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谷歌最新资讯  > 正文

谷歌与Hugging Face携手,共推开源模型助力AI发展

2024-01-29 15:04 · 稿源:站长之家

**划重点:**

1. 🤝 Google与Hugging Face宣布战略合作,整合开放AI和机器学习开发,旨在通过将Hugging Face平台与Google Cloud基础设施集成,包括Vertex AI,使生成式AI更易于开发者使用。

2. ⚙️ 合作支持开发者在Google Cloud上快速、经济高效地训练、调整和服务开放模型,利用AI优化基础设施如TPUs和GPUs。该合作还涵盖Google Kubernetes Engine,允许创建新的生成式AI应用程序。

3. 💰 Hugging Face吸引了来自谷歌等科技巨头的大量投资,通过整合,用户将在2024年上半年获得Vertex AI和GKE部署选项等新功能。

站长之家(ChinaZ.com) 1月29日 消息:Google与Hugging Face近日宣布战略合作,旨在推动开放AI和机器学习的发展。这一合作将集成Hugging Face的平台与Google Cloud的基础设施,包括Vertex AI,旨在使生成式AI更易于开发者使用。这一合作的重要性被认为是Alphabet,即Google的母公司,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一步。

人机合作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与Microsoft与OpenAI的合作相比,Hugging Face产品负责人Jeff Boudier表示,Google与Hugging Face的合作有着独特之处。

Google的Tensor Processing Units(TPUs)是专门用于加速机器学习任务的硬件,特别是那些涉及大型矩阵操作的任务。与通用图形处理单元(GPUs)不同,TPUs专为AI和机器学习工作负载而设计,专注于张量操作,以实现更高的速度和能源效率。TPUs比GPUs更节能,专注于减少每次操作的功耗,从而降低能源成本和减小碳足迹。通过与Hugging Face的合作,用户将能够利用Google Cloud上提供的TPUs。

Vertex AI是Google的机器学习和MLOps平台,通过与Hugging Face的整合,用户可以选择Vertex AI作为部署平台,用于托管和管理开放模型。他们还可以选择GKE,这是用于托管模型的托管Kubernetes服务,提供细粒度的控制和定制能力。

Hugging Face已经吸引了来自谷歌等科技巨头的大量投资。在一轮D轮融资中,Hugging Face筹集了2.35亿美元,谷歌、亚马逊、Nvidia、英特尔、AMD、高通、IBM、Salesforce等公司参与,将该初创公司的估值翻倍至45亿美元。由于其对开源和开放模型的承诺,Hugging Face已迅速成为托管模型、数据集和推理端点的首选平台。几乎所有的开放模型提供商,如Meta、微软和Mistral,都在Hugging Face Hub上提供其模型。

该合作被视为推动AI民主化的重要一步,预计将使公司更容易使用开放模型和技术构建自己的AI。随着Hugging Face成为开源AI软件的中心枢纽,这一合作可能会使其AI软件仓库的规模翻倍。新功能,包括Vertex AI和GKE部署选项,预计将在2024年上半年提供给Hugging Face Hub用户。

举报

  • 相关推荐
  • Hugging Face创始人x小红书技术副总裁对谈:开源、AI与技术人的成长

    小红书科技与Red++ Academy在1024程序员节举办直播,技术副总裁凯奇、语音模型负责人风龙与Hugging Face联合创始人Thomas Wolf围绕三大核心观点展开AMA对话:AI编程正成为基础能力;开源是技术发展的核心引擎;实现有"人味"的AGI路径清晰但仍需攻克创造力、复杂环境感知等难题。讨论覆盖开源价值、AGI发展瓶颈、AI人味化实践,强调技术人需提升问题定义与框架性解决能力,并分享了AI编码提效、学习新技术的方法。直播展现小红书从文本模型到语音模型的开源布局,旨在降低技术使用门槛,推动社区共进。

  • Soul App开源模型SoulX-Podcast登顶Hugging Face TTS趋势榜,AI语音对话再升级

    SoulX-Podcast语音生成模型在开源社区Hugging Face发布次日登顶TTS趋势榜。该模型由Soul AI Lab联合高校团队开发,专为多轮对话场景设计,支持中英川粤等多语言/方言与副语言风格,能生成超60分钟流畅自然、角色切换准确、韵律丰富的语音。它解决了传统语音系统在多轮对话中上下文衔接不自然、缺乏副语言控制能力等痛点,在播客、语音合成等场景表现突出,获开发者广泛关注。Hugging Face CEO也转发相关内容,团队未来将持续优化语音对话、拟人化表达等核心交互能力,深化开源生态建设。

