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中国亦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周最新资讯  > 正文

超星未来亮相CICV 2023,发布全新NOVA-ADCU智能驾驶参考方案

2023-05-22 11:25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近日, 2023 中国(亦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周暨第十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 2023)圆满召开。超星未来CTO陈忠民出席“协同创新,共筑软硬融合开放型生态”主题峰会,重磅发布基于惊蛰R1 芯片面向多场景打造的全新NOVA-ADCU智能驾驶参考方案,并亮相科技成果展。

智能驾驶计算芯片为核心、软硬件协同的高能效计算方案

陈忠民表示,未来几年智能汽车将下探到高性价比的大众市场,跨域融合的E/E架构、行泊一体的智驾方案、城市NOA功能、包含多模态三维感知方案、Transformer大模型都将快速落地,服务于下一代智能汽车的应当是涵盖软硬件的完整的计算方案。

基于上述思考,超星未来提供以智能驾驶计算芯片为核心、软硬件协同的高能效计算方案,包含了智能驾驶计算芯片「惊蛰R1」、高能效AI处理架构「平湖」、全流程开发工具链「鲁班」、以及智能计算开发套件、智能驾驶参考方案等。

具体到市场和定位上,超星未来主要定位于智能汽车产业链Tier2,面向智能驾驶前装量产场景和车路协同等边缘智能场景,根据客户的研发体系和能力结构从产品矩阵中提供灵活组合的交付方式,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构建开放共赢的智能驾驶新生态。

重磅发布:全新NOVA-ADCU智能驾驶参考方案

本届CICV大会期间,超星未来重磅发布全新NOVA-ADCU智能驾驶参考方案,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和传感器配置,基于惊蛰R1芯片打造多样化的智能驾驶参考设计。该系列包括:NOVA-ADCU Ultra 高阶行泊一体参考方案、NOVA-ADCU Pro 轻量级行泊一体参考方案、NOVA-ADCU Air (Bino) 双目智驾参考方案、以及 NOVA-ADCU RS 路侧感知参考方案。

NOVA-ADCU Ultra 基于两颗惊蛰R1 芯片加车规级MCU设计,搭配包括 1 颗8MP前视摄像头、 4 颗2-3MP侧视摄像头、 4 颗2-3MP环视摄像头、 1 颗2-3MP后视摄像头、 1 颗前向激光雷达、 5 颗毫米波雷达以及 12 颗超声波雷达,可实现10V5R1L12USS高阶行泊一体方案。行车方面最 高可支持TJP、HWP和城区NOA等功能,泊车方面最 高可支持AVP2.0,同时方案支持BEV算法部署,大幅提升智能驾驶三维感知性能。

NOVA-ADCU Pro 基于单颗惊蛰R1 芯片加车规级MCU设计,搭配包括 1 颗8MP前视摄像头、 4 颗2-3MP环视摄像头、 5 颗毫米波雷达以及 12 颗超声波雷达,可实现5V5R12USS轻量级行泊一体方案。行车方面最 高可支持ALC和高速NOA等功能,泊车方面最 高可支持APA和AVP1. 0 功能。

NOVA-ADCU Air (Bino) 基于单颗惊蛰R1 芯片设计(可选配车规级MCU),搭配双目前视摄像头,可支持实现路面高程检测、魔毯悬挂、通用障碍物避障和其他基础L2 ADAS功能。同时此方案可下探到前视一体机的产品形态,支持高性价比的智能辅助驾驶方案。

NOVA-ADCU RS 是面向车路协同场景开发的路侧感知参考方案,基于惊蛰R1 芯片提供路侧MEC设备参考设计,可部署激光雷达点云融合、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目标检测和跟踪算法,并进行交通状态事件判断与播发。目前超星未来基于R1 芯片的边缘侧计算方案已经在车路协同场景实现了规模化落地。

目前超星未来已经与二十余家汽车领域的合作伙伴及客户展开具体合作,期待能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伙伴企业更多交流、更多合作,构建开放共赢的新生态,共同为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事业发展助力。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AIGC最强参考2025值得关注AIGC企业&产品榜单揭晓

    哪些应用和企业走在浪潮前沿?它们正在如何用AI改变世界?最新参考来了……

  • 乐橙亮相2025阿里云AI势能大会,共探智能家居未来范式

    4 月 9 日至 12 日,由阿里云主办的2025 AI势能大会在首创·郎园 Station 中央车站顺利举办,乐橙作为智能家居领域的创新先锋品牌应邀出席。乐橙此次特意携全新升级版本瓴洞视觉系统及创新家居生活理念重磅亮相,与行业专家、生态伙伴共同探讨AI技术如何赋能智能家居产业升级,推动“AI+安防”场景的深度融合。会议中,乐橙对外展示了自研全时守护算法Imou sense AI的实际应�

  • 山石网科携8大方案亮相2025 RSAC,斩获AI领域创新者殊荣

    2025年RSA网络安全大会在旧金山开幕,汇聚全球650多家厂商和600多位演讲者。山石网科凭借AI安全创新获国际权威奖项,展示八大安全解决方案:1)Open XDR方案实现安全异构联动;2)零信任访问方案动态授权;3)安全SD-WAN覆盖多云场景;4)全流量威胁检测系统;5)终端安全管理平台;6)云主机防护平台;7)云防火墙;8)云内微隔离平台。其产品以"开放融合、AI赋能"理念,助力企业构建智能安全体系,已在金融、医疗等多行业落地应用。

  • 影音双擎领袖,方案能榜样!海信商用显示亮相2025北京Infocomm展

    4 月 16 日至 18 日,全球视听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之一—— 2025 北京InfoComm展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海信商用显示以 192 平米展位亮相,展位号为EF1-01。现场,海信商用显示展出LED、商用激光、智慧触控、数字标牌产品等,呈现出一场集前沿技术、多元场景和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科技盛宴。创新产品亮相,展技术硬实力毫无疑问,AI是当下最热门的科技点之一。现场,海信商�

  • 苹果AI落后原因曝光!2023年关键决策失误

    苹果在AI领域的滞后发展,可以追溯到2023年的一次关键决策失误。苹果AI团队在2023年向CEO蒂姆库克提交了加倍预算的提案,希望购置更多GPU以加速AI开发。导致苹果在AI领域发展滞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出在库克身上,库克被指不愿为产品团队提供清晰方向。

  • TCL实业携多款智能终端产品亮相CITE 2025 创新科技打造智慧生活

    2025年4月9日,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于深圳启幕。CITE是国家级电子信息全产业链展示平台,汇聚了全球顶尖的智能硬件制造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科研机构及领军企业,共同探讨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面对不断升级的用户需求,TCL实业将继续秉持“敢为不凡”的品牌精神,不断突破技术边界,打造更加智能、健康、沉浸的品质体验,携手用户共赴智慧生活新未来。

  • 山石网科发布全新Open XDR解决方案:开启安运营范式

    山石网科发布全新Open XDR解决方案,以"开放融合、AI赋能、智慧运维"为核心理念,突破传统安全架构局限。该方案通过南北向开放架构实现全领域数据采集与异构设备联动,打破数据孤岛;集成云端/本地AI大模型,降低安全运维门槛,实现日志精准解读和威胁深度分析;创新"案件调查"功能构建完整攻击链路,结合可视化剧本编排实现闭环安全运维。方案支持多源数据接入和无代码插件扩展,构建灵活可扩展的安全生态,助力企业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研判,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智能化安全运营保障。

  • 高多层PCB助力智能机器人崛起!拟上市的嘉立创亮相2025电博会

    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5)在深圳举行,嘉立创集团展示了"全链路硬件创新服务",重点呈现了6层/8层高多层PCB产品,采用盘中孔和沉金工艺提升布线密度和信号完整性。其铝合金属外壳和纸盒包装两项新业务首次亮相,通过自主研发的在线设计器简化了定制流程。展会现场,来自机器人、水下设备等领域的工程师分享了与嘉立创的合作案例,特别认可其稳定的产品质量和交期保障。集团依托数字化智造和一站式服务生态,持续完善从EDA设计到3D打印的电子产业链服务能力,助力硬件创新加速发展。

  • 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李文广:预计2026年高速L3规模化商用 27年城区L4规模商用

    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李文广预测中国自动驾驶落地时间表:2025年L3高速试点商用,2026年高速L3规模商用;城区L4计划2027年商用;无人干线物流预计2028年规模商用。4月22日华为发布新一代ADS 4.0智驾系统,推出四款配置,旗舰版ADS Ultra支持高速L3功能,包含代客泊车、全场景泊车等六大核心能力,代表当前国内智能驾驶最高水平。李文广强调,当前L2监管趋严不会影响自动驾�

  • 聚智2025,AI重塑未来格局——2025人工智能论坛圆满落幕

    这场行业盛会云集了 200 余位国内外顶尖学者、行业领军人物,以大模型创新、人工智能前沿应用、AI哲学与伦理、数学科学交叉融合等热门议题为核心,展开多轮深度研讨与思维碰撞。论坛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吸引了超千名专业人士及爱好者参与,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奉献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思想盛宴,成为年度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风向标。