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咸鱼翻身!瑞幸咖啡居然反超了星巴克

2023-08-03 20:08 · 稿源: TechWeb.com.cn

8月3日消息,国际咖啡巨头星巴克披露了截至7月2日的2023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报告期(为2023年4-6月)内,星巴克总收入增长12.5%,达到创纪录的91.68亿美元。

其中,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总收入达到8.22亿美元,同比增长51%,去除汇率变动影响同比增长60%,环比增长10%。同店销售额增长46%,同店交易量增长48%,但平均客单价下降了1%。

就在星巴克披露财报前一天,瑞幸咖啡也披露了今年二季度的财报。瑞幸咖啡总收入为62.01亿元(约8.55亿美元),同比增长88%。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9.9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1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赫然发现,在中国市场,今年二季度瑞幸咖啡的营收超出了星巴克约0.33亿美元。

谁能想到,当初打着“东方星巴克”概念成功登陆美股的瑞幸咖啡,历经财务造假、创始团队大清洗系列风波后,竟然咸鱼翻身,反超了咖啡巨头星巴克。

瑞幸咖啡季度新增门店数量是星巴克6倍

瑞幸咖啡季度营收反超星巴克背后,是单季度新开门店1485家,总门店数量环比增长15.9%。截至二季度末,瑞幸咖啡门店总数达10836家,其中自营门店7188家,联营门店3648家。

星巴克季度内新增门店237家,不及瑞幸咖啡的1/6,截至二季度,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总数6480家,也比瑞幸咖啡要少4000多家。

尽管瑞幸咖啡的饮品单价不及星巴克,不过胜在数量上。

星巴克也意识到门店数量在营收增长中的重要性,在2022年9月的全球投资者交流会上,星巴克发布2025中国战略愿景,计划到2025年新增开3000家门店,覆盖中国300个城市。

根据计划,至2025年,星巴克中国市场总门店数量将达到9000家,并实现净收入翻倍,营业利润为当前四倍的增长目标。

反超能否持久?

2017年11月,原神州优车高管的钱治亚离职创业成立瑞幸咖啡。

自创立以来,瑞幸咖啡通过“疯狂”开店和持续发放大量低折扣优惠券补贴开辟市场、培养消费习惯的打法,迅速在中国咖啡市场站稳脚跟。成立不到2年,瑞幸咖啡2019年5月就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刷新中概股IPO速度,瑞幸股价也曾站上历史高位51.38美元/股,一时风光无两。

然而好景不长,2020年1月31日,知名做空机构浑水声称,收到了一份长达89页的匿名做空报告,直指瑞幸数据造假 。

瑞幸咖啡陷入财务造假质疑漩涡中,并最终于2020年4月2日发布公告,承认虚假交易22亿人民币。瑞幸咖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公告称自查发现公司首席运营官(COO)刘剑等人财务造假,牵涉约22亿元交易额。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轰动中美资本市场,瑞幸咖啡也于2020年6月被勒令退市,瑞幸从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层退市,进入场外粉单市场维持交易。

随后瑞幸公司创始管理团队全面洗牌,任命郭谨一为新任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2020年底,瑞幸咖啡与SEC就部分前员工涉嫌财务造假事件达成和解,瑞幸咖啡称公司和门店运营稳定、经营正常。

经此变故,彼时业内人士对瑞幸咖啡的未来发展走向普遍较为悲观。

不过,瑞幸咖啡董事长、CEO郭谨一曾用“涅槃重生”一词形容现在的瑞幸咖啡:“如今的瑞幸咖啡和三年前相比,除了还保留着最初的名字,其实已经是一家全新的企业。”

如同星巴克全球拓展一样,瑞星咖啡也开始布局海外市场,今年3月,瑞幸咖啡新加坡两店齐开,进入试营业阶段。

经历财务造假、疫情的影响后,今年二季度瑞幸咖啡在营收上反而超过了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这一逆袭尤其让人唏嘘。

不过,相比长期保持稳定利润的星巴克,瑞幸咖啡在二季度刚刚实现同比扭亏为盈。今年秋天,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将正式开园,这是星巴克在美国市场以外最大、最可持续的生产性投资,未来还将继续在中国市场更多领域拓展机会。

另外,今年初开始,前瑞幸创始团队创办的库迪咖啡相继发起9.9元、8.8元、1元喝咖啡等活动抢占市场。

《2023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 2022年中国咖啡连锁品牌共计733个,其中28个品牌门店数量超过100家。截至2023年,21家连锁咖啡品牌现存门店数量达25352家。

