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城市辅助驾驶最新资讯  > 正文

城市 NOA 来了,看禾赛科技激光雷达如何“神助攻”?

2023-07-03 09:31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随着城市辅助驾驶大规模落地,激光雷达车型由于能实现更全面的智能驾驶而备受关注。比如,理想汽车前不久宣布在北京和上海开启「城市 NOA」内测,下半年将开放全国都可用的「通勤 NOA」,媒体和用户试驾已启动。

使用这两项 NOA 导航辅助驾驶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需购买搭载激光雷达的 MAX 版本车型。这枚来自禾赛的超高清远距激光雷达 AT128,内部集成 128 个激光器,实时为车辆感知每秒 153 万点的 3D 空间数据,全局分辨率高达 1200 x 128,可实时探测 200 米远处的障碍物。

理想汽车 MAX 版配备了禾赛 AT128 超高清远距激光雷达

更安全更智能

激光雷达加持下的城市 NOA 表现抢眼

在理想汽车开放媒体试驾期间,搭载激光雷达的 MAX 版车型面对北京望京“地狱级路况”,依然游刃有余,俨然一名高分“AI 司机”。多家媒体给出了“车辆对安全的边界把控非常好”、“城市 & 通勤 NOA 让消费者对高配车型接受度大大提高”的评价。

从 42 号车库公开实测视频1来看,理想城市 NOA 在以下场景表现尤为优异:

01

黑暗隧道中的行人

即使是在黑暗的隧道中身穿黑色上衣的行人,车辆都能准确识别,成功实现了避让。

02

超远距感知静止作业车

在超远距离下对静止作业车做出了识别,为车辆留出了足够的处理时间,从容地进行了提前变道避让。

总之,城市交通的复杂性确实对车辆的感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为了覆盖更广泛的行车场景,不同传感器相互融合补充的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理想汽车 AD MAX 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感知2

事实上,理想汽车采用的增强版动态 BEV 大模型融合算法,在传统纯视觉 BEV 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了激光雷达数据,将安全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具体而言,就是“视力”更好,暗光、强光环境下,驾驶更安全;“反应”更快,跟车更准确,操作更平稳。

理想汽车自研的动态 BEV 模型融合了图像和激光雷达点云3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目前只有带激光雷达的高配车型才能使用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激光雷达到底可以为智能驾驶带来哪些功能,如何保障行车安全、提升智驾体验,这些都成为了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激光雷达在城市辅助驾驶中的作用。

挑战“地狱级”路况

感知必须「更准确更立体」

城市导航辅助驾驶,虽然各厂商叫法不同,但本质都是让车辆在路况复杂的城区中,实现“点到点”的辅助驾驶。汽车将在驾驶员的“监督”下,像人一样依照地图导航的路线行驶,实时感知城区的车道线、障碍物、信号灯,实现自主行驶、刹车、变道、转弯、绕行避让等动作,最终到达目的地,可以说是相当智能的一名“AI 司机”。

城市路况行驶最 大的挑战在于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比如人车不分流、车道不清晰、红绿灯种类繁杂、无保护左转、遇前方事故、鬼探头、遇违停占道等等。而在夜晚,还要面临光线不足带来的能见度降低,高频出现的车灯眩光。因此,“AI 司机”如何才能稳定地“看清”周围路况,成为了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理想汽车媒体内测试驾城市路况4

暗光、强光、异形障碍物

激光雷达全不在话下

夜间行驶灯光不足视野差、对面车开远光灯,白天进出隧道光线强度突变等情况,都会对摄像头带来挑战。但对于主动发光的激光雷达来说,外界光线无论怎么变,都不会影响其感知成像,能帮助城市导航辅助驾驶、AEB 等主动安全功能做出更稳定的决策。