  • Mini LED时代即将终结!MacBook Pro将升级为OLED屏

    苹果爆料人Mark Gurman透露,MacBook Pro会率先升级OLED,时间是明年下半年,然后MacBook Air再跟进OLED,时间是2028年,届时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都将全面迈入OLED时代。 Mark Gurman指出,苹果旗下的iPad系列、MacBook机型全部都将启用OLED屏幕,包括iPad mini、MacBook Pro、iPad Air和MacBook Air,且大概率会按此顺序推进。PS:入门款iPad暂无搭载OLED的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MacBo

  • 未来iPad mini/iPad Air/MacBook都将升级OLED屏:LCD退场

    苹果正在研发搭载OLED显示屏的iPad mini、iPad Air、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机型,苹果已在iPad Pro中采用OLED屏,并计划在未来数月及数年内将OLED推广到更多设备上,从而淘汰LCD屏幕。 具体来看,iPad mini最快会在2026年配备OLED屏,同时会提升防水性能,新款iPad mini也因此涨价100美元。 至于iPad Air,其商用OLED的时间要晚于iPad mini,爆料称2026年春季亮相的iPad Air将继续使用LCD屏幕,但后续

  • 一加Ace 6开启预售:售价2599元起

    一加Ace6手机于10月30日正式发售,起售价2599元。其亮点包括同档唯一的165Hz超高刷直屏,支持全帧率无限满帧,带来丝滑游戏体验。搭载全新电竞三芯,确保帧率稳定、画面跟手、网络流畅。配备7800mAh超大电池和120W超级闪充,满足长时间游戏需求。后置5000万主摄及800万超广角,前置1600万像素,满足日常拍摄。采用极简设计,提供多款配色,并具备IP66/68/69K级防尘防水。出厂搭载ColorOS 16系统,提升智能便捷体验。

  • 一加Ace 6首销 李杰:同档最强毫无悬念 2599元起

    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预告,一加Ace 6正式开卖,起售价是2599元。李杰称一加Ace 6同档最强毫无悬念”。 具体来说,一加Ace 6拥有同档最强的骁龙8至尊版 全新风驰游戏内核;同档唯一165超高帧游戏;同档最强7800mAh冰川电池 120W 超级闪充组合,每一个配置,都不留短板。 工业设计上,一加Ace 6延续

  • 新王加冕,神装加持!AGON爱攻见证Legacy问鼎CAC 2025

    10月19日,CAC2025反恐精英亚洲邀请赛落幕,Legacy战队以3:2战胜3DMAX,夺得百万美元冠军。比赛历经五局激战,双方展现顶尖战术与顽强意志。Legacy凭借团队协作首夺国际大赛桂冠,巴西选手latto荣膺MVP。官方合作伙伴AGON爱攻为赛事提供定制显示器CS24A,以610Hz超高刷新率等技术助力选手发挥,并打造沉浸式互动展区,通过粉丝签名会、主题周边等活动连接选手与观众,推动电竞全民化发展。

  • 双11买MacBook最优选出炉 网友发现京东价低天猫近千元

    双11期间,京东和天猫推出iPhone17系列优惠。京东提供300元以旧换新补贴、12期免息,256G版可叠加500元国家补贴,覆盖地区比天猫多5个。iPhone17 Pro系列在京东可享700元以旧换新补贴,优惠超千元。MacBook方面,京东MacBook Air M4直降1600元并叠加10%政府补贴,优惠超2000元;MacBook Pro M5享1000元直降,天猫无此优惠。京东还备有百万现货,配送更快。建议果粉打开京东APP搜索"苹果惊喜券"参与活动。

  • 史上最强Ace!一加Ace 6行业唯一超高刷+大电池+快充旗舰

    一加Ace 6将于10月27日发布,被官方称为史上最强Ace旗舰。核心配置包括165Hz超高刷屏幕、7800mAh大电池和120W闪充,支持全帧率满帧运行。具备IP66/68/69/69K防尘防水、超声波指纹、金属中框和AG玻璃等特性,兼具实用性与质感。提供快银、闪白、竞黑三款配色,其中快银采用独家银紫渐变工艺,彰显速度感。

  • 苹果藏了一手!M5 MacBook Pro隐形升级:SSD速度提升211%

    苹果在前不久正式推出了新款M5 MacBook Pro,不过在外观上缺乏明显变化,可能给人留下了苹果只是升级了M5芯片就完事”的印象。 然而最新的测试显示,其固态硬盘速度也有着大幅提升,对比M4 MacBook Pro,读写速度最高竟提升了211%。 根据Max Tech的对比测试,M5和M4 MacBook Pro在内部布局、单风扇和单热管散热方案上保持一致,都采用了两颗NAND闪存芯片以最大化SSD性能。 不过,在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