在巨头、挑战者环伺下,瑞幸咖啡二季度的营收反超星巴克的这一股后劲到底足不足、反超会否成为常态?这还需要时间检验。

举报

  • 相关推荐
  • 星巴克“学步”麦当劳

    从去年底星巴克释放“探索战略合作伙伴”的信号,到今年5月正式启动出售中国业务程序,这场持续近一年的拉扯,终于尘埃落定。 博裕资本脱颖而出,以40亿美元价格成为星巴克的“中国合伙人”,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根据协议,博裕将持有至多60%的股权,星巴克保留40%,同时继续作为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 星巴克�

  • 咖啡和空间,谁才是13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的原点

    星巴克中国的交易终于尘埃落定。 昨日,星巴克咖啡公司宣布与资产管理公司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博裕持有合资公司至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合资公司的估值为40亿美元。据《36氪未来消费》的报道,40亿美元估值的合资企业,包含了门店、烘焙工厂、人员等资产。 这次交易中,星巴克中国的门店价�

  • 博裕控股后,星巴克中国将迎来怎样的可能?

    发酵将近一年的星巴克中国出售事件,终于迎来大结局。 就在今天,星巴克宣布与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 根据协议,博裕将持有合资企业至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并将继续作为星巴克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向新成立的合资企业进行授权。 而今天的焦点,博裕资本来头不小。

  • 从SKP到星巴克,为何博裕总能拿下好标的

    这是《窄播Weekly》的第71期。本周我们聚焦拿下星巴克中国控股权的私募巨头博裕资本。 星巴克中国交易终于尘埃落定,中国本土私募机构博裕资本获得星巴克中国业务60%的股权,并将与星巴克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公司估值约40亿美元,博裕占股60%,共同经营星巴克在华业务。 这场事先张扬、历时一年、充分市场化竞拍的重大交易中,行业除了好奇中间的谈判过程,最后的交

  • 星巴克卖了,汉堡王是下一个?

    ​星巴克中国卖了,但没有全卖。 星巴克将其中国业务60%的股权作价约40亿美元售予本土私募巨头博裕资本,自身保留40%,并将继续作为星巴克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 曾将 “咖啡文化” 植入中国的星巴克,在进入中国26年后,如今正遭遇本土品牌的围猎,品牌光环日趋暗淡。 推出无糖咖啡,打造非遗概念店和“自习室”……过去一年的“自救”已初见成效。�

  • 星巴克中国易主,未来将再开1.2万家店

    全球品牌与本土资本联手的商业故事,又一次上演。 11月4日,星巴克正式宣布与中国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 根据协议,博裕投资将持有合资企业至多60%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而星巴克保留40%股权,并将继续作为星巴克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向新成立的合资企业进行授权。 基�

  • 星巴克中国易主 博裕拿下星巴克中国至多60%股权

    星巴克与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合资企业运营中国内地市场零售业务。博裕持股60%,星巴克保留40%股权及品牌所有权。合资企业将管理中国8000家门店,计划未来拓展至20000家。通过数字化创新、本土化策略提升顾客体验,巩固星巴克在中国咖啡市场的领先地位。此次合作基于约40亿美元企业估值,预计中国业务总价值超130亿美元。

  • 博物馆推出“蟑螂咖啡” 45元一杯:蟑螂粉从药店购入

    ​11月10日,一则关于北京某昆虫博物馆推出特色饮品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与热议。据悉,这家以展示多样昆虫为主题的博物馆,近日推出了一款别具一格的“蟑螂咖啡”,其独特之处在于咖啡表面撒有蟑螂粉和大麦虫,为顾客带来前所未有的味觉体验。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昆虫咖啡是博物馆主题文化的自然延伸,旨在通过创新方式让参�

  • 瑞幸咖啡的星巴克逻辑

    当瑞幸咖啡们通过互联网的思维和模式开始和星巴克「硬刚」的时候,星巴克同样在通过主动地去拥抱互联网,拥抱资本与瑞幸咖啡们进行「正面刚」...笔者认为,瑞幸咖啡们其实是在按照星巴克的逻辑在和星巴克竞争,并且借助星巴克体量巨大无法快速转身的弊病试图进一步挑战星巴克在咖啡市场的地位...总结来看,瑞幸咖啡正在用以往星巴克打败传统咖啡门店的方式和方法来挑战星巴克的市场地位...因此,笔者认为,瑞幸咖啡正在用星巴克的策略不断挑战星巴克,不断在复刻星巴克的发展模式和方法......

  • 瑞幸咖啡:告星巴克垄断就能对标星巴克了吗?

    5 月 15 日,瑞幸咖啡在神州优车总部召开媒体发布会,会议共有两项议程:宣读致星巴克的一封信和宣读《瑞幸咖啡针对星巴克涉嫌垄断行为采取法律行动的简要介绍》。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