激光雷达在夜间逆光时仍然稳定感知路况,

远处行人清晰可见5

激光雷达在暗光下的感知效果

还有一种情况是「异形障碍物」,在算法里也被归为「一般障碍物」,指事先未经算法训练过的物体,往往是道路上不常见的交通参与者,比如一辆横着侧翻的大货车、某种不常见的动物、形状特别的异型车、异形施工道路等等。「异形障碍物」的检测跟踪对于 AEB 主动安全、城市导航辅助驾驶的避障非常重要。

有了激光雷达,只要有障碍物,就能形成点云数据,并不依赖对物体的归类,也就是说只要前方障碍物形成点云,即使不属于任何已知类别的物体,车辆也可以及时感知从而停下或避开。

由此,所有障碍物「占用」的物理空间就都能被确定,算法通过排除被占用的不可行驶区域,从而推断出「可行驶区域」,让车辆在执行层面得以安全行驶。

激光雷达能稳定感知算法未见过的异形障碍物

算法实测

激光雷达对安全性提升巨大

感知算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行「语义目标检测跟踪」,即「检测」到各类目标准确的三维位置、尺寸和姿态,并进行「跟踪」。算法会把障碍物提前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先验知识预测它们的行驶路径和意图。例如一辆车和一个人的速度区间显然不同。

做好语义目标检测跟踪,对于城市 NOA,以及AEB、AES、FCW 主动安全功能非常重要。

评价「目标检测」有一个重要指标是「平均准确度」 mAP (mean Average Precison),用来评估感知算法对目标位置、尺寸、姿态的检测水平。

行业数据集 Nuscenes 感知算法评测6显示,使用激光雷达的算法,mAP 数值相比纯视觉有明显提升。其中激光雷达+摄像头的组合方案分数相比纯视觉算法的数值平均从 57% 提升至 73%,表现最 好的达到了 77%。

nuScenes 数据集 2023 年以来公开挑战赛成绩6

同样,基于「目标跟踪」任务的「平均多目标跟踪精度」AMOTA (Average Multi Object Tracking Accuracy) 评价数值,在加入激光雷达之后,算法的平均跟踪精度也从 56% 提升到了 75%。

nuScenes 数据集 2023 年以来公开挑战赛成绩6

从数据集实测结果来看,无论是目标检测,还是目标跟踪,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组合方案的精度都是最 佳的,其次是纯激光雷达方案,以及纯摄像头方案。

激光雷达感知算法具有非常好的目标检测跟踪效果

看准「地面」

激光雷达的拿手好戏

对于汽车而言,世界可以分为地面和物体两大类,地面用来行驶,物体按照离地高度采取避开或通行的决策。例如,遇到高高悬空的物体可以安全通行,如红绿灯、指示牌等。因此算法需要准确检测地面,才能获取物体相对地面的高度,判断需要避开障碍物,还是可以继续通行。能否准确进行「地面检测」,对于 AEB (自动紧急刹车)、ACC(自适应巡航)、全场景导航辅助驾驶都非常重要。

对于地面的检测,其他传感器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检测精度差,能检测到的地面距离太近,或者根本无法区分地面和高空中物体,这可能会导致不必要刹车,影响行车舒适性,如果导致高速上刹车则更是增加危险。更不用说在上下坡道路、大曲率弯道这些本来地面检测难度就极大的路况了。

作为自动驾驶汽车中用于感知位置最比较准确的传感器,激光雷达基于三维坐标,能比较准确到厘米级别为算法提供地面和物体的相对位置,哪些是障碍物,哪些是不会影响行驶的物体,在激光雷达的世界里一目了然。

基于激光雷达进行准确的「地面检测」

与此同时,地面上的各种凹陷和凸起,如果车速过快,会非常影响乘车体验舒适性,甚至有安全隐患。激光雷达可基于探测到的地面高度落差,在车辆快要经过这些凹凸不平,帮助避开或尽早减速,帮助汽车获得更好的驾乘体验。

识别「车道线」「路沿」

激光雷达让算法更得心应手

对于 LKA 车道保持、ALW 自动变道等功能,汽车需要对于车道线进行正确的识别,从而遵守道路规范行驶在“正确的道路结构”中。但在上下坡、大曲率弯道处,基于单一传感器进行车道线的拟合难度较大,检测结果容易变形、闪烁。

