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算力进化 数字开物——第十八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盛大召开

2023-12-14 11:44 · 稿源:中国IDC圈

12月12日,以“算力进化 数字开物”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IDCC2023)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是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组委会在2023年举办的第三场重磅算力产业盛会,旨在从全国一体化发展的视角,深入探讨算力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生态建设等话题,为迎接数字时代的到来奠定牢固的根基。

大会由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组委会主办,中国IDC圈承办,邀请产业主管部门领导、产业学者、技术精英、名企高管、行业用户及海外数据中心运营商代表等过百位重磅嘉宾莅临现场分享经验与思考。大会吸引了超过20000人次现场参会,展区人头攒动,主会场、转播厅座无虚席,另有数千万观众通过数十家线上平台同步观看了大会直播。

从探索到破局 院士、专家畅论产业发展

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规划》等政策指引下,以及由ChatGPT引发的人工智能产业爆发带动下,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高质、高速发展的新阶段。IDCC2023邀请院士、专家、产业领袖,围绕算力产业变迁、未来算力场景等行业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会在科智集团董事长、中国IDC圈创始人、CEO黄超的致辞中拉开帷幕。黄超回顾了2023年中国算力产业的发展变化,分享了他对大会主题“算力进化、数字开物”的思考。他指出,国家政策、智算中心建设新模式、数据资产入表、能源革新等因素都给算力基础设施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算力服务也在赋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他表示,数开万物的时代已经到来,算力作为新一代生产力在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国IDC圈将继续搭建多元化的平台,服务于产业的发展,推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赋能千行百业的进程。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高新技术开发区改革专委会会长、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中心副主席张景安以《数字化驱动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了分享,他从创新驱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创新全球化、协同创新集成创新大趋势三个角度出发,指出当今世界是数字化的时代,国家与行业都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和挑战,提高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他认为最有价值的创新来源于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合作,需要全球视野和多元化的思维,需要开放的思想和科学人才深度交流,需要形成产业链、供应链、技术链、生态链相互交叉,需要营造创新的生态,需要宽容的创新生态,需要自由创新的火花。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以《从转型到原生》为题探讨了产业角度的“我们应该干什么”,分析了技术融入产业的三个阶段:简单的使用、转型、原生,并阐述了数字化转型的愿景和目标,以及数字原生的新思想和新形态。

他建议行业更多以“算力中心”的称呼来取代“数据中心”,并提出了数据原生、算力中心、应用现代化等概念。基于此,他展望了数字原生的新时代,提出需要新的文化、理念、组织、商业模式、价值体系、用户体验等,呼吁大家迎接数字原生的挑战和机遇。

万国数据中国区联席总裁梁艳以《智算化、智能化、绿色化——算力基础设施的进化之路》为题,介绍了为满足智算时代AIDC高密化、智能化、可持续的需求,万国数据在资源储备、技术迭代和安全智能运营方面所取得的创新实践成果。

梁艳表示:“随着AI业务的发展,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均在发生本质上的改变。以全面高密化为最突出变化,下一代AIDC还体现出适配规模提升、分布式冗余及风液兼容等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中心的风险应对能力,满足AI相关业务的高等级算力需求,确保客户业务连续性,需要利用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技术手段,实现AIDC整体的卓越运营。”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FusionPoD PDT产品规划总监熊家振以《聚变创新,夯实AI算力底座》为题进行了分享。熊家振分析了计算进入多元化时代的特点,以及AI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预测了AI服务器市场的巨大潜力,并提出了“液冷原生”的概念。

熊家振介绍了超聚变“拉通南北、纵观东西”的发展理念,提出当前产业环境下算力已经从CPU走向XPU,应生态异构兼容,打破服务器、芯片和数据中心的边界,愿与业界伙伴一起创新定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释放AI滂湃算力,为客户提供绿色的多样性算力。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副主任陈强以《从数据中心到智算中心的演变》为题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的算力基础设施化趋势。他认为要实现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的大提升,就必须实现数据、算法和力的基础设施化,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算力的网络化、普惠化、绿色化。

