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Cohere最新资讯  > 正文

Cohere 正与麦肯锡合作 为企业客户提供人工智能服务

2023-07-19 10:01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7月19日消息:加拿大备受瞩目的企业级生成式 AI 初创公司 Cohere 与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合作。截至上个月,麦肯锡已有 30,000 名员工中的一半使用了生成式 AI。

AI 人工智能

这项合作将由麦肯锡的 AI 部门 QuantumBlack 领导,QuantumBlack 负责在数据工程、数据科学、产品管理、设计和软件开发等领域部署数千名专家。

Cohere 和麦肯锡将共同提供安全的企业级生成式 AI 解决方案,根据麦肯锡客户的需求定制,包括云端和本地的 AI 软件,以保护客户的数据。总部位于纽约市的麦肯锡的客户包括美国和全球一些最大的公司,如通用汽车、福特、埃克森美孚、百事可乐和美国运通,其中大部分属于《财富》100 强。

麦肯锡的高级合伙人、QuantumBlack 全球联盟和收购负责人 Ben EllencweIG 表示:「我们正在从讨论生产力和增长机会转向在日常实际工作中实现价值。」他指出,这次合作将定义生成式 AI 的应用案例、设计全面的 IT 架构、开发和训练 AI 模型、培养员工能力并实施必要的组织变革,以满足客户需求。

Cohere 是一家总部位于多伦多的新兴企业,近几个月来该公司的知名度和融资规模迅速增长,企业领导者们纷纷追求带有额外保障的 AI 技术,超越目前面向消费者的模型,如 OpenAI 的 ChatGPT 或 Anthropic 的 Claude 2。

然而,OpenAI 的支持者微软正在迅速将 OpenAI 的技术(如 ChatGPT 和基础的 GPT-3.5 和 GPT-4 模型)嵌入其企业级产品中,上个月推出了面向政府的 Azure OpenAI Service,并在今天宣布了面向企业销售的 AI 协助工具。OpenAI 也正在建立自己的联盟,以使更多公司使用其技术,并交换数据访问权限,最近两周宣布了与新闻组织美联社等的合作。

相比之下,Cohere 是企业技术领域的新进入者。该公司由 Google Brain 的前员工 Aidan Gomez、Nick Frosst 和 Ivan Zhang 于四年前共同创立,致力于通过其内部生成式 AI 模型改变企业。Cohere 表示,它可以在客户选择的云服务提供商上或完全本地部署 AI 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隐私和安全需求。

该公司最近宣布了一轮 2.7 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超过 20 亿美元,并与甲骨文达成了一项明确的企业生成式 AI 合作协议,在多伦多、旧金山和伦敦设有办事处。

Cohere 的首席运营官兼总裁 Martin Kon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的方案是独立的,与云无关,允许企业在他们喜欢的云上甚至本地实施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数据隐私、数据安全和定制化对于创造战略差异和真正的商业价值至关重要。」

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从这种合作中获益。一家未透露姓名的金融服务集团使用生成式 AI 来管理 100 多种语言的日常客户反馈,显着减少了客户等待时间。

生成式 AI 正在帮助麦肯锡的另一家客户进行产品开发,综合产品需求和过去的设计,这些公司表示,这带来了显着的节省和更快的上市时间。

「Cohere 的技术将使麦肯锡及其客户能够提高公司内部文档的搜索和发现能力,」两家公司在一份联合新闻稿中表示。除了当前的功能之外,我们还开发了一些工具,通过将人工智能模型连接到第三方应用程序来实现流程自动化。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迅速从一个好奇的话题转变为创造价值的实用工具,该联盟代表了企业级人工智能迄今为止最大的举措之一。

举报

  • 相关推荐
  • 政策引领人工智能教育全面启动,猿力科技人工智能通识课覆盖千校

    国务院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北京中小学新学期首次系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猿力科技旗下飞象星球成为重要推动力量,其课程覆盖小学至初中全学段,包含10门课程、160节课,实践导向突出。该课程已服务北京298所学校、9.8万名学生,并推广至全国25个省市超1000所学校,覆盖15万学生,成为国内覆盖最广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之一。

  • 三旺通信入选大湾区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榜单TOP50

    8月27日,三旺通信在2025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上荣登“2025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重点企业TOP50”榜单。该公司深耕工业互联领域二十余年,凭借在工业通信、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技术积累,积极布局AI应用,将人工智能能力融入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重点场景,推动产业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数字化升级。未来,三旺通信将继续依托深圳及大湾区创新沃土,以开放姿态拥抱AI产业生态,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 迎“人工智能+”政策东风!2025中国智能产业大会&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即将落地常州