除了坐标,激光雷达还能输出反射率,涂有反光涂层的车道线反射率会更高,算法可以提取特征把车道线识别出来,从而为车辆提供更准确的「语义地图」。

基于激光雷达的感知算法在上坡、弯道场景

依然稳定识别车道线

路沿也是「语义地图」的重要组成,高出地面的路沿往往只有十几厘米高,对于精度不高的传感器非常困难,有了精度 ±2 cm 激光雷达,准确的高度信息能让路沿检测更加有效。

越来越「香」的激光雷达车型

作为一个可以帮你开车的“机器人”,智能汽车做任何决策需要建立在「准确感知」的基础上,激光雷达凭借「真三维」「高精度」的优势,成为增强感知的利器,帮助车辆拥有复杂路况与密集交通下更快更稳的主动应变能力。

从落地应用的 ADAS 功能来看,无论是 AEB(自动紧急刹车)、AES(自动紧急转向)、FCW(前向碰撞预警)这样的主动安全功能,还是开始大规模落地的 ACC(自适应巡航)、LKA(车道保持)、ALC(自动变道)、全场景导航辅助驾驶,激光雷达在感知算法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汽车也因此获得了更好的智能驾驶体验。

可以预见,随着高阶辅助驾驶的不断升级,配备激光雷达版本的高配车型也将越来越“香”。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辅助驾驶进入“信任时代”,华为乾崑智驾ADS 4与百万用户同行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智能化深水区,辅助驾驶技术正经历从功能演示到信任建立的关键转型。华为乾崑智驾ADS4系统通过创新的WEWA架构,实现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的跨越,在云端构建虚拟训练环境应对复杂场景。系统以安全为核心,展现"谨慎而高效"的驾驶风格,已在城市通勤和自动泊车场景中实现全程自动化。目前系统成功避免超242万次潜在碰撞,接入超50万个停车场。用户行为数据显示,辅助驾驶正从尝鲜使用转向主动依赖,标志着该技术进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 阳光新能源亮相合肥马拉松,零碳科技助力城市绿色奔跑

    11月9日,合肥马拉松激情开跑,作为中国田协A1类赛事,本届参赛规模达2.5万人,外地选手占比49.36%,凸显赛事影响力。赛事终点庐州大道区域设置了由阳光新能源打造的“零碳生活空间”,成为焦点。选手可体验手机“绿电充电”便捷,感受清洁能源带来的生活改变。阳光新能源通过光伏电站等技术,实现高效发电,并展示家庭能源解决方案,推动绿色科技普及。赛事与清洁能源理念相契合,以实际行动推广零碳生活,加速新能源应用融入日常。

  • 从巴黎歌剧院到家庭客厅,海信激光电视携手 DEVIALET 帝瓦雷开启“家庭影院新世代”

    11月4日,海信与法国高端音响品牌帝瓦雷在巴黎歌剧院举办跨界盛典,展示激光电视探索X1 Ultra的震撼影音效果。双方深度合作,通过100英寸巨幕与环绕立体声营造沉浸式体验,呈现110% BT.2020超广色域及IMAX影院级画质。帝瓦雷凭借专利音响技术,打造临场感声学艺术。2025年初,帝瓦雷音响系统将引入海信主力产品,让家庭用户享受现场级音效。海信激光电视连续6年全球出货量第一,市场份额达70%,通过技术深耕与全球品牌合作,持续引领家庭影音体验升级。

  • 三座城市,八所高校!“研途校园行”活动助力数千学子考研逐梦

    研途教育近日成功举办“研途校园行”系列活动,覆盖广州、贵阳、乌鲁木齐三座城市八所高校,为数千名在校大学生搭建考研信息交流与学业规划平台。活动通过趣味打卡、专业咨询等形式,提供个性化考研指导,助力学生明确方向。研途依托名师团队与科技平台,构建“名师IP+科技平台+精细化运营”独特优势,累计服务超百万用户,以科技创新推动教育公平,树立行业标杆。

  • 本地GEO实战:城市 + 服务如何组合才有效?