他表示,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不断加大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巩固和加强我国在全球算力格局中的优势地位,以算力的高质量发展赋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合盈数据CTO周天宇发表了《新型绿色算力集群 引领智能算力进化》为题的分享。他表示,智能算力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并进一步介绍了从决策型 AI 到生成式 AI 的演变,以及智能算力的快速增长和多样化需求。

他指出,人工智能对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拥有四大特征:时延要求高、机柜功率高、多种算力混布、业务负载波动频繁。因此智算基础设施需要满足可持续扩展、架构高兼容、高资源利用率、绿色低碳等新要求。

博大数据CEO张永健分享了《智算新时代:商业、技术与生态的融合之路》,他表示,数字底座经历了计算中心、信息中心、云计算中心到了智能中心的改变,并从商业模式、技术发展、生态建设等维度探讨了智算中心的融合发展之路。

他表示,博大数据作为一个有20多年行业经验的新品牌,建立了“一底座、二曲线、三阶段”的战略方向,并希望以此为基础建设算力产业的共同体生态。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供给与绿色消费专业委员会委员、万物新能CEO朱华以《智算时代,算力中心电力能源的挑战和新机会》为题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当前已经从IDC时代进入了AIDC时代,电力也将进入110千伏、220千伏接入的时代,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电力与算力产业的关系,他提出三个观点:电力方面的创新和探索将为算力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电力体制改革将为算力产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安全储能模式微创新将带来更大的收益。

深交所-东莞深证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动力保障中心副总监吴远培以《金融业大型算力中心智能运维研究》为题,向现场来宾分享了中国证券期货业南方信息技术中心在智能监控和智能运维两方面的现状和对未来的思考。

他从电气智能控制、暖风系统监控、智能运维三个维度解读了对数据中心智能运维的研究和理解,并从认证、安全防控组织体系、节能管理等角度进行了细致的介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副所长、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魏凯向与会观众分享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与挑战》。他认为,大模型是人工智能进展的最新阶段,具有规模可扩展性、多任务适应性、复杂推理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等特点,有望带领人类进入通用人工智能的时代。

他还分析了大模型对人机交互、生产力、科研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大模型在行业应用中的路径选择和生态建设。最后,他指出了大模型面临的工具链、数据治理、模型运维和风险管控等方面的挑战,呼吁产业界做好系统性的准备,以迎接人工智能的大爆发。

兴业银行系统保障处处长余荣以《金融智算如何应对海量数据与复杂场景挑战》为题,分享了金融数据中心在智能时代的发展思考。他认为,算力从广义来看应该包括算法和数据,与算力形成“三位一体”的数字时代最基本的生产力基石。

他表示,在金融智算时代,应该针对不同算力制定不同的策略;强调基础设施要有足够的前瞻性匹配算力发展,以及要具备高效的算力供给能力,并需要相匹配的运维体系保障金融智算的稳定供给。

吉利科技(长兴)数据中心副总经理张国林以《传统IDC快速适应AI算力向智算中心改变的实践》为题进行了分享,他表示随着 AI 业务的迅速崛起,传统数据中心需要解决电力供应、制冷和组网等问题,以适应高功率的 GPU 集群和 HPC 超算的需求。

他进一步分享了吉利科技利用现有的电力系统和冷却水系统,通过配置水冷型的列间空调和冷板式液冷机柜,优化机柜的布局和组网方式,降低成本,提升效能的传统IDC快速改造方案。

始智AI联合创始人,CTO黄新平分享了《业务场景下的算力匹配与优化》为题的演讲。他首先向与会者介绍了算力的发展历程,从物理器件到体系架构解析了算力的概念、应用和当前面临的挑战。

他提出,当前我国算力发展面临芯片供给、大模型应用场景不够清晰、建设周期长及成本高的问题。他表示,当前大模型的落地场景并不丰富,尚处于“逗他玩”的阶段,更严肃应用场景会在明年逐渐出现。

智算需求的飞速增长也加速了算力租赁这一商业模式的爆发。会上,在竹间智能COO孙彬的主持下,摩尔线程云计算副总裁王华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算力基础设施领域CTO丁煜UCloud优刻得混合云业务中心总经理唐立始智AI联合创始人CTO黄新平等几位嘉宾,共同围绕“算力租赁是一门好生意么?”这一话题,就算力租赁的现状与发展路径展开了精彩、深入的讨论。

