混元推四款小尺寸开源模型;昆仑万维发布新推理大模型MindLink;谷歌Gemini 2.5 Deep Think发布

    【AI日报】汇总了最新AI领域动态:1)腾讯开源混元系列小尺寸模型,适用于消费级显卡;2)昆仑万维发布推理大模型MindLink,提升回答透明度;3)B站推出AI原声翻译功能,保留UP主音色;4)谷歌Gemini 2.5在数学奥赛夺金,展现强大推理能力;5)OpenAI展示GPT-5网络信息整合特性;6)苹果组建AI团队挑战ChatGPT;7)高德地图推出全球首个AI原生地图应用;8)Adobe推出AI图像合成工具Harmonize;9)NVIDIA发布革命性视频渲染技术;10)谷歌推出Android Studio免费AI编程助手;11)开源结构化信息提取工具LangExtract;12)Figma开发者模式升级提升设计转代码效率。

  • 加佳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参与浦东重点项目签约并发布创新技术成果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7月26日在上海开幕。加佳智云的"曦源一号"项目入选浦东新区人工智能重点项目并签约合作协议。加佳科技首次发布"数字商务智能体训练场"创新技术平台,与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600亿元,占全市40%。加佳科技通过"曦源一号"训练场基础底座平台,为行业提供"硬件+软件+产业解决方案"一体化服务,推动AI与产业深度融合。大会期间,加佳科技展示其核心成果"数字商务智能体训练场"平台,该平台依托国产替代算力,提供全生命周期开发运营服务,降低企业AI应用门槛。加佳科技还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加速构建开放共生的AI产业生态。

  • 润和软件携丰富金融行业实践成果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润和软件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上展示了JettoAI+智能助手平台等系列智慧金融解决方案,包括测试智能助手、消保助手、研报助手等创新产品。作为金融科技领域领先企业,润和软件深耕AI与金融业务融合,已服务6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及超280家中小金融机构。报告显示中国金融科技市场预计将以13.3%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2028年科技投入或突破6500亿元。润和软件�

  • 零门槛数字IP上线,邦彦Nuwaai掀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互动体验热潮​

    邦彦技术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Nuwaai数字人平台,主打"3分钟创建AI数字IP"概念。该平台通过三大核心模块(形象塑造、才艺赋能、个性养成)实现数字人全流程创作,支持古风、职业装等多种风格定制,并能加载营销、直播等专业技能。相比传统方案,Nuwaai将开发成本降至8元起,交付周期缩短至3分钟,支持按需加载功能。平台定位"数字人生产力工具",覆盖营销、社交、娱乐等多场景应用,旨在推动数字人技术从概念探索迈向实用化。目前官网已开放注册,面向个人创作者和企业用户提供低成本数字IP解决方案。

热文

  • 3 天
  • 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