    本文系统解析了“城市+服务”关键词组合在本地SEO中的核心价值。文章指出87%的本地搜索包含地理位置信息,此类关键词转化率比纯服务词高3-5倍。详细介绍了四种黄金组合模式:前置城市法、后置城市法、区域细分法和长尾组合法,并分析了各自的适用场景与优劣势。通过家政公司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三级关键词矩阵重构和本地化内容优化,实现核心词进入首页前5、自然流量增长230%的成效。最后提出五大避坑指南,强调要避免关键词堆砌、重视移动端差异、杜绝模板化内容,并推荐使用专业工具持续监控排名数据。

  • 品质家庭消费洞察:双十一为何首选激光电视?

    全球显示产业正经历激光技术驱动的迭代革命。2025年上半年中国百寸以上激光电视出货量激增177%,注重护眼健康与沉浸体验的品质家庭成为消费升级主力。海信等国产品牌凭借技术沉淀和多场景产品矩阵,成为该群体优选。激光电视采用反射成像技术,相比液晶和OLED更护眼,能有效缓解视觉疲劳。其影院级视听体验适配多元空间,海信星光S1等产品在双十一期间性价比突出,值得品质家庭关注选购。

  • 双十一选购指南:从技术到场景拆解海信激光电视

    双十一期间,海信激光电视凭借平台优惠、商家让利及国家补贴,成为消费者换购电视的绝佳时机。激光电视因护眼、高色域、沉浸感强等优势备受青睐,海信以全球出货量领先优势领跑行业。文章重点推荐星光S1系列和探索X1 Ultra两款产品:S1系列覆盖多尺寸,搭载护眼技术及110% DCI-P3色域,配备2.1.2音响系统;S1 Pro升级IMAX同源技术,色彩更精准;X1 Ultra则面向影音发烧友,搭载双MCL39激光器、9.1.4声道哈曼卡顿音响,支持多尺寸折叠屏,打造专业级家庭影院。建议用户根据需求选择,趁双十一优惠入手。

  • 三年同行,歌尔与潍马双向奔赴:以科技为纽带,链接城市美好未来

    10月19日,歌尔连续第三年冠名2025潍坊马拉松,以“Goer Green Better future”为主题,将绿色理念、科技基因与城市健康生活深度融合。赛事中,歌尔展区与GoerLife市集提供科技互动体验,员工跑团与公益跑团共同参与,展现企业社会责任。通过环保设计、健康饮食等活动,歌尔传递科技创造健康美的理念,助力潍坊从“风筝之都”向“活力之城”转型,彰显企业与城市共生发展的�

  • 零一万物联合开源中国推出OAK平台,目标打造Agent世界的“生态适配器”

    在GOT C 2025全球开源技术峰会上,零一万物CEO李开复博士发表演讲,强调开源模型是构建AI Agent的最佳选择。零一万物与开源中国联合发布一站式AI Agent开源开发平台OAK,支持对接多种开源大模型,旨在打破生态绑定限制,助力开发者实现“Agent开发自由”。该平台具备可视化编排、评估优化、数据管理等功能,未来将逐步推出四大核心模块,推动开放协作的AI Agent生态发展。

  • AI加持!千匠食材采销供应链平台解决方案激活食材流通新活力

    传统食材流通领域存在供应商分散、中间环节冗长、信息不透明、采购成本高等痛点。千匠食材采销供应链平台通过S2B模式重构行业生态,聚合上游供应商资源,为下游餐饮企业等提供撮合、分销、物流、金融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需求聚合-规模采购-智能配送-数据反馈闭环,帮助采购端降低成本、稳定品质,销售端拓展渠道、加速资金回笼,平台端沉淀数据资产提升运营效率。该系统具备全链路溯源、智能预测、移动化操作等技术特点,以数字化赋能食材流通全链条价值重塑。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