IDCC2023

液冷与能源 重磅产业成果发布

探索液冷数据中心市场的现状与前景,推动算力与能源的协同发展。大会现场,进行了重磅产业研究成果发布环节。

首先进行的是《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深度研究报告》的发布。该报告由科智咨询携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联袂呈现,详细揭示了千亿级别的数据中心液冷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信通院产业规划研究所大数据与数字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唐炜、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副秘书长兼理事潘建初、科智咨询咨询总监张福林共同在现场对报告进行了发布。

发布现场,科智咨询咨询总监张福林对《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深度研究报告》进行了详细解读。报告全面剖析了液冷数据中心的产业链、技术发展、应用需求以及竞争态势,精彩展现了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的现状与前景方向,深度探讨了未来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机遇。据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将迎来53.2%的高速增长,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54亿元。展望未来五年,数据中心液冷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大关,液冷技术将成为数据中心冷却领域的重要解决方案。

打造算力、电力和热力的数据中心算力综合能源新方案,助力数据中心的绿色低碳发展。大会现场重磅发布了《算力-电力-热力协同:数据中心综合能源技术发展白皮书》,提出打造“算力”、“电力”和“热力”的数据中心算力综合能源新方案,并明确了其内涵、原理、架构和技术路径,探讨了相关挑战和发展方向。

白皮书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会同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华为数字能源、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数据中心分会、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宁夏东数西算产融研究院,以及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家高校,国家电网公司、国家能源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等企业研究院,世纪互联、万国数据、秦淮数据、京东科技、腾讯云等企业的技术支持,并联合数据中心、电力和热力等相关专家共同编撰。

IDCC2023年度大典现场举办了2023年度“中国IDC产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共82家企业与项目分获16个重量级奖项。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理事长、怀柔实验室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三峡集团总信息师金和平科智集团董事长、中国IDC圈创始人、CEO黄超共同为获奖企业进行了颁奖。

作为算力基础设施产业的顶级盛会,第十八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汇聚了产业上下游企业,通过演讲分享、产业展览、成果发布、年度评选等环节,为行业提供了信息交流、技术展示、业务合作的空间,为产业探索算力基础设施未来发展方向、合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生态提供了可靠、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

12月23日,即大会的第二天为面向算力产业的“2023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国大会”,第三天将持续开启“腾讯科技Hi Tech Day 大会暨2023数字开物大会”两大分别面向算力产业、产业数字化领域的行业会议,并设置涵盖液冷、储能、智算建设、智能运维、零碳发展、安全防护等多个领域的分论坛,展示最新技术和最佳实践,探讨算力产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未来。

举报

  • 相关推荐
  • 恒创科技15 载笃行,构建企业出海全链路 IDC 解决方案

    2025年全球经济格局深度变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愈发关键。一方面凭借庞大市场规模、完备产业体系及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国际企业加大布局;另一方面受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增长空间收窄,叠加移动互联网爆发式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化驱动,中国企业“出海”已成不可逆趋势。出海企业普遍面临海外服务商筛选、复杂网络难题破解等核心挑战。恒创科技依托香港及亚太地区数据中心优势,启动全球化战略布局,为个人开发者及企业提供有力支撑,携手推进全球化发展。

  • 腾讯云联合IDC发布AI Infra报告:定义Gen Al时代智算新范式

    2025年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于9月16-17日在深圳召开。在Infra+Agent专场,腾讯云与IDC联合发布《AI+Infra:加速智能体落地的基础架构、发展趋势与产业实践》报告。报告指出,随着AI应用规模化落地,AI云基础设施正向核心智算设施演进,涵盖分布式底座、异构硬件、高性能软件和场景化方案四大维度。报告还提出六大演进趋势:架构重构、行业垂直化、算力智能化、安全能力提升、研发范式创新和服务化转型,并解析了腾讯云在交通、制造、医疗等领域的落地案例,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实践指南。