    在全球AI竞争加剧背景下,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AI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2025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产业大会暨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将于8月30-31日在常州举行,聚焦破解AI产业“卡脖子”难题。大会设置15场专题会议和3场特色活动,覆盖基础技术突破、核心应用落地、交叉学科融合等领域,为产学研各界搭建高

  • 北电数智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四链融合”推动AI产业落地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战略领军人才与创新发展论坛圆满落幕。论坛聚焦“人才领航智启未来”主题,汇聚中科院、社科院专家及中国联通、腾讯云等机构代表,围绕“人工智能+”行动分享经验,为AI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激发创新动能。北电数智CMO杨震出席并发表演讲,分享AI行业落地实践,强调紧跟国家战略,推进产业、创新、人才、资本四链融合,打造面向不同场景的AI解决方案,全方位助力AI产业发展。

  • 下一个爆款在哪儿?2025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8月16日,2025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在深圳落幕。40支优秀团队从281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围绕工业、教育、心理健康、游戏等领域展开对决。大赛展示了AI从云端走向边缘的趋势,依托酷睿Ultra处理器和低代码开发工具,推动AI应用本地化落地。获奖作品包括动力电池机器人协作拆卸系统和AI生成PPT服务,体现AI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英特尔与联想、惠普等合作伙伴共同为开发者提供全栈支持,加速AI技术普及和商业化进程。

  •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基于人工智能优化构建混合ARIMA模型,提高比特币价格预测准确性

    随着数字资产市场兴起,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价格预测成为焦点。传统模型难以准确捕捉其非线性波动,微算法科技引入AI技术优化ARIMA模型,结合LSTM网络构建混合模型,提升预测准确性。通过AI算法自动处理数据缺失、异常值检测及参数优化,实现更可靠的比特币价格预测,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

  • 海尔冰箱唯一获批“制冷家电人工智能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海尔冰箱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新突破,主导建设的"制冷家电人工智能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成为2025年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名单中唯一入选的冰箱品牌。该中心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方向,开发了全空间智慧保鲜舱冰箱等140多项行业首创产品,近三年获授权发明专利803件。海尔冰箱还推出行业首款接入DeepSeek的AI全空间保鲜冰箱,具备方言识别、降噪技术等功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1-7月海尔冰箱以47%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通过AI技术赋能,海尔冰箱正引领行业向精准、智能保鲜时代跨越。

  • AI日报:腾讯开源3D世界模型HunyuanWorld-Voyager;即梦AI系列模型开放API;通义推智能体开发框架AgentScope 1.0

    本文介绍了AI日报栏目,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最新动态。主要内容包括:腾讯开源具备3D重建能力的HunyuanWorld-Voyager模型、通义实验室推出的多智能体开发框架AgentScope 1.0、即梦AI开放图像与视频生成API、腾讯翻译模型Hunyuan-MT-7B在WMT2025斩获佳绩、苹果推出图像生成技术STARFlow和视觉语言模型FastVLM、新模型CoMPaSS-FLUX.1提升空间理解能力、Cherry Studio免费提供Qwen38B模型、谷歌Gemini API新增网页内容解析功能,以及腾讯优图开源智能体框架Youtu-Agent。这些进展展现了AI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创新与应用。

  • 再次定义行业创新范式 跃然创新推出全球首款端到端 AI 玩具 CocoMate

    8月26日,跃然创新推出全球首款搭载端到端语音模型的AI玩具CocoMate系列。该产品采用可拆卸设计,配备3000mAh电池,支持4G和WiFi网络。依托端到端技术,具备丰富交互表现和拟人化情感能力,支持多重唤醒、主题游戏及聊天室等功能。新品将于8月27日开售,首发包含奥特曼及原创IP“泡泡”等角色,后续还将上线财神爷、塔罗猫等系列,目标人群从儿童延伸至成年人。

  • ISC.AI 2025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与创新实践论坛圆满召开

    ISC.AI2025人工智能安全论坛在北京召开,聚焦AI安全治理与创新实践。论坛汇集顶尖专家,探讨大模型安全评估与防护、智能体安全、AI治理等前沿议题。360集团张向征指出,随着Agent技术爆发式应用,AI安全已成为产业核心焦点。专家们强调需构建AI安全防护体系,应对大模型直接访问核心系统带来的全新挑战。中国电子院彭健提出企业合规建设需关注九大要素,清华大学苏航揭示智能体安全风险远超传统AI。华为云范建军倡导端到端大模型安全防护,中国信通院杨哲超呼吁构建协同治理框架。论坛为构建安全、普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未来贡献智慧。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