  • 创新包装,智造未来:第11届深圳礼品包装展盛大启幕,多元赛道驱动产业新增长

    第11届深圳礼品、消费品包装及印刷展将于2025年10月20-23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展会规模达2万平方米,汇聚500余家优质包装企业,集中呈现超1万款创意包装方案,覆盖礼品、食品饮料、3C数码、美妆护肤、奢侈品等八大核心消费行业。聚焦绿色包装、高端定制、节庆礼盒、跨境包装及产业链配套五大主题,同期举办多场行业高峰论坛,打造包装领域标杆性贸易与创新平台。

  • 从制造到智造:数字孪生驱动的工业进化 ——西门子Xcelerator星火加速营武汉站举办

    西门子Xcelerator星火加速营武汉站活动成功举办,聚焦“从制造到智造:数字孪生驱动的工业进化”主题。依托武汉云数字底座优势,汇聚工业领域专家与企业代表,探讨智能制造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通过数字孪生与AI技术融合,助力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行业降本增效,提升生产效率20%、灵活性40%。活动展示了西门子仿真与虚拟调试解决方案,有效降低调试风险与成本,推动工业高质量转型。

  • 央视三度对话君乐宝,解码中国乳业的全产业链革命

    央视财经频道《对话·创新中国行》栏目播出君乐宝乳业专题,展现其全产业链创新模式。通过“种植-养殖-加工”零距离一体化布局,君乐宝实现从源头牧草种植到智能生产的全链条升级。节目重点呈现企业如何以技术创新提升品质,打造鲜奶密闭输送系统等专利技术,并通过多元产品满足消费需求。君乐宝模式成为乳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助力国产奶粉市占率逆袭至70%,彰显民族品牌在全球产业链话语权提升。

  • 腾讯云:扎根产业,出海破圈

    与产业共生共长,一直是腾讯云的愿景。 2025年9月16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圳如期举行,其间腾讯云展现了多项新产品的进展和能力升级,并全面开放AI能力。 这意味着,腾讯云的产数融合又进了一步。 当下,腾讯云正在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拥抱“智能化”与“全球化”,进而推动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增长。 毋庸置疑,腾讯云“智向远大”。

  • 华为云:做厚算力“黑土地”,成就行业AI先锋

    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华为云发布多项AI创新成果,包括CloudMatrix 384昇腾AI云服务全面上线,支持超大规模AI集群,算力提升显著。推出EMS弹性内存存储服务,降低大模型对话延迟。同时,华为云在贵州、内蒙古等地部署全液冷AI数据中心,PUE低至1.1,实现高效智能运维。盘古大模型已在30多个行业、500多个场景落地,覆盖政务、金融、制造等领域。华为还推出企业级Agent平台Versatile,提升开发效率,并发布R2C协议,推动云端一体化机器人发展。此外,华为云通过全球存算网、数据赋能及一站式AI开发平台,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

  • 第十届“创客中国”时空信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2025年9月11日,第十届“创客中国”时空信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京举办。大赛聚焦时空信息产业,覆盖北斗导航、商业航天、室内定位等前沿领域,旨在推动时空信息与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经过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企业组和创客组多个奖项。北京在时空信息产业发展中优势突出,该赛事为中小企业搭建了成果展示与产融对接的重要平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 博士眼镜携八大智能眼镜品牌,亮相第36届中国国际眼镜业展览会

    第36届中国国际眼镜展于2025年9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办,汇聚20个国家近700家企业参展。博士眼镜携手八大智能眼镜品牌亮相,集中展示AI拍摄镜、AR眼镜等前沿产品,覆盖生活、办公、运动等多场景应用。展会通过专题演讲和互动体验推动行业交流,彰显博士眼镜在资源整合与生态共建方面的领先优势,为智能眼镜发展注入新动能。

  • 四方合力推进菁彩Vivid技术应用,引领电影产业视听体验革新

    中国电影科研所、华夏电影、UWA联盟与华为在国家电影局指导下,于9月9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HDR Vivid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该合作将打通从技术标准到内容制作、发行放映的完整产业链,加速超高清视频技术在全行业落地应用,推动中国自主音视频技术标准走向国际,助力2035年电影强国建设目标。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